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島是南中國海中南海諸島的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島礁最多、分佈最廣的一組群島,地理上位於北緯3度40分到11度30分和東經109度30分到117度50分之間,南北長500多海里,東西寬400多海里,總面積82萬平方海里,由230多個島、洲、礁、沙和灘組成,露出水面的約佔總數的1/5,目前已定名的約192個。
南沙群島總陸地面積僅5平方公里。其中,島嶼陸地總面積不到3平方公里,主要島礁有太平島、西月島、中業島、南威島、鄭和群礁、九章群礁、中業群礁、道明群礁、雙子群礁、尹慶群礁、永暑礁、美濟礁、彈丸礁、萬安灘和曾母暗沙等。2013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珊瑚礁(共10個);台灣(中華民國)控制島嶼與珊瑚礁(共2個,分別是太平島、中洲礁);越南控制島嶼與珊瑚礁(共29個);菲律賓控制島嶼與珊瑚礁(共8個);馬來西亞控制珊瑚礁(共5個)。(註:以上數據可能與實際有出入。)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國共內戰之後,國軍以戰勝國的身份,從同盟國手中接管了東海和南海的部分島嶼,包括台灣島、東沙群島,以及附近的一些島嶼。同時,共軍則以軍事佔領方式,奪取了部分島嶼(包括海南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以及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而其餘大部分島嶼(包括琉球群島和釣魚島等)則是分別由美軍和法軍「交給」了越南、菲律賓和日本。對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決不予承認!但由於共軍的海軍力量是在是太微弱,無法與美軍和法軍抗衡,對於這些島礁也只能「遠眺」了。
南海一盤棋,從「九段線」開始。「九段線」也稱「U形線」,越南稱「牛舌線」,是中華民國官方正式提出主張之南海海域疆界的俗稱。至於依據和來歷,那就很早很早很早了。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從西沙及南沙群島撤軍隊,失去對九段線部分島嶼的實際控制,使得越南、菲律賓等國在美軍和法軍的支援下開始蠶食南沙群島。南海一盤棋,重點就落在了南沙群島。不過,還是國軍首先下了第一步先手――太平島。
太平島(英語:Itu Aba Island),又稱黃山馬礁或黃山馬峙,是位於中國南沙群島北部中央鄭和群礁西北角的一個島嶼,位居南海西側航道的東邊,台灣島南方約1600公里。太平島是南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0.49平方公里。目前由台灣當局實際控制,菲律賓、越南等國宣稱擁有其主權。
1933年4月10日,法軍佔領太平島;1935年4月,法國以軍艦派遣30名越南人長住太平島;1939年4月,日軍攻佔太平島,並將其更名為長島,納入高雄州管理;1946年,國民黨政府在抗戰勝利后收回南沙群島主權;1952年,日本放棄對其之主權;1956年6月6日,蔣介石政權先派「立威支隊」開赴當地驅離菲國軍民,7月11日再派「威遠支隊」和陸戰隊重返太平島戍守,組建「南沙守備區」至今。
2012年6月21日,三沙市設立,三沙市人民政府駐西沙永興島。三沙市是中國地理緯度位置最南端的城市,為海南省第三個地級市,下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這是共軍恢復南沙群島主權的第一步戰略。緊接著,2012年9月25日,共軍的海軍終於有了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寧號」。至2012年年底,共軍海軍艦艇建造數量排名世界第一,水下艦隊潛艇增至55艘,未來10年將達到80艘;共軍一年製造出的戰機數量比北約28個成員國(包括美國在內)的總和都多。這是軍力提升!
共軍的第二步棋,就是美濟礁。美濟礁靠近菲律賓,距離菲律賓西部大約135海里,距離菲律賓巴拉望島西部240公里。1935年,中華民國公布雙門環礁名稱為南惡礁。1947年,中華民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布名稱為美濟礁。1995年,菲律賓軍隊破壞中國美濟礁北部的五方礁、南部的半月礁上的中國石碑。隨後,共軍最終還是控制了美濟礁。
1998年10月,菲律賓開始挑釁美濟礁主權。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初的幾個月里,共軍在海軍護衛艦的保護下,在美濟礁修建了4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3層建築,使該島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永久前哨。2013年2日18日,南沙群島美濟礁全體守礁人員脫下已穿了20年的漁政便裝,換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裝。同時,守礁船隻刷新為部隊番號。
如果說三沙市的設立,是南海一盤棋的運策帷幄,美濟礁一步有3個功能:第一個功能就是「劫」!中菲雙方經過幾輪較量,共軍最終拿下了這個「劫」。第二個功能是「斷」!美濟礁雖然位於菲律賓西海岸,卻也在菲律賓本土以及所「霸佔」的仁愛礁、司令礁與西部海域的7個島礁之間。這一步棋相當了得!它割斷了菲律賓本土與「霸佔」島礁之間的直接聯繫,各類船隻不得不繞道而走!
