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早產的12個措施
--- 龍博士 Chelsea98.com慧周教育_百萬龍之大健康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日」。據世界衛生組織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1500多萬早產兒出生,其中有100萬例嬰兒死於早產併發症。如今早產已成為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即便這些早產兒有幸生存下來,也需要面臨終生,比如學習障礙、視力以及聽力等健康問題。早產的發生率約佔所有懷孕的5%-10%,但卻占所有新生兒死亡的80%。
什麼是早產兒?
子宮是胎兒的豪華套房,這裡有孕育他們的溫床。通常胎兒入住時間達37周及以上,就能離開子宮獨闖江湖,這是足月胎兒。世界衛生組織將懷孕滿20周,胎齡小於37周,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胎齡越小,胎兒發育越不成熟,併發症越多,救治以及護理難度越大。一般早產兒出生時的懷孕周數越大存活率越高。早產兒出生時的懷孕周數如果在28周以前,體重1kg以下就很危險且大多伴隨併發症。
胎齡評估和胎兒體重預測的意義
孕12周以後,就能清晰地看到胎兒的頭部了。因此,從孕12周以後,就可以通過B超檢查對胎兒頭部各項指標進行測量,並以此來評估胎齡的大小。胎頭測量的指標包括雙頂徑(BPD)、頭圍(HC)、枕額 徑(OFD)。最常用的是BPD,也可通過B超測量胎兒腹圍(AC)和股骨長徑(FL),來評估胎齡。胎齡評估除了可以推測預產期之外,還能推斷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如是否有宮內發育遲緩等。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胎兒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個體差異,遺傳、人種、營養、疾病等因素,對胎兒的發育都有一定的影響。例如,一個身體高大的孕婦和一個身體矮小的孕婦相比,胎兒的各項預測指標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分析預測結果時,要考慮正常的變化範圍,以及准媽媽月經周期的變化,還有醫生操作的準確性等。如果預測結果比實際孕齡大或小,並不都意味胎兒發育異常,還應做具體分析,或間隔 一定時間后複查。
針對特殊情況的准媽媽,有的時候醫生還會進行胎兒體重預測,以找出任何潛在的危險。如果准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則需通過胎兒體重預測來檢測是否出現巨大兒;如果遇到胎盤功能不好或是臍帶發育有問題時,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可能會受到影響,有可能會出現宮內發育遲緩,也需要通過胎兒體重預測來判斷。
什麼是胎動?
胎動(Fetal movement),是指胎兒在子宮腔里的活動衝擊到子宮壁的動作。胎兒在子宮內伸手、踢腿、衝擊子宮壁,這就是胎動。懷孕滿4個月後,可明顯感到胎兒的活動。胎動是臨床產前胎兒監護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胎動是胎兒自主性的運動。早於成孕8周,透過超音波掃描,我們可以觀察到胎兒的四肢發展逐漸成熟,並且開始有手腳運動、身體轉圈等活動。但由於這時胎兒太細小,其時的胎動孕婦未能夠感覺到。
整體來說,平均活動次數會根據懷孕周期推移而改變:
1,第8周時,胎動為每12小時60次,但孕婦感覺不到;
2,第20周時,胎動為每12小時可達200次;
3,第32周時,胎動增加到每12小時575次;
4,第40周時,胎動減少到每12小時282次,這是因為晚期胎兒增大,羊水相對減少,胎兒活動空間縮小之故。
平均而言,經產婦(懷胎第二次或以上)平均在懷孕18周就會開始感到胎動。而第一次懷孕的孕婦要到懷孕第20周才會感覺到胎動。隨著孕期推移,除了,次數變得頻繁,胎動亦會逐漸變成十分的明顯。這跟胎兒體積,伸展幅度,肢體力量及孕婦自覺的敏感度有關係。
監測胎動
在胎兒困窘(例如因臍帶纏頸導致缺氧)時,胎動次數會先增加,后減少。所以量計胎動次數是孕婦自我監測胎兒健康狀況的最簡易及最常應用的方式。此方法尤其適合用在懷孕中後期,胎動較容易感知時。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切而統一的數值界定胎動次數是正常或異常。這是因為胎動的次數因人而異,而且每個母親的主觀感受也不同。但依據臨床研究顯示,在懷孕28-43周,母親感覺胎動出現異常往往跟超音波檢測結果異常有密切的相關性。
