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改制后的短暫輝煌:以奧匈帝國史為例

作者:Brigade  於 2018-11-10 09: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轉文|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換個視角看「崛起」(系列之五)

王三義

  奧匈帝國1867年「建國」,崛起於資本主義迅猛發展的時代,分明是新國家,但稱為「新興帝國」也不恰當。因為奧地利王國歷史悠久,匈牙利也有自己的政權,而統治奧匈帝國的哈布斯堡家族,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統治地域最廣的皇族。哈布斯堡王朝曾統治「神聖羅馬帝國」(1806之前)和德意志聯邦(1866年之前),範圍最大時還包括西班牙、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不過,奧匈帝國的「新」在於改制,改制后的帝國一般稱為「奧匈二元帝國」。所謂的「二元」,起點其實並不對等。匈牙利自1699年擺脫奧斯曼帝國后一直接受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奧地利與匈牙利是主從關係。1866年奧地利被排斥在德意志帝國之外,哈布斯堡皇族向匈牙利貴族「妥協」, 政權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共享,於是,1867年中歐出現了一個名為「奧匈帝國」的國家。

  雖然奧匈帝國1918年就瓦解了,但這個帝國影響深遠。一提到奧匈帝國,容易想到薩拉熱窩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實際上,奧匈帝國主要的特點是:制度變革,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維也納和布達佩斯成為歐洲中部的現代文化中心,新思想不斷湧現,文化藝術繁榮,催生了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科學家。因為是多民族的帝國,民族衝突、權威主義、保守主義、政治壓迫是社會痼疾,但不得不承認,奧匈帝國是開放的、多元的、現代的、面向世界的。這個帝國除去陷入戰爭的4年,實際上只有47年(1867-1914),為什麼能在短期內躋身世界強國之列,值得深入研究。

君主立憲與政治空間的擴展

  奧匈帝國是君主立憲制,但很特殊,奧地利和匈牙利各自是立憲君主制,各有獨立的議會。原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擔任帝國兩部分共同的君主。從1867年起「奧地利」這個名稱不再使用,代之以「奧地利—匈牙利」。匈牙利的官方稱謂還是「匈牙利」,除了匈牙利之外的大半個帝國(佔57%)稱為「在帝國議會中有代表的地區」,半官方稱謂是「西斯萊塔尼亞」(Cisleithania)。

  奧匈帝國建立前,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德意志聯邦是專制制度。1848年歐洲革命,維也納爆發起義,受其影響,匈牙利和捷克也發生革命,德意志聯邦的局勢不穩。皇帝費迪南一世被迫遜位,侄子弗蘭茨·約瑟夫(Franz Josef , 1830-1916)即位,繼續推行專制統治,自由主義、民族主義遭到壓制。在奧地利王國,取締議會,廢除各邦的自治,取消言論自由和集會自由,管制出版。由於民族矛盾尖銳,皇帝弗蘭茨·約瑟夫於1860年頒布「十月文告」,給予德意志聯邦各個民族較多的自治權,但遭到奧地利人的堅決反對。1861年頒布新法令(「二月文告」),傾向於加強中央集權,捷克人、匈牙利人、克羅埃西亞人等其他民族堅決抵制,新法令未能通過。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慘敗,不僅被排斥在「德意志帝國」之外,還被迫割讓威尼斯給義大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威信下降,實力削弱。在這樣的政治困境中,弗蘭茨·約瑟夫與匈牙利統治集團達成協議,即1867年的「平衡方案」(Ausgleich)或「妥協方案」。根據方案,組成一個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分享帝國政權的體制。所謂的「協商帝國」或「雙元帝國」由此而來。「奧匈帝國」(Österreich-Ungarn)是簡稱,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斯蒂芬的王冠之地」。

  1867年的妥協是權宜之計,是為了對付普魯士。但1871年普魯士贏得普法戰爭,完成了對德意志的統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國,中歐形勢發生了變化,奧匈帝國的內政不得不做實質性的調整。按照平衡方案,外交、軍事和財政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共同」擁有的,因此設立了帝國外交部、帝國陸軍部、帝國財政部。立法、司法、行政方面奧地利和匈牙利保持獨立,各自擁有議會、最高法院和政府。

  奧匈帝國明確要走君主立憲制的道路。帝國政府先後有兩個法令,第一個是1867年12月頒布的「十二月法令」。這個法令宣布奧匈帝國為君主立憲國家,帝國議會由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各部部長由皇帝任命,對皇帝負責。皇帝有權解散議會。憲法包括5部分(一系列基本法):公民基本權利、帝國行政法、帝國法院法、司法權憲法、政府及其職能法。第二個法令是1871年奧匈帝國的「基本法」,意圖是推行聯邦化,給予捷克人以更大的權力。但捷克人要求更多的讓步,而匈牙利領導集團認為違反了二元制,不予支持。所以,只能維持1867年的平衡方案,推行1867年的「十二月法令」(也被稱為「帝國憲法」)。

