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童年故事(連載之六):大慶路的爆玉米花

作者:kylelong  於 2008-11-25 06: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生活經歷|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5評論

關鍵詞:

高樓大廈平地起

孩童教育智添益

祖孫情深傳家訓

如水人生忍為一

 

機械廠在大慶路修職工宿舍,在當地也是一個轟動性新聞。那是64層樓的樓房,基本解決了全廠職工的居住問題,我們一家分配在2層。流行的家庭四大件好像是手錶、自行車、收音機和縫紉機,我們家也都有了家裡第一次有了自來水,那種感覺,就好像我們已經進入「共產主義」。

 

新家離學校近了,上學只需走半個小時。我加入了「紅小兵」,菱形的袖章別在左邊衣袖上,挺神氣的,有時候也把姐姐的「紅衛兵」袖章偷偷拿出來戴一戴(當我想加入「紅衛兵」的時候,文革就結束了)。那時,最令父母頭疼的事情,就是每天早上要記得帶「紅櫻槍」,那是每個學生在上課前集合操練時必備的。我們的「紅櫻槍」都是父親做的,竹竿是父親多餘的釣魚桿,先用白紙包卷,再用紅色紙條斜著包一圈,就形成了紅白相間的「槍桿」,頭上用鐵絲鉸一個菱形的「梭鏢」,最後還要用紅紙條做成穗,粘貼在「梭鏢」下方的槓桿上。

 

放學后,小夥伴們聚集在一起甩煙盒。我們按照香煙發行的年代和城市來「規定」它們的價值大小(比如1千、2千、1萬、2萬等等),摺疊成三角形,然後每人拿出幾個,放在一起甩在地上,吹氣拍打。誰的「大」,而且壓住別人「小」的,那就全部歸「大」家。大學畢業后,我清理學生時代的「財產」時,居然發現我擁有好幾千枚老煙盒的「家當」。現在看來都是古董了,市場價值不菲。

 

除了甩煙盒,我們還玩一些以前的老遊戲,什麼打彈珠、跳房子、跳繩子等等。附近有很多工地,都是正在修建新的樓房,有很多鵝卵石和細沙,這就成了我們的「遊樂場」。我們在鵝卵石堆里尋找奇形怪狀、五顏六色或者有花紋的鵝卵石,當作自己的「寶貝」;在細沙堆里做「陷阱」,讓其它夥伴找,一旦誤入「歧途」掉進去,就算失敗。

 

到了晚上,鄰居小夥伴們自由組成「小喇叭宣傳隊」,每人手裡拿一個自製的紙話筒。然後,我們排成一列,穿行在居民宿舍之間,並一起大聲叫喊「防火防盜,小心火燭」。現在看來,那是我小時候的第一次「義工」。與義工不同的是,還要給學校老師寫「課外活動小結」。

 

大慶路,是那個年代的產物。不過,這裡也確實鑽探過石油,我們住的宿舍旁邊就有一口廢棄被封的油井,我們經常丟小石頭進去,聽落入水中的聲音。工廠附近有一所大學――江漢石油學院,是當時全市唯一的大學。那時的大學,好像管理比較鬆散,也沒有大門,我經常去校園玩耍。有時候還偷偷站在教室外面「聽課」,只是聽不懂。不過,有一次聽見教室裡面有唱歌,而且是很熟悉、很流行的革命歌曲――《金色的太陽》。我記得歌詞是這樣的:金色的太陽升起在東方,光芒萬丈。東風萬里,鮮花開放,紅旗像大海洋。偉大的導師,英明的領袖,敬愛的毛主席!革命人民心中的太陽,心中的紅太陽。萬歲,毛主席!

 

開始沒聽懂他們唱什麼,嘰哩咕嚕的,後來才明白是英語課,他們唱的是英文歌。經常去聽,就只學會了最後一句:

 

Long live, Chairman Mao

Long live, Chairman Mao

Long live, Long live, Chairman Mao

Long live, Chairman Mao

 

父親學的是俄語,母親就讀的師範學校不學外語,姐姐也還沒有學英語,我就成了家裡唯一可以說一句英語的人,而且是唱出來的,特自豪。英語也是革命的工具啊!只是出國后,這句完全沒用。前幾年,「江漢石油學院」改名「長江大學」,我特意到綠樹成蔭的校園參觀過,更沒有料到的是會被校方聘為那裡的兼職教授。

 

那時的露天電影院很多,江漢石油學院有,工廠也有,只是在同一時間播映不同的影片,電影消息也傳播很快。所謂「露天電影院」,就是在一個操場中架起2跟柱子,中間懸掛白色的幕布,大家都是自帶凳子,也有很多人站著看。如果去晚了,就只能看反面。有時候看到很多人是左撇子就覺得奇怪,原來已經看得如神了,忘記是反面(大學時代也有這樣的露天電影)。沒有公交車,父親的肩背,就是我「坐騎」。下小雨,很多人也是堅持看完;如果是大雨,那就趕緊回家。流行的雨傘是一種現在大家戲稱為「黃金葉」的老式木製油布傘,一到雨天,大街上就是清一色的「黃金葉」。

 

播映的電影以《八個樣板戲》為主,就是《紅燈記》、《沙家浜》、《紅色娘子軍》、《龍江頌》、《海港》、《白毛女》、《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后還加了2部:《杜鵑山》和《平原作戰》。每次播映電影前,一定有「加映」,內容主要是毛主席接見外賓、毛主席視察全國各地以及祖國的工農業生產等等。只要有毛主席出現,全場就一片歡騰,大家一起鼓掌。有一次,露天電影播映《宇宙》,激起了我對科學和自然的極大興趣,後來初中時還自製過一個2米高的大型「天文望遠鏡」,可以看見月亮上面的環行山。現在這「寶貝」還在老家收藏著。

