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的 Memorial Day

作者:fanlaifuqu  於 2012-5-29 04: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流水日記|已有68評論

關鍵詞:

今天是Memorial Day,除了陣亡將士,我也來 Memo Memo Something else.

想起小時候(解放前,和解放后初期)許多鏡頭。也發現現在的電視是多麼的假,都在那電視城裡拍的,一點都不像。作者演員都太年輕,少見識了。

父親在中紡公司工作(全名應是中國紡織公司),解放后改名華東紡織管理局。我們入住的職員宿舍在楊浦區平涼路,臨青路口(平涼路1695弄),老房子至今依然挺立。解放前就有煤氣與抽水馬桶的Townhouse,算不錯的了。家裡有兩三輛自行車,大概屬於爸爸,叔叔與大哥吧。那時稱呼都為先生與師母,張先生,王師母的。很少師母工作的,都在家呆著,說是帶孩子,做家務,其實多有幫傭的,聚在一起打打麻將為多。大多家庭雇兩個傭人(那時的叫法),一般老的那個做飯和其他雜事,年輕那個帶小孩。大多來自浙江金華,諸暨一帶。包吃住,每月約67元的工資(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解放前幣值記不清了,水平可以估計)。其實大家相處像家人一樣,有些一直有來往直到最近。當然都老得很了。那時的「師母」們是不穿長褲的,再冷的的天也是旗袍加大衣,貂皮,黃狼皮,最差也得海虎絨的。當然很多也是架子下的榮國府,硬撐著而已。

那時好像我沒穿過什麼針織的衣服,如汗衫,棉毛衫之類的,多為布織品,大多由裁縫製作。毛線衣倒是有的。冬天的棉袍和今天相聲舞台上的大褂一個式樣,只是有棉花,很厚。蹲下打玻璃彈子得把后襟翻上來,搭在背上,以免弄髒。走客時我和哥哥會穿上軍用毛毯改成的小大衣,很神氣,也是最高興的時候。家裡也有美援奶粉,偶爾可以嘗嘗。

每個星期日上午,紡管局會有專車(像大巴士之類的客車)停在宿舍門口,載大家去「上海」。不是老上海可能不知道,那時住在楊浦區一帶的,稱過外白渡橋去大馬路(南京路)為去上海。從家門口一直開到皇后大戲院門口,就是後來的和平電影院,在西藏路近漢口路那兒。晚上又從那兒開回出發地。可能買些東西,不然看個戲,或吃個飯,那是生活中最大的愉快。至今為止我依然鐘意繁華的都會生活,儘管已離開那裡多年。

那時平涼路上有11路公共汽車去市中心,楊樹浦路上有 8 路電車去十六鋪,是主要交通命脈。有人等車久了,念叨「八路怎麼還不來」,被抓起來。也記不清是真事還是笑話了。

就讀的小學為職工子弟學校,華東紡織管理局第五職工子弟小學,現在名「錦州路小學」。當年可能是個廟宇改的,雖無和尚,香燭,但建築類似故宮。記得解放初。解放軍進駐,紀律嚴明,很得好感。國民黨的敗軍雖不像電影上說的燒殺擄掠,但確實一點沒軍貌。老師們多為時髦佳人,上一張照片看看,比現在的小學老師怎麼樣。

上海老人都記得二六轟炸,那大概是1950年的二月六日。國民黨派飛機來轟炸位於定海路,楊樹浦路的上海發電廠。那晚滿天的炮火比國慶的煙火精彩多了,不顧大人的訓斥趴在窗前看熱鬧,也算生平唯一的戰爭經歷。後來搬去徐家匯躲避了。

其實當初大多青年反國親共,大哥就是學生運動的組織者(後來沒吃到什麼好果子:以劉為首的地下黨幾乎全軍覆沒)後來任學校第一任學生會主席。

解放初期,當然我還小,對什麼是真相恐怕不見得完全懂,但感到絕大多數人是支持共產黨的。那種興奮地等待改變的心情是溢於言表的。


這張照片起碼 65 年了,人物估計多已作古,但我的啟蒙教育來自於她們,名字與教什麼課還依稀記得。今天就紀念一下她們吧!