  奧匈帝國的立法機構是由雙方議會各派60名議員組成,他們或在維也納或在布達佩斯開會,決定共同預算,然後下達給兩個議會。御前會議是非正式的帝國內閣,但御前會議的構成並不固定,通常包括西斯萊塔尼亞和匈牙利首相、總參謀長,以及皇帝指定的一些重要大臣。在西斯萊塔尼亞,德意志自由派倡導按區域、階層分配席位。自由派通過控制省議會,保證了他們在帝國議會中的支配地位。到1873年施行直接選舉時,這種選舉結構被移植到新的選舉體制中,以確保受過教育的、說德語的中產階級自由派代表擁有絕對優勢。

  奧匈帝國的選舉制度不斷完善。1873年推行「選舉團」制,全國劃分4個選舉團。地主階層在帝國議會中佔85席,工商階層佔21席,城鎮和工業區佔118席,鄉村佔129席。選舉制度1885年終於得到改革。選民資格的納稅標準降低,成年男子每年只繳納5個盾的財產稅就可以取得選舉權。1896年廢除了以納稅標準設限的選舉制,規定男性公民均享有選舉權。到世紀之交(1900年前後),奧匈帝國通過了新法案。根據新法案,捷克人占多數的波希米亞地區,停止德意志化的舊政策,允許使用雙語,但遭到維也納議會中的德意志人的反對。1907年廢除了「選舉團」,奧地利所有男性公民取得選舉權。1918年奧匈帝國瓦解前,帝國境內的婦女取得了選舉權。

  奧匈帝國境內出現過兩次較大的政治運動,一是「泛德意志化」運動,一是基督教社會主義運動。19世紀80年代,奧地利溫和的德意志人主張把斯拉夫地區交給匈牙利人,在經濟上將奧地利與德國聯合起來,激進的泛德意志主義者主張把天主教的奧地利人轉化為新教徒,並與德國建立政治聯盟。基督教社會主義黨是奧地利重要的政黨,該黨公開宣稱忠於天主教會及哈布斯堡王室,反對大企業,支持社會立法,領導人是卡爾·盧埃格爾(Karl Lueger,1844-1910)。匈牙利的社會結構和宗教結構與奧地利不同,沒有產生強有力的政黨。

  由於奧匈帝國民族成分複雜,哈布斯堡王朝專制的傳統根深蒂固,議會政治一波三折。議會中的思想分野模糊,派別眾多,有的集團只關心狹隘的民族利益或集團利益,奧匈帝國的政治從講原則的紳士風格,轉變為各利益集團之間的政治交易,被嘲諷為「菜市場政治」。 儘管如此,政府提出詳盡的公共工程和刺激經濟的投資計劃,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一些大的舉措。重要的是,各政治派別之間有帝國層面主持的妥協,所以,有學者指出,奧匈妥協后,帝國的兩部分都取得成就。雖然哈布斯堡傳統中是不承認人民主權的,奧匈帝國要走上現代化道路,追趕其他歐洲大國,遇到的阻力較大,但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政治空間明顯擴展,各民族的創造性和整個社會的活力被激發出來。

城市化與現代化的短期推進

  弗蘭茨·約瑟夫統治的奧匈帝國,版圖包括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利西亞、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地。奧匈帝國不管政治領域出現多麼複雜的矛盾和鬥爭,一個基本事實是:帝國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帝國社會迅速走向現代化。奧匈帝國早期自由派得勢。政府大規模投資,擴大對外貿易,發展工業部門(如冶金、建築、金融、紡織),開鑿運河,修建公路和鐵路,城市得到擴展和建設。奧匈帝國重點行業的技術改進,有力地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維也納城及附近地區、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捷克、布達佩斯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區域。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因為奧地利已有基礎,從維也納向西的鐵路在1841年就建成了,布拉格、布達佩斯、克拉科夫也通了鐵路。奧匈帝國建立后,鐵路網覆蓋帝國大部分市鎮。

  資料顯示,1900年前後奧匈帝國的經濟增長速度超出英國。奧匈帝國部分地區的發展水平已接近西歐。德國企業投資奧匈帝國的新興工業,例如電力、機械、汽車工業等。鐵路系統的擴大以及關稅同盟的實行,促進了多瑙河谷地經濟的專業化和一體化。連相對落後的喀爾巴阡山的山區,由於推行相對自由的工業政策,經濟取得較快的發展。在西斯萊塔尼亞,政府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鼓勵措施,刺激了城市經濟的發展。從1870年到1913年,奧匈帝國人均生產率逐年提高。1913年奧匈帝國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六。奧匈帝國從農業國發展為工業國。

