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里有一個「尤二姐吞金自殺」的故事。據專家解釋,並不是金子有毒,而是金子的比重太大,吞下肚后,可以造成胃下垂或局部壞死、穿孔,導致死亡。一般吞下超過10克的金子,就可能造成致命傷害。
近幾年,國內某些致富一族,為了顯示自己的財富,吃「黃金宴」、「黃金月餅」等等。有人擔心會不會死人。其實,都是黃金片片,非常微小,不是尤二姐的那個量。
西方也有類似的例子。根據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顯示,16世紀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情婦黛安娜·普瓦捷(Diane de Poitiers)為永保青春,常喝養顏黃金液。不幸的是,這種養顏液最終害死了她。
法國專家於2008年挖出了普瓦捷的遺骨,發現她的頭髮含有很高的黃金成分。由於她不是皇后,也沒有戴王冠,科學家認為,不可能是珠寶污染了她的頭髮和身體,很可能是因為飲用了養顏黃金液。據說,在當時的法國宮廷,黃金液被認為有保持年輕和治療疾病的功效。鍊金術士經常充當藥劑師把氯化金和乙醚製成的藥品當成治病良方,黛安娜很有可能是被駐顏聖葯所害。
報告中提到,普瓦捷不用化妝都顯得面容白皙,看上去像30歲,而她當時實際上她已經60歲了。不可思議的是,她比亨利二世年長20歲,卻看起來比他還年輕。普瓦捷很愛運動,但據說她的頭髮很稀疏,骨骼也很脆弱,這是常見的黃金慢性中毒癥狀。國王去世后,普瓦捷被王后凱瑟琳逐出宮廷,此後住在國王賞賜給她的城堡里。她於1566年在城堡里去世,享年66歲。


那麼,這種「養顏黃金液」到底是什麼呢?其實,主體就是氯化金。
三氯化金,俗稱氯化金,是最常見的無機金化合物,化學式是AuCl3。名稱中的羅馬數字錶明金的化合價為+3,這是它眾多化合物中最為穩定的價態。金亦會形成另一種氯化物——氯化亞金(AuCl),它沒有AuCl3穩定。另外,把金溶於王水中便會產生氯金酸(HAuCl4),有時也會非正式地稱為:「氯化金」、「三氯合金酸」或是「三水合氯化金(III)」。氯化金(III)吸濕性很強,極易溶於水及乙醇。溫度高於160°C或光照時會分解,併產生多種有大量配體的配合物。
氯化金的急性毒性。主要的刺激性影響:在皮膚上面:在皮膚和粘膜上造成腐蝕性影響,刺激皮膚和粘膜;在眼睛上面:強烈的腐蝕性影響,刺激的影響;沒有已知的敏化影響。生態學數據:通常對水體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將未稀釋或大量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統,未經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再來看看現代化妝品中的金。
含金化妝品。發明人:束效先、李小和、劉樹葆、張蕾、任慧英。申請人:天津市化妝品科學技術研究所。製劑方法:茶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人蔘提取物、金縷梅提取物、蘆薈提取物、金箔、金爽膚水、金霜、含金眼霜。一種含金化妝品,包括基質,茶、海藻、人蔘、金縷梅、蘆薈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金箔碎片,可製成金爽膚水、金霜、含金眼霜。微小黃金碎片可將化妝品中的皮膚營養成分導入肌膚,達到保持皮膚滋潤的功效。本品使皮膚保濕、感覺舒適爽快、延緩皮膚老化。
看看他們對金箔碎片的介紹:將厚度為0.1~3μm、表面積為85~120cm2的黃金碎片,放入攪拌機的分散質中攪拌,分散成表面積為0.00001~0.1cm2的細小的金箔碎片,然後將其加入到常規化妝品基質中,其中基質部分佔90~95%,金箔碎片占0.001~0.1%,茶、海藻、人蔘、蘆薈、金縷梅等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占5%~10%。微小黃金碎片可將化妝品中的皮膚營養成分導入肌膚,達到保持皮膚滋潤的功效。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含金化妝品可為皮膚提供4小時以上的保濕作用。
各位,你們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