 

不久,外祖母和我們住一起了,她也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雄偉」樓房。似乎誰也不願意提起外祖父之死,據推測,當時的外祖母也應該是當地的一代名媛。外祖母曾經給我回憶過一些片段:家裡有很多房子和田地,傭人丫環一大堆;日本人入侵時,家裡也曾遭殃,四處流浪;有一位表叔參加了「洪湖赤衛隊」,後來犧牲了;解放初期,政府沒收了幾乎全部財產。外祖母是何等精明之人,「私藏」了很多值錢的東西,當時手中還拿著電影里貴婦人常用的一串銀制首飾。外祖母認識字不多,清朝時期的女性是不允許識字的,但「女紅」絕對是一流的。受外祖父的影響,外祖母也學會了很多古詩、農諺和民謠。我認識的字不多,也記了滿滿一個筆記本,至今還收藏著,雖然很多地方都是用漢語拼音代替的。

 

三寸金蓮,很多人都沒有親眼見過。第一次給外祖母洗腳時,的確是非常驚訝:大拇指沒有什麼不同,後面4個腳趾卷在一起,形成一個45度的角,包住腳底。用尺子一量,就是三寸!當時就想:看著都疼,怎麼走路?但在封建時代,如果女性沒有「三寸金蓮」,是永遠也嫁不出去的,何況外祖父家裡也是官宦人家。母親回憶說,舅舅也曾經幫外祖母「裹腳」,一邊裹,一邊哭,棉布上總是有血。我也幫外祖母剪過腳趾甲,手一直發抖,擔心剪出血來。

 

後來,姐姐去市裡較好的學校上學了,中午不回家,而父母親在工廠吃飯,我每天中午只能回家吃飯。外祖母白天在家裡聽收音機、和金魚說話。中午我一進門,外祖母就已經把我的飯菜做好了,熱在鍋里。當一樓有人吆喝「爆米花」時,外祖母就是邁著那雙小腳,手裡拿著一碗米和一個筲箕,一步一步走下樓,然後又拿上樓。當我回家時,有鬆脆的爆米花吃,有時候是爆玉米花或者紅薯(當地稱紅苕)片,心裡只有「開心」二字。有時候,我也牽著外祖母的手,一大一小2個人去爆米花,看著那水葫蘆式的高壓罐在爐子上烤,直到震耳欲聾的響聲傳遍四周,趕緊捂住外祖母的耳朵,而外祖母卻捂住我的耳朵,然後是眼淚隨著笑聲一起出來。現在回憶起來,我不能說是太幸福了,而是無法用文字描述現在的感覺了。

 

    那段時間,雖然沒有死裡逃生的經歷,但有2次小小的劫難。一次是在冬季,雖然穿著棉衣棉褲,掉進一個大冰窟窿里,自己也爬上來了,最後在家裡病了很長時間。還有一次是在夏季,赤腳踏進剛出爐的一大堆炭灰,雙腳全部起水泡,也是在家裡休息了好長時間。

 

水火無情啊。不可否認,在那個水與火交織的年代,中華民族具有超強的忍受力。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體現的正是「水」與「火」的對立統一與交融。在忍的世界里,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唯有那些不只是堅硬,且更多一些柔韌和彈性的人,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

6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Waterlily888 2008-11-25 08:03
真能寫。
回復 mzou 2008-11-25 08:13
描述的挺齊全,真是「豐富的時間生活「。
回復 kylelong 2008-11-25 08:42
Waterlily888: 真能寫。
生命不息,寫作不止;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回復 kylelong 2008-11-25 09:00
mzou: 描述的挺齊全,真是「豐富的時間生活「。
小溪放棄平坦,是為了回歸大海的豪邁;黃葉放棄樹榦,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蔥蘢。蠟燭放棄完美的軀體,才能擁有一世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
回復 胡蝶蘭 2008-11-25 09:09
日本現在還有哪種爆米花,  我在公園看見嚇了我一跳. 他們爆大米花
回復 kylelong 2008-11-25 09:24
胡蝶蘭: 日本現在還有哪種爆米花,  我在公園看見嚇了我一跳. 他們爆大米花
爆米花其實比爆玉米花好吃。
回復 胡蝶蘭 2008-11-25 09:27
kylelong: 爆米花其實比爆玉米花好吃。
是的, 沒有那個玉米皮
回復 純子的世界 2008-11-25 10:16
寫的真好,有許多童年的故事,還沒完呢,才紅小兵階段,初中階段等下回分解.
回復 kylelong 2008-11-25 10:50
純子的世界: 寫的真好,有許多童年的故事,還沒完呢,才紅小兵階段,初中階段等下回分解.
哈哈,童年故事,就只打算寫完小學畢業。以後的,再說吧。
回復 純子的世界 2008-11-25 11:22
嗨.托腮等待,也就小學2.3年級的事情.離畢業還遠哪.
回復 水影兒 2008-11-26 00:01
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回復 kylelong 2008-11-26 06:55
水影兒: 勾起了我對童年的回憶
童年的故事,大多相似。
回復 mzou 2008-11-26 08:56
kylelong: 小溪放棄平坦,是為了回歸大海的豪邁;黃葉放棄樹榦,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蔥蘢。蠟燭放棄完美的軀體,才能擁有一世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
美!
回復 野木耳 2008-11-26 10:22
娓娓道來,情趣盎然
一句英語,保佑博主
回復 宜修 2008-11-26 12:29
野木耳: 娓娓道來,情趣盎然 一句英語,保佑博主
我記得第三句好像是:Long..., long live, Chairman Mao,.......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4: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