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印度人
———中印關係,經貿特點
蘭盟
中印邊境又起衝突,同在亞洲的兩大國家的關係,經歷著新的考驗,對印度這個同在亞洲的鄰國,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著許多彼此需要的利益關係,也有著彼此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知己知彼,對於溝通和了解,有著積極的意義。
印度人筆下寫的中國人 ,寫的很有特色 也很有感觸 ,作為長期與印度人有著密切合作的參與者,主導者,寫印度和印度人,從一個角度寫出我們自己的體會,感知,從一個中立的角度 ,寫出印度和印度人 ,對印度人的特點 ,特色 ,描寫 ,體驗,感觸 。
定義印度是一個很困難的概念,界定印度人,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 印度的階級 階層分化很嚴重,從整個群體的角度來說,可以說:一半是亞洲的阿拉伯人,一半是亞洲的猶太人
近十幾年,從許多領域來看,看到的現像是印度人漸漸浮出水面,有些行業,甚至是獨佔鰲頭,無論技術還是管理。在某些領域,印度人漸漸登上舞台。
多年前,曾與當年曾指揮中印戰爭的前線總指揮,陰法唐先生是好友,忘年交,他是那場人所共知的中印戰爭,在前線戰場的前沿總指揮官 直接帶領中國軍人與印度軍隊進行拼殺,戰鬥,縱深印度國土,把印度的王牌軍隊打的潰不成軍,還俘虜了印度王牌部隊的指揮官,打出了國威。
後來,他又長期坐鎮西藏,鎮守邊關的同時,在西藏做父母官,是西藏自治區的第一書記兼軍區司令員。
我曾當面問他,對印度軍隊的印象和感覺,問他您是如何帶領自己的軍隊 把印度軍人打的那麼慘,他瞬間有了精神,平時彎腰曲背的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好像恢復到一個軍人的狀態,看著我很認真,又似乎不經意的對我說:「印度軍人的戰鬥力很弱 ,不善打仗。」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回想起來,這應該是我最早聽到的關於印度人的描繪和印象。
在後來的歲月里,在工作中,在生活里,在許多的場合,許多的地方,有機會和形形色色的,不同層面,不同地域,不同等級的印度人打交道,合作,對抗,交涉,有了許多的機會和印度人一起工作,投資,一同打對台,一同搞科研,一起創業,一起建企業,一起上法庭,一起旅行,一起分享,一起交流,點點滴滴 日積月累,逐步對印度民族和印度人 ,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深刻的了解和判斷,有著苦辣酸甜的體驗。
在美國,在紐約,印度人越來越多 ,無論從人口的增長速度上,還是在財富積累的數量上。讓人不可小視。
有一個華人好朋友 ,曾經感嘆,他住在一個特別高級的社區 ,他不喜歡印度人的咖喱味道,曾大言不慚的對說:要是我的鄰居是印度人 ,我立刻搬家。
幾年過去了,等我再見他的時候,他無可奈何的告訴我 ,他現在住的地方,已經被印度人包圍了,他只能還繼續留在那裡。
美國的媒體上天天喊 :中國人來了 ,可事實上 是,印度人真的來了,他們 成群結隊的來了。他們不斷的擁入高級社區,不斷的出現在工作和生活,發生密切的聯繫,分享著商業的業務。 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
在人們的印象中,過去的時候,印度人好像沒有很強的攻擊性 ,其實不然 ,他們的柔性形式的軟磨硬抗,不著邊際的死纏爛打,沒有規範的 圍追堵截,不按常理出牌的進攻方式,其力度和攻擊效果遠不亞於俄國人的兇悍 ,猶太人的精明。
