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木棉 登上白雲賞秋風
讀莎翁 理解國父博愛濃
在中大校徽的圖案中,木棉花是最醒目的。
當看見木棉樹金黃的葉子隨風飄落的時候,我意識到那陽光燦爛並帶些躁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清風氣爽但有些靜雅的秋天則消然而至。南國的秋天與長江一帶不同,校園裡很多樹都是常青的,校園的草坪也是一樣的綠色。校園的秋天,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木棉樹。木棉樹,也叫英雄樹,是廣州有代表性的植物,紅色的木棉花是廣州的市花,在廣州的大街小巷你可以隨時看到這種樹。每到臨近秋天,樹葉突然在一夜之間變得金黃金黃。一眼望去,你會突然驚訝地發現滿校盡戴黃金甲,在陽光的照耀下,色彩異常絢麗,令人極度陶醉。
輔導員安排我們參觀全國著名的「廣交會」,然後就到南粵名山之一的白雲山秋遊。白雲山位於廣州市的東北部,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稱,由30多座山峰組成,為廣東最高峰九連山的支脈。主峰摩星嶺高382米,峰巒重疊、溪澗縱橫,登高可俯覽全市、遙望珠江。每當雨過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由此而來。白雲山景色秀麗,名勝古迹甚多。在輔導員的帶領下,我們瀏覽了山上大部分古迹。宋代所建的「天南第一峰」牌坊,是白雲山古建築中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牌坊,也是去登摩星嶺的必經之路。到了山頂,我們欣賞了全城的景色和珠江的風光。然後,我們來到麓湖遊覽區劃船。麓湖,是白雲山風景區3大水庫之一,也是廣州4大人工湖之一。當時班上有個同學帶了相機,我們幾乎都是全班集體合影,擔心膠捲不夠。後來,在物理課學習洗相時,我們自己偷偷洗了很多,分發給同學們,那時的班費很少,大部分同學的家裡都不富裕。
「12·9」歌詠比賽,是全國高校最隆重的活動之一。我們班的大合唱參加了生物系的比賽,我依然是當仁不讓的指揮。不過,比那次比賽印象更深的,還是在全國高校流行的交誼舞。湖南來的一位高個子男生,被同學們稱為「交誼舞王子」,跳舞真的是一級棒,情歌也是他最拿手的。對於喜愛音樂的我來說,就有了一個最容易接近的老師。實際上,大一時,開始一段時間的適應后,後來的學習並不是十分緊張,業餘時間很多。我很多時間就用來學習交誼舞、鄧麗君的「靡靡之音」、徐小鳳的女低音,還有小提琴。
那時候,我很迷小提琴。特別喜歡各種舞會的圓舞曲、小夜曲等,尤其是舒曼的《小提琴夢幻曲》、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以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圓舞曲》等等。小提琴是找輔導員借的,作為班幹部,經常在晚自習時被輔導員叫出去「談學習、談生活、談工作」。當然,與這樣的美女輔導員在寂靜的校園裡散步,心情自然很爽。只是我談什麼就直接談,不會轉彎抹角,也不會聽話外之音。有時候,覺得班上有男生在背後議論些什麼,只是我現在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否錯過了什麼。現在大一的男生,就沒有如此純潔了。
我們那一屆只有3個班:動物班、植物班和生化班。為了活躍學生生活,學生會建議我們搞一個「化妝晚會」,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們很快就到文藝部借了各種各樣的奇裝異服,一位來自韶關的帥哥當場就化裝成貴婦人,胸部還用兩個茶杯蓋頂起來,在校園裡一路走過,引來眾多同學的目光和笑聲。我們幾個班幹部商量后,決定演出《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是莎翁早期作品,第4幕「法庭」一場是全劇的高潮,我們就選的這一劇。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好友巴薩尼奧成婚,向猶太人高利貸者夏洛克借了3千金幣。夏洛克因為安東尼奧借給別人錢不要利息,影響了他的生意,又侮辱過他,所以藉機報復,在借約上戲言3個月期滿還不上錢,就從安東尼奧身上割下一磅肉抵債。安東尼奧因船失事,不能如期還錢,夏洛克就提起公訴,要安東尼奧履行借約。圍繞一磅肉的訴訟,每個人都投入這一糾葛,夏洛克的貪婪和殘忍,鮑西婭的聰敏和機智,安東尼奧的狹義精神,我們每個人都表演得栩栩如生,迎來全場的陣陣掌聲,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飾演安東尼奧,美女副班長飾演鮑西婭,來自湖南的一位「特型」男生飾演夏洛克,還有安東尼奧的朋友、陪審團等等,班上大約有一半的同學參加了排練與演出。在排練時,大家都很默契、很認真,但在正式演出時,那位「夏洛克」現場拿出一把鋒利的匕首,對著我的胸口直晃悠,著實嚇了我一身冷汗,排練時沒有的。整場演出十分順利,有劇照留作紀念。20年後,同學們聚會時談到這次演出,大家還記憶猶新。
夏洛克顯著的性格特徵之一是貪婪和吝嗇,而安東尼奧借錢從來不取利息,這表現出他為人處世的善心。從表面上看該劇似乎在提倡揚善懲惡的傳統道德,然而,當我們把它放在宗教改革運動和文藝復興的歷史大舞台上,就會發現莎士比亞不僅僅只是在宣揚傳統道德,更是在描述伊麗莎白時代的社會現實,並通過這樣的描述來表達他對基督教的一種態度,在劇情的深處隱含莎士比亞對恢復基督教聖潔性的期望,尤其是表達基督的那種寬宏大量、那種博愛精神。
國父認為,「博愛」是「人類寶筏,政治極則」,是「吾人無窮之希望,最偉大之思想。」「博愛」是國父政治學說的一個核心思想,國父根據西方社會政治學說中的自由、平等、博愛,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鑄,使其博愛思想更具有時代和世界的意識。他不遺餘力地宣傳「博愛」思想,多次把「博愛」題詞分贈世界各地的國際友人,把「博愛」、「天下為公」、「世界大同」視為理想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最遠目標,贏得世人對他的尊敬與好評,是他遺留給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也是我們當時演出《威尼斯商人》的基本寓意。
現在,印有「博愛」、「天下為公」等國父題詞的校徽、胸牌,在校園裡處處可見。它們載著國父的遺願,把博愛之心傳遍世界。
友情銜接:
童年故事:
https://big5.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0238.html
中學故事:
https://big5.backchina.com/space-250647-do-blog-id-2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