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夏蘭,1998年出生,來自美麗的白俄羅斯。
我會說五種語言,但當我第一次學習中文時,我對它不是很感興趣,更不用說將來來中國了。
18歲時,為了提高漢語水平,我主動申請去中國留學。 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我徹底愛上了中國,甚至從國內大學退學,再次申請上海大學,一路讀研究生。
為什麼? 這中間發生了很多故事,我慢慢給你講。
小時候,父母工作很忙,弟弟比我小十歲,基本上都是我帶大的。
作為一名警察,爸爸經常培養我的安全知識,比如遵守交通規則,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在這方面,他對我的要求比較高。 此外,他還會教我當女孩獨自在外時如何保護自己。
這也讓我養成了更加謹慎的習慣。 我剛來中國的時候就是這樣,凡事都小心謹慎。
我媽媽曾經是一名老師,她對我的學習要求很高,所以她從小學就開始輔導我們做作業。 我也比較有競爭力。 我從小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這也成為了她的驕傲。 這些都與媽媽的辛苦付出是分不開的,我非常感謝媽媽。
然而,媽媽不僅關心我的學習,還非常支持我的愛好。 我從小就對語言感興趣,她鼓勵我在這方面發展。 另外,還花了我去報讀各種興趣班。
在媽媽的支持下,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游泳、畫畫、籃球、編織……只要是我喜歡的,媽媽都會讓我嘗試。
經過一輪的體驗,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語言。 我媽媽給我報名了義大利的夏令營,主要是為了語言訓練。
通過努力,我學會了白俄羅斯語、俄語、英語、義大利語,並且可以在不同語言之間自由切換。
正是因為我對不同語言的熱愛,我才有了成為一名翻譯家的夢想。 因此,我在語言學習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時我也積极參加各種比賽來鍛煉和提高自己。
然而事情並不總是那麼順利,我的翻譯夢想幾乎破滅了。
那時我正在上初中,幾個高中生聽到了我的夢想,對我說:「你考不上,當翻譯很難,你需要取得很高的分數。」比如英語要考100分,白俄羅斯歷史也要考100分,這樣才能當翻譯。」
這些話對我打擊很大。 本來我一開始信心十足,後來就被他們說服了。 我開始懷疑自己,也許我真的不配擁有這個夢想。
所以,我改變了主意,也許我可以當一名律師或警察。 在我們國家,成為一名律師相對容易。 當一名警察就更容易了,爸爸能給我很多幫助。
中國有句話:無巧不成書。 正當我準備放棄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了中文。 我不僅實現了翻譯夢想,而且有幸來到中國。
轉折發生在2016年,當我高三的時候,班上來了一位老師。 她說要給我們一個免費的培訓班,問我願不願意來學習?
我去看了一下,原來我在學中文。 那時我對中文不太感興趣。 我只是覺得學一門語言會很好。 不管是什麼語言,我什至會學法語。
那時漢語在白俄羅斯剛剛開始流行,國家舉辦全國奧林匹克運動會,我的家人鼓勵我去嘗試。
為了參加比賽,我付出了很多努力。 因為我已經高三了,我要一邊準備高考,一邊練習語文。 但我只學習了半年,參加全國比賽之前還要經過層層篩選,這並不容易。
所以我每天都會背單詞、看視頻、練習口語。 我真的很努力。 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獲得了比賽的一等獎。
也正是因為這個成績,我考入了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學習漢英俄翻譯。 我還獲得了獎學金,不僅免除了學費,還免除了生活費和住宿費。 得知這個消息我們全家都很高興。
然而,上了大學之後,我發現自己的中文水平還不夠好。 為了提高自己,我申請了孔子學院獎學金到中國上海師範大學交換一年。
來中國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在紙上寫下了一些常用的句子,以備不時之需。 我想,如果不可能的話,我們還是可以用英語交流。
2017年9月,18歲的我第一次來到中國,落地上海。
一下飛機,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那一刻我就愣住了,我真的來中國了嗎? 難道是夢? 一時之間,我的心情激動不已。
幸運的是,我在飛機上遇到了幾個老鄉,我們一起離開了機場。
沒想到,機場的這張通行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去過其他國家,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在安全措施方面做得這麼好。 工作人員不僅檢查了我的行李,還採集了我的指紋。 雖然手續繁瑣,但卻給了我十足的安全感。
到中國的第一個晚上,我激動得睡不著覺,一切都像做夢一樣。 我不停地翻著手機相冊,裡面有我在上海師範大學門口拍的照片。 看著照片,我心裡想:這就是我人生的起點,最好的人生現在才剛剛開始。
來中國的第一年,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新鮮的。 當時,一位烏克蘭朋友向我介紹了拍戲。 她說導演想找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美女,她覺得我合適。
到了現場,我逐漸進入狀態,拍攝也越來越好。 我也是少數會說中文的外國人之一,所以我也充當了臨時翻譯。
後來去的次數越來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 很多導演都看好我的形象和氣質,而且我中文說得很好,所以邀請我參與更多的拍攝工作。