  維也納人口在奧匈帝國時期增長較快,到1900年,維也納成為歐洲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人口超過200萬,僅次於倫敦和巴黎。維也納不僅是享有國際聲譽的帝國首都,也是歐洲著名的思想和文化中心。「世紀末的維也納」、「維也納的1900」成為藝術題材。維也納豐富的歷史,美觀的建築,高大的教堂,整潔的街道,雅緻的咖啡屋,多樣化的飲食風格,尤其是文化藝術的魅力,包括音樂、繪畫、歌劇、文學、學術活動,吸引各地的藝術家和學者。

  維也納城市在這一時期得到擴張,原來市民眼中的郊區都變成市內轄區,並有擴大之勢。比如,花費了四十年時間(1857-1897)才建好的環街(環形大道),不僅改變了維也納的市容,而且成為奧地利立憲政府的象徵。環街寬57米,長4公里,兩旁為博物館、市政廳、國會、大學、國家歌劇院、商業區、教堂、公園等。帝國時期的著名建築,如,1869年建成的國立歌劇院(被稱為世界歌劇中心);1874-1883年建成的議會大廈,1872-1883年建成的維也納市政廳,還有沃提夫大教堂、藝術歷史博物館、新歌劇院等等。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1870年1月6日,金色大廳舉行首場演出。1873年5月,第五屆世界博覽會在維也納舉辦,吸引了40多個國家參展,規模比1867年舉辦的法國博覽會大,帝國的輝煌在這次盛會中得以展現。

  19世紀的維也納,大街上隨處可見咖啡館或咖啡屋,維也納人似乎已經離不開咖啡館的生活和娛樂休閑。在咖啡館里,顧客們可以從各式各樣的咖啡品種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各取所需。顧客們在咖啡館里打牌,聽音樂,讀報,寫作,打撞球。當然,可以討論哲學,談論科學和發明,或者談論繪畫和音樂,甚至談論政治和新聞。據記載,有的咖啡館能提供二百種以上的報紙,以滿足顧客需求。有些作家就喜歡坐在咖啡館里寫作。顧客在咖啡館里願意呆多久就呆多久。專家學者、政治家、畫家、演員、建築師時常光顧咖啡館,喝咖啡、聊天、休閑是維也納社會生活的常態。

  奧匈帝國時期,不僅首都維也納出現繁榮,布達佩斯迅速發展,各地區的中心城市也得以發展。一方面,民族主義者為提升民族文化而傾注精力,另一方面,統治者為了安撫各民族的選民而支持各民族的城市文化建設。例如,克拉科夫發展為波蘭民族文化的核心城市,布拉格發展為捷克最繁榮的城市。帝國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地區城市的發展,鼓勵發展現代文化。一部分自由中產階級的子孫們遠離政治漩渦,「退隱」於都市,走進藝術殿堂,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作品,造就了奧匈帝國整體的文化繁榮。

一流人才與一流的文化成就

  奧匈帝國產生了一大批藝術家、學者、思想家,20世紀的知名人物中,就有不少是奧匈帝國時期成長起來的。「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著名作家卡夫卡,是家喻戶曉的世界文化名人,不過,他們的國籍是奧地利還是奧匈帝國,多數人可能記不準確。

  在奧匈帝國建立的一年(1867年),小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創作了享譽世界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這位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小提琴家、鋼琴家,一生寫了400多首樂曲,他創作和演奏的圓舞曲、進行曲優美動聽,深受聽眾喜愛。19世紀70年代小約翰·施特勞斯處於榮譽的峰巔,在一年一度的哈布斯堡宮廷舞會上,總是由他指揮樂隊演奏。維也納流行輕歌劇,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不少輕歌劇,如《吉普賽大亨》、《尼內塔公主》等。1893年《尼內塔公主》在維也納上演,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皇帝光臨,使公演增色不少。在維也納的文化環境中,施特勞斯盡情施展自己的音樂才華。據當時維也納民意測驗顯示,施特勞斯當選為全歐洲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中的第三名,僅次於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德國的俾斯麥。

