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國家領土是個重要的事,歐洲國家可以為了領土糾紛大打出手,中國丟失了不少領土才學乖

作者:light12  於 2023-1-15 2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先講講中國領土觀念變遷,中國人過去講法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許多地方根本不知道自己精確的具體邊界在哪。國家大致上一部分朝廷直接派人管理,一部分是附庸政權。西方列強進入亞洲要求滿清明確主權邊界,朝廷沒辦法只好改土歸流,要求這些附庸改制派去朝廷命官。滿清以來丟失了許多本來的和可以成為領土的地方。特別可惡的是毛澤東主動放棄了許多領土。現在的政權為了國家統一不惜一戰是有歷史原因的。並且得到人民支持。一個崛起的世界強權不去侵略別人領土就好,你要逼著他學毛澤東白痴治國和平放棄領土除非腦子進水了。

下面引用一部分蘆笛文章·:

「一、西藏是獨立國家么?

要講清這個問題,先得弄清「主權」與「宗主權」這些西洋概念。

我反覆在舊作中指出,現代民族國家(nation)觀念是西方來的進口貨,民族主義更是舶來品,老祖宗並無這種西式概念,是洋鬼子用堅船利炮強行打入中國人的「江琳式」花崗岩頭骨的。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柱石觀念,就是「主權」(sovereignty)觀念,兩次鴉片戰爭其實都是天朝缺乏此種觀念而引發的,我已經在《百年蠢動》里介紹過了。

有無主權觀念,以及中央政府能否行使主權,構成了nation與country的區別,似乎可以說,1949年前的中國只是個country,並非nation。清廷直到拳亂后才開始獲得主權觀念,而民國中央政府雖有充分的主權意識,卻並無行使主權的充分權力,其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張氏父子霸佔的東北居然享有外交締約權,可以不理睬中央政府,單獨與毛子簽訂外交條約。按丁一夫的邏輯,那時的東北也是個獨立國家了?

那麼,到底什麼是主權?這個概念在西方一直有爭議,把《維基百科》介紹的定義翻譯如下:

「主權是支配一個地理區域(諸如領土)最高的獨立的權威的地位。它基於一個不能完全用法律來解釋的政治事實之上,在統治與立法的權力中表現出來。」

這話說得很費解。而且,不同的國家,其中央政府的主權也不一樣,單一國家與聯邦國家中央政府的主權內容就不同。這麼說吧,不管國家結構如何,外交權是最低限度的中央政府的主權,特別是涉及到領土完整的外交權更是exclusive的,不容地方政權置喙。

宗主權(suzerainty)又是什麼呢?《維基百科》的解釋是:

「宗主權存在於一個地區或民族是某個更強大的實體的藩屬的情況中(中文直譯為「朝貢國」,日文翻譯為「冊封國」),後者控制前者的外交事務,但容許該藩屬國某些有限的內政自治。」

由此可見,藩屬國雖然可以在內政上自治,但沒有外交權,外交權屬於中央政府的exclusive的主權。

可惜這些概念都是西方發源的,古代中國並無此類觀念。在他們心目中,中國就是全世界(所謂天下),正中央是天朝,周圍都是瑟縮在天朝文治武功之下的蠻夷,只能臣服,不存在平等關係。天朝對蠻夷只有「施恩」與「加威」兩手,只有「國體」(「華尊夷卑」的國家體面)需要考慮,沒有什麼「國家利益」觀念,遑論「主權」。正因為此,清廷才會將司法主權、關稅主權等等拱手送人,認為那不過是蠅頭小利,也才會拒絕外國公使入京,遲遲不肯成立外交部,把外交權下放給兩廣總督,聽任兩江總督何桂清去自主開展外交,直到鬼子燒了圓明園,才被迫開了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那還全靠較能靈活應變的恭親王竭力主張。也正因為此,天朝與蠻夷的邊界從來是模糊不明的,哪像歐洲國家那樣劃得清清楚楚,挪動界碑一英寸都要流一超級油輪的血!

這當然不是說中央政府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當時的模糊觀念,是把「天下」分成「內地」與「外地」兩部份,所謂「內地」也就是明朝傳下來的十八行省,由朝廷派官實行有效統治(rule),而「外地」也就是周邊的蠻夷,包括朝鮮,安南,蒙古,西藏等等(新疆不在內,那與東北一樣,由滿洲將軍統治)。對這些地區,朝廷是「君臨」(reign)而非「統治」(rule),把它們當成了藩屬,也就是不派出官員治理,不要求人民納稅,由該地區(國)實行自治,只要求那兒的統治者稱臣納貢。內地的統治方式稱為「流」,而「外地」的統治方式稱為「土」。至於內地與「外地」的邊界如何,基本是一筆糊塗賬,頂多是個大概其,從未準確勘測過(也沒有那技術能力)。「外地」的國界怎樣,就更是兩眼一抹黑了。

不僅如此,同是藩屬國,不但自治程度不一樣,與內地聯繫的密切程度也不一樣。琉球、緬甸與內地的關係,與安南、朝鮮的完全不一樣,前兩者的稱臣納貢不過是個名義而已,朝廷連君臨都談不上,而後兩者可是實實在在的藩屬國,袁世凱在朝鮮時不過是個小官,可他就能把朝鮮國王他爹抓回京城,讓有司去論罪,說明中央政府可以任意控制朝鮮的國政。即使同為關係比較近的藩屬,西藏與內地的關係,根本就不如蒙古的緊密。因此,所謂「外地」,其實也是個很模糊的觀念。

