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蔣介石抗日語錄,保證能雷死你! zt ... .. ...

作者:老阿姨  於 2012-5-21 22: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4評論

關鍵詞:蔣介石


  • 政府現在既已此案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 —— 國民政府《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 月)   


       

    如果日本能擔保中國本土十八行省的完整,則國民政府可同意與日本協商,或可在不損我國尊嚴之前提下讓出東北。 —— 國民政府密使許世英赴日本談判轉述蔣的口信(1931年10月)   

    [ 社區 http://bbs./ ]



    九一八事變后)又到南京開幾中全會,大家所討論的事情都是為了抗戰。蔣介石和他親信的人大唱"抗日三天亡國論"。蔣說:"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因為蔣這樣說,何應欽、汪精衛說得更厲害了,何應欽說:"日本有多少煙囪,日本人有多少工廠,我們如何能比,不抵抗還可支持幾天。"除了蔣、何、汪本人不主張抵抗外,他們的親近人也都隨他們一樣的主張,因此會場裡頭分成兩大派,一派即"三天亡國論",另外一派是抗日派,說誰阻礙抗日,誰就是亡國奴。鬧得非常厲害。這種情形,當然日本人都知道了。執政掌權的主張不抗日,日本的氣焰就更高了,投降派裡頭的人很清楚地把會場的情形報告了日本人。(馮玉祥:《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第六章《為"九一八"在南京會議的蔣介石》)

      


    1932年1月11日蔣在浙江奉化發表《東北問題與對日方針》的演講時,拋出了著名的"3日亡國論":"以中國國防力薄弱之故,暴日乃得於二十四小時之內侵佔吉、遼之範圍,若再予絕交宣戰之口實,則……必至沿海各地及長江流域,在三日內悉為敵人所蹂躪。"(見1932年1月21-23日上海《時世新報》)


    蔣介石:同心一致再努力三十年也不能抵抗日本,我們不要夢想!


    民國二十二年七月,蔣介石在廬山軍官訓練團講演"抵禦外侮與復興民族",他說:"我們有什麼方法來抵抗敵人復興民族呢?是否現在這時候竭全力來準備國防,拚命的來製造飛機大炮,就可以和他來作戰呢?各位將領一定也知道,不僅是我們現在臨時添置武器,整頓國防,已來不及,不能和他抵抗,就是從現在起 ,大家同心一致專在這一方面再努力三十年還是不夠。如此我們有什麼方法可以來整頓國防?可以來和他真正作戰?沒有這個時候!沒有這個可能!我們不要夢想!現在我們整個國家的生命,民族的生命,可以說都在日本人的掌握之中,沒有方法可以自由活動一點!"這段講演有單行本,民國二十七年曾遍載全國各國 民黨報紙,並收入委員長侍從寬編《蔣委員長訓詞選輯》,見於該書第一冊四三 一至四三二頁。


    蔣介石:東三省熱河失掉了,沒多大關係


    民國二十二年四月七日,蔣介石在江西的撫州對"進 剿軍"中路軍高級將領講"最近剿匪戰術之研究",他說,"我們革命的敵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東三省熱河失掉了,自然在號稱統一的政府之下失掉,我 們應該要負責任,不過我們站在革命的立場說,卻沒有多大關係。這回日本佔領 東三省熱河,革命黨是不能負責的,失掉了是於革命無所損失的。如果在這個時 候只是好高鶩遠,侈言抗日,而不能實事求是,除滅匪患,那就是投機取巧,是 失了我們革命軍人之本色了。"這段話載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委員會民國二十四年七月編印的《剿匪之理論與實施》一書第七十五頁至七十七頁。

    [ 社區 http://bbs./ ]



    蔣介石:實現我們所不斷理想的中日間的真正提攜親善。


    民國二十四年九月,蔣介石在日本的雜誌"經濟往來"上發表一 篇《中日關係的轉回》,他說:"中日兩國,無論自那一方面看,都應該提攜協 力,以圖亞細亞的繁榮。今日雖在嚴重的困難之中,我們顧念中日關係在過去的 悠久歷史,確信今日所發生的糾紛,結局必能依兩國國民的誡意與努力而獲解決 ,實現我們所不斷理想的中日間的真正提攜親善。"這段話故在上海國泰書局出 版的《蔣委員長全集》第三編第六十九至七十頁。


    蔣介石:所謂抗戰到底,要恢復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是根據以中國為基準的說法。


    在抗戰以後,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十八日蔣介石又在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第六次會議講演《中國抗戰與國際形勢》,他說:"所謂抗戰到底,究竟是怎麼講呢?我在五中全會說明抗戰到底,要恢復七七事變以前的原狀,是根據以中國為基準的說法。"這段話,載在委員長侍從室編《蔣委員長訓詞選輯》第五冊第十六頁。


