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相傳早在秦末楚漢相爭時期,大將軍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愁,發明了一種紙牌遊戲,因為牌面只有樹葉大小,所以被稱為「葉子戲」,即「葉子牌」。「葉子牌」有兩個手指大小,長8厘米,寬2.5厘米的「葉子牌」,用絲綢及紙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這就是撲克牌的雛形。撲克牌已有幾百年的變遷史。最早的西方紙牌是在13世紀十字軍戰爭時期從亞洲流入歐洲的,而當時在亞洲只有中國的紙牌,因此,西方紙牌的發展與中國的馬吊牌(也就是葉子牌,後來發展成為麻將,majiang)向外傳播有一定的關係。16世紀,西方流行一種稱為「勝牌」的紙牌,它在17世紀初演變為類似橋牌的惠斯特牌戲,流行於英國倫敦及荷蘭。1894年,在英國倫敦俱樂部中產生了橋牌,這種橋牌再經演變就是現在的撲克牌。
為什麼要以這四種圖案作為撲克牌的花色,歷來說法很多。比較集中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代表當時社會的四種主要行業,其中黑桃代表長矛,象徵軍人;梅花代表三葉花,象徵農業;方塊代表工匠使用的磚瓦;紅桃代表紅心,象徵牧師。
另一說是這四種花色來源於歐洲古代占卜所用器物的圖樣,其中黑桃代表橄欖葉,象徵和平;梅花為三葉草,意味著幸運;方塊呈鑽石形狀,象徵財富;而紅桃為紅心型,象徵智慧和愛情。
撲克牌的54張模式解釋起來也非常奇妙:
大王代表太陽、小王代表月亮,其餘52張牌代表一年中的52個星期;
紅桃、方塊、梅花、黑桃四種花色分別象徵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每種花色有13張牌,表示每個季節有13個星期。
如果把J、Q、K當作11、12、13點,大王、小王為半點,一副撲克牌的總點數恰好是365點。而閏年把大、小王各算為1點,共366點。
專家普遍認為,以上解釋並非巧合,因為撲克牌的設計和發明與星相、占卜以及天文、曆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黑桃代表死亡,紅桃代表愛,方塊代表金錢,梅花代表幸福。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