  德國音樂家勃拉姆斯(1833-1897),大部分創作時期是在維也納度過的,是維也納的音樂領袖人物,最後逝世於維也納。勃拉姆斯是小約翰·施特勞斯家的常客,兩人性格迥異,卻友誼深厚。勃拉姆斯的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管弦樂曲等膾炙人口。弗蘭茨·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鋼琴家,他在巴黎成名,享譽歐洲各地,也到布達佩斯參加小約翰·施特勞斯的宴會,兩人即席合作演奏。音樂界的名人還有古斯塔夫·馬勒(1860-1911)、弗朗茲·萊哈爾(1870-1948)、阿諾爾德·勛伯格(1874—1951年)、安東·韋伯恩(1883-1945)、阿爾班·貝爾格(1885-1935)等。古斯塔夫·馬勒是著名的指揮家、作曲家,代表作有《巨人》、《復活》和《大地之歌》等。弗朗茲·萊哈爾創作輕歌劇三十餘部。阿諾爾德·勛伯格、安東·韋伯恩、阿爾班·貝爾格開創「新維也納派」,他們在作曲技法上的探索,給20世紀的音樂帶來了一場變革。

  奧匈帝國的思想和學術也很突出,改變西方思想觀念的大人物可以列出一個長名單。影響最大的巨匠,一是弗洛伊德(1856-1939),一是維特根斯坦(1889—1951)。

  弗洛伊德被譽為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弗洛伊德到維也納大學醫學院讀書,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1895年,《歇斯底里症研究》一書問世,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理論基礎,他首次提出「精神分析學」概念。1897 年弗洛伊德開始了自我分析,著眼於解「夢」,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寫成《夢的解析》一書。在現代心理學史和醫學史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佔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是第一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還有第二維也納學派和第三維也納學派,代表人物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埃爾溫·林格爾、維克托·弗蘭克等。維也納的醫學和心理學整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維特根斯坦早年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在大學里學的是機械工程、空氣動力學,興趣最大的是數學。後來拜在英國著名學者羅素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維特根斯坦完成了《邏輯哲學論》的初稿。不久奧匈帝國解體,維特根斯坦去了奧地利南部山區,投入學校改革運動。

  維也納也是文學革新的園地,有一大批知名作家湧現,如,阿圖爾·施尼茨勒、胡戈·馮·霍夫曼施塔爾、卡爾·克勞斯、羅伯特·穆齊爾、斯特凡·茨威格、弗蘭茨·魏菲爾等。家喻戶曉的是作家弗蘭茲·卡夫卡(1883-1924)。卡夫卡出身於奧匈帝國布拉格城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早年學習文學和法律,21歲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變形記》、《苦役營》、《飢餓的藝術家》、《審判》、《城堡》等。卡夫卡身體弱,終身獨居,他寫的小說大多數在生前未發表。他託付友人布羅德,在他死後燒毀他的作品。1924年卡夫卡死了,布羅德卻出版了卡夫卡全集。

  維也納湧現出一批藝術家,創造出大量新穎的藝術。例如繪畫方面,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埃貢·席勒(1890-1918)、奧斯卡·柯柯什卡(1886-1980)的成就得到後世高度評價。尤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埃貢·席勒師徒,是20世紀初期重要的表現主義畫家,被譽為「奧地利繪畫巨子」。建築方面,奧托·瓦格納(1841-1918)、阿道夫·盧斯(1870-1933)是奧地利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現代主義建築的先驅。

  在科學界,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玻爾茲曼(1844-1906)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馬赫(1838-1916)是奧地利著名的物理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史家和科學哲學家。在經濟學界,維也納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發源地。20世紀聲譽卓著的經濟學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1881-1973),把奧地利學派帶入20世紀,被譽為「現代奧地利學派之父」,主要著作有《官僚體制》、《反資本主義的心態》、《自由與繁榮的國度》等。弗里德里克·哈耶克(1899-1992)是生於奧地利的英籍經濟學家,新自由主義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通往奴役之路》《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等。歐根·博姆-巴維克(1851-1914)1895年成為了奧地利的財政部長,後來多次擔任財政部長,1904年後擔任維也納大學的教授,對奧地利經濟學派做出了重要貢獻。

  奧匈帝國時期,思想界和文化界的活力、創造力,比個人的成就更令人矚目,許多成果的震撼效應貫穿整個20世紀。在這個帝國,藝術家和作家創作出一流的作品,思想家和學問家則攀上了世界學術高峰,文化上的輝煌成就,令世人矚目。

