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學故事:青春的情,無悔的夢(連載之十一)

作者:kylelong  於 2009-3-19 11: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生活經歷|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28評論

關鍵詞:

游騎樓  老街處處有故事

流口水  小吃樣樣夠意思

 

 

因為開心,所以陶醉;因為貪心,所以迷醉。

 

在廣州的第二個春節里,我和幾個同學遊覽了廣州很多地方,什麼越秀公園啦、流花湖公園啦、東風公園啦等等,甚至包括白鶴洞、芳村一帶,還到廣州文化公園參觀了當時最新的「人造衛星及長征火箭」展覽。

 

乘車到海珠廣場下車,解放路、中山路、北京路以及文德路一帶,是我們常逛的幾條街。這裡的小商品市場很多,大多數商品來自香港。不要說逛街只是女生的嗜好與專利,我們男生也跟著一起東瞧瞧西看看,給女生們出出主意。看見合適的東西,也忍不住買一點。

 

廣州的騎樓,猶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洋樓以及福建的土樓、傣族的竹樓一樣著名,是最具嶺南特色的建築。史料記載,商業騎樓建築最早見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後來才流行於歐洲,近代才傳至世界各地的。廣州騎樓最早的主人是在19世紀中從南洋攢下血汗錢的那些人。不論是老廣州、新客家人,還是外來的遊客,只要在廣州生活一段時間,一定會記住廣州的上下九、第十鋪、北京路、狀元坊,也一定會記得那街道兩側的騎樓。騎樓分為樓上、樓下兩部分,樓下是商鋪,二樓以上住人。樓下的商鋪凹進去一部分,樓和樓連在一起,這凹進去的部分就形成了一條能遮風擋雨的騎樓走廊了。

 

在廣州多雨的季節,雨水一點也不影響騎樓街的生意。對騎樓街的感情也許就發生在雨天,正因為下雨是偶然性的和間歇性的,在慌慌忙忙的躲避之後,騎樓就像一把永遠撐開的大傘,給逛街的遊客一個安全的避風港。有那麼多的人流和客源,在騎樓街做生意,當然是許多商人所嚮往的。事實上,廣州的許多老字號,早年都是從騎樓街崛起,然後名揚全國,甚至海內外。現在多倫多的唐人街附近,也有一些騎樓建築,想必也是早期華人的建築。

 

逛在街上,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廣州的小吃。如果蒸棕、鮮蝦腸、雲吞面、砂鍋粥、荷葉飯、腸粉、沙河粉、牛雜蘿蔔等等。漫步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如果發現有些人圍著一個熱氣騰騰的小攤,或端著碗、拿著竹籤子獨自慢品;或三三兩兩頭挨著頭,你一塊我一塊的分享著什麼東西,那香勁兒讓誰看了都會垂涎欲滴。不用說,那一定是牛雜――廣州最傳統的街邊小吃。多年以後,老家湖北也有了牛雜,但總是感覺不到廣州的那種風味。有時候總是把粵語的「吃」和「死」分不清楚,和廣州的同學在一起,想說「你們先吃,我后吃」,結果聽起來卻是「你們先死,我后死」。後來,幾個同學每次見面,總是問「今天死沒死」。

 

校慶后,學校大門對面開了一條飲食街,想必是專門賺學生錢的。我常常是叫一杯散裝的啤酒、一碗牛雜、一盤炒粉。廣州的炒粉,味道很特別,除了加青菜和瘦肉外,還要加豆芽、大蒜。大學畢業離開廣州前,我經常就吃這個,也是看著師傅做,自己就慢慢學會了。無論在哪裡,只要有米粉,我就炒著吃,回味一下大學時光。

 

開學后不久,我就擔任生物系學生會學習兼宣傳部長,助手是一位大一男生。學生工作就多了起來,首先是接待華南師大生物系訪問團,也都是學生會的幹部。我給他們介紹中大校園、生物系,還有帶他們參觀2樓的標本室,還有不遠處的竹園,這是給自己鍛煉口才的一個絕好機會。

 

