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紅葉植物(6):紅葉秋海棠

作者:kylelong  於 2009-10-10 13: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科普知識|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紫葉加拿大紫荊

 

 

學名:Cercis Canadensis。豆科,紫荊屬。除中國最北端的內蒙、黑龍江和新疆北部部分地區及南方的廣東、廣西部分地區、海南、台灣等少部分地區外,均適宜種植。可根據需要培養灌木或小喬木。可應用到公園、道路、廣場、庭園等場所,孤植、叢植、群植等。

 

紫葉加拿大紫荊是加拿大紫荊的變種。春天,粉紅的花先葉開放,花期34月;葉大,心形,春夏秋三季均是鮮亮的紫紅色,是少有的觀花觀葉的三季彩色園林觀賞植物。而且生長較快,年生長量在1 m以上。

 

        孤植紫葉加拿大紫荊葉色紫紅鮮艷,處在景觀立體中層。春天粉紅色的花序和夏天及秋天的紫紅色葉片在景觀層次中獨具一格,充分發揮中底層景觀的中心視點或引導視線的作用。可孤植於庭院或大片草坪中,也可和其他綠葉色種及彩色樹搭配混植,達到相互映襯、共造景觀的藝術效果。

 

 

紫葉矮櫻

 

 

學名:Prunus×cistena Pissardii』。科屬:薔薇科。長江流域各省區,北京地區小氣候較好處可安全越冬。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株高1.8 m2.5 m,冠幅1.5 m2.8 m,枝條幼時紫褐色,老枝有皮孔。單葉互生,葉長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4 cm8 cm,先端漸尖,葉紫紅色或深紫紅色,葉緣有不整齊的細鈍齒。花單生,中等偏小,淡粉紅色,花瓣5片,微香,花期4月至5月,果熟紫黑色。紫葉矮櫻在整個生長季節內葉片是紫紅色,亮麗別緻,樹形紫淡,葉片稠密,整株色感表現較好,樹冠整體顏色分佈均勻,季節變化差異小,園林綠化中孤植,叢植效果較好。紫葉矮櫻與金葉榆紫葉矮櫻觀賞效果好,生長快、繁殖簡便、耐修剪,適應性強,是城市園林綠化優良的彩葉配置樹種。可製成中型和微型盆景。

 

紫葉矮櫻適應性強,在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土、沙壤土、輕度粘土上生長良好。性喜光,耐寒能力較強,在遼寧、吉林南部,小氣候好的建築物前避風處,冬季可以安全越冬。抗病力強,耐修剪,半陰條件仍可保持紫紅色。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高,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地上生長良好。耐寒、耐旱移栽成活率高,較耐修剪,可做成球狀,也可成片做成色帶群植。木材鮮紫紅色,葉紅色亮麗,從出芽致落葉全是紫紅色,為世界著名觀賞樹種。美國常用做街道、公園、庭院栽植,紫葉矮櫻較紫葉稠李、美人梅亮紫葉表現更為突出。

 

 

紅葉皂莢

 

 

英文名字:Honey locust。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別名:皂角。豆科皂莢屬。分佈: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及四川等;生境:路旁、溝旁、宅旁或向陽處。

 

  落葉喬木,高達15米;刺粗壯,棘刺圓柱形,通常有分枝,長可達16 cm,圓柱形。羽狀複葉互簇生,小葉616,卵形至長卵形,長38 cm,寬12 cm,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齒。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莢果扁長條狀,長1235 cm,寬24 cm,紫棕色,有時被白色蠟粉。花期5月,果期10月。

 

皂莢彎長扁而寬,被灰蠟粉兩端尖。質堅味辣氣嗆鼻,開竅醒神祛痰疾。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晒乾。皂莢種子藥名皂莢子,能潤腸通便,祛風消腫,療大便燥結,腸風下血,痢疾后重,瘰癧腫毒等症。煎服510克。

 

        豬牙皂,又稱小皂角,為不育皂莢的果實。性狀似皂莢,但為圓柱形,小而彎曲,長4-9cm,寬約1cm。氣微有刺激性,味甜而後辣。四川產者較小,扁形彎曲。為優品。山東產者圓柱狀,彎如手指,質較差。功效同皂莢。皂角刺,又稱「天丁」,為皂莢樹莖上的棘刺。有多次分枝,主刺圓柱形,長515 cm,基部粗約0.81.2 cm,末端尖銳,分枝刺長1.57 cm。表面光滑,紅棕色或黑棕色。質堅硬。藥材多縱切成斜片或薄片,厚約0.2 cm,木部黃白色,中央為淡灰棕色而疏鬆髓部。氣微味淡。功能搜風拔毒、消腫排膿,治癰腫瘡毒等症。煎服310克。

 

 

紅葉櫻花

 

 

