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格化的神」與「非人格化的神」

作者:kylelong  於 2011-12-1 05: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宗教信仰|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17評論

 

 

所謂「人格化」,在學術文獻中有3種解釋:

 

1,指給物賦予人的特性。「所有者」本身就是一種「人格化」的概念,無論它是「自然人」還是「組織」。比如「心中的女神」、「三峽女神」等等。

 

2,指第一模仿生命機體;第二注重產品與人的關係。比如童話故事等文藝作品中常用的一種創作手段,對動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賦予人的特徵。使他們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

 

3,指把「神」設想為與人同形同性的東西。神是人觀念的產物,人賦予神以音容笑貌,並構思神的本質。從這種解釋來看,指明的就是「人格化的神」。比如,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物質生產資料及人類活動的場所,對人類有著重要的意義,人們獻祭土地並膜拜她,稱之為神。中國有的地方廟宇里供奉土地神的「人格化的雕像」,這就是一種「人格化的神」。

 

對於宗教裡面的「神」,人們最普遍的認識,就是「人格化的神」。百科解釋:神,是指一神教或多神教中的一種主體概念,是一種超自然創造者和宇宙監督者。

 

一神教(如猶太教和基督教)中的神,由於歷史原因,也被翻譯成上帝、天主或上主,而伊斯蘭教中的神,則被翻譯為真主。從一神教的教義出發,神有各種屬性,最常見的能力包含全知(無窮的知識)、全能(無限的權力)與無所不在。與多神教的神祇不同,神更擁有簡單、永恆、必要及唯一性。另外與神不同的是:神被視為是無形及非物質,也非偶像。這些屬性尤其見於早期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教義。

 

多神教中的神的定義與一神教中的定義有很大不同,如於北歐神話、希臘信仰、羅馬信仰、古巴比倫信仰、中國民間信仰、道教、神道教、印度教及瑪雅信仰等。

 

不只在宗教界,也有許多哲學家(尤其在中世紀),例如邁蒙尼德、奧古斯丁(基督教聖父)、荷馬等及一些近代科學家和哲學家如牛頓、愛恩斯坦、斯賓諾莎等,都認為神是存在的。不過,在同一時期,也有許多哲學家,否認神的存在。近代的不可知論者的代表人物伯特蘭·羅素,則相信上帝是否存在是無法證明的。當然不同地方也因文化和宗教己有不同的神的觀念。

 

所謂「非人格化的神」,是另一種傳統宗教或者現代某些學派認為的一種精神上的「神」。她具有普通宗教里描述的「神韻」和「本質」,但又不具有「人格化」的特徵。最明顯的,就是中國傳統宗教中的神,很多都是非人格化的而不同於中東或西方的神。中國的傳統宗教,主要有兩大崇拜的對象,一是天地、社稷、山川,二是祖先。前者中,就有很多「非人格化的神」,比如「老天爺」、「蒼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談到最高的神的形象,最重要的傾向就是日益強調「天」的神聖特性而不是「上帝」。結果,「神」的觀念漸漸地非人格化、自然化了。中國傳統中非人格化的「神」的觀念,一方面使得宗教對於法律的約束效應幾近於無,即「在我們祖先的意識形態中,根本沒有像希臘人那樣以為每一法律皆為神所擬定的觀念。同時,我們的法律也不曾依賴巫術宗教的力量來維持。另一方面,世俗因素則因此成為了法律的主宰,決定著法律制度的世俗思想,其所追求的,不會是宗教理想在世俗社會的實現,而只能是純粹的社會秩序的維持或者控制。

 

在現代某些學派中,「非人格化的神」,建立於當時當地的倫理道德和風俗習慣的基礎,而幾乎完全是一種理論上的精神。這種思維模式,具有較高的抽象思維能力,一般人很難理解。從另一方面來講,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心理作用,「仁慈的,公正的,全能的,非人格化」的神,在理論上聚集了一切真善美,毫無迷信或神秘色彩,更無法律的約束效應。但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的差異以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社會環境的因素,在理解這一精神的時候,還是存在差異。而「人格化的神」在理解上雖然也存在這種差異,但因教會組織的統一思想,每一流派的「精神」還是一致的,即使不同宗教流派的「精神」不一致。

 

