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漢服、戲服、舞蹈服、影樓服與漢元素服裝

作者:kylelong  於 2022-8-27 20: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華文明|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漢服、戲服、舞蹈服、影樓服與漢元素服裝


當下,漢服運動已經到達一個高潮。但世界各地的服裝種類繁多。要確定是不是正宗漢服,就要了解漢服的形制。

漢服女裝:除方領琵琶袖對襟補服外的各類對襟、斜襟、立領、交領、方領、圓領的長短明制襖、衫、甲,馬面裙、百迭裙、交輸裙、旋裙(宋制兩片裙)、披風、褙子等等。戰國及其之前有馬山楚墓系列服飾但是沒有商家做,是買不到的,漢制僅有馬王堆系列服飾是靠譜的。漢到唐有交輸結構的裙,其中以魏晉南北朝出土的一些結合一些帶腰襕的襦,被稱為晉制襦裙,其它的多數站不住腳。

漢服男裝:同樣,明制各類長短男裝基本沒有大問題。宋代文物不少但市面上宋制男裝極少,僅有宋制襕衫和道服等,少數商家有做宋制的男裝對襟衫,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少數商家能做形制正版型較好的唐圓領(缺胯袍),半臂和衣裳僅一兩個商家能做其他絕大多數是掛羊頭賣狗肉。



已經明確存在問題和臆造的形制有:

女裝:除馬王堆外的各類一二三繞長短曲裾、各類直裾雜裾以及它們的變種、前些年流行的魏晉風、包括超短對襟衫加一片式和兩片式方布滿褶裙在內的各類齊胸大袖衫,坦領;以及除晉制襦裙外所有的襦裙。以及各類所謂周制服飾等。

男裝:除明制深衣和朱子深衣外的各類直裾、曲裾、魏晉風、用女裝「交領襦裙」做的所謂衣裳(掛羊頭賣狗肉)等。以及各類所謂周制服飾等。

本文重點談談與漢服有關聯的戲服、舞蹈服、影樓服,以及漢元素服裝。


1,戲服:水袖

戲服因其特殊用途,進行了很大程度的藝術加工;舞台上穿的,和生活中穿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僅僅是水袖,整體風格和紋樣裝飾都要誇張的多。

戲服,指的是中國傳統戲曲服裝,又稱戲衣,是我國傳統戲劇(曲),如黃梅戲、崑劇等,為表現特定的戲劇內容,在特定場合穿著的服飾,主要目的是為了達到預期的藝術效果。戲服雖然或有從漢服中獲取設計靈感的部分,但不同的是,戲服沒有季節、朝代之分,劇種之間基本可以通用。

戲服與漢服有相似之處,但不能簡單地認為戲服就是漢服。首先是因為戲服的裁剪方式和傳統漢服有著十分明顯的區別,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區別越來越明顯;其次是因為戲服是以現實為基礎進行了適當、有必要的誇張與變形的服裝,並不具備日常穿著的普遍適用性。

戲服是一個總稱,包括了蟒、靠、帔、褶等20餘種樣式。在顏色選用上,也有著非常規律且嚴格的等級制度,通常以黃、紅、綠、白、黑為上五色,即正色,紫、藍、粉紅、湖色、古銅色或是香色為下五色,即副色。接下來通過部分實例來說明戲服與漢服的不同之處。

漢服中的蟒袍本來是明代官員朝服,在當時是皇帝賞賜給有功之臣的服飾,到了滿清時期則逐漸變為從皇子到未入流者均可穿著。但在戲劇中,蟒袍的設定脫離了朝代的限制,舞台上皇帝一般著黃色龍袍,蟒袍則為文武百官的服飾,且增加了水袖的元素。水袖長短因角色不同有差異,男女不是重點,主要是表演需要。

後來隨著崑劇的興起,許多戲服受到明朝時期服飾風格的影響,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設計和改造。崑劇中的帔即是以明朝時期的披風為原型創造出來的一種戲曲服裝。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漢服披風與戲服女帔存在較明顯差別,最突出點就在於上圖所示漢服的披風是廣袖設計,袖子自袖根開始放寬直到袖口,而戲服中女帔的袖子從袖根到袖口寬窄基本一致,在袖口處以水袖做裝飾,較漢服表現更為飄逸。

除此之外,戲服在表現形式方面做了更為誇張的處理。如漢服中的寬袍大袖一般都給人以飄逸之感,而在戲曲服裝中,則將袖子前段綴上水袖作為裝飾,使這種飄逸靈動的視覺感受更為凸顯。

總的來說,戲服發揮作用的主要場地是在戲台上,與演員的妝容互相配合,來表現戲劇劇情,體現角色的人物特點。而漢服則主要用於日常生活,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穿衣規範。戲服與漢服之間有著深遠的聯繫,相互聯繫但又相互獨立,所以不能將戲曲服裝簡單地等同於漢服,也不能將二者混為一談。