他們可以一日三變 ,他們更擅長鬍攪蠻纏,如果輕信他們的許諾和信用。,那就太天真了。他們可以為了一顆針頭大的小事 ,而不屈不饒的與你鬥法鬥智,不辭辛苦,孜孜以求 ,他們的誠信相對較低,講起謊話堪比阿拉伯人。
曾有人比喻,印度人是亞洲的猶太人。從財富的積累上看,在最近的這些年中 ,印度人積累財富的速度是驚人的。
作為印度群體來說 ,從社會地位上,已經大大提高,從財富積累上,他們把同是亞裔的其它族裔,華人 ,韓國人 ,蒙古人,印度支那人 ,菲律賓人,遠遠的拋到了後面。
在商業領域中,印度人不厭其小,不厭其微,從小做起,一絲不苟,這一點上,很像猶太人。
他們擁有連鎖的旅店。連鎖的加油站 seven eleven ,filler shop 咖啡館。Wendy. 等等。他們擁有華爾街高管的位置 ,五百強企業的CEO,他們在軟體業稱霸,他們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他們有自己的渠道。他們有大量的醫生群體。他們有著華人不能比的收入額度。
印度人善於掙錢 卻不消費,所以,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在北美地區, 哪裡的印度人成群 ,哪裡的美國零售業就一蹶不振。
但是,如果哪裡有了印度人開的商店,那麼,哪裡就有了任何人不能比的價格優勢。他們把一分錢掰成幾掰花。他們有著任何其它族裔所沒有的人力資源,他們有著特殊的英語傳承,可以流利的和各個民族的任何人,順暢的交流。
在生活和工作中, 如果印度朋友告訴你。 南邊在左側 ,你千萬不要信。因為 真正的南邊,可能就在你的正前方 ,如果他給你說一件事。只是你知和他知 ,那你更不要信 ,可能他在告訴你之前,已經幾乎把這件事告訴了全世界。
如果你有幸做了印度人的部下 ,那他會把你的血汗擠幹了 ,大腦壓爆了。他還不滿足。更讓你憋氣的是。事情你都幹了。創意是你想的。可他在上司彙報時 ,全部的功勞歸於他。而真正做事的人,完全的被踢了出來。但如果你是印度人的上司或者是老闆。印度人的口是心非,能把你氣暈過去 。
印度人善於說的是一套 做的是另外一套。陽奉陰違。而且臉皮還特厚。沒做好的事會百般狡辯。推諉。
我們公司的員工中的印度職員,有時在上班的時間中。竟然毫無愧色的睡大覺 ,醒了還念念有詞。
他們是亞洲人。卻對亞洲不認同。從膚色看著明明像是黑人,他們自認為是白人。他們一直困惑中,自己定位也動搖、困惑,所以,極力的向脫亞入歐,向英美靠攏。
說印度人戰鬥力差。沒錯。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人好打。他們的軟功一流。當你出手時 ,他縮起來。可當你的手剛剛收手時 ,他瞬間就又膨脹起來。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拳法。都很難打到他的要害和要點。他們善變的同時,又極善於偽裝,往往讓對手找不到明確的目標。
在二十幾年前的大地上,那時的印度人最為典型的形象就是:年齡在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蓬頭污面的眯著眼睛,開著幾十年車齡的老爺車。堪比侯寶林描述的那樣,四處亂響,只有車齡不響的自行車。他們開著這樣的老爺車,東張西望的邊張望著,車子邊冒著黑煙, 邊左右搖晃著,快速的駕著車在趕路,真不知道他們要開到哪裡去 ,也不著到他們的車在何時熄火。更不知道他在什麼時候要換車道。也不知道他們隨機的要拐到那條路上去。
星轉斗移。多少年過去了。印度人的形象有了大大的改變。在我們辦公室的樓下。幾乎每天看到幾個西裝革履的印度年輕人, 喝著咖啡,高談闊論著東西南北,而且是一呆就是大半天。天天如此。等熟悉了。知道他們原來是開夜總會的。這說明。印度人所涉及的行業已經大大的拓寬了。今非昔比了.
