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后的短暂辉煌:以奥匈帝国史为例

作者:Brigade  于 2018-11-10 09:48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转文|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换个视角看“崛起”(系列之五)

王三义

  奥匈帝国1867年“建国”,崛起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的时代,分明是新国家,但称为“新兴帝国”也不恰当。因为奥地利王国历史悠久,匈牙利也有自己的政权,而统治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家族,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的皇族。哈布斯堡王朝曾统治“神圣罗马帝国”(1806之前)和德意志联邦(1866年之前),范围最大时还包括西班牙、威尼斯、那不勒斯等地。不过,奥匈帝国的“新”在于改制,改制后的帝国一般称为“奥匈二元帝国”。所谓的“二元”,起点其实并不对等。匈牙利自1699年摆脱奥斯曼帝国后一直接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与匈牙利是主从关系。1866年奥地利被排斥在德意志帝国之外,哈布斯堡皇族向匈牙利贵族“妥协”, 政权由奥地利和匈牙利共享,于是,1867年中欧出现了一个名为“奥匈帝国”的国家。

  虽然奥匈帝国1918年就瓦解了,但这个帝国影响深远。一提到奥匈帝国,容易想到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奥匈帝国主要的特点是:制度变革,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成为欧洲中部的现代文化中心,新思想不断涌现,文化艺术繁荣,催生了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科学家。因为是多民族的帝国,民族冲突、权威主义、保守主义、政治压迫是社会痼疾,但不得不承认,奥匈帝国是开放的、多元的、现代的、面向世界的。这个帝国除去陷入战争的4年,实际上只有47年(1867-1914),为什么能在短期内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值得深入研究。

君主立宪与政治空间的扩展

  奥匈帝国是君主立宪制,但很特殊,奥地利和匈牙利各自是立宪君主制,各有独立的议会。原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担任帝国两部分共同的君主。从1867年起“奥地利”这个名称不再使用,代之以“奥地利—匈牙利”。匈牙利的官方称谓还是“匈牙利”,除了匈牙利之外的大半个帝国(占57%)称为“在帝国议会中有代表的地区”,半官方称谓是“西斯莱塔尼亚”(Cisleithania)。

  奥匈帝国建立前,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德意志联邦是专制制度。1848年欧洲革命,维也纳爆发起义,受其影响,匈牙利和捷克也发生革命,德意志联邦的局势不稳。皇帝费迪南一世被迫逊位,侄子弗兰茨·约瑟夫(Franz Josef , 1830-1916)即位,继续推行专制统治,自由主义、民族主义遭到压制。在奥地利王国,取缔议会,废除各邦的自治,取消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管制出版。由于民族矛盾尖锐,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于1860年颁布“十月文告”,给予德意志联邦各个民族较多的自治权,但遭到奥地利人的坚决反对。1861年颁布新法令(“二月文告”),倾向于加强中央集权,捷克人、匈牙利人、克罗地亚人等其他民族坚决抵制,新法令未能通过。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奥地利惨败,不仅被排斥在“德意志帝国”之外,还被迫割让威尼斯给意大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威信下降,实力削弱。在这样的政治困境中,弗兰茨·约瑟夫与匈牙利统治集团达成协议,即1867年的“平衡方案”(Ausgleich)或“妥协方案”。根据方案,组成一个由奥地利和匈牙利分享帝国政权的体制。所谓的“协商帝国”或“双元帝国”由此而来。“奥匈帝国”(Österreich-Ungarn)是简称,全称是“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领地以及匈牙利圣斯蒂芬的王冠之地”。

  1867年的妥协是权宜之计,是为了对付普鲁士。但1871年普鲁士赢得普法战争,完成了对德意志的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中欧形势发生了变化,奥匈帝国的内政不得不做实质性的调整。按照平衡方案,外交、军事和财政是奥地利和匈牙利“共同”拥有的,因此设立了帝国外交部、帝国陆军部、帝国财政部。立法、司法、行政方面奥地利和匈牙利保持独立,各自拥有议会、最高法院和政府。

