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captain nino 淺談西方的 "顯性文明" 與 ""隱性文明"的日耳曼基礎

作者:light12  於 2014-3-21 19: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4評論

時間: 21 3 2014 07:38


 
作者:captain nino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隱性文明與顯性文明這個概念由蘆笛最先提出, 其意思就是,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其實並非鐵板一塊, 而是可以分為隱性與顯性. 顯性就是可以擺上檯面的那一部分, 隱性則是民眾的 "心理" (mentality) 與由此而有的各類道德規範和習俗. 蘆笛的觀點就是, 工業化時代以後, 來自西方的顯性文明, 幾乎徹底取代了後進國家包括中國, 日本, 俄國等的顯性文明, 但這些國家的隱性文明則相對而言 "頑固性" 很強, 一直抵抗著西方文明的 "入侵", 最終導致顯性文明本來對傳統社會的穩定性的巨大作用遭到土崩瓦解后, 隱性文明的愚昧被額外不加約束的釋放了開來, 導致一系列人間災難.

蘆笛的這個觀點的論證與他的各類具體例子 (比如西方文明的傳入如何破壞了中國顯性文明最終導致共產黨上台, 十月革命為何在俄國發生) 這裡不再闡述,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閱他的相關文章. 此篇文章是針對蘆笛的一個致命疏忽, 那就是蘆笛看到了俄國中國日本等國的隱性文明, 卻對西方的隱性文明缺乏認知, 以致錯誤的認為, 當今西方社會的 "民主" "自由" 等, 都是希臘羅馬等的一脈傳承, 卻疏然不知, 其實現代西方文化習俗以至於民主制度, 與古羅馬古希臘並無傳承關係, 而是其 "隱性文明" 的結果. 對西方的隱性文明沒有了解, 那麼對西方的各類觀察得出的結論, 也必定是謬誤的, 也不可能對西方社會的很多現象有任何合理的解釋.

這篇文章就是從日耳曼起源開始講起, 對日耳曼文化如何影響和塑造了西方文明, 如何構成了西方的隱性文明, 以及今天的西方世界的 "食色性" 的習俗和文化是怎麼來的, 做一個闡述.


1.1 此篇談論的是什麼 "西方文明" ?

既然是談西方的顯性與隱性文明, 那必然先要說說這裡所說的西方文明到底是什麼範圍. 想必絕大多數讀者都不會在看到西方文明這個字眼的時候想到阿爾巴尼亞, 馬其頓這類國家, 西方文明無論是在國人眼裡, 還是西方人眼中, 其 "潛台詞" 就是英美德法意西等為代表的文明, 而這正是此篇文章所採取的定義.


1.2 日耳曼的概念: 日耳曼就是德國嗎?

現代西方文明, 尤其是英美德, 都是日耳曼血統與文化. 日耳曼不等同於德國, 德國是日耳曼文明的一支而已. 德國人自稱自己為 "德意志人" ( Deutsches), 而這正是德國被翻譯成 "德" 國的緣來, 要是當初大清不按德國人對自己的稱呼翻譯, 而是按照英語對他們的稱呼, 那真會是 "日耳曼" 了.

追根溯源, 日耳曼源於羅馬的拉丁語, 羅馬共和國時期, 稱呼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德國一代的地方, 為 Germania (日耳曼尼亞), 這就是日耳曼這個詞的起源.

而德意志這個名稱, 是日耳曼人的自稱. 其中一個叫 "條頓" (Teuton)的部落就是沿用了這個自己的稱呼 . 這個條頓就是羅馬共和國早期的一個日耳曼部落, 在人口壓力下, 整個部落南下遷徙, 侵入了羅馬共和國的領土, 在早期經歷了一些勝利后, 最終被組織高效, 策略得當的羅馬軍隊殲滅. 根據羅馬史學家的記載, 條頓部落的女性, 派人詢問能不能被保障自由, 不變為奴隸, 而去羅馬的神廟侍奉, 被拒絕後, 把小孩也一起殺死後集體自殺, 震驚了羅馬人, 成為一段神話. 這個其實是日耳曼大遷徙的序幕, 而日耳曼大遷徙對西方文明的影響極為深遠, 之後會談到.

英語對德國人的稱呼比較混亂. 荷蘭人之所以被稱為 Dutch, 而不是荷蘭人自稱的 "低地人" (Netherlander), 源於英美人當初把他們與德國人 Deutsches 混淆, Dutch 其實就是 Deutsche 的英語化. 今天的美國賓夕法尼亞的不少美國早期移民的後代所謂 Pennsylvania Dutch (賓夕法尼亞荷蘭人) 其實是德國人, 只不過當初美國人分不清所以一律稱為 Dutch.