我也從群眾演員變成了廣告主角,還和迪麗熱巴、鄧倫一起拍過電視劇。 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生活。
除了學習之外,我還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在哈爾濱領略了北國風光,在三亞領略了海邊的浪漫。 我看到了西湖和洛陽牡丹的美麗景色。 我吃過北京烤鴨,也嘗過三亞的海鮮……
每個地方的美食都有自己的特色,我覺得真是太神奇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海鮮。
我國不依賴海洋。 一開始我對海鮮還挺謹慎的,擔心吃多了會不舒服。 直到後來,我在上海也吃到了同樣美味的海鮮,我就失控地愛上了這種食物。
當然,我還是喜歡甜一點的菜,比如糖醋排骨。
很快,一年就過去了,我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地方。 可以說,以前我對中國和漢語沒有多大興趣,但來到中國后,我深刻地意識到它和白俄羅斯不同。
特別是上海,是一個多元化、開放、包容的國際化大都市,為年輕人提供了很多發展的機會。 經過深思熟慮,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明斯克退學,報考上海外國語大學。
接下來,經過努力,我考入了上海外國語大學,並獲得了獎學金。 學校的課程很多,我仍然保持著勤奮的節奏,不敢放鬆。
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我還積极參加了許多比賽,如口語比賽、閱讀比賽等,並獲得了一些獎項。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
後來因為成績好,我在學校跳級了。 我用了三年時間讀完了本科,一舉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 現在我是一名獲得獎學金的研究生二年級學生。
為了提前鍛煉自己,我利用假期和業餘時間做了很多兼職。
大二實習期間,我在一家電子競技公司的運營部門工作,主要負責國際選手的對接。 這份工作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增長了一些專業知識。
當然,沒有什麼事情是一帆風順的。 在中國的這幾年,我也遇到了困難。 最大的困難是,疫情期間,我已經三年多沒有回過白俄羅斯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我感到非常孤獨。
中國有詩云:獨身異鄉異客,每逢佳節思念親人。 我是一個女孩,生活在異國他鄉,已經三年多沒有和家人團聚了。 思念就像一張網,將我裹得越來越緊,連呼吸都無法呼吸。
幸運的是,疫情結束了,國家開放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飛回來與家人團聚。
回國后,我和家人談論了很多關於中國的事情。
我媽媽和弟弟很興奮,他們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一直問中國有這個嗎? 有嗎? 交通狀況如何? 安全嗎? 你能和他們毫無障礙地溝通嗎? 無論如何,我被問了很多此類問題。
當我一一回答完后,他們不斷感慨:真的嗎? 真的嗎? 他們的反應讓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來中國之前,我在書上讀了一些關於中國的介紹,查了一些資料。 有人說,和中國人聊天離不開京劇和茶文化。
後來我才知道,中國的現實和書里的很不一樣。 那些穿著旗袍、演奏中國音樂的場景很少見。 更多的人穿著牛仔褲去上班,他們站起來,步伐很快。
上海的古建築很少,大部分都是摩天大樓。 當我第一次來到中國時,這些建築讓我感到很不舒服。
在我們國家,最高的建築可能有30多層。 而中國有100多層。 這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因此,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舉起手機拍張照片,然後分享給媽媽。
當時我也覺得上海的東西大部分都很貴,和我們國內完全不一樣。 但現在,我也出去工作了好幾年了,我也逐漸意識到,這裡的消費水平並不低,但同時,這裡的工資也很高。
現在,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條件和方式。 我每天都很忙,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 消費水平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以至於你根本不覺得上海的東西貴。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們國家的東西很便宜。
每天穿梭於各個高樓之間,我不再拍照。 這幾年,我已經適應了中國的一切。 不知怎的,上海似乎就是我應該來的城市,我應該居住的地方。
明年畢業后,我打算留在中國,也許會留在上海。 我非常喜歡這個城市,在這裡我結識了很多朋友和人脈。
在中國待久了,回到自己的國家就會感到不舒服。 為什麼? 仔細一想,原來我在白俄羅斯的銀行卡已經過期了,我的SIM卡也過期了,這讓我感到很尷尬。
明明是在自己的國家,怎麼感覺自己像個外國人呢? 直到我回國之前,在這裡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 我就像一條回到水中的魚,再次自由了。
最後,我想對所有有夢想的人說: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放棄你的夢想。 一旦下定決心,就勇敢前行,不要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擾。 為夢想而奮鬥的人是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