------ 遊樂業他們也進來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無論你是多麼好的溝通,談判高手。在當你和印度人溝通談判時,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過程 ,首先 ,他不會按常規出牌 。
其次 ,他的死纏爛打的功夫超一流,他們對細節和無關緊要的環節,表現出超乎尋常的關注,死死的咬住不放,如果你想通過講事實,擺道理來說服和調整他們,那簡直就是痴心妄想,絕不可能。他不但不會聽你的觀點和道理,而且會故意的把主題叉出去。
再就是他會模糊主題 ,讓交流,溝通,談判的對手不知道真正的底線在哪裡。在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他會咬住通常無關緊要的地方,而無限的蔓延下去。直到把溝通,談判的對手拖的精疲力盡時,才會在你沒有耐心時,放出他的底牌,使得對手不得不接納他的無厘頭的條件。
這些溝通,談判的手段,在他們的商務活動中,他們屢試不爽。每試必成。深的要領。這就是為什麼,印度人採購的東西是最低價的。所以,商業中,就出現一個特別的現象,別人做不好的事情,印度人可以做,而且還能經營下去,發展壯大。
一般來說 ,傳統的美國人,經營不好或者經營不下去的東西和產業。賣給印度人之後卻往往起死回生。一般人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印度人卻還能挺住。他們的耐力一流。成本最低,不屈不饒的精神,不得不讓人佩服。
印度人自己的圈子裡等級很明顯。過去 ,赤貧的人數相當的龐大。是一個特別大的群體。正因為這個巨大的赤貧的群體的存在,也因為歷史原因 ,造就了印度人的群體文化。
他們自我抱團。不容於外人。尤其是很難與同是亞洲人的華人成為好朋友 ,也由於英國在印度殖民的時間比較長 ,久而久之,他們對英美的崇敬,和對亞洲鄰居的輕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歐美面前 ,他們願做奴才。在鄰居面前 ,卻自充高人一等 ,想當主子。
但是,印度人在大多的時候,又特別的不自信。所以 ,他們總是那麼的遊離不定 ,患得患失 ,角色混亂 ,定位不清。
在正常的商務活動中,在與印度人談deal 時,首先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在他們複雜的腦子中,總有那麼多的花花的想法。他們往往會先挖一個美麗的 ,色彩斑斕的,有時看起來甚至是如夢如幻的大坑,先誘導你進來,再把你套住。然後一點點的套緊你。當你意識到這個坑有多深多大的時候 ,這時就由不得你了 ,他會讓你欲罷不能,欲哭無淚。掙脫不出來 ,這個時候。他們就開始了他們的隨心所欲的東拉西扯。故意的不得要領的,天南海北的不談主題了 。
他們深知人們在戰鬥時,其勇氣是一而鼓 ,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等你精疲力竭之時。他們才會考慮來close deal ,當然 ,這時的deal ,已經被他們擠壓的沒有利潤而言了。
在印度人群體中, 在印度人內部 ,他們相對比較團結。這種團結的範疇,印度人也延伸到了巴基斯坦人群中。他們同宗同源,文化相連,歷史源遠流長,這和他們有著共同的歷史 文化 價值觀,有著極大的關係 。
但是 ,印度和任何外族的合作,都是非常的困難的。尤其是是亞洲和鄰居的華人。更難合作。 有的人說:自己遇到的印度人不錯。作為個人的社交經歷,說的的對。這裡注意和強調的是:你說的是遇到的 ,而不是說 :和你打交道 ,做業務 ,談生意。彼此戰鬥過的。要好好地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對手,最好的方法就是親自的親身的去體驗,這個體驗包括和他們去打交道,去合作,去競爭,只有打過。傷過。 共同經歷過。真刀實彈的對壘過 ,才能發現和體會出他們真正的特點和水準。
一個個的個體是是個例。許許多多的案例,才能統計出概率。 在印度人的群體中。他們喜歡湊堆。喜歡群體。 這可能和他們過去的赤貧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過去的極度的貧窮和落後。他們特別注重個人的社會關係,和家庭關係 ,往往是一個印度人,帶來了一群印度人,帶來一個大家族 ,這個大家族中,會有他的老婆 ,有他的父母 ,有他的岳父母,有他的兄弟和姐妹 ,還有他們一表三千里的表兄 ,表妹 ,表侄子 ,侄女 ,及數不過來的七姑,八姨 ,九婆娘等等。
