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作者:bluedreamhd  於 2016-4-3 04: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音樂欣賞|已有4評論

關鍵詞:帕格尼尼, 民族主義, 拉赫曼, 狂想曲, 小提琴

拉赫瑪尼諾夫寫的這部《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也可以稱之「帕格尼尼主題變奏」,音樂取材於帕格尼尼的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在一個音樂主題上展開24個變奏,鋪衍成一部氣勢輝煌的大型作品。這24個變奏前後分成三組,很像是不間斷連續演奏的協奏曲的三個樂章,而且獨奏鋼琴與樂隊展開炫技性的競奏,又很符合協奏曲。但是從音樂狂熱的激情和艱深的技巧看,還是應該按照作曲家自己的標題理解為狂想曲。


拉赫曼尼諾夫有崇古典浪漫傳統,厭惡庸俗的藝術趣味,他青年時代寫的升C小調前奏曲名揚海外,移居美國后只要一有演出,觀眾便一定要求加演這首前奏曲,使他對自己的這首傑作產生了懷疑,他認為這首前奏曲里一定有某種東西迎合了庸俗的趣味,於是他開始憎惡自己的這首作品。拉赫瑪尼諾夫移居美國,按照民族主義的理論,他應該就此失去了靈感,寫不出什麼東西了。他創作的新作品的確不多,但這不能印證這種斷言,因為拉赫瑪尼諾夫把主要精力用於演出,作品自然就少了。他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時已六十有七,這不是創作的最佳年齡,但他的熱情並沒有減退,仍然寫出了堪稱經典的傑作。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表現的是一位狂熱的浪漫派藝術大師的藝術個性,也是拉赫瑪尼諾夫自己的寫照,他消瘦清癯,表情憂鬱,舉止矜持,不苟言笑,登台演出則激情進發,高貴而尊嚴,這是他的性格特點,也是他的藝術個性。這是自格林卡以來的俄羅斯浪漫主義傳統最後的華章,如同黃昏里燦爛的夕陽,拖著長長的餘暉不願消失在天際。而這種景象在今日看來仍然閃耀著動人的光焰,宛如其中第十八變奏所歌唱的那樣,如泣如訴,兀自沉醉。

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深受柴可夫斯基影響,有深厚的民族音樂基礎,旋律豐富,擅長史詩式壯闊的音樂風格;雖然他在20世紀生活了很長時間,但他是位傳統主義者,他的目光盯著浪漫主義的過去,他是柴科夫斯基的繼承人。拉赫瑪尼諾夫是19世紀多姿多彩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中的最後一位,這些大師以悠長寬廣而又每每充滿無言憂鬱的旋律表現了有別於歐洲音樂的獨到才華,展現了俄羅斯的景色氣象和俄羅斯民族的精神氣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FOUR_RUNNER 2016-4-3 06:27
好曲!更喜歡他的大作,第二鋼琴協奏曲。
回復 bluedreamhd 2016-4-3 08:23
FOUR_RUNNER: 好曲!更喜歡他的大作,第二鋼琴協奏曲。
聽古典音樂是越聽越愛聽,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二鋼琴協奏曲也是一部經典音樂。謝謝欣賞。
回復 YHOO 2016-4-3 10:06
棒!
回復 食理洋場 2016-7-4 10:06
好喜歡。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22: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