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是中國古代著名故事。
《韓非子》講:有一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麼盾都戳的穿。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時,此人無以對答。
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抵觸、不相應合。
這個故事以及其中的哲學道理或語言邏輯,有任何問題嗎?沒有!
果真沒有?如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呢?問題出在這句話: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
感覺幾千年來,沒人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說無法回答。其實,答案很簡單:兩敗俱傷!
首先是製作毛或盾的這位,他在製作前,設計的就是針對敵方的武器,而不是針對自己的武器;他必須首先了解敵方武器的精銳程度,才能做到勢如破竹,以一當十。
其次,面對自己的毛或盾,他是分開出售,而不是同時出售,而且出售的對象也不一樣,這叫有的放矢,才能賺錢。就像美國軍售,一邊買攻擊性導彈,一邊買導彈防禦系統。你說美國會不會用自己的導彈防禦系統,來防禦自己的攻擊性導彈?
為什麼是兩敗俱傷呢?因為兩者都具有強大的效果,都是最先進的,必定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各方面因素,自己絕對不會僅僅是受傷者,並且有一整套輔助系統,確保自己有第二次打擊或還擊能力。
最後談談看問題的角度。
每件事的發生,都是有條件的,不是孤立的。「用你的矛刺你的盾」,這件事,本身發生的幾率很低,除非條件存在,那就是購買同一家毛和盾的兩者之間,有敵對關係。
無論是無堅不摧的毛,還是無尖不擋的盾,都不是獨立發揮效果的,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人的因素不可忽視!當你看到了無堅不摧的毛,可能沒有看到是誰在使用這枚毛,是關羽,還是劉備;當你看到了無尖不擋的盾,可能沒有看到是誰在使用這柄盾,是林青霞,還是林黛玉。
所謂自相矛盾,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看問題的人,自己局限了自己的視野,自己狹隘了自己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