第三個功能,美濟礁一步也是「靠」!這是圍棋的基本手筋。它左靠台灣佔領的太平島,右靠菲律賓「霸佔」的仁愛礁;既可協防或協助太平島國軍,又可威脅仁愛礁。為下一步棋奠定基礎!
第三步棋,就是黃岩島。黃岩島(曾用名:民主礁),是中國三沙市管轄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位於北緯15°07′,東經117°51′,距中沙環礁約160海里。
中菲黃岩島對峙,全稱為中國與菲律賓黃岩島對峙,又稱為中菲黃岩島事件、黃岩島事件、黃岩島對峙等,是指在2012年4月10日持續至2013年1月21日,發生在黃岩島的中國海監船和漁政船與菲律賓海軍護衛艦對峙的事件。2013年1月21日,菲律賓外交部長表示中國已經「實質上控制」黃岩島。
這一步棋,有兩個功能:一是「長」,共軍以西沙群島為核心,向南沙群島的右側進軍,直插菲律賓北部海域;二是「掛」,或者「夾」,黃岩島在北,美濟礁在南,南北呼應。雖然黃岩島遠離菲律賓控制的8個島嶼與珊瑚礁,卻對菲律賓本土很有威懾力,可形成海上夾擊。
緊接著,第四步棋,就是仁愛礁。仁愛礁位於南沙群島東部,美濟礁東南約14海里,為一座環礁,長15公里,寬約5.6公里,中國漁民向稱斷節。1999年5月菲一破舊登陸艦自稱「船底漏水」,在仁愛礁西北側礁坪坐灘,菲派出士兵輪流進駐,形成對此礁的實際控制。
2013年3月6日,中國海巡31船對仁愛礁進行海空一體化巡邏,發現菲律賓此前「坐灘」的57號坦克登陸艦已消失,也未收到菲律賓方面的抗議。根據廣州海事局新聞報道,仁愛礁重新受中國控制,中國漁船可自由進出,中國海軍也定期巡視。同年5月,菲律賓防長表示:不再向仁愛礁地區增派武裝力量。
仁愛礁這一步,有兩個功能:一個是「長」,也就是從美濟礁擴展出去,到達仁愛礁,站穩腳跟;二是「擠」,擠掉菲律賓的海域,為下一步擴展打下基礎。
到目前為止,共軍的每一步棋都十分有效,而且是步步為營。筆者預測:在5月16日12時到8月1日12時實施的「南海伏季休漁制度」之際,共軍可以拿下菲律賓最南端的「司令礁」。這一步,就是對菲律賓南部水域的「封」,徹底斷掉其繼續擴展的「希望」。年底之前,共軍在國軍的協助之下,分兩步,全部拿下剩下的7個島礁。這一步,叫做「提」!
從心理上分析:菲律賓「連失」3個島礁,美軍根本不會與共軍在這裡抗衡。加上因為菲律賓槍殺台灣漁民事件,台灣的國軍也對菲律賓形成軍事威脅,菲律賓已是驚弓之鳥。從軍事上分析:菲律賓撥款18億美元升級海軍戰鬥力,實際上就是明知自己軍力不足以與共軍抗衡,各型艦艇僅120余艘。最終,迫於中國的經濟貿易等壓力,菲律賓不得不放棄南沙群島所有「霸佔」的島礁。至此,共軍在南沙群島的第一盤圍棋完勝!
共軍的第二盤圍棋,是在已經佔領的南沙群島中部的8個島礁以及從菲律賓奪取的8個島礁基礎之上,形成一個核心,繼續往西部和南部擴展。當然,首先是西部,因為有海南島的後援。3年之後,共軍的航母進駐海南島,越南佔領的28個島礁,將會被一一收回!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