丈夫懷疑妻子不忠,帶著未成年的孩子悄悄去做親子鑒定——這些以前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片斷,開始在我們身邊頻繁上演。據近日媒體報道,中國親子鑒定的數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僅去年一年,中科院中國基因網基因檢測中心就做了3000例左右的親子鑒定,超過了該中心此前鑒定數量的總和。 其中,近680例的鑒定結論為「排除」,即在這3000對父子或父女中,有680個孩子被鑒定為不是他們的父親所親生,比率高達22.6%。
本人比較關注親子鑒定這個話題,因為自己曾有朋友因為親子鑒定搞得妻離子散。看到這些報道,再次引發了我的思考。親子鑒定是近代法醫學術語,指應用醫學、生物學以及遺傳學等現代科學的原理和技術,對有爭議的父母與子女間是否存在親生血緣關係所進行的鑒定。
因為多數情況下孩子的母親是確定的,需要鑒定的是有爭議的「可疑」父親與子女之間的親緣關係,故親子鑒定又稱父權鑒定,或者親權鑒定。
有關親子鑒定的正當性的爭論,從一開始就沒有停止過。支持者的觀點很樸素:誰願意不明不白地養一個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親子鑒定是滿足知情權的需要。反對者也有自己的道理:親子鑒定傷害了無辜的孩子,加劇了家庭危機。沒錯,親子鑒定是滿足了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懷疑妻子是否忠貞的丈夫的知情權,然而,任何權利都是有邊界的,當這種所謂的知情權侵害到妻子的人格尊嚴,尤其是影響到無辜孩子的利益時,我們就很難承認它具有正當性——孩子何過,大人們的孽債憑什麼要由他們來背負?如果一個事實將如同無數把利刃傷害許多人,真相是否就那麼重要呢?
我是反對親子鑒定的。道理很簡單,一個孩子,從小到大花了那麼多的心血,還在乎他是誰的基因嗎?領養別人的孩子,一點父母的基因也沒有,不也需要撫養嗎?在一口鍋里同吃,一個房子同住了那麼多年,就是寵物也都有了感情,更何況人呢?本來好好的一個家,讓這親自鑒定一搞,大部分的結局是妻離子散。讓人最不可理解的是,這種測試方法和提供服務的機構大多是資質不夠,人員不足,在這種場合所得出的測量結果本身就存在誤差。這些男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情願相信那些機器的誤差,而不能原諒自己親人的誤差(假定自己的妻子真是一時出軌,但很有可能自己的妻子根本沒有任何差錯),為此偷偷摸摸地背著人家搞親子鑒定。
為了社會的安定,也為了少冤枉善良的無辜者,保護未成年的合法權益,建議中國取消這種毫無意義的鑒定,把這種不和諧的因素從根本上去掉。或者至少要在這類檢測機構的資質上作大修正,嚴格把關,萬不得以,不要輕易讓這些人隨便可以做親子鑒定。提高這類檢測的難度,加強檢測的管理,也許是一條可取的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