總之,在一神教中,「人格化的神」可能導致的就是統一的神、一人獨大的神、絕對權威的神;在多神教中,「人格化的神」可能導致的就是分散的神、各自為政的神、和平共處的神。而「非人格化的神」,本身也可能是某種信仰中的「神」,但她通常是獨立存在於某人或某些人心目中,而很可能不與眾人共享,或者沒有統一的宗教組織。因此,與具有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法律性的「人格化的神」相比,「非人格化的神」的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法律性受到國家法律的限制或保護,並且主要來自大自然本身,或者不被人類認識的未知。

 

以上僅為本人自己理解。歡迎探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1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ManCreatedGod 2011-12-1 08:34
因此,與「人格化的神」相比,「非人格化的神」不具有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
不贊同這一句。
老天爺也具備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而且是實實在在沒有爭議的。相反那些人格化神的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卻是破綻百出的,如基督教的神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08:50
ManCreatedGod: 不贊同這一句。
老天爺也具備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而且是實實在在沒有爭議的。相反那些人格化神的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卻是破綻百出的,如基督教的神
嗯。修改一下:因此,與具有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法律性的「人格化的神」相比,「非人格化的神」的權威性、威脅性、畏懼性、法律性受到國家法律的限制或保護,並且主要來自大自然本身,或者不被人類認識的未知。
回復 卉櫻果 2011-12-1 09:56
太難懂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09:57
卉櫻果: 太難懂
  
回復 自由之靈 2011-12-1 10:14
龍老師,可以把這篇日誌以發帖的形式發到其他信仰嗎? 那樣會更好地在論壇里討論.謝謝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10:16
自由之靈: 龍老師,可以把這篇日誌以發帖的形式發到其他信仰嗎? 那樣會更好地在論壇里討論.謝謝
嗯,已經發了。你幫我頂上去吧。
回復 Thompson 2011-12-1 10:35
龍老師,咱怕死,所以決定將自己升格為"人格化的神":將所有關於"我"的記憶完全數值化,並存入計算機中。現正在攻克情感觀,如果性的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恐怕最終會成為一尊"非人格化的神",那就麻煩了。   
回復 自由之靈 2011-12-1 10:48
kylelong: 嗯,已經發了。你幫我頂上去吧。
    你那是從日誌里的鏈接,不是真的在論壇發帖。可以以發帖的形式再發一遍嗎?謝謝。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11:18
自由之靈:      你那是從日誌里的鏈接,不是真的在論壇發帖。可以以發帖的形式再發一遍嗎?謝謝。
ok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11:20
Thompson: 龍老師,咱怕死,所以決定將自己升格為"人格化的神":將所有關於"我"的記憶完全數值化,並存入計算機中。現正在攻克情感觀,如果性的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恐怕 ...
那才永恆啊
回復 世外閑人 2011-12-1 20:13
人類恐怕永遠都解決不了何種「神」才是「真神」。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20:23
世外閑人: 人類恐怕永遠都解決不了何種「神」才是「真神」。
心中有所寄託,那就行。
回復 世外閑人 2011-12-1 20:37
kylelong: 心中有所寄託,那就行。
同意。
回復 kylelong 2011-12-1 20:40
世外閑人: 同意。
  
回復 此山中 2011-12-1 22:03
Thompson: 龍老師,咱怕死,所以決定將自己升格為"人格化的神":將所有關於"我"的記憶完全數值化,並存入計算機中。現正在攻克情感觀,如果性的問題不能妥善解決,恐怕 ...
   哇咔咔咔,這個好辦,自拍幾段上傳到村裡,您老人家就成仙啦
回復 此山中 2011-12-1 22:51
kylelong:   
人格化的神是非人格化神的發展和演變,這個在基督教義中很明顯,本來神是個靈,後來又道成肉身。。。作為只存在於人類思維中的神的概念,本是人類一切無法掌握的範疇的代詞,然而自我意識無比強大的人類,會下意識的把這個範疇塞進人的形狀里,這樣更便於理解,然而這個範疇的變化卻沒有因人格化而更容易為人所預測和掌握,所以人類只好:1 調整自己和社會結構,以適應這個不可控神的變化;2 調整神的形象,以應對新的人格錯覺。這兩種行為都使宗教不斷的發展演變得更加人格化。從而累積更深的錯覺。
回復 kylelong 2011-12-2 08:52
此山中: 人格化的神是非人格化神的發展和演變,這個在基督教義中很明顯,本來神是個靈,後來又道成肉身。。。作為只存在於人類思維中的神的概念,本是人類一切無法掌握的 ...
分析有道理。但非人格化的神,在未來可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