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漢字世界(2) 介紹一個日本漢字:「辻」

作者:kylelong  於 2009-9-12 21: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學文字|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關鍵詞:

        中國有一個漢字「遷」,發音:qiān。意思是變動、轉變的意思。
 
        日本漢字中,有一個類似的漢字:「辻」,發音:shí 。意思是十字路口,英語crossroads。中國孩子在學習時,一定要區分。
 
        這個漢字,也是在「統一漢字」中,微軟、紫光、中國《漢語字典》等都有收錄。一些人對於韓國漢字和日本漢字有不同看法,大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漢字自唐朝傳入日本后,被曾奉為「正政之始」、「經藝之本」,但隨幕府至明治起,中國由盛轉衰、日本民族意識抬頭、和學興起、西學傳入,日本人開始思考漢字的優劣。漢字衰落之時,日本社會縱然普遍認同文字改革的路向,但改革路向意見紛陳,有主張轉用平假名、羅馬字,甚至轉說英語、法語,最後,減少漢字論和文言合一的路線得到落實,日本政府於1946年頒布《當用漢字表》和《現代假名用法》,限制漢字的運用,1960年代一度出現反思潮,再次放寬漢字運用。自17世紀的新井白石算起,日本漢字改革史已長達300餘年。 
 
        1949年以後,中日兩國使用的漢字,本來都是漢字的繁體字。但後來兩都進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國簡化了,日本沒有簡化;有的字日本簡化了,我國沒有簡化。有的字兩國雖都簡化了,但簡化的卻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寫日語時,一定要寫日語漢字,不能寫中文的簡化漢字。
       
        日本政府於1946年進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規定了一些漢字作為使用的範圍,共有1850個,這叫做「當用漢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記。但這隻是政府的規定,仍還有人按習慣使用非當用漢字。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實行了「常用漢字表」,規定1945個常用漢字作為「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日本漢字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中文使用的漢字大同小異。也有一部分日文獨創的漢字,則稱為日制漢字或和制漢字、國字,當中部分已被中文收錄,現在和制漢字主要是未被中文收錄的漢字。古代日本完全使用文言文,所以不存在和制漢字。《諸橋大漢和辭典》是最大的日本漢字字典,共記載接近5萬個漢字。

        世界上漢字的數量並沒有準確數字,日常所使用的漢字約為幾千字。據統計,1000個常用字能覆蓋約92%的書面資料,2000字可覆蓋98%以上,3000字時已到99%,簡體與繁體的統計結果相差不大。歷史上出現過的漢字總數有8萬多,其中多數為異體字和罕用字。絕大多數異體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規範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爾出現。此外,繼第一批簡化字后,還有一批「二簡字」,已被廢除,但仍有少數字在社會上流行。
 
        漢字數量的首次統計是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進行的,共收錄9353字。其後,南朝時顧野王所撰的《玉篇》據記載共收16917字,在此基礎上修訂的《大廣益會玉篇》則據說有22726字。此後收字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類篇》,收字31319個;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韻》中收字53525個,曾經是收字最多的一部書。
 
        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日本的《大漢和字典》收字48902個,另有附錄1062個;台灣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個;《漢語大字典》收字54678個。20世紀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中華字海》,收字85000個。21世紀已出版的字數最多的是《日本今昔文字鏡》,收字15萬個。

        由此可見,漢字本身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不像有人說的,漢字沒有發展(關於漢字的發展,以後有專門文章論述,這裡也有一些:https://big5.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5369.html)。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許多西方國家比其他國家更快地進步,因為他們的文化中,包容了外來的思想文化。這話很有道理。前幾天,介紹了一個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龍潭老鼠)。在1900年就被英國官方認可,成為正式英語。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漢字中。一個漢字是否適用,要看是否實用;如果實用,還是值得認識一下的。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9-12 21:58
回復 宜修 2009-9-12 22:20
謝龍老師認同並採用。

今天的大中華文化中,也吸納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也是一種包容性文化。在包容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關重要!
回復 kylelong 2009-9-13 03:27
putongren10: 頂
回復 kylelong 2009-9-13 03:32
宜修: 謝龍老師認同並採用。

今天的大中華文化中,也吸納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粹,也是一種包容性文化。在包容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關重要!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至關重要!

贊同!中國的儒家思想也有糟粕(以後有文章論述),正如基督教有其優秀的一面一樣。

在文字方面,8萬漢字,為什麼我們只是使用了8千?因為使用的範圍具有局限性。但知識本身是學不完的。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6: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