1.3 英德法等歐洲國家的日耳曼起源

日耳曼部落, 原本分佈於今天的德國, 北歐, 荷蘭一帶. 羅馬共和國時期, 有幾支因為人口壓力南下, 其中就有上面提到的條頓人, 但都最終被羅馬打敗, 部落民變成了奴隸, 以這種方式"融入" 了羅馬社會. 這個人口壓力, 據說是氣候惡化, 冷到了白熊 (北極熊) 都南下到了今天的丹麥, 當地無法容下過剩人口, 於是幾個部落南下出走.

羅馬共和國一直不斷擴張, 到了凱撒時期, 征服了高盧 (今日的法國一帶) 的各個凱爾特部落, 隨後又征服了不列顛的各大凱爾特部落, 北進, 直到今天的蘇格蘭一帶, 構築了所謂的哈德良長城, 以此作為當地的 "文明世界" 與野蠻世界的界限. 其他今日西方的地區, 如西班牙與葡萄牙的伊比利亞半島, 則也是羅馬經營了幾百年的土地, 早已完全羅馬化.

凱撒時期, 即羅馬共和國瓦解后的羅馬帝國早期, 日耳曼部落與羅馬在西部的界限, 在於萊茵河. 羅馬沿河構築了不少堡壘, 防止日耳曼部落入侵. 在巴爾幹半島, 則多次擊敗了日耳曼部落的入侵. 當時的日耳曼人, 分佈範圍其實以現代歐洲的標準來看很東, 西部以萊茵河為界, 一路往東一直分佈到今天的烏克蘭 (當時斯拉夫人的分佈還要東面), 往南則一直分佈到今天的南斯拉夫.

在強大的羅馬帝國阻擋住其西進的與南下的動力的情況下, 日耳曼部落都是在東擴. 但這一切因為匈人的到來而改變了. 匈人 (Huns) 與匈奴人 (Xiongnu)的關係並未被證實, 所以這裡稱呼他們為匈人而不是匈奴人, 以示區別. 歐亞草原的匈人到達東歐后直接對當地的日耳曼部落大開殺戒, 其殘忍度不亞於後世的蒙古人 (亞洲游牧民族都以殘忍著稱), 其騎射的戰爭方式, 對日耳曼人來說是全新的事物, 軍事上被迅速擊敗, 部落村落被大量屠殺. 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下, 出現了大批日耳曼難民向西逃難, 而本來居住在中歐的日耳曼人也因此被迫向西, 造成了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 哥特人原本住在巴爾幹半島, 克里米亞半島, 以及東歐一帶, 在匈奴的入侵下, 分裂成兩支, 一支成為東哥特人, 加入了匈奴聯盟, 另一隻西哥特人向羅馬帝國申請避難. 西哥特人獲批進入羅馬後羅馬人背信棄義, 把哥特女人與小孩販賣為奴隸, 隨後西哥特人起義並打敗了羅馬軍隊,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洗劫了羅馬城, 還佔領了南高盧 (今天的法國南部), 以及伊比利亞半島.

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其前身就是西哥特人建立的王國, 今日的西班牙葡萄牙王室往上仍舊可以追溯到西哥特王族. 高盧則被法蘭克人 (Franks) 後來居上, 打敗了先來的西哥特人, 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即法國的 "法" 的由來). 義大利則被各個日耳曼部落佔領, 包括倫巴第人, 哥特人, 汪達爾人.

三支今天的比利時, 丹麥, 和德國的日耳曼部落, 名叫盎格魯, 撒克遜, 朱特, 在羅馬帝國撤離不列顛的時候, 登陸英倫, 征服了當地的凱爾特人與羅馬人, 並稱這片新的土地為英格蘭 (England), 即盎格魯人的土地. 這就是英國的名稱的來源. 不列顛是羅馬起的名字, 而英格蘭則是日耳曼部落起的名字.

法蘭克王國, 亞平寧半島的日耳曼部落, 伊比利亞半島的哥特王國, 因為當地原住民都早已經被羅馬化, 人口也較多, 文化上被迅速同化, 即拉丁化, 幾代人時間很快喪失了自己的日耳曼語, 改說拉丁語. 而仍舊在今天的德語區, 荷蘭, 比利時北部, 北歐的日耳曼人, 則保留了日耳曼語. 在英國的日耳曼人, 因為當地的人口比較稀少, 所以沒有被同化, 保留了日耳曼語. 中世紀時期, 語言開始分化, 在英國的日耳曼人因為地理隔絕, 逐漸分化出了英語.