印度人總是首先相信他們自己,相信自己圈子中的言傳身教,而不會外邊的世界有多精彩,不相信真理和科學。
對印度人的形象描寫,不得不描寫他們的團隊精神,尤其實在商業領域裡,他們內部的精誠的團結,這一點給合作者,給對手,給客戶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和記憶。
他們用看似簡單的方法,卻是強有力的手段,用鍥而不捨,百折不饒的精神,步步為營,逐步擴大,資金台階比較高的旅館業,被他們用團結一致的策略佔領了,不容易管理的加油站行業,被他們攻下來,快餐業也被他們佔據了制高點。
另外,高科技的外包也有了他們的高比例的份額,印度人有著語言的優勢,遠程的技術支持,也被他們幾乎壟斷了,還有數不勝數的服務業,也被他們佔據了。
時光荏苒,沒有用多少年的時間,印度人憑著他們的努力。現在,在本來是商業文化代表作的連鎖經營的領域裡,印度人來了,而且不聲不響的擠出來了一片天地,幾乎要形成壟斷之勢,讓所有的人不得小視。
不斷取得成功的印度人,他們帶著用辛勤的汗水賺來的錢,不斷的攻城掠地,買豪宅,建大屋,上常春藤,進華爾街,建商業中心,建醫院,搞投資,一個個帶著印度口音英語的精英們,不時在公眾眼前出現著,晃動著。
在歐美旅館業里, 普通的旅館已經被印度人幾乎壟斷了。十年前,在和朋友一起買旅館的過程中 ,深深地體驗和經歷了印度人的契而不舍的精神 。他們要買旅館 ,想方設法的能買到最低價 ,價格是砍了又砍。他們要賣旅館。賣得是幾乎最高價, 價格是一分一厘也不讓。儘管你有足夠的理由和耐心 ,也說服不了他們。如果有誰想說服印度人讓價。還是放棄這種想法。 因為, 這基本是是不可能的事。但是 ,如果是印度人來買東西 ,那麼,無論大到旅館 ,房地產, 汽車 ,電腦 。還是小到工具 ,飯菜, 日常用品。 不管怎樣, 他得不到他想要得降價額度。 那決不罷休,在這方面 ,他們體現出來得百折不饒, 契而不舍。在讓你不得不令痛心疾首的同時,還要你佩服。
他們工作都很認真 也很熱心 。
在印度人的社區里。他們重視教育 ,崇尚實際 。沒有那種到處瀰漫的假 ,大, 空。他們做事情用心, 用腦。 而且 是想了就去做。 雖然有時也有些神侃和有些空談。但在這一點上。比其它族裔更務實。
印度人在做事方面 ,講團結, 經常的看到一種現象。 就是幾個人合作 ,共同買下一家旅館。然後 ,不斷的發展和滾動。過不了幾年 ,幾個合伙人,就先後分別成了擁有一家和幾家旅館的主人了。在這一點上 ,非常的像猶太人。而相對於其它的族裔,在合作開發和創業的方面,與印度人比。就差的太遠了。
印度人長項是他們的耐力,和看起來的心理上的平靜。 一般的旅館前台要有三個人輪流值班 ,每人八小時,三班倒。可在印度人擁有的旅館里,他們的工作人員常常是吃住都在旅館,只用一個人管理前台就可以了, 他們經常性的做法是:吃在旅館 ,住在旅館, 一個人24小時的值班。
印度人會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另外。在思辨能力上,印度人心計較深。小花樣極多 ,看似很平和。但一旦涉及到微小的利益,就會用盡幾乎其全力來和對手爭奪。不要看他們好像很平和 ,可熟悉后,他們 非常的善言。把白色說成黑色毫無顧忌 而且還會極力的強調 ,那種氣勢好像是要你非信不可,不達目的不罷休,常常讓人苦笑不得。
從事科技的印度的工程師們。有點子 ,少實施。善說不善做。理論水平超一流。但實際操作幾近末流。
在受教育的印度群體中。中等智商的人占著絕大多數, 他們有些和華裔、猶太裔相近的地方。善於死記硬背 ,而不長於綜合分析和推理。所以 ,印度人的醫生佔了絕對的比例,他們認為一般的普通醫生的專業 不需要那麼高的智商條件 。
還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很一般,所以, 印度裔的好律師屈指可數。
在許多的外國跨國企業工作中,有很多次公司培訓,有一個現象多次重演,幾乎沒有例外過,每次研討和分析案例的時候,最積極提問和全身心投入的和最願意在眾人面前表現的一定是印度人或印度裔的,其次是阿拉伯人和中東一代的,最沉悶的一定是東北亞地區的,而東北亞地區的人,華人或華裔表現一般,最不願意表達的是日本人。這完全是文化教育,而是文化傳統鑄造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東亞的文化傳統是一個尊尊卑卑的特徵,人微言輕。往往在公眾場合,無論是講話還是座位排序,都按尊者和長者的次序來安排,久而久之,那些即使有天資和天賦的人,也在這樣的環境被消磨殆盡了 而印度人是英國殖民地,受英國影響深遠,英語是主流語言,善於表達,勇於表達,這方面佔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文化和電影。尤其是電影,幾乎成了他們民族的熱點。儘管他們拍的電影幾乎千篇一律。那些八股式的程式不斷的反覆的運用 ,屢見不鮮。卻還是有著廣闊的市場和觀眾。
