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長篇史實穿越小說《時空客》(連載十六):危情上海灘

作者:kylelong  於 2012-11-27 10:1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學文字|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穿越小說, 上海灘, 連載

 

中秋節到了,母親說要嘗嘗上海的月餅。巧的是,我們院長給每個職工發放了上海最有名的老大房鮮肉月餅。母親高興得趕緊要我打電話,要幾家人一起過去吃飯,還特意讓亮兒媽做了一種有麻辣口味的重慶月餅。這個亮兒媽的手藝真的了得,據說是祖傳的手藝。

 

節日那天晚上,院里組織一次聚會,就在江邊一個碼頭,我帶曉菁參加了。本來院長是想給醫院裡面的單身大夫護士們搞一次賞月活動,排解在異鄉的孤單寂寞。後來,很多人都要求參加。我和曉菁到達碼頭時,人已經很多了。雖有些江風,但氣溫並不低,人氣很旺。

 

我首先向院長介紹了曉菁,然後就是介紹萍萍給曉菁認識,參加活動的,估計有20來個。曉菁一看萍萍就有點吃醋:「這個萍萍打扮得太出色,長得也太漂亮了。你和她每天在一起上班?沒病人的時候,有沒有偷腥?」

 

「吃醋啦?放心吧。上班時,她也不是這種打扮。再說,我心中有數。這個醫院說是地下黨的私家醫院,但裡面有些人來歷不明。」

「來歷不明?什麼意思?」曉菁似乎很驚訝。

「這個萍萍,還有一個護士叫阿茜,嗯……就是那邊一個人靠在柱子旁的,都是最近來的,工作不到半年,長得又都是這麼漂亮。知道什麼意思了吧?」我把兩個值得懷疑的護士指給曉菁認識。

「難道是特務?」曉菁輕聲問。

「很難講。大哥正在調查中,以後說話要小心點。」

「嗯,我會記住的。我也聽夢安娜說過,說她們公司裡面,也有不少中統軍統的人,甚至還有地下黨。」

「最近的報紙也刊登了不少消息,很多地下黨被殺。」

「可……我們會不會很危險?」曉菁有些擔心。

「沒事,有大哥呢!大哥在上海的關係很多。」但我還是沒有把大哥是地下黨的事情告訴曉菁。

 

我把曉菁摟在懷裡,江邊的明月開始升起,心中的思念也開始浮現……眼前雖有親人知己在身邊、在懷中,但思鄉之情,無法阻擋。

 

「杉哥!一想到中秋,我還是有點想老家的。」

「你說是21世紀?」

「是啊,爸媽一直等我回家呢!」

「我也是啊。唉,既來之則安之吧!」

「好在我們兩個有相同的感受。」

「等你生下我們的寶貝之後,我們就要計劃返回21世紀了。」

「真的?!太好了!可這怎樣才是一個頭啊?」

「我也不知道,但我覺得總歸有辦法的。」

「萬一不能回21世紀,那我們這輩子會不會很慘?」

「曉菁,樂觀一點吧!生活要開開心心!」

「嗯,杉哥!」

 

……

 

據大哥說,上海雖是日本人天下,但日軍扶植的偽「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經常來上海,而且,汪精衛與日本人來往密切,要我和曉菁多多注意自己的行動。其實,在大學時期,我也學過一些歷史,但對於汪精衛知道不多。看來,在上海生活,的確要多長一個心眼,多認識一些人才對。

 

不知道惠子那邊有沒有穩固的關係,畢竟,惠子在上海也混了78年。中秋之夜,我想起了惠子母子……

 

後來,我還是與惠子的那個叔叔聯繫上了,大家有事情相互關照,因為我的職業很特殊,他的職業更特殊。只是那位巡捕房的張叔(大概40多歲的樣子)做文職,要找他不是那麼方便,不知道今後能夠幫多大的忙。

 

那天去巡捕房,遇到一位印度警察,與多倫多的印度警察一樣,包一個頭巾,感覺怪怪的。而華人警察的帽子就更奇怪了,那種南方的三角尖頂草帽,就像越南人戴的那種帽子。不過,那清一色的皮鞋、皮帶、皮棍,還真有點威風,就是不知道管用不管用。那個時候,法租界的民警團開始站崗,法租界一帶的治安一直就不錯。

 

民國31年(即1942年)下半年,河南發生大旱,接著又遇蝗災,飢荒遍及全省100多個縣。11月,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後來的中國紅十字會)在上海組織捐獻財物和糧食,我們家捐了一些衣物和現金。由於紅十字會的王會長與我們院長打過交道,王會長希望能夠有一個民間船隊將物資運送到河南。

 