2,舞蹈服:大裙擺

大多數舞蹈服並不是漢服。但有一部分漢服可以作為舞蹈服。

舞蹈服的最大特點,是輕盈、飄逸,適合大跨度的四肢伸展與揮舞動作。因此,在材質上非常特殊。而且上衣盡量顯得塑身(抹胸和坦領較多),下裙盡量是大裙擺(抹胸裙、齊腰群居多)。

漢服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不僅包括了古代,也包含著現代。古典舞舞蹈服多會突出舞者「古風、典雅、仙氣飄飄」的氣質,但是漢服不僅可以是「古典」的,也可以十分「時尚」。漢服凝聚的是民族整體的審美,從古至今,不斷創新、變革,而不是單純「復古」。

舞蹈服作為舞蹈藝術的重要一部分,會加入一定的藝術成分。不僅是現代,古代也如此。從一些陶俑、古畫上可以看出,古代舞者也會穿著長長的水袖,來做出優美飄逸的舞姿,但這顯然是藝術加工,在日常生活中她們不會這樣穿著。



漢服的「八字訣」用來作為漢服的判斷標準:平中交右,寬褖合纓。這裡對比一下二者的區別:

平:平裁對摺,不破肩線
意義:中西之別

漢服:以平面裁剪為主,只在局部使用立體構造;肩部不接袖。
舞服:多為立體裁剪,有時會做接袖處理。

中:中縫對稱,左右均分
意義:守正執中

漢服:前襟后裾均有中縫;從中縫均分,分佈勻稱。
舞服:有時沒有中縫;可能做左右不對稱的創意剪裁。

交:規矩方圓,上下交疊
意義:陰陽相合

漢服:前襟分為內外兩襟,交疊在一起,後背上身平直、下身松展;腰部以束帶相切。
舞服:有時前襟只有單層,或內外襟縫合在一起;更加貼合身體;多使用拉鏈、粘扣等而不是束帶。

右:交領右衽,折掩尚右
意義:文明有序

漢服:交領右衽,胸前形成小寫「y」字。
舞服:很多古典舞服都是右衽,但不排除有左衽情況出現。

寬:寬袼松擺,縫齊倍要
意義:道法自然

漢服:在有幾個關鍵點的約束下寬鬆,不緊貼身體。
舞服:有些舞服緊貼身體,勾勒舞者曲線。

褖:禮衣必褖,續衽勾邊
意義:禮義之邦

漢服: 褖是漢服禮服與常服重要區分標準,衣身邊緣有包邊。
舞服:由於「褖」只是禮服中的要求,所以不以此對舞服進行評判。

合:腹手合袖,禮服回肘
意義:和合共生

漢服:常服扣指於腹須袖口合攏,禮服需要袖長回肘。
舞服:袖子長度沒有規律,以漢服標準判斷,有些袖長過短,有些(如水袖)過長。

纓:隱扣系帶,佩綬結纓
意義:衣冠風貌

漢服:衣襟齊整、扣必隱順;章甫簪纓、冠冕齊全;束帶衿庄,吳帶當風。
舞服:多沒有或只有一部分配飾,衣襟造型不一定貼合身體。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舞蹈服並不符合漢服「八字訣」的特徵,所以不是漢服。

3,影樓服,古風服:金光燦燦

影樓裝則是「影樓古裝」或者「影樓古風服飾」的簡稱,顧名思義,就是以往常見於景區、影樓用來拍「古裝攝影」、「古風攝影」用的服飾,也包括各種舞台裝、演出服等;影樓裝,僅僅是在外型上做得幾分「古風」,雖然自稱「古裝」,但實際上和古代服裝並沒有什麼關係,一般來源於各類古裝劇戲服、古風服飾等,早年有極多的商家也將其打上「漢服」標籤來出售,於是「影樓裝」便也引申為各類形制不正確但硬要自稱漢服的各種腦洞臆造服飾,其概念基本與近年來的「仙服」重疊,有不少不了解漢服的新人誤買誤信,故而屬於不得不提到的一個東西。

漢服運動特彆強調的「漢服不是古裝」,從原因來說主要有兩點。

(1)漢服概念並不完全等同於古代服裝,古裝從字面上來說是「古代服裝」,如從此意義上來說,是與漢服有交叉但不重疊,古代服裝不僅有古代漢服還有古代其它民族的服裝,而同樣漢服不僅僅只有博物館的文物或者完全使用傳統紋樣設計的漢服,還有現在根據這些文物的形制製作的時尚漢服,一件漢服,上面就是印個奧特曼,那它也還是漢服。