    奢言抗日者,殺無赦。 —— 蔣介石,1935年底,中日簽定《何梅協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6

難過
2

拍磚
2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4 個評論)

回復 wcat 2012-5-21 23:14
阿姨,請你把它重新歸類。現在網路文摘已經被泛用而歸入另類,一般不會顯示出來,所以會很少有人能看到。放入熱點雜談較好。
回復 老阿姨 2012-5-22 00:22
wcat: 阿姨,請你把它重新歸類。現在網路文摘已經被泛用而歸入另類,一般不會顯示出來,所以會很少有人能看到。放入熱點雜談較好。   ...
   謝謝提醒。
回復 心如水 2012-5-22 00:38
溫故知新,以史為鑒。
回復 zhousx18 2012-5-22 00:56
奢言抗日者,殺無赦-----有點現在中共的口氣,奢談民主自由者殺無赦!
回復 瑋哥 2012-5-22 01:06
自古以來中國人整中國人都蠻英雄的
回復 路不平 2012-5-22 01:08
正是因老蔣消極抗戰政策,令眾多熱血青年投奔延安。
回復 landiao 2012-5-22 03:47
奢言抗日者,殺無赦-- 雷!
回復 胡戈 2012-5-22 04:30
http://52fh.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40&filter=typeid&typeid=48
事實又是怎麼樣呢?蔣介石所有一切不抗日言論,均是緩兵之計,倒是山溝溝里的蛋蛋謀逆之心不減,為什麼不去看看老毛的言論呢???
回復 胡戈 2012-5-22 04:32
http://52fh.net/thread-2698-1-1.html
回復 胡戈 2012-5-22 04:34
7月7日是七七盧溝橋事變紀念日,數十年來中國大陸一直強調抗戰是共產黨打的,說國民黨不抗日,批評蔣介石是假抗戰、真求和。這兩年,兩岸關係逐漸和緩,同時大量史料陸續問世,特別是蔣介石日記在胡佛檔案館開放之後,中外人士才真正認識蔣介石領導抗戰的心路歷程,中國大陸也才開始比較客觀的看待抗戰史。


其實,蔣介石是個不折不扣的民族主義者,一生都堅定地維護中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1928年五三濟南慘案, 他發誓與日本勢不兩立,從那一天開始,每天日記右上角一定寫上「恥」或「雪恥」,稱日本為「日倭」、「倭奴」,48年未曾改變。

九一八事變后,蔣介石很清楚「中日必將一戰」,因為「倭所要我者,為土地、軍事、經濟、與民族之生命。」但是,他也了解,中日實力懸殊,如何應戰?從蔣日記看來,起先他只知道不能硬拼,但該怎麼辦,還拿不出主意。到了1933年,對抗日本的方策逐漸浮現。他在日記寫道:「中國需要時間備戰,同時引誘日軍南下,與日本做持久戰。」

借口剿共積極備戰

持久戰應先遷都。在考慮洛陽、西安后,選定重慶。但四川、雲南、貴州都在軍閥控制中,蔣的軍隊無法進入。他與蔣百里和德國顧問研究后,想到一計。他在日記中記下:「借剿共以掩護抗戰之決心。」又寫道:「若為對倭計,以剿匪為掩護抗日之原則言之,避免內戰,使倭無隙可乘,並可得眾同情,乃仍以親剿川黔殘匪以為經營西南根據地之張本,亦未始非策也!」於是他的軍隊追著紅軍進入西南,並以重慶為陪都。

此外,還要韜光養晦,爭取時間備戰。蔣在日記中寫的清楚:「以和日掩護外交,以交通掩護軍事,以實業掩護經濟,以教育掩護國防,韜光養晦乃為國家唯一自處之道乎。」大陸著名學者楊天石閱讀蔣日記,感嘆蔣用心良苦:「蔣介石是以勾踐卧薪嘗膽精神激勵自己,進行抗戰的準備…同時建設西南基地,對外廣交朋友聯絡盟國。這些,都為後來的抗戰勝利打下了基礎」。

與德密約武裝軍隊

事實上,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抗戰爆發這六年,蔣帶領國民政府做了許多國防經濟建設及軍事準備。例如,派孔祥熙與德國簽訂密約,以德國的工業產品、兵工廠、武器裝備換取中國農礦產品和原料。德國還提供軍事顧問。前德國參謀長陸軍上將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擔任國民政府的軍事總顧問,並由他的副手法肯豪森將軍(Aleander von Falkenhausen)負責中國軍隊的重整與訓練。

國民政府積極設立兵工廠,擴充空軍的飛機;公布兵役法,開始徵兵;並派宋子文、孔祥熙、蔣廷黻等分赴美、英、蘇等國,爭取外交支持。此外,改革幣制、並積極在各省修建公路、完成浙贛、粵漢鐵路的建設。