薔薇科,李屬,大三櫻系列,瑰麗櫻花的變種,櫻花家族新種。櫻花在我國為著名觀賞花木,在華北、華東、華南、中原地區及東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區有廣泛的傳統栽植習慣,不少城市將其定為「市樹市花」。

 

紅葉櫻花,是瑰麗櫻花的一個變種,在國外經多年選育,其性狀已穩定,其花甚大、淡紅色、重瓣、有長梗,在山東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開花,花先葉開放或花葉同放,花大而艷麗。展葉后初春為深紅色,57月份葉為亮紅色,高溫多雨季節老葉漸變深紫色,葉大而厚,晚秋遇霜葉變桔紅色。

 

從歐洲引進,落葉喬木,高達6米,樹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澤,有橫紋,葉互生,橢圓形,三季紅紫色。初春展葉為深紅色,5-7月分為亮紅色,后老葉漸變為暗紫色,晚秋遇霜變為桔紅色,紅葉櫻花在河南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花,花先葉開放或花葉同放,花大而艷麗,重瓣,粉紅色有長梗。

 

  紅葉櫻花適應性較強,喜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深厚肥沃的砂壤土生長最好,根系淺,對煙及風抗力弱。耐乾旱瘠薄,不耐水濕,在櫻花可種植的地方,均可種植,移植成活率高,管理粗放,病蟲害少。紅葉櫻花這一品種的出現更加豐富了櫻花的種質資源,使櫻花觀賞性大為提高,在城市綠地,街道兩旁,居民社區,紅葉櫻花可叢植、孤植、也可作行道樹,庭蔭樹。

 

 

多花藍果樹

 

學名:Nyssa sylvatica,又名紅色風暴、美國紫樹,為珙桐科藍果樹屬落葉喬木,是世界著名的珍貴彩葉觀賞樹種,可廣泛種植於公園、街道、小區等,是優良的景觀綠化樹種。

 

樹高915 m,直立生長,樹冠圓錐形,隨著樹齡的增長,樹冠逐漸敞開呈卵形。枝條水平生長,枝幹紅棕色,光滑。葉全緣,單葉互生,葉片長513 cm,寬2.57.5 cm,倒卵形或橢圓形,夏季葉片呈油亮的深綠色,秋季開始變黃、橘黃、橘紅,之後為鮮紅色,形成秋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花期5月,花小,白色,略帶嫩綠,雌雄異株,春夏季結果,核果深藍色,長橢圓形,910月成熟。

 

9月果實成熟,橢圓狀核果由紫變藍,最後變成深褐色(故稱為藍果樹)。果肉甘甜,是鳥類最喜歡的食物之一。所以每當果實成熟的時候,總能招來五色斑斕的小鳥棲息其中,譜寫一派鳥語花香的詩意。多花藍果樹還是優良的濱水喬木樹種。其屬名Nyssa即源於希臘神話中水中仙子的名字,以形容它在自然環境中照水而生的美麗景觀。在植物種植設計中,可充分利用它樹體較高,樹冠輪廓線優美,入秋葉色斑斕的優勢,作為良好的水邊倒影樹種。將其種植在岸邊,既顯示了景深,增加了水體空間的層次感,又形成自然、親切的環境氣氛。需要注意的是,其下方最好以平整的草坪襯托,慎用小灌木或高大的挺水植物,以免破壞倒影;種植數量不宜過多,間距也不能太近,以免妨礙人們遠眺。

 

多花藍果樹喜光、溫暖濕潤氣候,土層深厚,在潮濕、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中生長良好。在貧瘠乾旱、鹼性土壤地區則生長緩慢。能耐零下10度的低溫。抗乾旱、潮濕,耐二氧化物,抗病蟲害能力強。

 

 

紫葉錦帶

 

 

學名:Weigela FloridaFoliia purpureis』。為紅王子錦帶(Weigela florida CV. Red Prince)的優良芽變新類型。屬於忍冬科錦帶屬,落葉灌木。

 

植株高1.51.8 m,冠幅1.4 m。葉長橢圓形,嫩枝淡紅色,老枝灰褐色。在瀋陽地區5月至6月中旬開花(定州地區4-5月開花),花鮮紅色,繁茂艷麗,整個生長季葉片為紫紅色,抗寒性強,可耐-20℃左右低溫,也較耐乾旱、耐污染。花期自4月陸續開到10月份,枝條開展成拱形。聚傘花序生於葉腋或枝頂,花冠漏斗狀鐘形,夏初開花,花朵密集,花冠胭脂紅色,艷麗而醒目。修剪一次,發一次芽,花更旺。性喜光,也較耐陰,喜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 

 

 

花楸

 

 

英文名字Mountain ash。學名:A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別名:百華花楸、馬加木、紅果臭山槐。薔薇科、花楸屬。