好巧!這件事就落在大哥身上了。12月入冬前,大哥就帶著他的船隊去了河南。據大哥後來講,因為是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的牌子,一路上非常順利。更重要的,還是去了一次河北保定,打通了上海至保定市阜平縣的水上交通。從鎮江入大運河,走大運河水路直達河北,各個交通站聯絡處也建立了。電影《小兵張嘎》中描述的白洋淀,就是那段歷史最真實的回憶。不過,大哥的講述,聽起來更加親切。每次大哥出行,我就在心中默默祈禱。

 

大哥後來還講過一次遭遇日本人的經歷。

 

有一次運送物資,船隊到達聊城,經過黃河與大運河交界處,遇上日本水上巡邏隊。因為是黃昏,日本人以為是游擊隊,立馬就開槍射擊,大哥和幾位船員受傷。雖然後來也沒有發生交火,再說,大哥的船隊是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會的,是不允許攜帶槍支的,更不能有武裝。只是僱用了幾名保鏢,以防萬一。其實,大哥私下告訴我,他們也有槍,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不敢輕易使用。畢竟,這條水上物流運輸線非常重要,不可以因為一時衝動而廢了。

 

保定市阜平縣的大台鄉大台村,當時是共產黨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一個隱蔽療養區,而且白求恩衛生學校 (即後來的白求恩醫科大學)也在那裡。曉菁知道后非常興奮,畢竟白求恩是加拿大人,而且又是多倫多大學的校友。我們在21世紀時,都去白求恩大夫在格雷文赫斯特鎮(Gravenhurst)的出生地參觀過,距多倫多約200多公里。

 

後來有一次,大哥送藥品到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回上海,還特意帶回一枚院長送的子彈,上面有院長的簽名,給曉菁留作紀念。通過這件事,曉菁也開始意識到大哥是地下黨的身份了。但這件事,我們得高度保密,尤其是大哥的地下黨身份,讓我和曉菁整天提心弔膽。

 

「杉哥,如果我們在上海一些重要部門有關係就好了。」

「什麼意思?」

「萬一大哥有事,我們也可以找人幫忙啊!」

「我和大哥在上海也有一些關係,你也可以通過夢安娜多認識一些上層的認識。不過,這年月,你知道的,即使最好的朋友關係,到了生死關頭,也會出問題。」

「白求恩是共產黨吧?杉哥!」曉菁對這位校友知道得也不是很多。

「當然是。不過,我們現在抗戰時期的上海,在公開場合,最好不要談論什麼黨派的事情。曉菁,你最好還是入教吧!」

「嗯,我聽你的,杉哥。但具體要什麼手續呢?」

「這個就不用擔心了。禮拜日我帶你去見神父,OK?」

「好吧。將來孩子是否也要入教呢?」

「那還用問。你在家裡沒事的時候,可以看看《聖經》。」

「哦!很神秘的,我能看懂嗎?還是繁體字。」曉菁接過我遞給她的一本港版中英文對照的《聖經》。

「慢慢來,看不懂沒關係,可以聽神父講解,你的英文又沒有問題。」

「可這些英文單詞怪怪的,我從來就沒有見過。」

「又不是考試,只看一遍啊!教徒們看這本書,那就是一輩子。」

 

後來,曉菁的肚子一天天大了,母親讓曉菁呆在家裡休養,不許上班,也不得外出,而且還把曉菁接到母親那邊居住調理,除了文靜,又請了一個保姆專門照顧曉菁。母親說是請的女傭,後來家裡人都叫她亮兒媽(因為她有一個兒子叫亮兒),是重慶老家人。因為說家鄉話,曉菁感覺比較親切與隨和。其實,我還是比較忌諱使用這個「女傭」稱呼的。

 

40年代的上海就已經是一個國際化都市,是遠東最繁華的城市。雖然日本人關押了不少外國人,但還是有一些非日本敵國的老外。租界這邊,一直就有很多聖誕節的活動,尤其是法租界。

 

曉菁的腹部有些突起,穿衣服就比較顯眼,不能去參加那些公開的聖誕節聚會,比如影片公司的活動、教會的活動、復旦大學的學生活動等。但我和曉菁在21世紀的多倫多已經習慣過聖誕節了,就買了聖誕樹和聖誕花環來裝飾家裡。母親和大哥大嫂她們也不過這個洋節,但小妹和堂妹很喜歡,小傢伙們也喜歡熱鬧。

 

平安夜晚上,我和曉菁邀請了一幫年輕人來家裡玩,主要是影片公司的演員們、醫院的護士們(包括萍萍和阿茜),還有小蘭子和她的同學們,估計有1718個。目的也是希望多認識一些朋友,以後大家可以相互照應。當時,能夠說洋文的也就我和曉菁兩個,大家感到非常驚訝。如果說我會洋文,大家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是學洋醫(即西醫)的。而曉菁是個大小姐,又沒有留洋,怎麼也會洋文?