(2)漢服和各種天馬行空的「古裝」完全不同,從現實情況來說,「古裝」這個詞的現狀要更加複雜。因不僅有古代服裝被稱為古裝,許多古裝劇的戲服、一些影樓攝影服飾、一些古風服飾、甚至其他一些並不是參照古代服裝製作的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服裝也被稱為古裝。而漢服需要嚴謹考據,按照正確形制來製作,與此類衣服風馬牛不相及。



除了「仙女裝」、「書生裝」、「皇帝裝」、「貴妃裝」、「古裝」、「影樓」、「古風」、「廣袖流仙裙」等等屬於典型的經典影樓裝關鍵詞,目前還有古裝、非古裝、清新淡雅、學生女、春夏秋冬、改良、日常改良、公主、超仙、仙女、中國風、CP裝、男女同款、畢業照、團服、班服、武俠、情侶裝、莽服、錦衣衛、廣袖流仙裙、廣袖留仙裙、民族風、重工刺繡、情侶、6米擺、齊胸、齊腰、儒裙、褥裙、許仙、寧采臣等,在淘寶但凡用這些辭彙作為描述的,雖然不絕對但大概率是各類影樓裝(仙女服)。在漢服發展過程之中,也湧現出許多臆造出來、曾經被誤認為是漢服的「原創形制」,如早期的各類小曲、短曲、「直裾」以及近年來新出現的「魏晉風」、「花嫁」、「軟妹」等,均屬於影樓裝。一般影樓裝還會標註「正統」、「古代服裝」、「漢朝唐朝」、「復古」等,甚至有「唐裝」、「唐服」「明服」這樣的字樣,此外,目前隨著仙女服的泛濫,還出現一些比較常見的關鍵詞,如「超仙」、「清新淡雅」、「學生漢服」等。

4,漢元素服裝

漢元素服裝,因為融入了古代與現代的兩方面特點,又稱漢元素時裝;既不會因為被人誤解為其它民族服裝,又有西化的時尚元素,被廣大年輕人接受。中國市場最典型的、最時尚的漢元素服裝店:鹿韻記、織羽集、川黛、陛下蘭他惜、卿汝玥。

漢元素時裝(即時裝漢化),又稱漢時裝、漢元素、漢風時裝,是一種的以漢文化為神韻、現代時裝為形韻漢文化時裝。有些漢元素服裝,有大量唐裝的特點,比如旗袍、馬褂等元素;或者有來自歐美的風格,比如短袖、短裙等元素,搭配高跟鞋、皮鞋、涼鞋、運動鞋、松糕鞋、高筒靴,以及皮帶、腰帶、掛件、傘扇等等。



這裡略微談談唐裝。唐裝,台灣又稱漢衫、唐山衫,是清代至現代中國人及華人的一種傳統服飾。其特點是立領及盤扣,1950年代之後,一些唐裝又吸收了一些西式裁剪的特點,例如立體剪裁、在肩膀部接袖等。港澳、台灣所指的唐裝包括男裝的長衫,男女通用的對襟衫、大襟衫等等。其實,都有漢元素的某些特點。

漢元素服裝裡面最多的漢元素:領型、袖型、裙擺;腰部設計、繡花設計、掛件設計等等(比如盤扣、中國結、流蘇、祥雲、龍鳳、右衽、廣袖、喇叭口、飄帶、褶裙等等)。漢元素服裝另一個特點就是簡便、簡潔、時尚,隨意搭配,在生活中、職場中、節假日,都可以運用。而漢服是必須講求形制、場合、高雅與環境的。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是迪奧(Dior)抄襲馬面裙風波。韓國設計師根據中國的漢服馬面裙設計的Dior半裙。馬面裙一共有四個裙門,裙門之間兩兩重合,其兩側打褶,正面則是一段光面,也被俗稱為「馬面」。迪奧(Dior)推出的新款裙子,無論是裁剪、設計還是版型等各個方面,都跟標準的華服馬面裙一模一樣。但是,迪奧官網卻聲稱「這條半裙採用標誌性的Dior廓形」。翻譯成大白話是:這是我們迪奧公司設計師,根據品牌文化與獨特的設計理念,推出的新款裙子。其言下之意就是與任何國家的傳統文化沒有任何關聯。顯然是強盜邏輯!從另一方面來講,漢元素一直被歐美時裝界模仿或搶奪,一眼就能看出來。



最後談談盤扣。盤扣或稱盤鈕、紐襻扣、紐絆,是源於中國的一種紐扣,用來固定衣襟或作為裝飾,以布製作,並有長紐襻。宋代服飾已有使用盤扣,江西德安的南宋墓中出土的印金羅襟折枝花紋羅衫就以盤扣繫結,最初只用於女裝常服。傳入滿族后,在滿族服飾中大量使用,廣泛用於各種服裝,成為滿族及部分其他民族服飾的代表性部件之一。因此,盤扣無疑是漢元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2 12: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