有一次,曾接到印度客戶的電話,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和解釋,最後,還是終止了合同。這樣,歷時幾個多月的溝通,談判,拉鋸,困惱和困擾。。。。總算暫時的畫下了一個休止符。浪費的幾個月的好時光和投進去人力,物力,金錢,一切都白白的付之東流去了。
與印度人做項目,會讓合作者人痛,讓人氣,讓客戶你掙扎 ,但因為業務的需要,但不可急躁,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意氣用事,需要耐心 韌性,不斷梳理思路,不折不饒 ,鍥而不捨,儘可能的客觀公正的去思考,去和他們比耐力 比心理素質,比語言表達能力。
印度人在崛起,這是一個客觀的,不容忽視的,有實力的團體,不能因一時的溝通挫折而退步,不能因一時的挫敗而沮喪,更不能遇到了困難就退縮。
大多數人與印度人的合作,客觀的說,會是是輸多贏少,也就是,敗多勝少,但不能因其勝多而不做,常言說:知己知彼,方可再戰。學習他們,了解他們,甚至花點時間研究他們,逐步的了解他們,爭取再和他們在未來的合作的日子裡,爭取勝算的機會。
由於印度特殊的歷史原因,他們的人口分為三六九等,所以,久而久之,形成了印度人的等級觀念很重。又因為被英國長期殖民 所以,他們往日的殖民者,有著天生的臣服意識,印度人對歐美人極力獻媚,這幾乎成了習慣和行為方式,在他們自己的心裡和眼裡,這種獻媚很正常,有時 ,恨不得在主人,上級面前做牛做馬。當一條忠實的走狗。而心甘情願。相反 對於他們自己認為的不如他們自己的人,卻極不友好。想方設法挖牆腳 ,拆台。設局, 挖坑,挖牆腳,恨不得踩在腳下。 對主子的拍馬屁 和對同類的排擠,壓制及壓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另外 ,同樣是來自亞洲的印度人。服務的意識也比較差。曾乘印度人開的計程車,去趕飛機去機場,在去機場的途中,印度人的司機卻慢悠悠的拐進加油站,去停車加油,使得趕飛機的急得上蹦下跳,可他們自己卻還是老神在在,毫無愧意,好像這很正常。
另外,美國人經營的星巴克咖啡館為了客戶的需要。努力的提供各種方便 留住客人。在咖啡館的四面的牆壁上,設滿了接電的電源插頭,想盡辦法留住顧客,讓顧客滿意。但同樣性質被印度人經營大部分咖啡館 ,卻會把咖啡館中四面牆上的電源介面堵上 ,蓋住,封死。就是要你的喝了我的咖啡,用完了你的電腦的電池,就早點滾蛋,好騰出位置給別人。不給你多停留提供方便。那就是側面明確的告訴你。花了錢 就趕緊走。喝了我的咖啡付錢后。就少在我這停留。典型的短期行為的思維模式。看小不看大的小家子氣。只管自己悶頭賺錢。卻不提供應有的服務,表現的尤為明顯。
在這方面。住印度人開的旅館, 表現的更為突出。在他們的旅館中 ,擦臉的毛巾能把你的美麗的臉劃破。提供的早餐是最基本的垃圾食品,再加上他們特有的咖喱味道。別有一番風景在心頭。其吝嗇和節約的程度,大大超出你的想像。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較好的心理素質,和印度人打交道,有時印度人有時會把你氣糊塗。因為他們從來不按常理出牌, 他們不但亂出牌,還會故意出亂牌 。對他們的這種無厘頭 ,你千萬別認真,別當回事。
印度人的性格特質中,有些像是膠皮糖。粘的你脫不了身, 走不動路。你不能跟他們打正規戰 ,他們知道 ,正規戰中他們不是你的對手。當你被他們逼得拿起了搶 ,他們卻扛起梭鏢來和你打遊戲,打游擊。 在他們的戰法中。沒有原則, 只有利益 ,為了利益 ,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明知要點和焦點在那裡, 卻故意把焦點模糊掉 ,把要點藏起來。 初看起來 ,印度人似乎是邏輯混亂 ,卻不知他們是棋高一著。他們用這種看起來不著邊際的方法,蒙過了不少的聰明的江湖中人,甚至一些被稱為商場人精的猶太人。所以, 在討價還價這一點上, 從實際的效果上看。從得到的結果上衡量 。他們在很多時候不亞於猶太人,甚至還勝過了猶太人, 更是超過了中國人。
在印度人布置的混戰的場合中。不可輕敵。他們看似低層的,簡單的方法和策略 ,卻耗掉許多精英的聰明的大腦。有時。也可以說,一般人會常常被他們死纏爛打,打的沒有了方向 打亂了方寸。
