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一次裝修房屋的經歷

作者:kylelong  於 2012-8-8 11: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生活經歷|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18評論

 

 

結婚要有房,睡覺要有床。

 

上世紀80年代,中國城市還沒有傢具城,也沒有裝修市場,幾乎所有結婚的青年,都是自己打傢具、裝修房屋。

 

首先是打傢具。第一年,通過我小學同學的父親買了兩個立方的好木材。至於是榆樹、樟樹還是樺樹,我也不記得了,反正不是最貴的那種。因為他父親在木材加工廠工作,懂得傢具的木材質量,價格上可以略微便宜一點,測量上也可以放鬆一些。而且,買了之後,又在木材加工廠用機器切開成片。按照木匠的建議,好像是2.5cm。我父親也學過一點木匠,也可以指導一下。

 

木板切割之後,就租了工廠的大卡車,直接拖到奶奶那邊。當時奶奶家裡空間很大,我作為長孫,在這裡做傢具,奶奶也還是蠻高興的,畢竟奶奶是打算做太太的了。據木匠說,木板要在家裡存放一年,經過一個夏季和一個冬季,讓木材幹透,以後做傢具就不會變形。

 

然後就是設計傢具。那段時間,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新婚家庭參觀,只看好的設計。那時候沒有照相機,更沒有數碼相機,只能用紙筆畫下來。回家之後,就集眾家之長,按照自己認為是最好的設計畫出來。當時的工作單位分配給年輕人結婚的房子都是一室一廳,那就按照這個空間大小來設計。

 

畫好圖紙之後,又給木匠和工廠搞設計的師傅看。因為我又不是專業繪圖,很多東西不懂怎麼畫,而且要讓木匠看得懂,還要具有結構知識,不僅僅是好看就可以了的。這樣,來來回回搞了好幾次,最後才定下來。還有一點,就是各個門和抽屜的把手、鉸鏈、接頭等等,也要標註清楚;需要多少,自己也得馬上去買。當然,還有各種規格的平釘和螺釘(那時候,還沒有氣釘)。

 

第二年,請了兩個小木匠師傅,就在奶奶那邊開工了,包吃包住。後來,又買了大概103米長、3cm見方的雜木,做傢具的腿。當時結婚,講求多少條腿,就是指傢具。家裡原來還有一些舊傢具,也拆了,可以做一些零用。木匠師傅也經常遇我溝通,修改設計,因為他們更有經驗。

 

奶奶當時也就60多歲,精神很好,也很能幹,做飯做菜,主要是奶奶。父母親和我們都在工作,只是下午下班后,才去幫忙。奶奶家用的是自己打的磚爐,可以燒柴的。這樣一來,做傢具會有大量的木削,我們稱之為刨花,就不會浪費了,燒柴呀!

 

在做傢具的同時,我又通過在地毯廠工作的初中同學,買了很多地毯的邊角料(似乎記得還是免費弄的)。那個時期,很多家庭就用地毯的邊角料做地毯,很划算。因為考慮到孩子喜歡在地上玩,地毯比較安全一些。至於清潔問題,就用電動的吸塵器,再就是注意噴洒消毒劑之類的東西了。當然,周末都是要拿出去曬太陽的,保證衛生。

 

那些邊角料,寬度35cm不等,長度60100cm不等。拿回家之後,第一步,我和父親兩個人就用木條和刀片,將所有邊角料切割成50cm長,寬度大致差不多的地毯條。第二步,用電熨斗加熱地毯條的背面,因為本身有膠,加熱之後就會粘在一起。就這樣,全部做成50cm X 50cm大小的地毯方塊。花了大約3個星期,但「成果」還是很可觀的,節約啊!擺在卧室里,很氣派,真看不出是拼接的。

 

接下來,就是傢具的油漆。油漆的氣味很大,而且要請專業師傅。母親原來做過油漆匠,懂得一些。買的白色樹脂漆,刷了好幾次。地板上要用報紙鋪墊好,否則,弄到地上就比較麻煩。自己要親自看看,有些做得不夠的地方,自己也親自刷一刷。萬一弄到手上,洗手要用香蕉水。干這個,一定要戴口罩。

 

同時,房間內的工作也開始了,就是電線、開關和插座的埋設,還有房間的粉刷等等。這些都是專業工作,好在我一個親戚是專門做這一行的。首先要買好電線、開關、插座,還有配套的平釘、螺釘等等。那段時間,房間內總是會有電鑽、鑿子和榔頭的聲音,我也跟著學了不少手工。當然,搬運垃圾也是我的活兒,還有水泥、磚塊、瓷粉、石膏等等。干這個,也一定要戴口罩。

 

廚房要做的是安裝抽油煙機,這個簡單,但安裝通風管道就比較麻煩。為了防止油煙迴流,窗子和玻璃要全部密封,玻璃要中間要挖一個圓洞,讓通風管道伸出去。另一個是修水泥案板,這是專門買的一塊預製件,然後用水泥抹平(那時候不流行瓷磚,似乎沒有)。

