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古城牆大全(中)

作者:kylelong  於 2009-5-6 03: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國旅遊|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評論

關鍵詞:

12,潮州城牆

    廣東潮州市的潮州古城牆,始建於宋代,但為低矮土城;皇五年(1053年)重建,實際僅用了8個月時間。紹定年間(1228年—1233年)將外城改用石砌,潮州的城牆始有子城和外城之分。從三陽門之南,環繞西、北一直延伸到金山後,全長951丈,並辟「貢英」、「湖平」、「鳳嘯」、「和福」4個城門。乾道6年以後,新修東城,北從金山起,沿著韓江堤岸,與南端的舊城相接,長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東城設4個城門,連同原來的舊城,全城共設11個城門,即:三陽門、小南門、下水門、浮橋門、竹木門、上水門、州學門、鳳嘯門、和福門、湖平門和貢門。城上構築鋸狀矮牆共4000多堞。目前,綿延八里的城堤上,依舊點綴著四座城樓:下水門城樓、廣濟門城樓、竹木門城樓、上水門城樓。
13,鳳凰城牆

    湖南鳳凰城的鳳凰古城牆,始建於清康熙43年(1704年),現存北門城牆,后又經修復,整個城牆連接北門城樓與東門城樓之間,前臨清澈的沱江河。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建於清朝年間,銹跡斑斑的鐵門。北城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裡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14,汀州城牆

    福建汀州的汀州古城牆,始建於唐代,長約4公里,它從卧龍山頂金沙寺兩翼沿山勢逶迤而下,把半座卧龍山都圈進城內,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汀州古城獨具的特色,猶如掛在觀音菩薩脖子上的佛珠,所以有「觀音掛珠」美譽。2003年10月先後分段修復了紫陽祠至朝天門186米古城牆,紫陽祠至雲驤閣小門49米古城牆,雲驤閣至宋慈亭67米古城牆,還新築了「涌金」城門一座。至此,修葺一新,巍峨壯觀的汀州古城牆,從朝天門至紫陽祠,再沿坡而上,翻過雲驤閣,順陡峭山勢盤桓而下,經上官周亭,直抵宋慈亭,與1993年修復的古城牆相連,沿汀江穿過麗春門,一直通到五通門,全長達671米。
15,建水城牆

    雲南建水縣的建水古城牆,位於昆明之南220公里,古稱步頭,亦名巴甸,建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22年(公元1389年)擴建為磚城。東門朝陽樓,雖歷經多次戰亂和地震,至今近600年,仍舊巍然屹立。建水縣在元代就始建廟學,明洪武年間建臨安府學,萬曆年間又建建水州儒學。清代先後建立了崇正、煥文、崇文、曲江四個書院。當時,有「臨半榜」之稱,即雲南科舉考試中榜者中,臨安府就佔了半數左右,堪稱雲南之冠,在全國也不多見。建水古城歷經12個世紀的建設,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築,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和「民居博物館」。
16,臨海城牆

    浙江台州市的臨海古城牆,有「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之稱。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於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台林立,雉堞連雲,城樓高峙,與北京八達嶺相較,可稱雙絕 ,稱之為「江南八達嶺」,並不過譽。更有其獨特之處是,臨海古城牆兩側,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牆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
17,壽縣城牆

    安徽壽縣,古稱壽春,自楚考烈王22年(公元前241年)遷都於此,曾10次為郡,並屢為州郡治所。壽縣的古城牆基堅牆固,氣勢雄偉,迄今保存完好。今城牆為南宋寧宗12年(1206年)建康都統許俊重築,牆磚面亦常見「建康許都統造」字樣。城之平面略呈方形,城牆周長7141米,高8.3米,底寬18-22米,頂寬4-10米,牆體以土夯築,外側貼磚,外壁下部有2米高條石砌基,通體向內欹斜,層層收分。城外東南為濠,寬約60米,北環淝水,西接壽西湖,外壁牆腳築有寬約8米的護城石堤。城有四門,東為賓陽,南曰通淝,西稱定湖,北名靖淮。四門皆有護門瓮城,其中西門的外門朝北,北門的外門朝西,東門內外兩門平行錯置,具有軍事防禦和防汛抗洪雙重功能。
18,夔州城牆

