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四川村村通工程驚現"筷子路"  (ZT)

作者:roaming  於 2010-3-20 10: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4評論



「筷子路」由兩條寬70到110厘米的水泥條和中間一條寬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帶組成,水泥條與填充帶的寬度並不固定[/td][/tr][/table]

  修車廠里的修車溝讓無數司機頭疼,將車左右兩邊輪胎恰好「騎」到兩個水泥條上,又不使車掉進溝里,確實不易。

  但有沒有司機設想過,要在這種情況下開幾公里車呢?


  往來於四川省通江縣古寧寨村的司機不僅要天天想,還要天天在上面開。這裡的道路形似一雙直插入深山的筷子,故當地人稱之為「筷子路」。有人戲稱,這是雙向車道(僅限摩托車),中間還有綠化帶(不到1米)。

  如此「有創意」的這條路,究竟是怎樣修建出來的?

  親歷「筷子路」

  古寧寨村屬四川省通江縣洪口鎮,總人口1728人,最高海拔1100米。

  3月12日,中國青年報記者驅車從通江縣出發前往古寧寨村。兩個半小時后,上午10時許,記者終於來到了這段「筷子路」的起點。「筷子路」由兩條寬70到110厘米的水泥條和中間一條寬70厘米左右的填充帶組成,水泥條與填充帶的寬度並不固定。

  踏上「筷子路」,記者一行所遇到的麻煩接踵而至,首要問題便是如何讓車不掉到溝里。

  在「筷子路」上,並不是所有路段的水泥條之間都有填充物,有些地方是十幾厘米深的溝。按照司機的話來說,「掉到溝里的話就得叫人把車搬出來,才能繼續行駛」。當然,這個假設建立在記者一行的麵包車底盤沒有被撞壞的前提下。

  所幸司機師傅技術過硬,小麵包車總算騎在了兩條水泥帶之上,但車的輪胎距溝只有十厘米左右。

  古寧寨村坐落在山上,這意味著記者一行需盤山而上。盤山路最多的就是彎道,這便是記者一行所遇到的另一個問題,轉彎。

  騎道而行,司機還算應對自如,可轉彎讓司機犯了愁。本來,90度以上的彎道對於四川的司機來說,算不了什麼,問題在於道路中間有一條溝,司機一轉方向盤,前輪還騎在路上,後輪沒準就掉到了溝里。

  司機減速,換擋,不時地剎車,過不去。乘客下車看一看,指揮小麵包換一個方向,這樣,終於過了第一個大彎。

  就這樣,小麵包在山路上「戰戰兢兢」地行駛著,路邊的景色也由少量的農居和梯田換成了山壁與懸崖,車離山崖最近時只有幾十厘米。記者在車裡往下看,不禁一陣頭暈。這時,尷尬的情況發生了,前方拐角處傳來了馬達聲。

  記者本來以為,這段路也許只是汽車與汽車之間無法錯開而已。但現在發現,一輛摩托車便能把記者認為很「苗條」的小麵包車堵住。

  於是,雙方停在路上,左邊是山,右邊是崖,前面是車,後面是坡。

  「往後倒一下吧,下了這個坡道,有一處可以錯車的平地。」騎摩托車的人說道。

  可是,在上坡的情況下倒車比較有難度,司機師傅想尋找一下其他方法。此時,又一陣馬達聲傳來,一輛白色中型卡車在前方彎道處出現。

  「倒吧。」小麵包司機嘆了口氣。

  數分鐘的挪騰后,車輛終於錯開,摩托車上的乘客與記者擦肩而過時說,「再往上走走,上面更難。」

  小麵包車又恢復了行駛,這期間又與幾輛摩托車「狹路相逢」,此時,兩條水泥帶之間的溝已被土石所填充。水泥條、填充帶的寬度也在不斷變化著,直到填充帶變得比車還寬。

  無奈,司機只能將車的一側開進填充帶,之後,記者的頭因為顛簸不斷撞向車壁。

  中午11時許,記者一行終於來到了古寧寨村村委會所在地。里程錶顯示,從「筷子路」入口到這裡,僅有3公里多,時鐘顯示,這3公里路讓記者一行爬了半個多小時。這3公里的路,四川當地媒體的評價是「隱患重重」。

  「你們這司機技術真不錯,3公里才開了半小時。」初聽古寧寨村村民的評價時,感覺像是在諷刺。「以前有個司機,在半山腰處被填充帶里尖尖的山石硌崩了輪胎,結果耗了半天時間才上來。那司機上來以後就說,『我再也不來這地方了』。」

  返程后,記者一行的司機也說了同樣的話。

  「修路錢沒準被當官的給黑了」

  公路為什麼會修得像「筷子」一樣?

  曾有人就此道路發帖議論,認為「修路錢沒準被當官的給黑了,要不然路怎麼少一塊」。

  在古寧寨村,中國青年報記者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這路是村幹部修的,聽說國家投了錢讓他們修路,結果卻修成了這樣,你說是什麼原因?」在上山的路上,一個騎摩托車的人對記者說。

  那麼,網帖反映的每家集資幾百元來修路的事,是不是事實?