有許多職場中人,會被印度人無重點,群體式,混亂式的場面,折騰的精疲力盡之後。被迫而無奈的簽下不利於自己的城下之盟。變相的接受被他們打敗的事實。
可愛又有點可恨的印度人,看似平庸,實則有心,他們常常讓你勝利的窩囊。敗的沒道理。 想起來心煩。回憶起來不堪回首,所以 ,遇上印度人這樣的不是對手的對手。還是要耐心, 耐心,再耐心。 一旦仗打完了。就忘掉和他們的爛帳和爛仗。千萬不可相信,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處女般的單純和魅力。少男般的純凈和天真。
當遇上印度人在業務上的對手,首先,要正視他們,不可為他們故意表現出來的弱小和強大所迷惑。當你站在和他們對壘的擂台時, 要麼就打持久戰 ,要麼就舉起免戰牌, 避開他們。重新樂觀的去尋找新的商機。
印度人的市場範疇在不斷的擴大,滲透到人們生活和工作中,處處離不開他們的勢力範圍,雖然合作和共事中,可能會屢戰多敗,敗多勝少,讓人佩服他們的韌性和不言敗的特點。
印度人的堅持,耐力,接受現實,融入社會,不屈不饒等等優秀的特質,形成了印度人鮮明的特徵。
在不久前的一個中午,我收到了一張印度朋友把我告上法庭的傳票,他起訴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所涉及的資金額也比較小,說心理話,當時,自己並沒有認真的對待這件事,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這樣的比較小的問題,在下邊協商就可以解決,但印度朋友不這麼想,他申訴到法庭,要求得到一個相對客觀和公正的結果,其實,他的思路是正確的,雖然,他因為從西岸的矽谷剛移到東部的時間還不算太久,對現在的州的法律沒有很好的學習和了解,按著自己的理解把這件事情送到了法庭,雖然,他輸掉了這場小官司,但他的認真的態度和法律意識顯示出來,印度人的法律意識很強,善於用法律保護自己,不迴避出現的問題和事情,用客觀的標準去衡量,然後,坦然的接受應該回歸的現實,所以,雖然,我們曾在法庭對壘,但並沒有影響我們後來彼此的正常關係,起碼在這一點上,他們表現出來的客觀態度,不記私仇,公事公辦,接受現實,不帶過多的個人恩怨。
另外,在去年的冬季,也是一個印度朋友,因為生意上的利益問題,和我們打的不可開交,彼此拔劍弩張,勢如水火,彼此爭奪的一塌糊塗,曾經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容,互不相讓,幾次談了崩掉,崩了再談。反反覆復,多次的相互的攻防,彼此打的都累了,停一下,然後再接著打,他們的不離不棄,從不言敗,我們雖然是有點一而鼓,再而衰,快到了三而竭的程度,但還是奉陪著,多次的磨合和談判及磋商,還是達到了一個平衡點。儘管彼此攻防多次,還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堅持了下來,過後,大家還是好朋友,還是生意上的好夥伴。
我們曾經有一段時間,就住在了印度人開發的社區里,所以,有機會長時間的和他們互動,近距離的學習和觀察他們,因為近距離接觸,時間長了,就有機會和他們不同年齡段的人成了好朋友,雖然,取得印度人的信任很難,但久了,也就更加了解了。互動的過程中,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彼此的戒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小了,也就更容易相處了。
印度人不是一個攻擊性強的民族,就連領導印度獨立的甘地也是通過和平的,無暴力的方式去爭取的,他們有著自己的宗教,有著自己的信仰,更有著自己的矜持和堅持,任何一個群體,任何一個社會,如果缺失了信仰和堅持,那麼,各種亂象縱生的現象就會層出不窮。
印度是我們的鄰居,印度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們同處亞洲,有著長期的交往和互動,印度和印度人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從他們身上,能折射出我們自己的影子和形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於他們的互動中,不斷的學習他們身上閃光的亮點,不斷的發展和壯大自己。
