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太不注意日常飲食,尤其節假日,那生活閑散得沒了規律,晚睡晚起,一日兩餐:早午餐麵包,晚餐還是麵包。灶台冰涼涼潔凈凈,看著是好看,少了油煙味兒,人兒更輕鬆。孩子一二各有活動,找相約玩伴;孩兒三也有去處,常來我們家的。這樣的日子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他們的媽媽是輕鬆了去了,這飲食的事兒算下來都不是事兒。與他們媽媽曾聊起,人家口才好,連珠炮似的霹里啪拉一通說,意思就是她不做飯有理:她老公工作狂,兩個女兒不在家,兒子與她兩人在,就兩人,她燒什麼飯啊?隨便吃點她才輕鬆呢。人家說得振振有詞地,聽者儘管不往心裡去,但是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不予勉強。對於吃飯就是這個「德行」,根本就不把它當回事兒。
人家還說,有骨頭的雞鴨魚肉她才不喜歡呢,吃了一口渣,那滿嘴的不是滋味,給她直搖頭,吐舌作噁心狀。
可是事實呢?她的孩兒怎麼判斷?
尤斯圖斯與兒子要好,幼兒園同學至今,儘管分了班,但友情益增,他一個電話來,不論上午下午,一問兒子有沒活動,要麼他幾分鐘便騎車來了。有時我驚詫他動作如此之快,玩笑他:你坐飛機來的啊?他笑笑:沒呢,我騎車只用了五分鐘。單單瘦瘦的一個男孩兒。
可想,去同學家裡玩是最開心的事了,蹬足馬力向目的地衝刺...
常常,尤趕在我們的午飯點,他們家吃飯最不規律,本文今天講的就是他家的故事。什麼春夏秋冬這四季假期加上公眾節假日或周末,話說這些日子和家團圓的時候,做主婦的應該最先想到為家人做點什麼好吃的,圍坐一起談笑吃喝。他們家相反,反得有點讓常人反思,至,尤來我們家,中午12點30,13點或13點30,14點,時間在幾個段中,他們家是不用燒午飯的,來時大概吃早餐沒多久,反正省了午餐那一頓,叫早午餐。我們家吃飯比較規律,正常不過的一日三餐是需要的,在吃上我要想到孩子和家人的健康飲食,食物搭配上,至少該有的營養要攝入,該說我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主婦,是個勤勤懇懇為家庭服務的人。吃飯,最簡單不過的活,餓了要吃,沒飯燒飯,天經地義般自然。那些快餐垃圾食品,我輕易是不會讓它們上桌的,他爸無所謂這些。當我佔領到廚房這一角,多數時候還是我說了算的,每日有熱飯菜吃,他爸該知足。
此處相對於相似規律的家庭而言,其實,無論是午飯還是晚飯,都是集中在家人都在的時候,所以每家情況不一。
飯點,尤每次見到我在廚房裡忙活,肯定知道我在燒午飯,給大大小小的人吃。開飯時,兒子叫他一齊來吃,他習慣了這個動作,次數太多了,都快成我們家的一員了,搬張椅子來便可。當然,一個孩子不會計較你一天沒給他一粒飯吃,他來是來玩的,有飯吃口飯,很自然的事。多數時候他是應承自如,只是飯量向來比兒子少,中餐他是應付自如了,而且每次他見桌上幾個盤子,菜式雖然家常,但是在他們家只是簡單再簡單的三兩樣,說花樣,一定是我們家的更好看。當然,口味他也吃習慣了。中餐還更有味呢。
只是,有時,那麼一兩次,叫他來吃飯,他人是來了,坐在一起了,他一個勁兒說他不要吃,說剛吃過早餐。早餐?有時差不多下午兩點?早餐為何時?他們家的早午餐老把式也該過點多久了吧?孩子家,不吃拉倒,餓不壞的,幾口水又撐回來了。
所以有時我告誡兒子:兒子啊,你看,你同學尤來我們家總趕上飯點,他不吃是他的事。可是你到人家家裡一次,從上午到傍晚都沒人給你吃一粒食,你記得那次你從他家餓著肚子回來的事吧?兒子說記得,他肯定沒忘。尤來我們家尤自然,一個口令他飛奔而來,兒子有玩伴,他們樂開心。尤是一個有禮有節的孩子,討人喜歡。
事情也有突然,不是大事兒,還是吃飯上。
從尤口中得知,他媽媽從來沒燒過什麼有骨有刺的東西,但是,尤在我們家吃排骨,肋排吃得噴噴香時,他也許覺得原來排骨那麼好吃。開始,看著他拿著刀叉在那裡剔呀剔的好費勁,我鼓勵他乾脆用手來,這樣捏在手裡吃得才過癮。兒子同時鼓勵他:這個排骨最好吃的,尤其一根一根的整排骨,上邊的肉最好剔出來了。他聽了笑笑,嘗試幾次用刀叉后,看來不是刀叉所能夠及的,他放開那副小洋鬼子斯文氣,向兒子一樣用手抓著吃。果然,他適應了,還吃得越來越上手,越來越有味兒,那天,他居然還盛了第二碗米飯!連我都詫異,他原來愛吃這個啊。由此得來,套出他媽媽從沒燒過排骨,我玩笑他回家告訴媽媽也要整排骨來吃,吃大塊肉多沒趣啊,啃骨頭多有趣是吧?他開心地點點頭...
他也覺得我們家的菜式比他們家的豐富多了,餐桌文化就是飲食文化,從中看到的東西多了,至少每次他在場的時候,都有新花樣吧,在他看來不是新奇么?還有他最喜歡的烤鴨脯,也是在紅妹子我這兒吃到的,有次請客,他特意告訴他媽媽待在我們家吃鴨肉。事後,聽到他媽媽說,她兒子尤愛吃我家的鴨肉,可是就是不知道方子呢。話語聽來,其母自然是高興,兒子口福不淺呢,從來就不會餓到。對於其他來我們家的孩子同樣也是,飯點湊伙兒飽肚子,所以說,來我們家是最放心的,善待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