  奥匈帝国明确要走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帝国政府先后有两个法令,第一个是1867年12月颁布的“十二月法令”。这个法令宣布奥匈帝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各部部长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皇帝有权解散议会。宪法包括5部分(一系列基本法):公民基本权利、帝国行政法、帝国法院法、司法权宪法、政府及其职能法。第二个法令是1871年奥匈帝国的“基本法”,意图是推行联邦化,给予捷克人以更大的权力。但捷克人要求更多的让步,而匈牙利领导集团认为违反了二元制,不予支持。所以,只能维持1867年的平衡方案,推行1867年的“十二月法令”(也被称为“帝国宪法”)。

  奥匈帝国的立法机构是由双方议会各派60名议员组成,他们或在维也纳或在布达佩斯开会,决定共同预算,然后下达给两个议会。御前会议是非正式的帝国内阁,但御前会议的构成并不固定,通常包括西斯莱塔尼亚和匈牙利首相、总参谋长,以及皇帝指定的一些重要大臣。在西斯莱塔尼亚,德意志自由派倡导按区域、阶层分配席位。自由派通过控制省议会,保证了他们在帝国议会中的支配地位。到1873年施行直接选举时,这种选举结构被移植到新的选举体制中,以确保受过教育的、说德语的中产阶级自由派代表拥有绝对优势。

  奥匈帝国的选举制度不断完善。1873年推行“选举团”制,全国划分4个选举团。地主阶层在帝国议会中占85席,工商阶层占21席,城镇和工业区占118席,乡村占129席。选举制度1885年终于得到改革。选民资格的纳税标准降低,成年男子每年只缴纳5个盾的财产税就可以取得选举权。1896年废除了以纳税标准设限的选举制,规定男性公民均享有选举权。到世纪之交(1900年前后),奥匈帝国通过了新法案。根据新法案,捷克人占多数的波希米亚地区,停止德意志化的旧政策,允许使用双语,但遭到维也纳议会中的德意志人的反对。1907年废除了“选举团”,奥地利所有男性公民取得选举权。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前,帝国境内的妇女取得了选举权。

  奥匈帝国境内出现过两次较大的政治运动,一是“泛德意志化”运动,一是基督教社会主义运动。19世纪80年代,奥地利温和的德意志人主张把斯拉夫地区交给匈牙利人,在经济上将奥地利与德国联合起来,激进的泛德意志主义者主张把天主教的奥地利人转化为新教徒,并与德国建立政治联盟。基督教社会主义党是奥地利重要的政党,该党公开宣称忠于天主教会及哈布斯堡王室,反对大企业,支持社会立法,领导人是卡尔·卢埃格尔(Karl Lueger,1844-1910)。匈牙利的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与奥地利不同,没有产生强有力的政党。

  由于奥匈帝国民族成分复杂,哈布斯堡王朝专制的传统根深蒂固,议会政治一波三折。议会中的思想分野模糊,派别众多,有的集团只关心狭隘的民族利益或集团利益,奥匈帝国的政治从讲原则的绅士风格,转变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交易,被嘲讽为“菜市场政治”。 尽管如此,政府提出详尽的公共工程和刺激经济的投资计划,文化和教育方面也有一些大的举措。重要的是,各政治派别之间有帝国层面主持的妥协,所以,有学者指出,奥匈妥协后,帝国的两部分都取得成就。虽然哈布斯堡传统中是不承认人民主权的,奥匈帝国要走上现代化道路,追赶其他欧洲大国,遇到的阻力较大,但是,奥地利和匈牙利的政治空间明显扩展,各民族的创造性和整个社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

城市化与现代化的短期推进

  弗兰茨·约瑟夫统治的奥匈帝国,版图包括奥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亚、摩拉维亚、加利西亚、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奥匈帝国不管政治领域出现多么复杂的矛盾和斗争,一个基本事实是:帝国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帝国社会迅速走向现代化。奥匈帝国早期自由派得势。政府大规模投资,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工业部门(如冶金、建筑、金融、纺织),开凿运河,修建公路和铁路,城市得到扩展和建设。奥匈帝国重点行业的技术改进,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维也纳城及附近地区、奥地利腹地、阿尔卑斯山麓、捷克、布达佩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铁路在奥匈帝国普及很快,因为奥地利已有基础,从维也纳向西的铁路在1841年就建成了,布拉格、布达佩斯、克拉科夫也通了铁路。奥匈帝国建立后,铁路网覆盖帝国大部分市镇。