 

粉刷房間的同時,還要做三件事。第一個是安裝吊扇,要在天花板上鑽一個孔,再用水泥固定一個鐵鉤。第二個是卧室一面牆體要貼一整幅海邊的風景畫,首先要把風景畫粘貼在一個用夾板和龍骨框做的畫板上,再固定到牆壁上,最後還要安裝裝飾性的屋檐和窗帘,看上去像真的風景一樣。

 

第三件事,就是在客廳安裝一麵茶色鏡。那個時候,很流行茶色鏡。當時,工作單位正在裝修,我就找公司買了一塊1X 15的茶色鏡,單位的同事們幫我抬上樓。4樓啊,那個黑黢黢的樓梯,又小又窄,居然一次成功到位!後來,下面只用了兩顆水泥螺釘(膨脹螺釘)就固定了,然後兩邊也用了幾顆普通的螺釘。最後,四邊用金屬條裝飾一下,客廳一下子亮堂很多。

 

最有創意的一件事,就是做梳妝台了。先是自己設計了全玻璃的梳妝台,左側是一個長條鏡子,右側是6層的玻璃架,中間有兩層的玻璃架。所有玻璃都是6mm厚的茶色玻璃,然後用塑料卡子把所有玻璃和鏡子連接起來,並固定。看上去不太紮實,但搖一搖,感覺也還不錯,挺結實的。用了10年,也沒有壞。

 

「基建」的最後兩件事,就是買客廳的塑料地板和做沙發。塑料地板可以在商店買,但那時候很少有人買沙發,基本上都是找人做沙發。那個時候也不流行皮沙發,做的沙發也是布面的,而且還是尼龍的,容易清洗。

 

找到一家做沙發的小店,講明尺寸、式樣,挑選布面的顏色和花型,一周就拿貨,這個倒是比較簡單。記得是120塊,還是還價的(當時工資是100塊左右)。3人沙發,好像用了5年。

 

最後就是買一些家用電器:吊扇、台扇、冰箱、雙卡錄音機、電視機、錄像機、抽油煙機、檯燈、吸頂燈,還有煤氣爐、摺疊椅等等。那個時候,商店不多,家裡裝飾的商品也不多,很多東西都是自己想的。

 

描述一下小家庭世界:

 

卧室:大紅色的地毯,使得房間充滿柔情與熱烈;東面一面牆,是黃色碎花的落地牆簾,帘子後面有4把摺疊椅;南面是上下兩組二八分、左右雙開門的組合櫃,其中一扇櫃門是鏡子,上下柜子裡面都是衣物;西面的白色牆體上,有一對鑲嵌在牆壁的、上下組合的茶色玻璃架,上面擺放著鋼琴八音盒、電池永動球、四君子屏風等裝飾品;北面是整面牆的海邊風景畫,晚上還可以打開一排射燈,是個照相的最佳景點;正中間是冬(彈簧墊)夏(木板)雙面兩用的床,窗下還有兩個抽屜;床的左側是一個床頭櫃,上面擺有檯燈和花瓶;床的右側是一個茶色玻璃的組合梳妝台;天花板上是吸頂燈。此外,卧室還有一個隱蔽的儲藏櫃,可以放一些棉絮、棉衣、棉襖、毛衣、毛褲等大件衣物。衣櫃旁邊還有一個電熱器,冬季取暖。將鐵制的搖床打開,就成了一張小床,放在茶色玻璃架下面,兒子小時候就睡這裡。

 

客廳:希臘回紋的塑料地板,由白色和棕色組成,與四周的傢具顏色協調一致;東面是彩色電視機,電視櫃裡面是錄像機,左側有凳子;南面是三人沙發,沙發上的牆壁有一麵茶色鏡,沙發前面是一對直角三角形組成的、可以任意移動和組合形狀的茶几;西面是三屜書桌和凳子,上面有檯燈、台曆、筆筒和紙筆,抬頭是一扇窗子和布窗帘,後來改為百葉窗帘,頂上是日光燈;西北角是電冰箱,電冰箱上面有一個花瓶和一束塑料花;北面是三個依次落差的書架,和兩組組合櫃,上面柜子放影集和雜物,左邊組合櫃的下面是三個抽屜,放衣物,左邊的上面是雙卡錄音機和三層的茶色玻璃裝飾架,放像框等物品,右邊組合櫃的下面的一半是3個抽屜,另一半是隱藏的椅子,拉出來可以坐,而上面就是一個小書桌,有檯燈和書夾;東北角是內轉角和外轉角兩個轉角櫃,前者放兩床席子和雜物,後者放兩套茶具和裝飾品。天花板上,是木製的四葉吊扇,中間還有一個圓球的燈。門背後是一張摺疊的鋼架餐桌,表面上看是四方形,但四邊可以打開,成為一個正圓形;這個可大可小的桌子,按照人數來調節,用途也是多方面的。

