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報刊、網站,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關於對某人某事的評論、評價、批評、點評、論證、論述等等一類的文章或者說詞。而從事這一職業者,就是評論家(評論員)了。有的人認為這樣的評論家,就是藝術家、思想家、哲學家;而有的人認為這樣的評論員,則是鑽牛角尖者、磨嘴皮子者、思維誤導者。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關鍵就在於評論家的觀點或說詞是否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人的思維方式有差別,意識形態有不同,知識結構有不同,都是基於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環境、生活經歷、自我修養以及主觀信仰等方面的差別而不同。要做一個大眾認可的評論家,必須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客觀的思維方式:就是被觀察事物(或人物)的性質和規律不隨觀察者的意願而改變。
2,中庸的基本態度:就是對被觀察事物(或人物)用平衡的智能去觀察,約束自己的感情。
3,開闊的道德視野:就是運用自己廣博的知識面、閱讀量和信息源,從不同角度來審視被觀察事物(或人物)。
有的評論是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事,這就是主觀的;有的評論一開始就斷定他人它事就是錯誤的,這就是感情的;有的評論是從自己的職業來點評,這就是思維狹隘的。
無論是在時事、財經、政治、軍事,還是在科技、體育、文化、娛樂等方面,一個具有影響力、公信力和穿透力的精彩評論,都應當是對事物的深度解讀和全面分析,而不是膚淺和片面的只詞片語;都應當是積極向上、提出見解、用詞恰當的評論,而不是消極負面、謾罵攻擊、口出惡言的狂語。
從無神論者來看,借用主觀與客觀的一些觀點,所有客觀的事物都可以被「測量」,但不可以被「評估」;所有主觀的事物都不可以被測量,但可以被「評估」。因此,一個評論家所做出的評論應該是具有普遍性的。然而,客觀和中庸的觀點卻認為:對與錯、好與壞、善與惡都是相對的,所以,這種普遍性還是有限制的,因而,評論家的點評是有所保留、有適用範圍的。
我們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同、個人利益不同、自我意識也不同,當我們在閱讀或傾聽一個評論時,也是基於自己的角度來理解和判斷。評論家的評論就需要用換位思考的模式以及無私的境界、寬廣的胸懷和感情的約束,來避免對讀者或聽眾造成誤解,從而獲得大眾的接受。這樣的評論才是具有影響力、公信力和穿透力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