要說印度人的多變和善變,用朝令夕改這個詞遠遠不足以表達和描述,他們變臉如翻書,剛才說過的話,用不了幾分鐘,就改變了,而且,死不承認,在他們的心裡,說謊話理直氣壯,心安理得。沒有任何的愧疚和悔意,他們在任何時候,只有自己,沒有夥伴。只要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任何的手段,都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有一個諺語說:和印度人握完手后,一定要數一下你的手指頭是否還剩下5個。如果沒有深刻的體驗,歸納不出這樣的諺語的。
還有諺語說:如果有一條毒蛇和一個印度人,你首先要打死的是印度人。起碼毒蛇還可以有辦法對付。
朋友和印度人曾經共事了多年,他認為:最好不要同印度人打交道,世界很大,沒有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在他們身上。這些確實是肺腑之言,沒有被傷過的人很難體會出來。
我們在2006年的時候,投資一個商業地產,地產的主人是印度人,當時,他為了推銷自己的地產,口如懸河,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理由,能把周邊的人忽悠的不知今夕是何年,這個地產就在我們公司的旁邊,他的地址的號碼,正好與我們公司的地址號碼是連著的,我們看中了這個位置,搬家很方便,我們為了方便和近距離。出了一個很不錯的報價,印度的主人很爽快的答應了,然後,我們就進入了資金調度,申請地契等等的各項準備工作,那個時段,確實是商業地產的低谷時期,在各項準備就緒的幾個月後,就當我們準備過戶,交接地產的時候,印度人變卦了,因為他有了新的想法,他毫不猶豫的撕毀了已經存在和幾乎結束的文件和合同。就這樣,我們只好承受著不小的損失,不得不接受他們失信所給我們帶來的一系列的問題和後遺症。
在生意上,印度人愛折騰,是公認的現實,他們的群體在擴大,他們的影響在加強,想避開是很難的,出門吃飯,是印度人的餐館,廣告招工,來應招的是印度人,投資地產,地產的主人是印度人,購買投資品,主人是印度人,路上加油,加油站從裡到外都是印度人,你搬到新的社區,沒多久,你再看你的前後左右,又是一群印度人。處處有印度人的影子。
就是開車在路上,幾乎會天天會被印度人所困惑,他們開車往往是無規則的 ,不知他們要拐到東西南北的那個方向去,他們自己的車要衝到哪裡去。隨時隨地的可能開著他們無規律的車,向你和你的車衝來,就是他們沒有被撞的對手,他們也常常把自己的車開到溝里去,甚至莫名其妙的把車給開的底朝天了。
如果在停車場,看到那些把車停得歪七劣八,不規則的車子,不用問,車主不是印度人,就是印度女人停的,這也是他們的一個明顯的特色吧。。
亞太裔在的經濟地位、薪資、教育水平和就業率都比白人及其他少數族裔表現佳,其中又以印度裔移 民表現最為突出。25歲以上印度裔就業人口有76.1%有大學學位,華裔有56.8%;16歲以上勞動人口的平均周薪也以印度裔的1291元最高,華裔 1093元,白人、非裔、西語裔分別是865、692、641元。
資料顯示,亞太裔平均周薪855元已高於其他族裔,三年內增加了132元。 亞裔薪水水平高與教育程度相關,25歲以上的亞裔就業人口有53.4%至少有大學學位,白人只有不到31.9%有大學學位、非裔則不到 21.9%、西語裔只有15.5%。整體而言,全美亞太裔有64.9%投入勞動市場,高於全美平均值,只有西語裔的66%高過亞裔;亞太裔平均失業率5.6%,低於白人的6.5%,也遠低於 非裔的13.1%或西語裔的9.1%。亞太裔中,又以日裔失業率3.3%最低。亞太裔勞動力傾向於私人企業工作,約有78.4%是私人企業受薪人,只有 11.1%吃政府公家飯,低於白人的13.6%和非裔的18.5%。從統計數據上看,印度人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最近,一個印度朋友來抱怨,最近他這個地道的印度人也被印度了,·被印度了·這個詞是朋友共知的一個形容詞,就有點像中文裡說的被忽悠了,但有點比被忽悠還要厲害些,因為被忽悠一般的感覺是被誤導,被耍了,但如果說,被印度了,那可就意味著,你完全的被對方吃了,而且是被吃了后,還不吐皮的那種狀態。
外國人被·印度了,這在美國,可是常事,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但這個印度人本人可是資深的印度人,一般來說,他的道行算比較深了,起碼從客觀上來說是這麼認為的,他竟然也被印度了,看來,強人之中自有強中手,不可隨便的掉以輕心。