  资料显示,1900年前后奥匈帝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出英国。奥匈帝国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已接近西欧。德国企业投资奥匈帝国的新兴工业,例如电力、机械、汽车工业等。铁路系统的扩大以及关税同盟的实行,促进了多瑙河谷地经济的专业化和一体化。连相对落后的喀尔巴阡山的山区,由于推行相对自由的工业政策,经济取得较快的发展。在西斯莱塔尼亚,政府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鼓励措施,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1870年到1913年,奥匈帝国人均生产率逐年提高。1913年奥匈帝国的工业产值位居世界第六。奥匈帝国从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国。

  维也纳人口在奥匈帝国时期增长较快,到1900年,维也纳成为欧洲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人口超过200万,仅次于伦敦和巴黎。维也纳不仅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帝国首都,也是欧洲著名的思想和文化中心。“世纪末的维也纳”、“维也纳的1900”成为艺术题材。维也纳丰富的历史,美观的建筑,高大的教堂,整洁的街道,雅致的咖啡屋,多样化的饮食风格,尤其是文化艺术的魅力,包括音乐、绘画、歌剧、文学、学术活动,吸引各地的艺术家和学者。

  维也纳城市在这一时期得到扩张,原来市民眼中的郊区都变成市内辖区,并有扩大之势。比如,花费了四十年时间(1857-1897)才建好的环街(环形大道),不仅改变了维也纳的市容,而且成为奥地利立宪政府的象征。环街宽57米,长4公里,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国家歌剧院、商业区、教堂、公园等。帝国时期的著名建筑,如,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1874-1883年建成的议会大厦,1872-1883年建成的维也纳市政厅,还有沃提夫大教堂、艺术历史博物馆、新歌剧院等等。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1870年1月6日,金色大厅举行首场演出。1873年5月,第五届世界博览会在维也纳举办,吸引了40多个国家参展,规模比1867年举办的法国博览会大,帝国的辉煌在这次盛会中得以展现。

  19世纪的维也纳,大街上随处可见咖啡馆或咖啡屋,维也纳人似乎已经离不开咖啡馆的生活和娱乐休闲。在咖啡馆里,顾客们可以从各式各样的咖啡品种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各取所需。顾客们在咖啡馆里打牌,听音乐,读报,写作,打台球。当然,可以讨论哲学,谈论科学和发明,或者谈论绘画和音乐,甚至谈论政治和新闻。据记载,有的咖啡馆能提供二百种以上的报纸,以满足顾客需求。有些作家就喜欢坐在咖啡馆里写作。顾客在咖啡馆里愿意呆多久就呆多久。专家学者、政治家、画家、演员、建筑师时常光顾咖啡馆,喝咖啡、聊天、休闲是维也纳社会生活的常态。

  奥匈帝国时期,不仅首都维也纳出现繁荣,布达佩斯迅速发展,各地区的中心城市也得以发展。一方面,民族主义者为提升民族文化而倾注精力,另一方面,统治者为了安抚各民族的选民而支持各民族的城市文化建设。例如,克拉科夫发展为波兰民族文化的核心城市,布拉格发展为捷克最繁荣的城市。帝国政府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城市的发展,鼓励发展现代文化。一部分自由中产阶级的子孙们远离政治漩涡,“退隐”于都市,走进艺术殿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作品,造就了奥匈帝国整体的文化繁荣。

一流人才与一流的文化成就

  奥匈帝国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家、学者、思想家,20世纪的知名人物中,就有不少是奥匈帝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著名作家卡夫卡,是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化名人,不过,他们的国籍是奥地利还是奥匈帝国,多数人可能记不准确。

  在奥匈帝国建立的一年(1867年),小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创作了享誉世界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这位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一生写了400多首乐曲,他创作和演奏的圆舞曲、进行曲优美动听,深受听众喜爱。19世纪70年代小约翰·施特劳斯处于荣誉的峰巅,在一年一度的哈布斯堡宫廷舞会上,总是由他指挥乐队演奏。维也纳流行轻歌剧,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了不少轻歌剧,如《吉普赛大亨》、《尼内塔公主》等。1893年《尼内塔公主》在维也纳上演,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皇帝光临,使公演增色不少。在维也纳的文化环境中,施特劳斯尽情施展自己的音乐才华。据当时维也纳民意测验显示,施特劳斯当选为全欧洲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中的第三名,仅次于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德国的俾斯麦。

