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診器,是內外婦兒醫師最常用的診斷用具,是醫師的標誌,現代醫學即始於聽診器的發明。聽診器自從被應用於臨床以來,外形及傳音方式有不斷的改進,但其基本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傳導部分(膠管)及聽音部分(耳件)組成。
聽診器類型目前有單用聽診器、雙用聽診器、三用聽診器、立式聽診器、多用聽診器以及最新出現的電子聽診器;顏色也有多種顏色可選。一般由聽頭的不同組合分成多種類型。扁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高音調雜音大小雙功能扁形聽頭用於探測低頻心音,擴張音和第三音以及第一,第二心音,已經能聽到小兒的心音。鐘形聽診頭常用於聽診低音條高雜音,可以聽到腹中的嬰兒心跳。表式聽診頭,常用於聽診手腕的脈搏聲響。
聽診器的歷史: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發明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1816年的一天,巴黎醫學院教授雷奈克在檢查一位患心臟病的年輕婦女時,由於病人太胖和羞怯,將耳朵靠近她的胸部,也聽不到心跳聲。機智的雷奈克突然想起聲音經過空中管道時會增大,於是他用一張紙捲成管狀,一端放在病人心臟部位,然後傾聽紙管的另一端。事後他回憶說:當時既驚詫,又喜悅,我聽見心跳聲,而且比過去聽過的要更清晰。為了更方便地使用這種方法診斷病情,他自製了一個木質的聽診器。在多次試驗的基礎上,發現最適合做聽診器的材料,是各種輕質木材或藤。此後,聽診器就成了診斷肺部疾病的一種重要工具。雷奈克的專著《間接聽診法》在1819年出版時,出版商隨書贈送一個聽診器。在這本書中,雷奈克詳細地記述了診斷了水泡音與輕羅音-經由聽診器所得的心與肺的聲音。他還仔細地將各種診音分類,並以臨床觀察和解剖為根據對各種聲音做了解釋。雷奈克的聽診器後來經過奧地利人斯科達的改進,變成非常好用的雙耳聽診器,今天已普遍用於世界各地。雷奈克終年僅45歲,但他的發明卻影響了後來的醫學發展,幾乎每位醫生都受益於他。
聽診器的原理:人聽到聲音的原因是所謂「聲音」就是物質間相互振動傳導例如空氣振動人耳中鼓膜等,轉化為腦電流,人就「聽」到了聲音。其中人耳朵能感受的振動頻率為20-20KHZ。
人對聲音的感受標準還有一個是音量,和波長有關,正常人聽覺的強度範圍為0dB-140dB。 換句話說:音頻範圍內聲音太響太弱都聽不到,音量範圍內音頻太小(低頻波)或太大(高頻波)也聽不到。人能聽到聲音還和環境有關,人耳有屏蔽效應,就是強聲可以遮蓋弱聲。人體內部的聲音如心跳聲、腸鳴音、濕羅音等甚至血液流動的聲音不大能讓人「聽」到的原因是音頻過低或音量太小了,或被嘈雜環境遮蔽掉了。聽診器的原理就是物質間振動傳導參與了聽診器中的鋁膜,而單非空氣,改變了聲音的頻率、波長,達到了人耳「舒適」的範圍,同時遮蔽了其它聲音,「聽」得更清楚。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