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以賣卷餅為生的美國小販10月1日因心肌梗塞猝死。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生前不富不貴,無職無權,他的逝世除了帶來家人的哀痛,不會有多大反響。但這位
名叫卡爾洛斯的小販,卻在意料之外贏得許多人自發的哀思與紀念。不僅如此,卡爾洛斯的離世還享受到「名人」般的待遇,《華盛頓郵報》在頭版刊登了他的訃聞
與故事。
人們不免要想,一位普通的小販,生前到底做了些什麼,能夠贏得身後如此殊榮;到底有怎樣的人品,能夠如此深得人心?
簡而言之,卡爾洛斯就是一個在街頭擺攤賣早點和快餐的,就像我們這兒炸面窩、賣熱乾麵的小販一樣。要說不同,就是他擺攤在華盛頓法拉格特廣場。20年
如一日,卡爾洛斯將他的卷餅攤做成了當地的一個標誌,是附近一些上班族心中不可或缺的聖地。人們光顧他的卷餅攤,不只是得到滋味十足的紅豆卷餅,熱氣騰騰
的咖啡,還能與他朋友般的敞開心扉,互訴衷腸。
17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關於國際消除貧困日的致辭中呼籲,要縮小貧困與體面工作之間的差距,讓我們共同致力於建設一個人人享有體面工作的世界。
我不知道,何謂體面工作,也不知道,貧困消除了,是否一定就能人人享有體面工作。而對普通人包括生活在貧困線以上的勞動者而言,體面工作始終是繞不過去的
心理糾結,不願放棄的夢想。貧困是一種經濟衡量,體面工作除了經濟衡量之外,應該涵蓋更多的內容。聯想到卡爾洛斯的故事,一個人是否可以享有體面工作,我
們或許可以作出一些推斷。
被人需要、能夠滿足人的需要,是體面工作的前提。做卷餅、煮咖啡並無多大技術含量,但20年如一日,把卷餅、咖啡做成一部分人每天的必選,卻並不容
易。這裡面,有敬業精神,有待人以誠,更有人生價值的累積。用中國人的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個人的勞動,能讓數百位常客滿足口腹之慾,能讓許多人失之
而惋惜,這個人的生命價值,也就不是白紙一張。
尊重人,同時被人尊重,不僅使工作體面,也使人得以體面。我們常說,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坦率地說,我們的內心還沒能根植這樣的價
值取向。問題就在於,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人皆生而平等的理念,尚未真正納入工作關係調整範疇,還不願承認尊重人、被尊重都是生命的精神需要。只求單向尊
重而無互相尊重,體面工作也會與我們失之交臂。
卡爾洛斯的可貴之處,就在沒有簡單地止步於你付鈔票我給卷餅的交易關係,而是把每一位顧客當朋友給以關心,當生命給以尊重。他會發自內心地「希望你今
天心情愉快」為顧客送上自己的祝福;他會記住數百位常客的喜好,以精心的服務讓他們各得其所。而他得到的回報,就是「那些顧客真的很喜歡我」,許多人成了
他的好朋友,出差在外地或異國他鄉,都會給他寄一張明信片。
明信片的郵收地址是「17街和K街路口的卡爾洛斯卷餅攤」。這是一個溫馨的地址,讓人感到政府對小販的容納甚至呵護。政府營運的郵政部門,完全可以
「查無此處」為由,讓顧客與卡爾洛斯的情感紐帶失去著落。華盛頓不繁華、不需要良好的市容市貌嗎?顯然不是。由此我想到,政府能否在治理城市的過程中,時
刻不忘保障人的勞動權利,為願意誠實勞動的人提供寬鬆環境,更是普通人能否享有體面工作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