國人糊塗,鬼子不糊塗。大英這些概念非常清晰。它雖然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兼殖民主義國家,但屬於「文明帝國主義」,不是俄國與日本那種「爛污帝國主義」,雖然到處攻城掠地,卻是按照「尊重私有財產」的文明規矩來的。在西方人看來,其實所謂「國家」,也就居住於其上的人民的私有財產。馬克思與恩格斯認為國家是私有制的產物,這話說得一點都不錯。因此,英國鬼子一般不入侵主權國家,但拚命佔領「無主地帶」。大英的殖民地一般都是從未建立過明確的國家的地區。非洲、美洲和中東就不必說了,即使是亞洲的印度,在英國人入侵時,莫卧兒帝國也早已土崩瓦解,再不是個統一的國家,末代皇帝的治權不出德里,甚至無法控制臣民叛亂,不得不向東印度公司尋求保護。而中國可不是這種狀況,其「產權」比較明確,因此他們只求與中國建立平等關係,在中國實行自由貿易,並不打算鯨吞蠶食中國,不像毛子與倭寇那樣包藏禍心。

儘管如此,若用鬼子的觀念(也就是今日之所謂「國際觀念」)來套,不能不承認清朝與西藏的關係確實是suzerainty的近似物乃至等價物。這裡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朝廷一直向西藏派出名義上的總督——駐藏大臣。雖然駐藏大臣根本不懂藏語,而且多為宦途失意的官僚,又為高原病所苦,不可能也無意去干涉西藏內政,但他畢竟是名義上的監國,並非藏獨人士說的「大使」(其實清廷一直沒有國際平等觀,既不向外派出大使,也不接納「外地」的大使,直到圓明園被燒后才被迫接納鬼子的大使,開始學著用平等態度對待「外地」蠻夷)。更重要的是,從乾隆皇帝開始就用「金瓶掣籤」的方式冊封達賴喇嘛,在名義上確立了西藏的冊封國地位。

但英國鬼子畢竟還是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這是因為朝廷對「外地」擁有的「產權」不是很明確,當然要引動英國鬼子的覬覦。而西藏邊界的模糊,就變成了該國某些帝國主義分子的侵略借口。

實事求是地說,西藏「自古以來」並非中國的領土。直至明朝為止,它連藩屬都不是,與中國一點相干都沒有。它變成中國的藩屬乃是清朝的事。即使是在民國時期,它也保持了這種曖昧模糊關係,從未宣布過獨立。真正結束藩屬地位,變為中國中央政府直接治理的領土,乃是在共軍進藏之後。這不但由中國實施有效統治決定,更是由西藏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簽訂的《十七條協議》確立的法理地位。

因此,如果尊重歷史,就必須承認,開西姆拉會議之前,西藏是中國的藩屬國,不是什麼獨立的主權國家。這個事實,就連當時的英國政府都承認,並不是如今的藏獨分子以及李江琳之類繼承了毛共匪徒賣國基因的文科蠢嫗可以否定的。

蘆笛原文也有談到毛澤東賣國,放棄領土,原文鏈接:

8288轉帖這篇文章跟他一貫的政治傾向一樣講的驢頭不對馬嘴。所有的陳述就是都對但是導不出文章的結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憲法疆域重疊這就是謝長廷講的「憲法一中」。台灣要廢除中華民國的憲法獨立不敢真做。這次選舉民進黨大輸就是因為台灣人民自己貪生怕死不敢跟中國打仗,過去幻想美國會為台灣犧牲,這次看破美國手腳,相信美國也不敢為了台灣獨立火中取栗跟中國打仗的結果。大陸要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的憲法疆域統一台灣並且不惜犧牲一定要達到目的。這才是台灣問題根本。台灣一天不統一大陸一天不放棄。就像美國南北戰爭也是要維護國家統一沒有啥道理好講。和平達不到目的就只有付諸戰爭。過去蔣介石高喊反攻大陸是要中華民國立足台灣統一大陸,為什麼反過來就錯了?你能肆意隔斷歷史?

以上是
8288文章的評論原文鏈接如下:
所謂的台灣問題是大陸一面之詞 - 8288的日誌 - 倍可親 (backchina.com)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3-1-16 01:54
在和平時期,'主動放棄「 也好,「不惜一戰」也好,都與當時的民眾態度關係不大,這是由制度性質決定。任何時候民眾都不願意放棄領土,也不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蘆先生在這個問題上的依據是隱性 double-standard。

比如,你現在要大陸的父母輩要自己的後代和年輕人不強迫性質的報名參軍攻打台灣就不見得有蘆先生想看到的共識結果。

再進一步:當不放棄領土,抵抗外來侵略時,民眾的情緒情感,是非善惡觀判斷與具有現代文明意識精英的 reasoning and rationality (包括政治精英,知識精英)是一致的。

反之,在和平時期不惜一切代價發動戰爭時,也許決策者會利用民族至上觀和民粹方式作為執政依據,缺乏一致的  reasoning and rationality 在手段上的是非善惡底線思考和判斷。
回復 light12 2023-1-16 04:45
浮平: 在和平時期,'主動放棄「 也好,「不惜一戰」也好,都與當時的民眾態度關係不大,這是由制度性質決定。任何時候民眾都不願意放棄領土,也不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7:1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