2. 日耳曼的 "隱性" 文明 - 社會組織方式與封建文化

要了解所謂的 "民族性", 就必須談到其社會組織方式. 蘆笛指出, 中國傳統社會是宗族社會, 而傳統俄國是 "村社" 社會. 兩者都是極端保守, 奉行集體主義的制度, 這種隱性文明深深塑造了這兩個民族的隱性文明.

從西方文明來看, 拉丁人 (羅馬人) 的組織形式是父權寡頭社會, 日耳曼人則是部落社會, 而封建主義是日耳曼部落文化的發展產物.

熟悉羅馬政治史的都知道, 羅馬社會, 一直是被幾個大家族控制著. 以血緣為紐帶, 以家庭中的年長男性為核心, 構成了少數幾個聲名顯赫的大家族. 羅馬貴族之下是自由民, 自由民之下是奴隸. 羅馬社會, 一直是以男性家長為核心. 即使到了文藝復興時候, 還是老樣子, 熟悉文藝復興歷史的估計都能叫出些著名的家族名稱, 比如 Mercidi. 這種政治資源被少數幾個家族壟斷的情況是拉丁文化的一大特色.

不僅是政治, 作為一種社會組織方式, 這種組織模式, 被延續到義大利生活的方方面面. 拉丁文化的父權寡頭社會的組織形態一直延續今天. 著名的影片 "教父", 就是現代世界中, 古羅馬一路傳承的父權寡頭文化的延續. 歷史上以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 之所以稱牧師為 "神父" (其實英語中更直接, 就是 "father", 即父親, 都省去了 "神" 這個前綴), 就是這種父權崇拜在宗教中的體現. 基督教新教則拋棄了這個稱呼, 因為認為其違背了基督教教義.

日耳曼, 斯拉夫, 凱爾特等, 其組織方式與這種父權寡頭的形式截然不同. 其中, 日耳曼文化是部落文化, 而同時又是一種特殊的部落文化. 日耳曼部落以其酋長或謂國王 (King) 為核心, 國王最初由最勇猛, 最受敬重的武士 (warrior) 推舉而來. 日耳曼部落作戰時, 其國王也經常親自上場廝殺, 而不是在後方調兵遣將. 比武士地位相當的, 就是起到宗教職能的祭司. 兩個部落之間廝殺, 一般不會殺的太狠, 要是對方求饒, 也就會停止. 戰敗的部落也不會被屠殺, 婦女兒童也不會被肆意淪為奴隸. 而且戰爭還會高度儀式化, 非常重視 "禮儀", 會在一個約定的地點, 約定的時間進行戰爭, 在對方排兵布陣還未結束前不會進攻 (即蘆笛所稱的費爾頗賴 fair play 公平競賽精神)

這種有限戰爭的模式, 在中國的春秋時代有過, 戰國時代逐漸崩潰. 宋襄公就是個典型的仍舊固守這種有限戰爭模式的例子. 春秋戰國時期, 其實中原大地, 除了秦國以外, 基本都遵守有限戰爭的模式. 秦國動不動就屠殺戰俘, 奴役和殺害平民, 其實是一個異類, 也是其被排斥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日本. 日本也是專業的武士對武士之間的戰鬥, 平民還沒資格參戰. 戰勝一方不會肆意屠殺對方的平民. 與之相對的, 就是總體戰, 中國自從戰國之後大多都是總體戰. 總體戰不講榮譽, 不計一切手段贏得戰爭. 平民也無法置身其外, 不是被強行徵用做壯丁, 就是被拉去做後勤. 而要是戰敗了, 屠殺等各種暴行不可避免.

日耳曼這個部落文化在經歷了羅馬帝國崩潰后, 發展成了中世紀的封建文化. 所謂封建文化, 就是以軍事貴族為核心 (即領主), 對一個特定的軍事貴族 (即國王) 效忠, 由農民為勞動力, 基督教僧侶 (替代了原先的祭司的) 進行宗教職能的制度. 可以看到, 這個文化, 是與原先的部落文化屬於一脈傳承. 而原先的武士法則 (warrior code) 與基督教教義混合后逐步發展成了所謂的騎士精神, 而騎士精神在中世紀后又發展成了所謂的紳士精神. 不論是騎士精神, 還是紳士精神, 絕不是在其概念傳入中國后被一些不明所以的國人以為就是 "女士優先" "彬彬有禮" 的這類淺顯甚至有點惡俗的理解, 而是從部落的武士精神一脈傳承的一整套為人準則.