由於孕婦對胎動的敏感度差別十分大,所以由她們彙報12小時內能夠感到的胎動次數,由50次至950次都有。落差主要是由於很多時細微的胎動,大部分孕婦都無法察覺得到。但如果胎動能夠持續10秒以上或有較大的動作,又或是孕婦注意力比較集中的時候,這些胎動應該會被感覺到。亦因如此,孕媽媽很多時會說吃完飯後休息時,胎動普遍也會比較明顯。相信這是因血糖升高及休息時思緒較集中。除此之外,一般孕婦回報胎動最頻繁的時間是在晚上9點至凌晨1點之間,未知這是關乎胎兒睡眠周期,抑或晚上孕婦休息靜止時連較微弱的胎動都會感到。所以假使要計算胎動量,孕婦需於同一作息時間才能夠去比較。根據美國婦產科學會(The Amerci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的指引,計算胎動時,孕婦需要側躺,並把所有能夠感到的胎動都計算在內。孕婦在2小時內應感到至少10次胎動,方才屬「放心」。
胎動減少
胎動的減少,很多時並沒有特別原因。但最重要的是要判別是否有胎兒窘迫(fetal distress)的狀況,而以下是可能造成胎兒窘迫的原因:
1,臍帶壓迫:由於胎兒可以在羊水內自由翻動,因此發生胎兒臍帶繞頸的現象並不少見,足月時有,3成胎兒有此情況。但是繞的程度有鬆緊之分。即使繞兩三圈,但只要是鬆鬆的,很少會造成胎兒窘迫;然而就算只有一個圈,但如果纏繞得太緊或打了死結,就會造成胎兒缺氧、甚至死亡。
2,胎盤早期剝離:若在產期發生胎盤剝離,胎兒的血液會缺氧。可導致即時的生命危險(死胎)。常見的癥狀是孕婦有劇烈的腹痛,合併大量陰道出血和胎兒心跳減速。此情況為懷孕的急症。
3,孕婦發燒:如果孕婦的體溫超過38℃以上,而正處退燒時間,為降低體溫,孕婦身體周邊血流量增加,但相反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減少,自然胎兒也會變得少動。
4,孕婦服用鎮定劑:藥物會經胎盤傳到胎兒,將會導致胎兒活動力減低。
5,胎盤功能不佳:這會造成胎盤供給胎兒的氧氣不足,胎動因而減緩。例子包括吸煙,妊娠毒血症等。
一般來說,胎動在懷孕末期(大概36至40周)會因胎兒活動空間減少而減少胎動,雖屬正常狀況,但也不可因此而輕忽。若是如前述方法認真地計算胎動仍是大幅度地減少,則須儘快到醫院進一步確認是否有胎兒窘迫的情形。雖然在目前為止的臨床研究中,計算胎動並無法完全預防胎死腹中或因缺氧而導致的腦癱,但這是准媽媽唯一能以非儀器方式感受到的警訊。越接近預產期,以上所提及的併發症發生機會越大,所以更需要注意胎動!
早產的危害有哪些?
1,早產兒死亡:早產兒身體各部位器官及組織未發育完善,多數早產兒其微弱的心臟及其它器臟難以支撐其日後成長與發育。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第一大因素。
2,肺部發育不成熟:早產嬰兒的肺部可能發育不成熟,由於其肺泡表面缺乏一種脂類物質,致使肺泡不能很好地保持膨脹狀態,從而進一步導致嬰兒呼吸困難,缺氧,嚴重時甚至會發生窒息。如果癥狀輕微,可先用氧氣罩。如癥狀嚴重,那麼必須採取人工呼吸。呼吸障礙惡化易增加新生兒死亡率。
3,中樞系統發育不全,體溫調節功能弱:早產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儲存的能量少,且不能很好地隨外界溫度變化而保持正常的體溫,因此早產嬰兒容易出現低體溫的癥狀。千萬不可小覷這低體溫,它容易引起早產嬰兒皮膚硬腫、肺出血、嚴重時甚至死亡。
4,肝臟發育不完善,凝血機制差:由於早產嬰兒肝臟的酶體系發育不成熟,以及體內能合成的維生素K的腸道菌群很少。所以,早產嬰兒的出血幾率會更高。常見的出血表現有:皮膚出血、便血、肺出血等等。
5,抵抗力弱:早產兒抗病毒、抗細菌能力差,受周圍環境影響大,容易出現肺部感染等癥狀;敗血症或腦膜炎在早產兒中的發生率幾乎是足月兒的4倍。靜脈內留置插管,氣管內插管和皮膚破損以及早產兒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顯低下,導致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早產兒是唯一易患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者。
6,易引發黃疸:早產嬰兒比足月嬰兒更容易發生黃疸,主要是免疫力低下,肝功能不全而導致。如果黃疸嚴重,血清膽紅素值就會增加,而且會損傷大腦細胞,因此導致腦性麻痹或痴呆症。在這種情況下,毫無治療方法。
7,吮吸能力差:因吮吸能力差,早產兒餵養有難度,可引起低血糖等症,情況嚴重需採用鼻飼方式餵食。早產兒不能正常吮吸乳汁,會造成新生兒的的低血糖,嚴重的甚至要用鼻飼餵養。即使不得已要以配方奶替代,也最好採取少量漸近式的餵食方式。此外,有極少部份的早產兒會發生壞死性腸炎,需要特殊的治療。
8,視網膜病變:早產可能導致視網膜新生血管的正常發育受阻,而造成眼部發育不良,較易有近視等問題,應至兒童眼科追蹤檢查。
9,周腦室及腦室內出血:因早產兒腦室構造不成熟,血管構造相當脆弱,很容易易因腦壓升高,而破裂出血。一般可分為四級,若是輕微出血,且未造成腦室擴大,多半會由腦自行吸收。但是若因大量出血,造成腦室擴大或擴及腦組織,就有可能影響神經功能,造成動作發展遲緩或行為障礙。應於出生后,作腦部超音波,若有問題則需定期追蹤檢查。
10,誘發其它疾病:早產兒常常會發生窒息、呼吸窘迫、肺部發育不全、發育遲緩、神經系統異常、新生兒敗血症、先天性心臟病等一系列健康問題。
早產的徵兆有哪些?