表面上看起來是消極抗日,其實是積極備戰。可是這一切,只能做不能說。蔣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受到全國各界的質疑與責難,尤其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遊行、示威不斷,蔣非常痛苦,常在日記中怨嘆:「茹苦負屈,含冤忍辱,對外猶可,對內猶難,何黨國不幸,使我獨當此任也!」他​​在日記表明忍辱的決心:「我屈則國伸,我伸則國屈。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但求於中國有益,於心無愧而已。」

他和國民黨將領計畫多爭取幾年時間,裝備80個德械師,1936年9月26日,他在日記寫道:「三年之內,倭寇不能滅亡中國,則何患其強迫,但此時尚不可不隱忍耳。」可惜,他沒有三年的時間,因為三個月之後發生了西安事變,打壞了精心布置的這盤棋,中國提早和日本攤牌。時也!命也!他數度嘆息:「漢卿(張學良)誤我大事也!」

長期抵抗尋找生機

1937年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蔣即積極調兵遣將,並下令沿海各省所有大學將師生撤退到內地。他在日記中不斷斟酌應戰的良策:「孤注一擲,一敗之後將永無復興之望了。因此,我們現在對於日本只有一個法子,就是做長期不斷的抵抗。…若是能抵抗三年五年,我預料國際上總有新的發展。敵人自己國內也一定有新的變化,這樣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才有死中求生的一線希望。」

這裡所說的「國際上總有新的發展」,主要指的是蘇聯。蔣最先期望國際聯盟的調解,但國聯軟弱,無法主持公道。英美當時也不願插手遠東的紛爭,所以他最大的希望是寄托在蘇聯的援助,甚至日俄開戰。他提出與蘇聯結盟,但遭史達林拒絕。

中國獨力抗日,蔣介石的策略是:以持久戰打破日本速戰速決的方策;以空間換取時間,拖垮日本。因此,他開闢淞滬戰場,誘日軍南下,迫使日本將進攻的方向由南北軸心改為東西軸心。

南京淪陷拒絕和談

蔣介石把他最精銳的德式裝備部隊全數送上前線,孰料淞滬之戰傷亡之慘重,遠遠超出他的估計,結果抗戰才剛開始,國民政府最精銳的部隊就損失了近三分之二。

上海失守,南京接著淪陷,不少黨政要員對抗日灰心,議和的聲音高漲,而日本也多次表達和談之意。蔣對主和的人很失望:「各方人士及黨中重要負責同志,均以軍事失敗,非速和不可,幾乎眾口一詞,殊不知此時求和,無異滅亡,不僅外侮難堪,而內亂益甚,彼輩只見其危,不知其害,不有定見,何能撐此大難也。」

蔣介石堅信日本絕不會以東北及華北為滿足,委屈並不能求全,而且將置國家民族於萬劫不復:「國民革命精神與三民主義,只有為中國求自由與平等,而不能降服於敵。訂立各種不堪忍受之條件,以增加我國家民族永遠之束縛。」他特彆強調在大難大節上,必須有所堅持:「抗戰方針,不可變更,此中大難大節所關,必須以主義與本黨立場為前提。」 他堅持「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之為愈。」

堅持原則贏得勝利

他堅信只要中國不屈服,必能得到最後勝利:「制倭之道在我以毅力與信心堅持到底,即堅忍不拔之志必取得最後勝利。」 他採取「消耗持久戰」戰略,「我之對倭,在以廣大之空間土地,求得時間持久之勝利;積各路之小勝,而成全局之大勝。」 他在日記中寫道:「對倭政策,彼以不戰而屈來,我以戰而不屈破之。」 換句話說, 中國雖然在軍事上無力打敗日本,但只要中國不承認失敗,一心將日本拖垮,日本最終必敗。

1941年12月8日他終於等到了「國際情勢的變化」。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當天蔣介石記下:「抗戰政略之成就,本日達於極點,物極必反,能不戒懼?」 多年的堅忍奮鬥與對日戰爭的精心籌謀,中國終於等到美歐的援手,不再孤軍抗日。

八年艱苦抗戰,1945年8月10日終於傳來最後的勝利。從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這八年間,國民黨軍隊曾發動大型會戰22次,大型戰鬥1117次,小型戰鬥2萬8900餘次。陸軍陣亡、負傷、失蹤的官兵高達321萬1419人,空軍陣亡4321人,飛機損毀2468架。海軍艦艇幾乎損失殆盡。在戰場上犧牲的國民黨將軍有200人,在歷次大型會戰和戰鬥中,國民黨官兵整連、整團、甚至整師地為國捐軀,翻開抗戰的檔案資料,國民黨軍隊浴血抗日的記錄,可以說是斑斑血淚。