  「開會說要每家集資100元左右,但我還沒交。」

  在村委會旁邊的商店門外,幾個村民坐在一起。當記者問起有關這條「筷子路」的事情時,抱怨聲不絕於耳。

  「這路都是村幹部自己的人修的,根本就沒招標。」

  「以前有個承包修路的,結果有村幹部要收他3萬元,他就不修了。」

  「你說修路的水泥不夠才給留個溝吧,那村幹部卻把修路的水泥賣給別人建房子了!」

  抱怨之外,村民們對這條路還是有肯定的態度。

  「不過雨天能走路,這比以前強。」談話間,一輛小型卡車開到了商店前,幾位村民便上了車,「而且有固定的車能來村子了。」

  不久后,記者見到了古寧寨村村委會主任劉清誼。

  「我感覺莫名其妙,這全是誤會!村幹部找人修路是因為沒人願意競標。之前那個承包方?他的確修了一半不幹了,不過不是因為村幹部要他的錢,而是他自己 覺得沒錢賺,所以才走的。為什麼沒錢賺?我跟你坦白說啊,我們村裡總共有上級政府的補助117萬元,現在收到的只有86萬元,而我們要修的卻是東西兩段共 6.2公里的水泥路,一公里標準鄉村水泥路的造價是35萬元以上,而我們的錢一公里平均不到20萬元。賣水泥是因為東段路修完水泥有富裕,就賣了點水泥給 村民修房子,但賣水泥的錢還是用在修路上面。」

  「那就是說資金不足,不得已才選擇這種『筷子路』?那向村民集的資哪裡去了?」記者問。

  「『筷子路』其實叫輪跡路,這是省里認可的路。你看,我們不修路,上面領導不允許,下面百姓也不高興,可是錢又不足,我們只能這樣修。至於集資的事,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們只在村民大會上說過這個想法,還沒有開始集資。記者同志你可以出去問一下,看看哪家交了錢?」劉清誼回答說。

  「那麼,公路的建設是否符合標準?」記者繼續發問。

  劉清誼笑了,「我說合標準你信么?昨天上級關於輪跡路的調查組剛來過,你問問他們就知道了。」

  他接著說:「我知道你的意思,就是懷疑村幹部把錢吞了唄。這幾天,領導問的、記者問的、村民問的,都是這個問題。老百姓的疑問我知道,我一開始也以為 國家會給我們全額的修路款,但是情況並不是這樣。我可以坦白地說,這條輪跡路還沒有修完,在還有31萬元資金完工後才到位的情況下,我們為了把這條路修 完,村委會在鎮政府的擔保下向信用社借了5萬元,我還把自家的豬、牛賣了,賒著一屁股修路債。結果大家還是不滿意,真是莫名其妙。」

  「更讓我莫名其妙的是,有的村國家一公里給補助30萬,為什麼我們村只有20萬?」

  ……

  加上文中沒有出現的,在整個採訪過程中,劉清誼一共說了6次「莫名其妙」。

  縣級政府應承擔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責任

  與劉清誼一樣莫名其妙的,還有記者。

  在得到通江縣交通局認可古寧寨村輪跡路「基本符合標準,村民未籌資,劉清誼所說的修路款項與實際情況相符,村委會已將到位的86萬元補助資金全部用於工程建設」的答覆后,記者很納悶,官方聲稱「筷子路」屬於「村村通」工程,難道這個「通」指的是這樣「通」?

  「這很正常啊。」小麵包車司機告訴記者,他的家鄉情況也是如此,「只不過每家湊了幾百塊錢,就修成了標準的鄉村水泥路。」

  這也是古寧寨村村幹部的設想,但群眾不同意,對於貧困地區來說,幾百元很要命。

  那麼,在一個重點扶貧村,農民不湊錢的話,就只能走「筷子路」?

  交通部規劃研究院綜合發展與戰略研究所徐麗所長給出了答案:「農村公路的責任主體應是地方政府,國家根據自身財力及各地發展情況給予一定補助。」

  徐麗所長說:「事實上,最近5年,國家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扶持力度已經非常大,補助金額超過建路款項的20%,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了對國家高速公路和 普通國道的投資比重。同時,國家對西部農村公路建設的補貼額度也更多。『村村通』工程中的補助額度沒有專門的統計數據,但實際上,國家對這一塊的補助占建 路資金總數的比重更大。」

  「國家的補貼是否足夠建設出合格的農村公路?」記者問道。

  「國家的支持力度已經非常大,但仍然遠遠不能滿足農村公路的建設需求。」徐麗所長表示,「省、市、縣各級地方政府都應該擔負起為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安排 資金的責任。其中,縣級人民政府應該承擔最主要的主體責任,在集中建設期,應加大對農村公路的財政安排,同時,每年還應在財政支出中安排固定合理的比例, 用於農村公路的養護。」