也就是說, 日耳曼的部落文化與封建文化, 促成了西方的 "精神文明建設". 蘆笛只看到羅馬, 希臘這些 "顯性文明", 並對西方的紳士和騎士和 fair play 精神所帶來的道德非常欣賞, 以為這些所謂的人本主義人道主義都是從古典文明的舊書堆而來, 實在是極為的謬誤.


3. 保守的態度

日耳曼部落被羅馬史學家塔西佗形容為一個非常保守, 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度的部落. 這個傳統直到今日也被傳承了下來. 儘管經歷了7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后, 西方的日耳曼國家在性上面要開放的多, 很多方面卻仍舊保守. 比如一夫一妻制 (或曰單配偶制也許在現今更加確切), 西方年輕男女, 儘管一生的性伴眾多, 但一般同一時間, 仍舊只會有一個男友或女友. 對女的尤其如此. 要是同時與多個男子有關係那是被社會道德所不齒的. 美國校園對女孩最攻擊性侮辱性的辭彙不是 b!tch, 而是 whore, slut, 后兩者是針對性道德, 前者則是性格.

性醜聞一向是美國媒體津津樂道的題材, 而美國人視為道德敗壞的醜聞, 在義大利人法國人等這些文化上拉丁化的國家, 則可能什麼都不是. 比如義大利前總理的嫖雛妓醜聞換在日耳曼國家早被徹底打下政壇, 永無翻身之日, 在義大利卻還有很多支持者. 其實就是一種民族性的不同.

追溯到工業革命時期, 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 是個著名的極端保守的歷史時期. 有點身份的人連胸部都不能直接稱呼, 而稱呼為 "白肉". 同時期的德國也非常保守, 以至於到了希特勒上台後還抱怨德意志婦女過於保守, 要她們放開思想, 早生早育, 提高生育率. 拉丁文化為主的法國在這方面一直是開放的代表.

當然在性這個問題上基督教的作用不可小視. 但即使如此當今的日耳曼文化的西方國家與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拉丁文化的西方國家有很大的不同, 還是可以看出這個隱性文明的影響.


4. 飲食文化

當今西方的飲食文化是不折不扣的顯性文明與隱性文明的一個拉丁, 一個日耳曼, 一個被認為 "雅", 一個被認為 "俗" 的代表.

比如啤酒與紅酒的關係. 紅酒, 即葡萄酒, 起源於地中海, 屬於羅馬人希臘人的標準酒精飲料. 日耳曼部落的發源地遠離地中海, 不種葡萄而是種植小麥做啤酒. 羅馬歷史學家就寫到日耳曼人非常嗜酒. 在與羅馬接觸后, 葡萄酒也被日耳曼人接受, 但其源於所謂 "文明世界" 這一身份, 使其成為相對啤酒而言要高檔多的酒精.

這種一雅一賤的關係從羅馬時期一直發展到現在, 就是紅酒在現代西方地位高於啤酒. 正式場合喝紅酒, 而不正式的場合則喝啤酒. 一個高貴, 一個粗俗. 紅酒的這一由歷史所賦予的 "高貴" 身份, 還促使其發展出了一個奢侈品產業, 形形色色的極為昂貴的紅酒品牌的產生, 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說到底就是一個文化現象, 而不是一瓶幾千塊的紅酒, 真的質量就真比一瓶幾十塊的紅酒好多少.

還有就是總體的飲食文化. 日耳曼文化的地區, 比如英國, 北歐, 德國, 荷蘭, 瑞士等地, 都沒有為人稱道的菜系. 英美傳統的早餐, 就是荷包蛋, 培根, 香腸. 正餐也就是牛排之類. 德語地區差不多可能香腸多一點. 中國語境所謂的 "西餐館" , 其實都是法國餐廳, 義大利餐廳. 而這兩個都是拉丁文化. 而這兩種菜, 在西方, 也是屬於正式的, 高檔的菜系. 傳統的英美文化中, 正式的活動比如約會或高級商務活動必須要去高級餐廳的話, 幾乎鐵定是法國或義大利餐館.

英語有一個詞, 叫 gourmet, 有一種高級的美食的含義. 披薩這個義大利菜在西方, 即在廉價的快餐店裡有, 也在高檔的義大利餐廳有. 而後者無非就是 gourmet 類型的披薩, 與快餐店的那種不可同日而語. 而同樣是快餐, 漢堡這類東西, 絕無可能靠口味做成 gourmet, 因為這個不光是美食, 更有一層文化的含義. 日耳曼飲食屬於俗, 所以不可能成為 gourmet. 幾百美元的漢堡的確有, 據說在紐約有餐館為了噱頭有用松露做餡的幾百美元的漢堡, 不過松露又是典型的法國和義大利食物了, 本身就極為昂貴.