事實證明,蔣介石不但自始至終堅持抗戰,反對議和,而且正因為他的堅持,才克服了國民黨內恐慌、議和的情緒,終能凝聚全國力量,一致抗日。不僅如此,蔣介石忍辱負重、堅毅不屈,領導貧窮落後的中國,傾全國之力,以全中國為戰場,與強大的日本侵略者周旋長達14年,最終贏得勝利。這樣艱難、龐大的社會動員,在中外歷史上,少有先例。
回復 胡戈 2012-5-22 04:39
請不明真相,受共產黨長期洗腦的人,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稍微動一點腦子,再來對蔣介石說三道四,拜託!
回復 胡戈 2012-5-22 04:53
蔣介石是當之無愧的民族領袖和抗日之中流砥柱!!!
回復 無為村姑 2012-5-22 05:39
老阿姨你在國外,所以讀史有條件讀得全面一點,忠告~
回復 zhousx18 2012-5-22 08:44
毛主席會見日本田中角榮語錄:感謝日本的侵略!日本的侵略讓中國人民團結起來,推翻了國民黨蔣介石的統治!
回復 曉臨 2012-5-22 09:51
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時勢,蔣介石也有他的難言之隱。說到底,蔣介石為抗戰出了力,毛澤東為抗戰出了力,全中國的民眾也為抗戰出了力。看到老太婆把棺材本也捐出來買飛機,我就感覺到,抗戰勝利不是哪一位領袖哪一個政黨的功勞,而是全國軍民的功勞。
回復 宜修 2012-5-22 10:26
心如水: 溫故知新,以史為鑒。
說得對!
回復 宜修 2012-5-22 10:26
路不平: 正是因老蔣消極抗戰政策,令眾多熱血青年投奔延安。
  
回復 白浪築沙灘 2012-5-22 10:29
心如水: 溫故知新,以史為鑒。
正是,以史為鏡可知興替。
如果亞洲戰事再起,根源在於「大送王朝」和諧國自宮自殺——舉國為奴是自願的,一切後果是自找的。

在人類叢林里,發動戰爭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自信打得贏;其他的都是借口(或真或假),為了師出有名而已。
回復 白浪築沙灘 2012-5-22 10:38
曉臨: 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時勢,蔣介石也有他的難言之隱。說到底,蔣介石為抗戰出了力,毛澤東為抗戰出了力,全中國的民眾也為抗戰出了力。看到老太婆把棺材本也捐 ...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亡國兩次半(蒙元、滿清、日本侵華),每次都是內鬼引來外賊。

須知,在人類叢林里,發動戰爭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自信打得贏;其他的都是借口(或真或假),為了師出有名而已。1931年「9•18事變」的前因後果依次是:1927年的「4•12政變」和1937年「7•7事變」。即,當今海峽兩岸主流「精英」同聲謳歌的「黃金十年」其實是始於國共內戰、終於全面外侵的戰亂十年。

1927年,蔣介石靠發動「4•12政變」 及隨後的大規模「清黨運動」奪權上台,獨吞了國共合作民眾聯合的北伐戰爭果實,同時消滅了國民黨中的進步成分,進而吸納和依靠前朝勢力作為社會中堅,從而實現了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華麗轉身」。以下摘自《清黨運動中普通國民黨員的命運》:

「清黨期間,同樣有大批國民黨員被抓被殺,其損失之大,甚至遠超中共,概因中共黨員,彼時僅5萬人而已,殺去一半,也不及被殺的國民黨員之多。須知清黨之前,國民黨員有60餘萬之眾,而清黨之後,僅餘22萬,其間殺戮之慘烈,可以想見。」

「無辜人民之遭害者更不計其數,」 ......「本黨自去歲北伐以來,到處民眾之歡迎,簟食壺漿,惟恐未至,正有東征西怨之概。乃今年去四月,克複江浙,假革命者冒充忠實,竟將本黨令名幾付諸流水。」

「清黨之結果,所導致的國民黨組織結構大破壞,人員大損失,恐非蔣之本意,但清黨一旦開始,則意味著與中共的決裂,蔣為對抗武漢政府,並鞏固自己的權力,即使冤殺上十萬國民黨普通黨員,也並無悔意。清黨的結果,自然是蔣在國民黨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權勢與地位,但對於國民黨來講,固然從此獨大,但人員結構與北伐前迥異,農村黨員、基層黨員、青年黨員,十不存一,而原為革命對象之地方豪強、幫會、軍閥勢力,則進入黨內,並取得極大權力,國民黨組織結構的崩壞,從此開始。」
回復 Zephyrus 2012-5-22 12:49
近代歷史尚未蓋棺論定,國民黨抗戰勝利后在大陸不得民心,應也是事實。但是我完全相信蔣介石是民族主義者,是以中華文化傳承者自居。蔣介石對日抗戰的堅持,絕不是汪精衛之流可比。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3: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