1

高興
3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8 個評論)

回復 宜修 2012-5-29 04:07
師恩浩蕩!
回復 jc0473 2012-5-29 04:26
去過外灘市局,當時丁力一把手挺牛。哈哈
回復 awang9988 2012-5-29 04:27
60年前的上海女人放到今天一點也不落伍, 仍然是美女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4:34
awang9988: 60年前的上海女人放到今天一點也不落伍, 仍然是美女
美國的演藝界也有不朽明星。
回復 病枕軛 2012-5-29 04:42
強頂真實經歷故事~~獻花
回復 mosville 2012-5-29 05:03
真是好故事!那時大家都不了解共產黨,如果你讀40年代的《解放日報》,肯定嚇一跳,裡面鼓吹民主自由比我還甚。那時的農民也挺高興,突然不花錢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土地。人性的善良誠懇與自私貪婪結合在一起,在愛國的大題下,以為從此後人民自己當家做主人。最後呢,不用我說,經過文革的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如今幾乎所有的人都清醒了,雖然說依舊是共產黨領導,實際上個人顧個人。我們這些在國外的華人,也都是先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了,然後上網教訓他人如何愛黨愛國。沒意思啊!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5:06
mosville: 真是好故事!那時大家都不了解共產黨,如果你讀40年代的《解放日報》,肯定嚇一跳,裡面鼓吹民主自由比我還甚。那時的農民也挺高興,突然不花錢得到了夢寐以求的 ...
是的,當時就是這麼個樣,儘管我父親為了保自己的飯碗,走得與國民黨近了些,招致後來一生的苦難。
回復 活水湧泉 2012-5-29 05:12
老照片就是有味道,那時候的老師穿著時髦,看著也是高高興興的。那時候的確是言論自由,人才輩出,我就是因為崇拜邵飄萍,大學畢業就當了記者,結果每天寫「大好形勢」。
回復 oneweek 2012-5-29 05:26
不錯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5:38
活水湧泉: 老照片就是有味道,那時候的老師穿著時髦,看著也是高高興興的。那時候的確是言論自由,人才輩出,我就是因為崇拜邵飄萍,大學畢業就當了記者,結果每天寫「大好 ...
可悲,她英年早逝。
回復 酸柚子 2012-5-29 06:23
平涼路啊,以前我上中學時天天要走一段的,阿拉住在江浦路上。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6:24
酸柚子: 平涼路啊,以前我上中學時天天要走一段的,阿拉住在江浦路上。
我曾短暫的住過江浦路。握手!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6:25
酸柚子: 平涼路啊,以前我上中學時天天要走一段的,阿拉住在江浦路上。
市東中學?
回復 tangremax 2012-5-29 06:27
海派的懷舊就是不一樣,都是大馬路什麼的。。。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6:30
tangremax: 海派的懷舊就是不一樣,都是大馬路什麼的。。。
你一定去過四馬路!
回復 酸柚子 2012-5-29 06:34
fanlaifuqu: 市東中學?
是啊。翻老真是老楊浦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2-5-29 06:36
酸柚子: 是啊。翻老真是老楊浦了。
下只角!
回復 真愛華 2012-5-29 06:44
此文實在。
離開了真實生活的高談闊論,沒有意思。那叫飽漢不知餓漢飢。
回復 Emansfield 2012-5-29 06:45
fanlaifuqu: 你一定去過四馬路!
堂叔逛四馬路的時間應該是49年前吧。。。。
回復 徐福男兒 2012-5-29 06:56
我小時候住在大西路(後來叫延安西路),離開翻老的平涼路很遠。有時去楊浦區,當樁大事情,因為很遠。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4: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