 

曉菁反應夠快的:「我雖是師範畢業,學中文,但在重慶老家時,就在一間私人的洋學堂學習洋文。現在上海,也一直在學習。」

「二少奶奶,你以後教教我吧。」小蘭子很興奮。

「你是學中文的,現在學洋文有什麼用?」

「現在商店的洋人商品越來越多,我都看不懂啊!」

「是嗎?行啊,那以後我就教你這些商品的洋文。我在重慶的時候,還曾經開過一間化妝品店呢!」

「是嗎?那就太好了!」

 

「二少奶奶,其實,我也蠻喜歡過平安夜和聖誕節的。」小護士阿茜也與曉菁的關係開始親近了。

「二少奶奶,我也是。」小護士萍萍也不甘落後。

「嗯,我知道,你們護士學校的早期就是美國教會開設的,西方的節日,一般都會有活動,對吧?」

「是啊是啊!這些年聖誕節,我都參加教堂的活動的。」萍萍介紹了她參加過的幾次活動,看樣子,她應該是比較虔誠的教徒了。

 

本來有點懷疑萍萍和阿茜的,因為醫院的幾個小護士想來家裡玩玩,如果不請她們兩個,似乎又不太好,曉菁也同意讓她們來。但如果一直這樣懷疑下去,還不如見面認識認識,看看她們兩個到底如何,是真的有敵意,還是真的可以交的朋友。

 

那個夜晚,曉菁和一幫小姑娘小丫頭們玩得很晚,夢安娜帶來的各種聖誕歌曲的唱片,讓整個龍府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讓我和曉菁感受到在這舊上海里仍有一股熱情和友愛在傳遞,一直以來凝聚在心頭的那些傷感、孤獨、恐懼和擔心,統統拋在腦後……

 

西曆新年前夕,我帶曉菁去我們醫院檢查,曉菁問:「喂,你都要當爸爸了,準備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字啊?」

「嗯,我早就想了好。如果是兒子,就叫星星;如果是女兒,就叫辰辰。怎麼樣?」

「是不是懷念那個星星網站啊?」

「也許吧!也有思鄉的意思哦!」

「要不要和你的那位惠子MM指腹為婚啊?」

「曉菁,我們不談這個可以嗎?」

「對不起啊,杉哥!我不是故意的。」

「沒事。都過去了,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你和你肚子里的孩子,要一切平安!」

「嗯。過幾天,我們還要去民政局給孩子上戶口。」

「還要上戶口?」

「嗯!我早就打聽好了。我和夢安娜她們幾個經常玩牌,都是她們告訴我的。」

「哦?你居然學會玩牌?對了,你去影片公司試過鏡頭嗎?」說起夢安娜,我突然想起這事兒。

「唉,別提啦。剛剛把課程學完,這不,肚子就大了。看來只有以後再說吧。」我撫摸的曉菁凸起的腹部,似乎聽見裡面的小傢伙在游泳、在拳擊,那是我和曉菁的星辰和希望……

 

春節的時候,很多單位都放假,但醫院是不能放假的,我還得照常上班。但是,重慶老家的幾個親戚來上海,這個春節就熱鬧了。

 

早在臘月,母親就讓來福、李媽、文靜,還有亮兒媽、姑媽堂妹她們準備了好多年貨,很多都是專門請人從重慶帶來的家鄉貨。這次重慶老家的幾個親戚也帶來不少重慶特產,什麼重慶板鴨、油酥米花糖、薑汁豆豉、松花皮蛋等等,真的就與在重慶過節一樣了。我和曉菁本來就是在重慶長大的,吃慣了重慶味。

 

不過,曉菁因為有孕在身,母親讓亮兒媽單獨給曉菁做飯菜。尤其是重慶有一種小包子,亮兒媽很會做,曉菁特愛吃,那個樣子,就好象幾百年沒有吃過似的。沒幾天,曉菁就變得白白胖胖的了,還說都怪我,她才變醜的。

 

曉菁去了母親那邊(法大馬路,即後來的金陵東路)居住安胎以後,我自己一個人在這邊,因為這邊距離醫院近。但下班之後和禮拜日是一定要過去照顧曉菁的,平時也是每天電話聯繫。好在那時候沒有電視電腦手機,這對胎兒是最好的了。

 

「杉哥,想你哦!」每天的電話粥。

「我也是呀!所以,每天下班就去看你。」

「虛情假意!我想你照顧我。」

「那邊有媽、亮兒媽,還有文靜……」

「等等,杉哥,你和文靜有什麼關係?」

「文靜?文靜是照顧媽的飲食起居的。」說出這話來,我還是有點心虛的。說謊話,舌頭也會發抖。

「有一天晚上,我看見文靜在你房間里……」

「我現在無法解釋!也說不清楚。這樣吧,你問問媽,看她老人家是怎麼安排的,OK?」其實,我是一直想找個機會,把這件事說清楚的,可就是無法面對,毫無頭緒。

「嗯,好吧,我相信你!」

「晚安!」

「杉哥晚安!」

 

掛上電話,我心裡有些不安。文靜的事兒,一點也不比這上海灘的危情輕鬆,搞不好,還會有大麻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