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防火長城VS美國稜鏡計劃:誰是流氓?
維基簡介:
中國防火長城(英語:Great Firewall,常用簡稱:GFW,中文也稱中國國家防火牆),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管轄互聯網內部創建的多套網路審查系統(包括相關行政審查系統)的稱呼。此系統起步於1998年,其英文名稱得自於2002年5月17日Charles R. Smith所寫的一篇關於中國網路審查的文章《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取與Great Wall(長城)相諧的效果,簡寫為Great Firewall,縮寫GFW。該系統是完全公開的,毫無秘密的,全世界網民無人不曉的。
美國稜鏡計劃(Prism progra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縮寫:NSA)自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絕密級電子監聽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稱為「US-984XN」。PRISM的前身是小布希任內在911事件后的恐怖分子監聽計劃(Terrorist Surveillance Program)。據報道,泄露的文件中描述PRISM計劃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的監聽。綜合情報文件《總統每日簡報》中在2012年內在1,477個計劃使用了來自稜鏡計劃的資料。關於PRISM的報道是在美國政府持續秘密地要求威訊向國家安全局提供所有客戶每日電話記錄的消息曝光后不久出現的。泄露這些絕密文件的是國家安全局合約外判商的員工愛德華·斯諾登,於2013年6月6日,在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公開。
從發表言論自由和獲取網路信息自由的角度來看:「防火長城」屏蔽Youtube、Facebook、Twitter,針對境外的IP地址封鎖、對加密連接的干擾、TCP協議關鍵字阻斷、對破網軟體的反制、間歇性完全封鎖、針對IPv6協議的審查、對電子郵件通訊的攔截、過濾某些境外網站等等。而「稜鏡計劃」中,美國國家安全局在PRISM計劃中可以獲得的數據電子郵件、視頻和語音交談、影片、照片、VoIP交談內容、檔案傳輸、登入通知,以及社交網路細節。被指稱參與PRISM項目的公司有:Facebook、Google、蘋果公司、微軟、Dropbox等。
從國際上的反映和影響人群來看:「防火長城」只是對中國境內管轄的互聯網進行管理和審查,但「翻牆軟體」門類齊全,根本難不住專業人士。雖然影響人群達到14億人,但絕大多數都是中國人,當然,也包括在中國境內工作學習的外國人。而「稜鏡計劃」許可的監聽對象包括任何在美國以外地區使用參與計劃公司服務的客戶,或是任何與國外人士通信的美國公民,並且是無法阻止這一計劃的實施。美國各界以及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表示不滿。
從國家公民人權自由的角度來看:「防火長城」針對的是中國境內網民;「稜鏡計劃」針對的是美國境外的網民。然而,因為世上沒有「美國民族」這一說,美國的國民本身就是來自全世界各地,即使是在美國本土上生長的美國人,也與自己的祖籍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稜鏡計劃」針對的是全世界。
問題:
1,假如一個中國人要想獲取一份被「防火長城」屏蔽的文件或信息,可以找一位計算機專業或工科學生就能輕易搞定;假如一個地球人想給自己的家人傳送一份家族或家庭的秘密文件,沒有問題,行為很自由,但是,TA自己以為是秘密的,而實際上是被他人監聽、審核、傳閱的。比較一下:誰才是流氓?
2,假如一個罪犯想要通過中國政府管轄的互聯網進行危害中國公民、政府或國家的犯罪活動,TA的很多思想或信息是無法傳送的;假如一個美國公民想要通過網路購買一系列野炊、打獵、露營的日常用品(包括槍支彈藥、高壓鍋、刀具等),美國國家安全局監控的網路可以隨時獲得信息,即可對此人實施拘捕或調查。比較一下:誰才是流氓?
3,世上有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顯然,答案是否定的。無論是「防火長城」還是「稜鏡計劃」,都是一個國家的政府為了維護自己國家利益而實施的一項管理計劃,好與不好都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為什麼有些人偏偏喜歡美國的「稜鏡計劃」,或者說對美國的「稜鏡計劃」視而不見,而只是抨擊中國的「防火長城」呢?是否存在某種極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