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帝與慾望

作者:kylelong  於 2010-4-21 04: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宗教信仰|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7評論

關鍵詞:

 

 

有人說,上帝是三位一體,有聖父和聖子,有父愛和子愛,這種親情就是慾望。當然,有人將這種慾望理解為:完全的情感,即已經聖化的情感,不是人類的慾望。

 

也有人說,上帝是神,不是人,沒慾望;慾望是人類特有的。上帝代表著萬物起源、無窮創造力、無窮管理力、無私、仁慈、給予、養育、樂趣、安慰等,因此,他不需要任何慾望。

 

《聖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Everything is meaningless。這是說,上帝已經把世上的一切都安排妥當,人類的一切追求、一切慾望,都是徒勞的。正如蕭伯納所說的「人生的苦悶有二,一是慾望沒有被滿足,二是它得到了滿足」。人類只有信主,這唯一一個慾望,並為此而放棄其它一切慾望。

 

反過來,我們這樣來理解:上帝要求人類「信」,這本身就是一種慾望。這種慾望體現在《聖經》以及當代眾多的基督教義中,所體現的「博愛」與「仁慈」,就是上帝的慾望。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newpark 2010-4-21 13:41
simple, All things are to glorify God, the creator.
回復 kylelong 2010-4-21 21:44
newpark: simple, All things are to glorify God, the creator.
回復 文責自負 2010-4-22 11:17
如果經歷過,如果把自我整得小一些,或許會見到一些亮光.
回復 kylelong 2010-4-22 21:59
文責自負: 如果經歷過,如果把自我整得小一些,或許會見到一些亮光.
嗯,贊同。
回復 藍天雨天 2010-4-28 05:28
毫無疑問,在這物慾橫流,紛繁複雜,你虛我窄的人世間,上帝是你最好的朋友,只有學會博愛,無私,給予,奉獻和仁慈,才能很好地控制思維和行為上帶來的結果。
回復 tariq 2010-6-20 11:30
還是老莊哲學比較理性。
回復 kylelong 2010-6-21 04:58
tariq: 還是老莊哲學比較理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21:4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