1,子宮收縮:在懷孕滿28周-36周時,如果出現規律、頻繁的宮縮,且伴隨著腰酸、腰疼,這可能便是早產的徵兆。
2,陰道出血:孕晚期(28-36周)時,准媽媽若出現子宮有規律的收縮,並伴隨陰道流血或血性分泌物,且出血量較多,這也是早產徵兆之一。
3,羊水流出:孕晚期,如果准媽媽陰道中有溫水一樣,且氣味自然的的液體,無法控制地慢慢流出,這便可能是早產的徵兆,需要及時就醫。注意:孕晚期很多媽媽會出現假性宮縮,若媽媽無法判斷兩者之間的區別時,可及時就醫。
4,腹痛:倘若生產提早到來,那麼准媽媽會出現類似痛經的腹痛。情況嚴重者還會發現下體分泌物增加、發生陰道出血情況。出現以上情況需要及時就醫檢查,避免發生早產。
5,嘔吐:嚴重嘔吐會造成孕婦脫水甚至有性命之憂,需及時就醫。
引起早產的因素有哪些?
1,抽煙、酗酒、使用成癮性藥物;
2,個人衛生習慣不佳,造成泌尿道或生殖系統經常發生感染;
3,工作負荷及壓力過大;
4,營養不良(失衡),體重低於45kg;
5,懷孕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
6,兩胎懷孕間隔小於一年;
7,曾接受過人工流產或子宮頸錐狀手術者;
8,曾有早產經驗者。
准媽媽何時需要就醫?
產婦可以對照下面例舉的癥狀,若同時出現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要及時就診。
1,宮縮有異,規律性宮縮發作頻繁(>5次/h,持續>2h);
2,下腹陣痛;
3,背部下方隱隱作痛;
4,下腹、大腿兩處壓力變大,表明盆腔沉重;
5,與平常比較,腸運動速度加快;
6,下體分泌物增多,呈水狀,或帶有血絲;
7,准媽媽自我感覺身體異常。
預防早產的12個措施
1,孕前保健要做好:備孕前,考慮年齡,盡量別在低齡或高齡(小於17,大於35歲)生孩子;考慮體重,BMI在20.0-24.9 kg/m2最好;戒不良嗜好,吸煙、酗酒、吸毒等;完善孕前檢查,積極治療原有疾病。
2,孕期產檢不可少:按照規定時間定期產檢,完善胎兒相關畸形的篩查。注意預防病毒、細菌等感染,防止胎膜早破,絨毛膜羊膜炎等疾病的發生。另外,還需積極預防各種妊娠合併症的惡化及併發症的發生。特別是一些患有妊娠高血壓、心臟病、懷雙胞胎等多胎妊娠、胎盤前置以及羊水過多這些情況的孕婦,每次的產檢都要準時,每天還要堅持數胎動,如果發現異常,要第一時間去醫院。情況嚴重的,孕後期還要住院保胎。
3,健康管理日常生活: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不熬夜;要注意工作強度,適時休息,避免勞累;不要長時間站立,不要拿過重物品;注意性生活頻率,孕晚期,盡量避免同房;行走小心,不長時間逛街,不在剛擦完的地板上行走;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長途旅行;一旦准媽媽受到嚴重的外力撞擊時,就會引起胎兒劇烈的胎動,甚至造成流產、早產等。
4,環境溫度適宜:在孕婦或臨產婦的家庭護理中,室內溫度要保持在26-28攝氏度,相對濕度55-65%之間,還要保持空氣新鮮。夏季易發早產,更要注意環境溫度;冬季又易受涼受寒,引發胎動。
5,時刻注意子宮收縮情況:宮縮是早產的最明顯跡象,懷孕時子宮通常是鬆弛的。在懷孕中期,一天當中子宮可能會有3-5次的收縮,此時孕媽媽會感覺肚子硬硬的,但如果收縮的次數過於頻繁,甚至可能到達每小時3次以上,就要十分注意了。此外,如果有下腹、下背酸痛,明顯的下墜感、外陰部壓迫或出血、破水等,就要考慮早產的可能,需要立即就醫。在懷孕還不到24周時就發生了宮頸的變化,但又沒有宮縮,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做宮頸環扎。手術時,醫生使用一種結實的縫線環繞你的宮頸縫合,以加強宮頸的力量,幫助宮頸口保持關閉。對於曾經有過3次或更多次在孕中期發生無法解釋的流產或早產的女性來說,宮頸環扎可能會有益處。