帝國短期繁榮和迅速瓦解的原因

  奧匈帝國的興和亡,兩句話可以概括:由專制走向憲政,保障了公民權利,激發了社會活力,所以輝煌一時;依靠了不該依靠的武力,吞併了不該吞併的領土,所以迅速敗亡。

  從根本上說,君主立憲制的核心是確立人民主權原則,維護個人的自由。在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眼裡,帝國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私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維護王朝的權威和地位。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國傳統,與政治現代化所必須的自治要求相衝突。奧匈帝國開啟的現代化,要求政府按照聯邦原則組建,實行立憲和代議制,整個帝國的權力結構要做調整。而且,人民要求自己應有的權利。哈布斯堡家族要維持權威性和地位,必須保持帝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政治的相對穩定,尤其良好的社會秩序。

  奧匈帝國之所以取得進步,短期內得到發展,得益於1867年的妥協和帝國初期推行的憲政。「十二月法令」保障公民基本權利,規定了現代文明社會的人權與公民權,關鍵的條款是:所有人不論其宗教信仰如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還規定,公民有結社、言論、出版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取消人身依附關係;各民族平等。「十二月法令」以自由主義為基礎,為奧匈帝國的自由主義提供了土壤。自由派建立了真正的法治原則,確立獨立的司法系統,使奧匈帝國成為法制國家。政治空間的擴展極大地改變了政治環境,也影響了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

  在保守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下,很難想象,這個帝國產生平民政治家(這與憲政的推行分不開)。卡爾·盧埃格爾組建了右翼基督教社會黨,得到奧地利社會各階層的廣泛擁護,尤其是中下層階級,包括店主、工匠、小業主、農民,他們把卡爾·盧埃格爾稱為「英雄的卡爾」。卡爾·盧埃格爾善於分析複雜的社會矛盾,採取合理的化解方式,而且取得了成功。1875年,卡爾·盧埃格爾以自由黨人的身份當選市議會的議員,此後二十年裡大展宏圖。卡爾·盧埃格爾平易近人,經常出入咖啡館、城市街區的小酒館,頻頻接觸下層群眾,關心民眾疾苦,注意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卡爾·盧埃格爾的威望達到頂峰,勳章上、火柴盒上、煙鬥上、酒杯上都有他的肖像,1897年當選並就任維也納市長。新市長在市政建設方面成績顯著:煤氣、電器、供水等公用事業公司收歸國有;市容市貌、交通運輸設備煥然一新;為了使維也納人吸到新鮮空氣,政府著手修建了新的公園。卡爾·盧埃格爾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平民政治的時代。

  奧匈帝國命運的逆轉,與軍事同盟分不開。奧匈帝國1882年與德國、義大利結成三國同盟,註定了後來的敗亡。奧匈帝國採取了「果斷措施」吞併波斯尼亞和黑塞格維納(1908年),直接和塞爾維亞對抗,引起更大的危機。為什麼要訴諸武力?在弗蘭茨·約瑟夫皇帝看來,連塞爾維亞都不能對付,何以在歐洲稱大國?1914年7月29日奧匈帝國皇帝發布的戰爭宣言指出:君主國的榮譽必須維護;這樣才能在歐洲諸國中保持其良好的聲譽和地位。奧匈帝國為什麼徹底解體了?這是歐洲學者經常探討的。外部力量的撕裂,還是內政導致?在戰場上面對強敵,奧匈帝國軍事力量的弱點暴露無遺,只能完全依賴德國,等於放棄了「歐洲大國」的權利,戰爭結束,奧匈帝國的解體得到協約國認可。從這個意義上說,奧匈帝國是「自我毀滅」的。到1918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斯尼亞再也不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連奧地利也拋棄了哈布斯堡家族,選擇了共和國。

(原載《社會科學論壇》2017年第10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Brigade 2018-11-10 10:05
奧匈帝國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弗洛伊德,後來注意到那個時代這個地方名人輩出,很多是猶太人,像哲學家維特根斯坦。還有希特勒,希特勒跟維特根斯坦在幼兒園還同過學。一個普通人跟當時奧匈帝國的最富有家族子弟同學,希特勒應該感覺很仇富反猶嗎?其他名人也很多,包括維特根斯坦親戚哈耶克,就是說社會主義是奴役之路那個政治經濟學家。等等。
但是,顯然,弗洛伊德,維特根斯坦,希特勒,精神上都有問題。說明那個帝國富有但撕裂。否則,弗洛伊德寫不出精神分析大作,維特根斯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求死,還跑到大森林離群索居一段時間,大神經病希特勒帶領德國快速崛起,然後一場大戰又瞬間玉石俱焚。
總的來說,奧匈帝國從思想文學科學文藝音樂上說是輝煌的。
而當今四分五裂出來的眾多小國包括奧匈本身,只是文明的殘垣斷壁,無法復興。
回復 粒子在 2018-11-10 20:14
奧匈帝國是「自我毀滅」的。到1918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斯尼亞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20: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