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六四:當年的萬眾支持何以變成現在的茶餘飯後
六四發生時,北京百萬民眾大遊戲,可以說六四作為一種政治訴求得到了舉國上下一片支持。按說當時學生已經沒勁了,只要當局再拖一拖,學生恐怕就會做鳥獸散。可是,六四槍響了,按官方數字學生死亡300多人,這當然是慘案了。當時就有人說是當局給了學生一個台階下。
逝者如斯,歷史是由活著的人來寫。
六四綠卡使美國華人留學生成了最大一群受益者。其他歐洲國家也相應地優惠中國學生。
六四學生領袖聚集普林斯頓大學,他們躍過了普通留學生考托福,聯繫學校辦簽證一系列扒皮程序。裡面出色的有李路,柴玲,吾爾開希。
年年六四紀念日,海外學生,以六四精英為主都要舉行一系列活動。
回回最惠國待遇,中國領導人出訪,都少不了六四的影響。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彈子一揮間,在穩重有序的不經意中完成了經濟騰飛。經濟一上來,人們對六四的態度就變了。
也是與此同時,海外民運越來越不成氣候,內鬥無休無止,思想停滯不前。經費越來越少,連像樣的活動也搞不起來。
再後來,民運公然支持法輪功,譬如胡平也出來為法輪功說話,被人稱為「老而不死,是為賊」。
諾貝爾獎的遲到,使得國內人根本不把諾獎當作一回事。
再後來,海外華人對西方了解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理性,看看俄羅斯,蘇東波巨變。在看看中東茉莉花革命,認同六四鎮壓的人越來越多了。
但是,即使認同六四鎮壓,也不等於認同殺人這種手段。到現在,很多爭論集中到是不是非要採取用戒嚴部隊開著坦克進京這種方式,死人的事,總要有個交代,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