隨後,學生會又組織了「5·4」書法展和「英語晚會」。聘請了系裡幾位退休的老師,他們都是書法高手,做書法評委;還有剛從美國回來的幾位教授,作為英語評委。我們班一位來自湖南長沙的男生,書法的確頂呱呱,植物班和動物班也有高人,獲獎的還真不少。至於英語競賽,還是我們班的2位美女獲得第一,記得獎品是英語詞典。

 

與往屆學生幹部一樣,我也開始培訓大一的學生幹部了。由於我對廣州的了解不多,更不會講粵語,我專門找那些本市的學生作為培訓對象。因為做學生幹部,要做到「天時、地利、人和」,了解廣州、懂得粵語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讓更多的同學參加。

 

一棵大樹的長成,光有種子的「因」未必能萌芽,當中還必須有陽光、空氣、水份、土壤等眾「緣」成就,才能綠樹成蔭。生物學原理簡單易學,校園生活也是這樣,社會生活同樣如此。

 

 

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8 個評論)

回復 rtc4rtc 2009-3-19 11:23
沙發還在
回復 kylelong 2009-3-19 11:25
rtc4rtc: 沙發還在
回復 rtc4rtc 2009-3-19 11:33
現在在這邊還是能吃到廣州的很多點心和菜肴,唯獨找不到粉腸,因為加拿大立法禁止吃。 多好的粉腸粥、喈喈粉腸煲。只有會廣州吃了。
回復 kylelong 2009-3-19 11:34
rtc4rtc: 現在在這邊還是能吃到廣州的很多點心和菜肴,唯獨找不到粉腸,因為加拿大立法禁止吃。多好的粉腸粥、喈喈粉腸煲。只有會廣州吃了。
不會吧?多倫多有啊!
回復 6月 2009-3-19 11:37
踩一腳表示我來過,順便問聲好:)
回復 kylelong 2009-3-19 11:39
6月: 踩一腳表示我來過,順便問聲好:)
謝謝啦。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09-3-19 13:28
開心。
回復 inor12 2009-3-19 19:21
那廣州的小吃令人著迷.  各大中國城彷彿都至少有一家經營那一帶的推車小吃店.  該去光顧了.
回復 kylelong 2009-3-19 21:31
inor12: 那廣州的小吃令人著迷.  各大中國城彷彿都至少有一家經營那一帶的推車小吃店.  該去光顧了.
哈哈。流口水了不是?
回復 kylelong 2009-3-19 21:31
人間的盒子: 開心。
回復 楊維和 2009-3-19 23:53
上大學的時候,胃還是開放型,很可以接受各種美食。

如果而立之年再出國,就是一個中國胃,在異國他鄉遊盪。當然,也接受本地美食,比如德國一鍋煮的土豆湯等,但接受起來,打點折扣,沒有大學時光那麼徹底。
回復 kylelong 2009-3-20 01:00
楊維和: 上大學的時候,胃還是開放型,很可以接受各種美食。

如果而立之年再出國,就是一個中國胃,在異國他鄉遊盪。當然,也接受本地美食,比如德國一鍋煮的土豆湯等,
哈哈。如果自己學會做,就不用擔心了。
回復 rtc4rtc 2009-3-20 02:38
kylelong: 不會吧?多倫多有啊!
溫哥華沒有,是禁止的,就是私人的也買不到。
回復 kylelong 2009-3-20 02:50
rtc4rtc: 溫哥華沒有,是禁止的,就是私人的也買不到。
回復 xinsheng 2009-3-20 04:31
前6段-有趣生動。
回復 kylelong 2009-3-20 04:35
xinsheng: 前6段-有趣生動。
謝謝點評!
回復 媽媽咪 2009-3-20 05:27
龍老師也是個美食家啊。。。。。。。
回復 kylelong 2009-3-20 06:46
媽媽咪: 龍老師也是個美食家啊。。。。。。。
所以就越來越胖。
回復 媽媽咪 2009-3-20 06:53
kylelong: 所以就越來越胖。
快吃大肉啊,減肥的。。。。。
回復 kylelong 2009-3-20 06:54
媽媽咪: 快吃大肉啊,減肥的。。。。。
哈哈!主要是運動少了,沒辦法,職業病。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