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各種宗教的虔誠禮及叩拜禮

作者:kylelong  於 2010-1-7 07: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宗教信仰|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關鍵詞:

 

 

1,道教:叩拜起首禮儀行「拱手禮」,即雙手抱拳,口念「無量觀」。無量天尊,是道家法力無量的意思。又:無量觀是千山最大的道院,也是道教徒在千山建起的第一座道院,創建大清代康熙年間,創始人叫劉太琳。

 

道教所行的叩拜禮儀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叩拜時,要雙腳站成「八」字,起首禮儀行「拱手禮」,即左掌包右拳拱握於胸前,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因為中國人認為左手為善,右手為惡,行禮時以左掌包右拳,其意義為揚善隱惡,這與佛教中「合十」禮儀的區別可謂涇渭分明。「拱手」禮之後行的是「作揖」禮,一面躬身並且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行禮,表達尊敬之意,因舉手伴以屈身,故也稱為「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作揖行禮時注意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顯得不雅觀。「作揖」禮后跪地叩頭的方式和佛教的「五體投地」的叩頭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求以右手置於墊上,左手按在右手背上成「十」字形,頭叩於手背上即可,需提醒注意的是叩頭時頭與背要同時下伏,避免臀高於背。當所有儀式完成起身後,應面向神壇,以作揖後退方式離開,切記不可背對神像而退而犯大不敬之道。道教禮叩姿勢有二:三禮三叩和三禮九叩。

 

另外,有一種抱拳手式,以左手大拇指插入右手虎口內,掐右手子紋(即無名指根部);右手大拇指屈於左手大拇指下,掐住午紋(即中指上紋),外呈「太極圖」形,內掐「子午訣」。這種抱拳形式多用於打坐時,其寓意為「抱元守一」。常行拱手禮或作揖禮時,只需自然抱拳即可。

 

2,佛教:叩拜禮儀起首式的「合十」,即雙手掌在胸前合在一起,指尖垂直向上,口念「阿彌陀佛」或「南(那)無(摸)阿彌陀佛」。這個「阿」,有aoe三種發音,都是可以的。

 

阿彌陀佛(梵語:अमिताभAmitābhaḥ),其名號梵音為 Amitāyus(無量壽)、Amitābha(無量光),因此,又稱無量清淨佛、無量光佛、無量壽佛等;在大乘佛教信仰中,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他方佛。

 

佛教行「叩拜」禮時,雙掌合十在胸前並平胸端直,彎腰伏地后跪下叩頭,然後起身伸起兩手過額承空,收手以合十收禮,整個動作不緊不慢,謙卑恭敬,而且每一個具體動作都包含著自己的含義。作為叩拜禮儀起首式的「合十」本來是印度自古所行的禮法,佛教沿襲使用。印度人認為右手為神聖之手,左手為不凈之手,所以有分別使用兩手的習慣;但是如果兩手合而為一,則為人類神聖面與不凈面的合一,所以通過合掌來表現人類最真實的面目和衷心敬意;除此表示外,雙掌合十也表示事理契合的意思。「合十」跪地后叩頭時要求身體的兩手、兩膝和頭五個部位一齊著地,佛典里也叫做「五體投地」,表示虔誠到了極點。

 

拜佛時要五體投地,不可翹臀。雙手翻掌,手心向上托起,觀想接佛足,雙腳、額頭都要著地。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禮佛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合掌問訊后隨眾站立即可,不必禮拜。若出家眾正在禮佛,居士不得在法師前面禮,亦不得與法師並排禮,應當在法師後面禮佛。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直穿而過。問訊不是點一下頭,一定要彎腰到九十度或稍弱,也不可過低。

 

在真正的拜神時,是沒有單手禮(單手放在胸前)的,道教和佛教都沒有,電影中是亂來。不過,彌勒菩薩,在胎藏界的形象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象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喇嘛教:喇嘛教屬於大乘佛教的秘宗,正式名稱是「藏密」,只因藏人尊稱高僧為「喇嘛」,久而久之,藏族的宗教便被外人稱為「喇嘛教」。目前,95%以上的藏族同胞信仰喇嘛教。