  德国音乐家勃拉姆斯(1833-1897),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最后逝世于维也纳。勃拉姆斯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家的常客,两人性格迥异,却友谊深厚。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曲等脍炙人口。弗兰茨·李斯特是匈牙利著名钢琴家,他在巴黎成名,享誉欧洲各地,也到布达佩斯参加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宴会,两人即席合作演奏。音乐界的名人还有古斯塔夫·马勒(1860-1911)、弗朗兹·莱哈尔(1870-1948)、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1951年)、安东·韦伯恩(1883-1945)、阿尔班·贝尔格(1885-1935)等。古斯塔夫·马勒是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代表作有《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弗朗兹·莱哈尔创作轻歌剧三十余部。阿诺尔德·勋伯格、安东·韦伯恩、阿尔班·贝尔格开创“新维也纳派”,他们在作曲技法上的探索,给20世纪的音乐带来了一场变革。

  奥匈帝国的思想和学术也很突出,改变西方思想观念的大人物可以列出一个长名单。影响最大的巨匠,一是弗洛伊德(1856-1939),一是维特根斯坦(1889—1951)。

  弗洛伊德被誉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弗洛伊德到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1895年,《歇斯底里症研究》一书问世,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基础,他首次提出“精神分析学”概念。1897 年弗洛伊德开始了自我分析,着眼于解“梦”,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写成《梦的解析》一书。在现代心理学史和医学史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占有重要地位。弗洛伊德是第一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还有第二维也纳学派和第三维也纳学派,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埃尔温·林格尔、维克托·弗兰克等。维也纳的医学和心理学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维特根斯坦早年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在大学里学的是机械工程、空气动力学,兴趣最大的是数学。后来拜在英国著名学者罗素门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维特根斯坦完成了《逻辑哲学论》的初稿。不久奥匈帝国解体,维特根斯坦去了奥地利南部山区,投入学校改革运动。

  维也纳也是文学革新的园地,有一大批知名作家涌现,如,阿图尔·施尼茨勒、胡戈·冯·霍夫曼施塔尔、卡尔·克劳斯、罗伯特·穆齐尔、斯特凡·茨威格、弗兰茨·魏菲尔等。家喻户晓的是作家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卡夫卡出身于奥匈帝国布拉格城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早年学习文学和法律,21岁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变形记》、《苦役营》、《饥饿的艺术家》、《审判》、《城堡》等。卡夫卡身体弱,终身独居,他写的小说大多数在生前未发表。他托付友人布罗德,在他死后烧毁他的作品。1924年卡夫卡死了,布罗德却出版了卡夫卡全集。

  维也纳涌现出一批艺术家,创造出大量新颖的艺术。例如绘画方面,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埃贡·席勒(1890-1918)、奥斯卡·柯柯什卡(1886-1980)的成就得到后世高度评价。尤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埃贡·席勒师徒,是20世纪初期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被誉为“奥地利绘画巨子”。建筑方面,奥托·瓦格纳(1841-1918)、阿道夫·卢斯(1870-1933)是奥地利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

  在科学界,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奠基人玻尔兹曼(1844-1906)是奥地利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马赫(1838-1916)是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在经济学界,维也纳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发源地。20世纪声誉卓著的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把奥地利学派带入20世纪,被誉为“现代奥地利学派之父”,主要著作有《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自由与繁荣的国度》等。弗里德里克·哈耶克(1899-1992)是生于奥地利的英籍经济学家,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欧根·博姆-巴维克(1851-1914)1895年成为了奥地利的财政部长,后来多次担任财政部长,1904年后担任维也纳大学的教授,对奥地利经济学派做出了重要贡献。

  奥匈帝国时期,思想界和文化界的活力、创造力,比个人的成就更令人瞩目,许多成果的震撼效应贯穿整个20世纪。在这个帝国,艺术家和作家创作出一流的作品,思想家和学问家则攀上了世界学术高峰,文化上的辉煌成就,令世人瞩目。