6,注意孕期個人衛生:孕期陰道內環境會發生變化,准媽媽的免疫力減低,陰道分泌物增多,遭受細菌感染的幾率也會增加,因此要注意個人衛生,不給細菌可乘之機。一旦發現有外陰搔癢、白帶異味或異常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7,注意口腔健康:育齡期女性常見的口腔疾患是牙周病,口腔厭氧菌感染性牙周病是流產及早產的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應該在孕前就治療口腔疾患;平時要正確刷牙。
8,發燒必須馬上看醫生:發燒是感染的癥狀,體溫的增高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因此必須儘快去醫院,使體溫降下來。如有必要,醫生會讓孕婦服用專用的退燒藥或使用抗生素。如果胎兒在子宮裡發生窒息,或孕婦本人有危險,醫生可能會決定提前讓孩子出生。
9,保持身心愉快,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如果總是處於緊張和疲勞的狀態,那麼胎兒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唱歌、音樂、讀書、繪畫、散步,以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等等。
10,孕期千萬不可亂吃藥或補品,且要遠離可能致畸的藥物;諮詢專業人士,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健康的功效營養製劑補充營養不足;一旦有亞健康癥狀(包括孕吐、便秘、尿道感染等),盡量選用功效營養製劑,不要亂用藥物。
11,孕期盡量避免X光或其它輻射照射;手機、電腦、電視等電子產品,要盡量減少使用時間;盡量遠離高壓線或通訊站。
12,營養管理六原則:
(1)多攝取優質蛋白質:蛋、肉、奶、魚蝦、海鮮、菌類等都要攝入,保證飲食均衡,營養充足。注意飲食衛生,以免因不潔食物引起腹瀉、腹痛而造成早產。
(2)多吃最佳保胎蔬菜——菠菜。孕早期的兩個月內,應多吃菠菜或服用葉酸膠囊。但菠菜含草酸也多,草酸可干擾人體對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可將菠菜放入開水中焯一下,則大部分草酸即被破壞掉。
(3)吃最佳防早產食品——魚。調查發現,孕期每周吃一次魚,早產的可能性僅為1.9%,而從不吃魚的孕婦早產的可能性為7.1%。
(4)忌用辛熱性調味料,如茴香、花椒、胡椒、桂皮、辣椒、大蒜等。應少食山楂。山楂可加速子宮收縮,可導致早產,最好「敬而遠之」。
(5)不可攝取太多的維生素A,以免導致早產和胎兒發育不健全;豬肝含極豐富的維生素A,忌過量進食;忌食黑木耳,它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不利於胚胎的穩固和生長;忌食杏子及杏仁,杏子味酸性大熱,且有滑胎作用,為孕婦之大忌。
(6)忌食滑膩之品,如苡仁、馬齒莧。苡仁對子宮肌有興奮作用,能促使子宮收縮,因而有誘發早產的可能;馬齒莧性寒涼而滑膩,對子宮有明顯的興奮作用,易造成早產。
最後最重要的提醒:諮詢一個貼心的健康管理師,為自己做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方案,從備孕、懷孕,到生產期、月子期、哺乳期,甚至嬰幼兒的健康管理一條龍服務。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加拿大博士龍健康管理中心,可以為你提供這樣的生命健康全周期服務!
*** 每篇文章, 慧周的專家都仔細撰寫, 編輯和最後核對過, 請相信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有問題請電郵info@chelsea98.com ***
Chelsea98.com–慧周百萬龍之大健康項目 Kyle龍博士, 註冊營養師, 註冊健康管理師, 來自慧周智能金融教育集團 -真誠.明晰.高效的個性化FAH財商逆商健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