日耳曼傳統食物的特點, 就是比較簡易, 味道不重, 花費的時間和技藝都不多. 這和法國義大利飲食是相反. 當然, 拉丁飲食與日耳曼飲食的界限已沒原來那麼大. 通心粉等在二戰後已經逐漸成為了英美日常飲食的一部分.

其實中餐在歐美的普及, 很可能是佔了一個廉價 "複雜" 食物這麼一個生態位. 中餐普及之前, 要吃那種複雜技藝的, 味道好的食物, 一般就是去價格不便宜的義大利法國西餐館, 而中餐的廉價, 使其迅速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廉價的西餐. 本來中餐並無面向西方主流社會的意思, 而是純粹在美國的唐人街里為華人服務的, 后被西方人發現而開始風靡. 而今, 中餐仍舊是一個廉價的形象, 而且大多還有專門的外賣可供帶走, 甚至發展出了形狀特殊的專門的外賣紙盒. 而法式意式的西餐廳仍舊屬於中高檔餐廳.

從中餐與法餐意餐在當代西方的不同價格定位來看, 顯然, 法餐意餐屬於昂貴飲食, 仍然主要是文化現象, 而不是其烹飪技術多麼複雜, 材料多麼昂貴.


5. 法律制度與民主

英美的普通法系 (common laws), 源於日耳曼部落的習慣法. 今日的所謂的大陸法系則是起源於羅馬. 這裡不想爭論普通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優缺點, 而是想指出, 對英美乃至整個世界都有巨大影響的普通法系, 其起源是日耳曼部落的習慣法. 僅此, 就可以看出研究西方社會, 不看日耳曼, 只看希臘羅馬, 會有多麼的謬誤.

至於民主制度, 現代西方的民主制度源於英國的大憲章, 是利益博弈的結果, 而根本不是學者從故紙堆裡面找到了希臘的民主. 美國政治中至關重要的憲法, 也沒有多大古希臘的影響.




總而言之, 今天我們所言的所謂"西方文明", 其"隱性文明" 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日耳曼文明. 例子還有很多, 上面談到的四個方面只是我隨手想到的幾個地方. 史學界其實一直都在錯誤的關注著以希臘, 羅馬的所謂的 "顯性文明", 把他們當成是西方文明的前身, 而忽略了日耳曼這個基礎, 其實是極大的謬誤. 不過這也本身就是所謂 "隱性文明" 之所以被稱為隱性的原因, 就是指這種視而不見的狀態. 正如研究中國古代史的學者, 總是過分關注政治, 藝術, 宮廷, 正史等 "顯性文明", 而對古代中國的隱性文明也嚴重失明一樣的道理.

蘆笛認為, 西方文明的傳入, 導致了原文明的顯性文明崩潰, 而隱性文明頑固抵抗. 我認為隨著互聯網等技術愈發發達, 西方的隱性文明正在高效的直接蠶食和轉化著其他地區的隱性文明. 西方文明顛覆其餘地區顯性文明的高峰期的19世紀與20世紀, 電影, 電視, 網路等技術, 遠遠沒現在發達或者根本沒有, 所以國際交流, 也就局限在知識分子, 科學家, 工程師等, 引入的也是科技, 政治, 經濟等領域的內容. 正因為傳播和通訊手段的相對落後, 造成了顯性文明與隱性文明的引入的 "落差", 在兩者落差足夠大的時候, 就能造成社會的動蕩.

而現在的21世紀, 在信息科技極為發達的背景下, 西方的 "隱性" 文明可以通過電影, 衛星電視, 視頻, 乃至社交網路, 直接對世界其餘地區的隱性文明產生影響, 這是之前前所未有的情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4-3-21 23:42
很好的一篇普及知識文章。這位作者有關於西方隱性文明如何影響東方世界的論述嗎?
回復 light12 2014-3-22 00:36
徐福男兒: 很好的一篇普及知識文章。這位作者有關於西方隱性文明如何影響東方世界的論述嗎?
有了再轉
回復 meistersinger 2014-3-22 01:41
亞歷山大大帝是馬其頓國王。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4-3-22 04:48
你很了解歐洲史,,很受益.大學里也學過歐洲史,世界史.早已忘了不少.而今又從讀很感興趣..而且與當學生讀書時感覺不一樣.對,有了再轉,不用再找書從頭讀了.謝謝分享!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6: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