 

陽台:有內外兩套晾衣架,還放有幾個凳子。在沒有空調年代的夏季,就用8張凳子搭成床,在外面睡覺。陽台和卧室之間有一扇門,還包括紗門,夏季點蚊香驅蚊之後,把門打開,但紗門關上,家裡可以通風,又可以擋蚊。陽台和卧室之間有窗子,後來買了窗機,就安放在這裡。有一年,在陽台上種葡萄、絲瓜等等。還有一年,在陽台上養兔子。春節期間,可以在這裡看大街上的大頭娃娃、扭秧歌、划龍船、採蓮船等傳統節目。

 

廚房:左側是水池、洗菜池和撮箕掃帚;右側是水缸(經常停水)和廚房的水泥案板,切肉切菜處理等等都在這裡,菜刀、砧板、油、鹽、醬、醋也在這裡,後來增加了一個小碗櫃;水泥案板的上面是一排小柜子,放筷子、碗碟,以及大大小小的鍋子,各類調味品等;水泥案板的下面是米缸、蜂窩煤爐、蜂窩煤和火剪;正中間才是廚房的主角――煤氣爐子,也叫液化氣爐子,開始是單位發的一套簡易爐子,後來自己買的一套比較漂亮的不鏽鋼爐子,爐子上面放一個炒鍋、一個水壺,煤氣罈子放在水泥案板的下面。差不多30天買一次煤氣,住4樓,基本上都是一個人抬上抬下,有時候兩個人抬就比較輕鬆。爐子這邊是西晒,夏季炒菜很熱,背面一直用電扇,前面用一把雨傘擋住太陽。兩年後,安裝了一個雨棚,也是太陽棚,改善很多。

 

衛生間:廚房左側一個小門進去,既是衛生間,也是淋浴間,左側是掛毛巾的架子,右側是一個3升的超大熱水器,煤氣管道從牆壁通往廚房的煤氣罈子,熱水器的排氣管道從衛生間的窗子上面通往外面。這裡有一個水表,每月查一次。

 

樓梯和緩衝間:4樓以上,原來是一家,我們搬進去是左右兩家,因為是頂層,4樓的樓梯就封了,兩家合用樓梯和鑰匙,還可以堆放一些雜物。我們這邊沒有大門,就安裝了一扇只有欄杆的簡易鐵門,再加上一塊布帘子,這裡就是一個緩衝間。緩衝間有一扇窗子,窗檯加大了,下面放很多鞋子,上面放茶壺和茶杯,進門就可以喝水,還可以放鑰匙、手錶、錢包之類的東西。頂上是一個電錶,每月查一次。

 

整套房間設計很巧妙,充分利用了所有空間,但面積只有40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8 個評論)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8-8 13:33
那個年代就這樣的條件。
咱也從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後期的10年中,前後折騰了3次裝修和翻新家居[em:3:
]反正在中國想起折騰一次就翻新一次也挺有意思的。
回復 yuki-1217 2012-8-8 20:21
你的記憶力驚人!
回復 雲間鶴 2012-8-8 20:49
不會是當時就寫日誌吧?
回復 豬扒戒 2012-8-8 21:31
當時來說,龍老師夠奢侈的。
回復 秋收冬藏 2012-8-8 22:13
真好記性,一定特愛自己的溫馨小窩。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5:34
秋天的雲: 那個年代就這樣的條件。
咱也從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後期的10年中,前後折騰了3次裝修和翻新家居[em:3:
]反正在中國想起折騰一次就翻新一次也挺有意思的。 ...
一份辛勞,一份開心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5:35
yuki-1217: 你的記憶力驚人!
   自己也覺得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5:35
雲間鶴: 不會是當時就寫日誌吧?
就這幾天寫的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5:35
豬扒戒: 當時來說,龍老師夠奢侈的。
算是窮人中的奢侈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5:35
秋收冬藏: 真好記性,一定特愛自己的溫馨小窩。
  
回復 黑山老貓 2012-8-9 06:07
真厲害, 這麼久的事兒了. 還能想起來
回復 skphotos 2012-8-9 07:01
喜歡看你這造窩的過程,是段難忘的經歷!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7:55
黑山老貓: 真厲害, 這麼久的事兒了. 還能想起來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7:55
skphotos: 喜歡看你這造窩的過程,是段難忘的經歷!
生活就是一個過程
回復 skphotos 2012-8-9 08:08
kylelong: 生活就是一個過程
你寫的這個經歷,同時也帶來了很好的記憶!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8:15
skphotos: 你寫的這個經歷,同時也帶來了很好的記憶!
值得回味
回復 skphotos 2012-8-9 08:23
kylelong: 值得回味
很對!
回復 kylelong 2012-8-9 08:56
skphotos: 很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15: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