事情是這樣的,他申請了一筆貸款,按照程序的過程,沒有任何問題,在申請的過程中,他被給予了非常好的利率,但等他把所有的申請手續辦好后,當然也按照對方的要求按時交了申請費,評估費,估價費等等,但當他真正想用這筆款時,缺發現還在文件的末尾處,不經意的寫著一個小條款,就是這個小條款,其解釋權是印度人擁有的貸款公司的,但擁有解釋權的印度公司,卻不明確講清楚準確的含義,印度朋友請律師出面交涉,也被貸款公司模糊了問題的焦點,似是而非,沒有清楚的要點。反正解釋權在貸款公司手裡,不達到他們的要求就不能放款,一拖,二延誤,三扯皮,就是拿不到款,後來,朋友才突然醒悟,原來,那家印度貸款公司真實的目的,就是掙了那幾份費用,從開始就沒有真正貸款的意圖,朋友生氣不用說,但差點耽誤了他的正事。
印度人耐力是一流的,而且挫折感也是一流的,相對來說,亞裔的其它族群的挫折感就差多了,你可以和印度人爭和吵,可以與印度人打的不可開交,但回到業務中,回到談判桌,隨時可以重新再開始,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會因先前爭吵的面紅耳赤而放棄彼此的deal,相對於其它族裔的有些人,是不能吵得,一旦發生爭執,那麼就會覆水難收,其能不顧利益和原則,為了面子和情緒,寧可喪失原則,也不能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而且會保持不和解的狀態,阻礙溝通和交流。
印度人和中國人,這兩個族裔是亞洲最大的群體,當然,也是在美國最大的亞裔群體,雖然,都很重視教育,學習成績最好,平均收入最高,印度人醫生,律師和軟體工程師比率最高,中國人的電子工程師的比率也高。但兩者之間的反差卻很大。我的好朋友來自印度的新德里。他告訴我,真正的印度平民的生活是很艱苦的,有空調就是一個反映,這和中國人的移民背景很相似。印度人有種姓等級劃分,等級森嚴,從上到下,一層壓一層,分分秒秒都得活出個高下之分,恨不得人人都找到一個比自己等級低的墊底,這就是印度人的內心世界。他們沒有邏輯思維,各有各的理,各有各的信仰,什麼都是「真理」,數不清還認不清,因此他們辯論永遠都沒有輸贏,也沒有對錯,只有繼續爭執不休,永遠達不成共識。所以,在印度人面前,不要抱有講道理的心態,你永遠也說服不了他們,儘管,連上帝都認為你是對的,那樣沒有任何作用。
印度人愛挑刺,看小不看大,小心眼,妒忌,耍小聰明,撒謊作假,惡人先告狀,如此等等,中國人的阿Q劣根性到了印度人那裡都被加倍了。在和印度人相處時,很難交到好朋友,要想交心,那就是一廂情願的事了。
每個民族和群體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色,印度人的優點是鮮明的,突出的,無論從經濟地位,還是職場的崗位上 ,都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經濟收益上,更是明顯的上升和變化,是學習和借鑒的榜樣。
在許多外國跨國企業工作中,很多次公司培訓和交流中,有一個現象次次重演,幾乎沒有例外過,每次Q&A和War Game 或 Case Exercise,最積極提問和全身心投入的和最願意在眾人面前表現的一定是印度人或印度裔的,其次是阿拉伯人和中東一代的,最沉悶的一定是東北亞地區的,而東北亞地區的人,華人或華裔還算好點兒,最不願意表達的是日本人,
不完全是文化教育,而是文化傳統鑄造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氛圍。東亞的文化傳統是一個尊尊卑卑的特徵,人微言輕。往往在公眾場合,無論是講話還是座位排序,都按尊者和長者的次序來安排,久而久之,那些即使有天資和天賦的人,也在這樣的環境被消磨殆盡了,印度人不同,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長期受到歐洲文化的影響,善於表達,敢於表達,形成自己的風格 ,也塑造了自己鮮明的形象。
這幾十年來,印度和印度人,發生了巨大變化,從許多領域來看,看到的現像是印度人漸漸浮出水面,有些行業,甚至是獨佔鰲頭,無論技術還是管理。連其標誌性很強的哈佛商學院院長的職位都已經是印度人了,更不用說許多世界500強的高管職位了,他們在佔據著行業的重要崗位,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印度,印度人,無論在哪個方面,都已經今非昔比了,有了飛躍性的發展。
斗轉星移,那個曾不被人看重的群體,在登上歷史上的舞台,不得不讓人另眼相看了。
印度,印度人已經今非昔比,正在悄悄地崛起。認真的研讀印度和印度人,應該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