 

磕長頭,是在藏傳佛教盛行的地區,信徒與教徒們一種虔誠的拜佛儀式。在各地通往拉薩的大道上,信徒們從遙遠的故鄉伊始,手佩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三步一磕,或積月、或積年而至拉薩朝佛。相識的人們三五成隊。久遠的過去,朝佛的信徒雙手空空,衣糧不備,沿路乞討。當今一般的是有一信徒專司衣糧,主管磕長頭信徒的衣食住等方面後勤,為同伴提供方便,並且此人不得更換他人磕長頭。而磕長頭的信徒則一絲不苟,絕不想用偷懶的辦法不來減輕勞累,遇有交錯四輛或因故暫停磕頭,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堅強的信念,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行進中磕長頭,信徒們遵循這樣的程序:首先取立正姿勢,口中一邊念六字真言,一邊雙手合十,高舉過頭,然後行一步;雙手繼續合十,移至面前,再行一步;雙手合十移至胸前,邁第三步時,雙手自胸前移開,與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蓋先著地,后全身俯地,額頭輕叩地面。再站起,重新開始。過程中,口與手並用。原地磕長頭,於殿堂之內或外圍。信徒們身前鋪一氈或毯,原地不斷磕長頭,只是不行步,其他和行進中的磕長頭一樣。教徒們認為在修行中,一個人至少要磕一萬次。叩頭時赤腳,這樣才表示虔誠。圍繞著寺廟,依順時針方向自寺院正門開始,面向寺廟側向行進磕頭,亦是三步一磕,繞寺而行;或側向寺廟,向前叩進,亦為三步一磕,儀式中誦唱佛經。

 

磕長頭與漢族的磕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跪拜禮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使用年代最長、最繁縟的一種基本禮節。「神腰及股而勢成危者為跪,因跪而益至其恭以頭著地為拜。」。磕長頭,是「稽首,服之甚也」之沿續,在佛教的威召下,信徒們為表明其信仰之虔誠度,而將跪拜禮更加繁縟化,加上全身俯地,益示之臣服。慢慢地,這種儀式不但在宗教領域被推廣,而且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並加以採用。

 

「巧爾基」乃喇嘛教最高學位,系乾隆年代所賜學位。有此學位特許直接晉見皇帝,遇有大事可徑直去向皇帝面奏,而且免行跪拜禮。

 

4,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在朝拜時,用克爾白天房的畫像放在麥加的方向,對麥加進行崇拜。叩拜時,右手放在心口上,或雙手立於臉前,口念「真主保佑」。有時在祈禱完后,口念「安拉」,或者「阿門」,當然,有的地方說「阿米乃」或者「阿敏」。

 

伊斯蘭教有念(shahadaaffirmation)、拜(salatprayer)、課(zakatalmsgiving)、齋(siyamfasting)、朝(hajjpilgrimage)五項基本功課,是穆斯林的一種修鍊心性的宗教活動。拜功(禮功):穆斯林朝向麥加克爾白頌經、祈禱和跪拜等宗教儀式的總稱。分三種:每日五次拜;每周五正午的聚禮;每年有兩次會禮。

 

開齋節是一個感恩和慶祝完成真主命令齋戒的日子。在早晨日出后至中午前之間的一段時間,穆斯林要舉行開齋會禮。會禮開始時,穆斯林的老老少少自動排成整齊的行列,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在該月內,穆斯林除完成齋戒功課外,還注重施捨和每晚的「特拉威哈」拜,誦讀《古蘭經》等。

 

至於美國升國旗的時候,人們把右手放在左胸,這個叫「摸心禮」,或者「摸胸禮」,表示「祖國在我心中」,不知道是否與伊斯蘭教有關。

 

5,天主教:用整個手掌,在胸前划十字,上劃到兩眉中間,下劃到胸前,右畫到右肩頭,左畫到左肩頭,最後回到胸部。在西方,是從左肩劃到右肩,在東方則是從右到左。口念「阿門」。