 

落葉喬木或大灌木,高可達5 m。干皮紫灰褐色,光滑,小枝粗壯,灰褐色,具灰白色細小皮孔,幼時被絨毛,鱗芽形大,紅褐色,被絨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有小葉57對,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基部圓鈍略偏斜,葉緣中部以上具細銳鋸齒,兩面多少具毛,托葉紙質,寬卵形,宿存。頂生復傘房花序,花部具毛,花兩性,白色,雄蕊20枚,與花瓣近等長,梨果近球形,徑68 mm,熟時紅色,具直立閉合之宿存萼片,花期6月,果熟910月。

 

喜光也稍耐蔭,抗寒力強,泰山山頂有栽培,生長表現良好,適應性強,根系發達,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濕潤肥沃的砂質壤土為好。枝葉秀麗,冠形多姿,初夏白花如雪,入秋葉紫果紅,是良好的園林觀賞樹種,但在高溫強光之處生長不良,栽種時應予注意。

 

 

金焰綉線菊

 

 

學名:Spiraea xbumalda cv.Coldfiame。薔薇科綉線菊屬,落葉小灌木。原產地:美國,北京植物園19904月從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貝蕾苗圃引種,經引種馴化,能很好地適應北京地區生長。

 

株高0.40.6 m,冠幅0.70.8 m。新梢頂端幼葉紅色,下部葉片黃綠色,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4 cm,寬1.2 cm。傘房花序,小花密集,花粉紅色,花徑5 cm.花期長達4個月,從69月份,開花46次,每次1520天。生長季剪截新梢后,過2025天,又在分枝上開花,可利用這一特性,人為調整開花數。

 

  金焰綉線菊葉色有豐富的季相變化,橙紅色新葉,黃色葉片和冬季紅葉頗具感染力。花期長,花量多,是花葉俱佳的新優小灌木。可單株修剪成球型,或群植作色塊,或作花鏡、花壇植物。一般與常綠小灌木相配置,種植點靠後。冬季枯葉后,即進行修剪,植株大小控制在30?0cm 左右。一片橙紅色新葉,似朵朵紅花開放,觀賞效果很好!適宜種在花壇、花境、草坪、池畔等地,可叢植、孤植或列植,也可和綠籬。

 

 

紅葉秋海棠

 

 

英文名:begonia;學名:Begonia grandis,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植物。分佈於爪哇、馬來西亞、日本、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貴州、江西、陝西、湖北、河北、福建、浙江、山東、廣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00 m至1100 m的地區,常生長在山谷潮濕石壁上、山谷溪旁密林上、山溝邊岩石上和山谷灌叢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多年生草本,高60100 cm,通常80 cm。地下具球形塊莖。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光滑,節部膨大。葉腋間生珠芽;葉互生,葉柄長512 cm;托葉披針形;葉片斜卵形,長820 cm,寬618 cm,先端尖,基部偏斜。兩面生細刺毛,葉下面和葉柄部帶紫紅色,邊緣有細尖牙齒。花單性,粉紅以,直徑2.53.5 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壯聚傘花序;雄葯被片4,外2片圓形較大,雄蕊多數,聚成頭狀,花絲成1總柄,花藥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 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在台灣,秋海棠是指秋海棠地圖,即中華民國地圖。秋海棠地圖就主要是包括外蒙古在內,連江東六十四屯、烏梁海、江心坡、新疆最西邊的一段全都算在內的中國地圖。

 

秋海棠地圖以山東半島和塔里木盆地中軸為中心線,左右對稱,是一片美麗的秋海棠樹葉。缺少了外蒙古,就成了雄雞狀。

 

外蒙古有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遼闊廣袤的土地,人口僅二百萬,地廣人稀,礦產豐富。外蒙人與中國的內蒙人更是近親。自從外蒙古於「辛亥革命」后宣布「獨立」后,歷屆中國政府,北洋政府,國民黨中華民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力圖收回外蒙古,但最終都功虧一簣。二十世紀中國有報負的政治家,不論是「左、中、右」,都對原本「秋海棠」形的中國地圖被狠狠地挖去了一大塊——外蒙古而報憾終生。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對中國非常重要,它的分裂形同把中國攔腰斬斷。

 

    在秋海棠般的美麗版圖上,有著讓我們魂牽夢縈的外蒙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著200多萬成吉思汗的子孫,他們是我們骨肉相連的同胞兄弟。
 
 
 
(本專輯全部結束,均為收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同往錫安 2009-10-10 14:00
謝謝介紹。造物主是不是很奇妙呢!常常感嘆他的神奇,偉大!
回復 kylelong 2009-10-10 20:21
同往錫安: 謝謝介紹。造物主是不是很奇妙呢!常常感嘆他的神奇,偉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9: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