    重慶市奉節縣的夔州古城牆,面積為1700平方米,城牆總長182米、高7.37米,保持了原「夔州古城牆」歷史風貌。「夔州古城牆」屬三峽庫區地面文物遷建工程中最長的古城牆。其中,依斗門,又名大南門,始建於明成化10年(1474年),得名於杜甫詩名「每依北斗望京華。」城門保存完好,系條石壘砌,高13.7米,長27米,厚13米。三峽工程后整體遷至寶塔坪。奉節,古屬夔州。這裡,初為夔子國,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戰國時,這裡屬楚國管轄,秦漢年間改為魚復縣。關於「魚復縣」的名稱,傳說與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唐貞觀23年(公元649年)改稱奉節縣,隸屬夔州府。因奉節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了奉節的縣名,而稱它「夔州」或「夔府」。
19,榆次城牆

    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邊緣的榆次老城位於榆次城區南部,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初建成時為土城,城「周五里,高三丈,基廣四丈,上廣兩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明嘉靖20年(1541年),土城牆全部砌為磚牆,且牆基增寬一丈,達到了五丈,牆高增加五尺,達到三丈五尺,城牆上增設敵台20個,角樓4座,增設警鋪16個,同時,重新清理了護城河,在護城河外設置掩護性建築。榆次城設有四門,上建樓櫓。城之東門名叫迎曦門,南門叫觀瀾門,西門叫帶汾門,北門叫望岳門。
20,隆里城牆

    貴州省錦屏縣的隆里古城牆,是一座已有600多年歷史的明代軍事屯堡,古城至今保存著古城牆、古街、古井、古建築等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其中古民居大多建於明清時期。城牆高一丈二尺,城壕深一丈,城周圍三里三分,東西南北有炮台者四,后改為鼓樓祀神,四炮樓保存較完好。隆里古城不大,城牆周長約1500米,在古代有2米多高,這個小小的石頭圈子建於明洪武年間。
21,青岩城牆

    貴州省貴陽市南郊的青岩古鎮,距市區約29公里。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設青岩堡至今已有620多年了。天啟4年至7年(公元1624年-1627年)在離青岩堡約1公里的「四隻把」坡(地名)建土城,時人稱為「王城」音譯漢語為「兵城」或「營盤」之意,這是今青岩城的雛形。城門上大書「定廣門」三個字。城門左右兩邊有逶迤城牆,上築敵樓、垛口、炮台。全部用方塊巨石築就,一派青灰蒼黑。古鎮曾有九寺、八廟、三宮、三閣、一院、一樓,還有石牌坊、城牆等古建築群。原為土城,經數百年歷史滄桑,經多次整修擴建,由土城而漸成街巷縱橫錯綜之石城。
22,曲阜城牆

    山東省曲阜市孔子故里的明故城城牆,始建於1512年至1522年(明嘉靖元年),這是曲阜明故城的南城牆。曲阜明故城是為護衛孔廟而建。「移城衛廟」,這在世界城市建築史上也極為罕見。故城牆高約9米,底部寬約8米,城周長約4.8公里。故城牆內為曲阜老城區,面積約1.41平方公里。城外護城河寬、深約3.3米,城與河之間距7至10米不等。故城有5門,且均建有瓮城。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因歷史原因大部拆除,僅留正南門、北門和西北、東北兩處城角。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曉安 2009-5-6 04:19
美,太美了。和有非常好的攝影技術,多少年來一直想去觀賞,無奈缺於機會。
回復 kylelong 2009-5-6 04:53
曉安: 美,太美了。和有非常好的攝影技術,多少年來一直想去觀賞,無奈缺於機會。
應該去看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6: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