 

東正教在改革以前是用兩個手指划十字,現在則用三個手指,即拇指、食指和中指,在胸前自右向左、自下向上划十字。但筆者所見的多倫多幾個天主教堂的神父,幾乎都是用兩個手指划十字。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在洗禮和堅振禮中,神父或主教就把划十字作為向受禮者祝福的一部分。在崇拜儀式中,神父祝福時,也在自己前面划十字。教徒在進入教堂和某些禮拜儀式中,通常也划十字。在做祈禱時,基督教徒要用手在胸前划十字。

 

「聖號經」是對「天主聖三」最好的敬禮。聖號經和十字聖號,包含著教徒們信仰中的重要道理。

 

「聖號經」經文:「以十字聖架號†天主我等主†救我等於我仇†,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划十字:首先,左手按胸,五指伸直,拇指向上。然後,右手划十字。划的時候,右手四指彎曲,拇指伸開向內,用拇指在額上、口上、胸上划十字聖號。划十字時:先豎后橫,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最後,聖三號:仍然左手按胸,右手五指伸直,在額上點「因父」,在胸前「及子」,「及聖神(或聖靈)」在左右肩前。在念「之名」時,手放胸前,雙手合併,十指向上。然後「阿門」。

 

「十字聖號」的意義:在划十字時,左手放在胸前,這表示相信「主在我心中」。接著用右手在額上、口上和胸前划十字,是表明:第一、紀念基督的救贖(十字架),堅信「一體三位」的道理(三個十字)。第二、把思(頭)、言(口)、行為(心身)都獻給了天主,同時也求天主開啟教徒的明悟,引導教徒的口舌和心靈,使教徒的生活有一個好動機、好言行、好結果。第三、求天主聖化教徒的頭腦(思想)、口舌(言語)和心靈(愛心、善良的心),使教徒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天主的旨意,並「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若424)。最後的「聖三號」,再次表達「三位一體」的道理,即唯一的天主,唯一的真理,及合一的生活。也就是說:願教徒的思、言、行為都在聖三內,並效法「聖三內的合一」(參若171121-23)。這樣,不但使教徒的信仰達到規範化,生活及行為也都基督化了。

 

「十字聖號」,又是一個標記:第一、基督救贖的標記。此標記提醒教徒們,教徒的生命是基督的寶血所救贖的,教徒要在基督內,為基督而生活。第二、是基督徒的標記,他提醒教徒們,教徒是基督的弟子,教徒額上都印有基督的名號(參默141),教徒的言行也要基督化。第三、是救死扶傷的標記(紅十字會及醫院)。它提醒教徒們,要向基督一樣奉獻自己,犧牲自己,光榮天主,為他人服務,為人類造福。

 

教徒們在天主堂內,每次感恩天主時,需要行「跪拜禮」。教堂的長椅下面都有一個長條狀的沙發跪墊,跪拜時,雙手合掌。一般來講,每次彌撒,有5次左右的「跪拜禮」。

 

6,基督新教:在胸前划十字,上劃到兩眉中間,下劃到肚臍眼,右畫到右肩頭,左畫到左肩頭。在西方,是從左肩劃到右肩,在東方則是從右到左。口念「阿門」。

 

不過,現在的新教教徒一般不划十字,因為《聖經》中並沒有提到,並且最初的基督徒(一世紀)是不划十字的。但是也有弟兄姊妹對主禱告時划十字,也沒有什麼錯。基督是看人的內心的,對於各種儀式的不同,沒有太大關係。划十字時,一般是用右手,四指彎曲,拇指伸開向內,用拇指在額上、口上、胸上、肚臍上以及左右肩上划十字。教徒們在基督教堂內,也不需要行「跪拜禮」。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Servant 2010-1-7 08:17
是啊,基督教是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主。
回復 yuxin_9605 2010-1-7 11:59
有意思~
回復 kylelong 2010-1-7 22:01
yuxin_9605: 有意思~
回復 kylelong 2010-1-7 22:05
Servant: 是啊,基督教是用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主。
贊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