帝国短期繁荣和迅速瓦解的原因

  奥匈帝国的兴和亡,两句话可以概括:由专制走向宪政,保障了公民权利,激发了社会活力,所以辉煌一时;依靠了不该依靠的武力,吞并了不该吞并的领土,所以迅速败亡。

  从根本上说,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是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维护个人的自由。在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眼里,帝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私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维护王朝的权威和地位。哈布斯堡王朝的帝国传统,与政治现代化所必须的自治要求相冲突。奥匈帝国开启的现代化,要求政府按照联邦原则组建,实行立宪和代议制,整个帝国的权力结构要做调整。而且,人民要求自己应有的权利。哈布斯堡家族要维持权威性和地位,必须保持帝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的相对稳定,尤其良好的社会秩序。

  奥匈帝国之所以取得进步,短期内得到发展,得益于1867年的妥协和帝国初期推行的宪政。“十二月法令”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规定了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权与公民权,关键的条款是:所有人不论其宗教信仰如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规定,公民有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有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取消人身依附关系;各民族平等。“十二月法令”以自由主义为基础,为奥匈帝国的自由主义提供了土壤。自由派建立了真正的法治原则,确立独立的司法系统,使奥匈帝国成为法制国家。政治空间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政治环境,也影响了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

  在保守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很难想象,这个帝国产生平民政治家(这与宪政的推行分不开)。卡尔·卢埃格尔组建了右翼基督教社会党,得到奥地利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拥护,尤其是中下层阶级,包括店主、工匠、小业主、农民,他们把卡尔·卢埃格尔称为“英雄的卡尔”。卡尔·卢埃格尔善于分析复杂的社会矛盾,采取合理的化解方式,而且取得了成功。1875年,卡尔·卢埃格尔以自由党人的身份当选市议会的议员,此后二十年里大展宏图。卡尔·卢埃格尔平易近人,经常出入咖啡馆、城市街区的小酒馆,频频接触下层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注意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卡尔·卢埃格尔的威望达到顶峰,勋章上、火柴盒上、烟斗上、酒杯上都有他的肖像,1897年当选并就任维也纳市长。新市长在市政建设方面成绩显著:煤气、电器、供水等公用事业公司收归国有;市容市貌、交通运输设备焕然一新;为了使维也纳人吸到新鲜空气,政府着手修建了新的公园。卡尔·卢埃格尔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平民政治的时代。

  奥匈帝国命运的逆转,与军事同盟分不开。奥匈帝国1882年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注定了后来的败亡。奥匈帝国采取了“果断措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格维纳(1908年),直接和塞尔维亚对抗,引起更大的危机。为什么要诉诸武力?在弗兰茨·约瑟夫皇帝看来,连塞尔维亚都不能对付,何以在欧洲称大国?1914年7月29日奥匈帝国皇帝发布的战争宣言指出:君主国的荣誉必须维护;这样才能在欧洲诸国中保持其良好的声誉和地位。奥匈帝国为什么彻底解体了?这是欧洲学者经常探讨的。外部力量的撕裂,还是内政导致?在战场上面对强敌,奥匈帝国军事力量的弱点暴露无遗,只能完全依赖德国,等于放弃了“欧洲大国”的权利,战争结束,奥匈帝国的解体得到协约国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奥匈帝国是“自我毁灭”的。到1918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再也不接受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连奥地利也抛弃了哈布斯堡家族,选择了共和国。

(原载《社会科学论坛》2017年第10期)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1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5 回复 Brigade 2018-11-10 10:05
奥匈帝国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弗洛伊德,后来注意到那个时代这个地方名人辈出,很多是犹太人,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还有希特勒,希特勒跟维特根斯坦在幼儿园还同过学。一个普通人跟当时奥匈帝国的最富有家族子弟同学,希特勒应该感觉很仇富反犹吗?其他名人也很多,包括维特根斯坦亲戚哈耶克,就是说社会主义是奴役之路那个政治经济学家。等等。
但是,显然,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希特勒,精神上都有问题。说明那个帝国富有但撕裂。否则,弗洛伊德写不出精神分析大作,维特根斯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求死,还跑到大森林离群索居一段时间,大神经病希特勒带领德国快速崛起,然后一场大战又瞬间玉石俱焚。
总的来说,奥匈帝国从思想文学科学文艺音乐上说是辉煌的。
而当今四分五裂出来的众多小国包括奥匈本身,只是文明的残垣断壁,无法复兴。
3 回复 粒子在 2018-11-10 20:14
奥匈帝国是“自我毁灭”的。到1918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再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 08:4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