  記者注意到,在問及修路資金的時候,劉清誼沒有提到過通江縣政府。

  修路「主體」出了多少錢

  「縣裡面沒有配套資金。」「只是古寧寨村的路沒有嗎?」

  「據我所知,縣裡的其他鄉村公路也沒有。」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通江縣交通局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本發如是說。在記者採訪之前,他剛從古寧寨村第二次調查歸來。

  在王本發出示的,由通江縣交通局局長王振簽發的《通江縣交通局關於洪口鎮古寧寨村村道路建設的情況彙報》上,記者看到,「該村通達、通暢項目共計補助 資金117萬元……2006年,省廳下達該村村道路通達計劃5.5公里,國家補助資金55萬元;2009年,省廳對同一條道路又下達了通暢計劃,國家補助 資金62萬元。」

  記者沒有找到通江縣政府出資的資料。

  「我聽說有些村子得到的補助是30萬元一公里,比古寧寨村多10萬元,這多出來的錢是配套資金嗎?」記者問道。

  王本發回答說:「那還是國家補助,我們縣裡只有10條村路是這樣的標準。」

  「實話實說,我知道政策上對於『村村通』工程的公路,地方政府應該有配套資金,可是我們配套不出。」王本發說。

  「而且縣財政收入才五六千萬,有時發工資都有點拮据。」通江縣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員補充道,「現在縣裡面全靠國家的財政轉移。」

  「所以修路資金主要應靠村民自籌,但村民不願出錢,我們就只能在每公里20萬元的補助標準內想辦法,最後確定了修輪跡路,這是不二之選。而且這種路是 省里認可的路形,能有效節約成本,滿足群眾出行需要。」隨後王本發給記者展示了一些照片,「古寧寨村的輪跡路沒有建成,完成狀態的輪跡路應該是這個樣子 的。」

  照片中的輪跡路十分平整,路中間的溝與水泥條兩旁的外沿處等高,由泥土與石片構成。

  「那麼,以後公路的保養費用是由縣裡出錢嗎?」記者問。

  「就和修路一樣,主要得靠村民自主籌款。」王本發回答。

  「聽說您上午去古寧寨村調查情況,是不是上山一路很顛簸呢?」記者換了一個問題。

  對方笑而不答。

  「您覺得是水泥路好還是輪跡路好呢?」問題變得直接。

  「不考慮成本的話,還是水泥路好一些。」回答也變得直接。

  接著,王本發訴苦說:「修路花的不是小錢,以古寧寨村為例,標準3.5米寬的水泥路,在那裡修,也許不止40萬元一公里。一條路下來,幾百萬進去了,全縣那麼多村子,而且還有飲水等問題需要解決,但我們只是個國家級貧困縣啊。」

  最後,王本發告訴記者,通江縣總共有7條輪跡路。

  不能全部依靠國家補助

  「這件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農村公路建設發展中面臨的一種窘境。」在接受中國青年報採訪時,徐麗所長說。

  徐麗所長表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的籌集有多種渠道。其中,以縣一級地方政府為主體,國家、省市提供一定補助,另外還可以發揮企業積極性,結合旅遊、礦 產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共同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在農民修路願望非常迫切而且有能力並自覺自愿的情況下,也應鼓勵和允許農民自籌資金修路。

  徐所長指出,在當前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籌集問題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制度缺失。

  「絕大多數的地方政府都沒有將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中,對地方政府出資也沒有硬性規定。在國家層面上,目前主要是從車購稅中安排一定資金對農 村公路建設進行補貼,這也使得國家對國道建設投資的比例只有15%,大量的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建設要依靠銀行貸款;地方政府主要依靠國家和省的補助資金以 及轉移支付的少量燃油稅資金,建設養護農村公路,資金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如何使地方財政在農村公路建設上真正起到保證公共服務的作用?這必須從制度上進 行規範和解決。」

  徐麗所長擔憂地說,「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能擔負起修建農村公路的責任,甚至全部依靠國家的補助。很多農村公路在建設中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導致這些農 村公路路基、路面、養護設備的建設質量不高,更不用提以後的養護和管理費用了。如果養護跟不上,三五年後,一些農村公路的情況可想而知。」

  「農村公路建設是關係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只有進得來、出得去,才能使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水平得到快速發展。希望各級地方政府都能關注農村公路建設,擔當起公共服務的責任。」徐麗所長最後說。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0-3-20 10:58
從前美國私人住宅有些車房前之drive-way這樣的
回復 德州龍 2010-3-20 11:06
在缺錢的情況下修這樣的路也比不修好啊,就是在轉彎的地方要修全,還要多加幾個會車的地方,中間的溝要用泥土填平
回復 wazhh 2010-3-20 18:34
這種事發生在中國好像並不奇怪吧
回復 jrcj 2010-3-20 20:07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0: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