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思維能力、思維動力與思維平台

作者:kylelong  於 2011-4-19 07: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學習探討|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人的基本能力是由人的生理體力、心理活動能力和思維活動能力(即思維能力)所組成。而思維能力則是人的基本能力中最高級的能力,屬於人的潛能素質(它包括大腦生理素質、心理潛在素質和思維潛在素質三個層次)。大腦生理素質是是指人的生理組織狀況,特別是腦神經結構及其機能狀況;心理潛在素質是指人的心理活動藉以展開的那些相對穩定、內在深層的動力傾向性的基本心理品質,它又包括內在的驅動傾向性的心理素質和內在自我調控性心理素質;思維潛在素質是指思維活動中那些深層的、相對穩定的具有操作傾向的基質性因素,而不是整個思維活動本身。

 

所謂思維能力,是指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是人們運用知識、運用思維類型、形式和方法進行思維活動,獲取某種思維成果的本領。思維能力是思維潛能素質的外顯活動,是思維器官的機能和屬性,是思維本質力量的表現。思維能力也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它包括形式化能力、感知覺能力、抽象能力、直觀能力、歸納能力、演繹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想象能力、調控能力、直覺思維能力、思維爆發能力、邏輯加工能力、記憶貯存能力等等。

 

思維能力是能夠提高的。思維能力的訓練,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教育活動。人的天性對思維能力具有影響力,但後天的教育與訓練對思維能力的影響更大、更深。許多研究成果表明,後天環境能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一個新人。思維能力的訓練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只要能實際訓練中把握住思維品質,進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順利地卓有成效地堅持下去。

 

在思維能力中,思維素質(或思維潛在素質)則是最重要的。思維素質是指人的思維機體的資質特點,思維素質也稱思維品質。人的思維素質一方面取決於遺傳因素,另一方面取決於後天的教育、開發和社會實踐,也就是上述的「思維能力的訓練」。

 

人類思維素質具有哪些特性呢?

 

1)思維的針對性:是指思維具有目的和目標。

2)思維的廣闊性:是指突破思維活動範圍的局限性,將其擴展到必要的廣度。

3)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思維反映和把握問題的深刻程度。

4)思維的敏捷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速度和效率。

5)思維的邏輯性:是指進行思維活動過程中能夠把握主題,準確運用概念,判斷和推理符合邏輯規律和程序,並且能夠辨證地分析、論證和綜合問題,使思維具有主題鮮明、層次清晰、論證充實、條理清楚的特點。

6)思維的批判性:是指思維拓展時對已有的知識經驗、方式方法能根據新發現的事實作出評價,肯定正確,糾正謬誤。

7)思維的創造性。是指能從已有知識出發,在較高層次重新構建知識的思維能力,也指發明或發現一種新方法用以處理問題的思維過程。

 

以上簡單介紹的思維素質的主要特性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著內在聯繫的整體。思維的針對性,就是人的意向性,是思維活動的內燃機,它制約著致思的方向、途徑和方法,制約著思維的廣度和深度。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就是思維的發散與聚合,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它影響著思維的創造性,只有發散廣,知識信息多,才能為思維聚合提供豐富的原材料,創造水平才會高。思維的批判性和邏輯性,是思維的加工器,對外界刺激性信息,進行篩選和加工,決定思維成果的質量。

 

        在探討思維動力之前,先看看什麼是思維障礙。

 

思維障礙,是指思維聯想活動量和速度方面發生異常。思維障礙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思維奔逸、思維遲緩、思維貧乏、思維破裂、思維散漫、思維中斷、思維不連貫、病理性贅述。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一般把思維障礙分為四類,概括過程障礙、思維動力障礙、思維動機成分的障礙、思維內容的障礙。思維障礙,實際上是一個人思維能力的缺陷、缺失或喪失。如果一個人沒有思維障礙,至少表明其思維動力的基礎是完善的,但並不表明其一定就具有思維動力,但是,其思維能力是具備的。這就如同一個新生命(嬰兒)具有成為一個偉人的基礎,但是否一定可以成為偉人,就要看後天的因素了。

 

        再來談思維動力。

 

思維動力,是指人們在解決某一問題,或對於某一件事物進行思維時所表現出的態度、信心、熱情、慾望、激情等等。問題意識是思維動力之本,發現意識或解決意識才是思維動力的能源。俗話說「懶惰是發明之母」,實在是一點也不為過。惰性是人類科技持續進步的最大動力,人類發明馬車、牛車,就是希望藉由獸力提供額外的動作,好讓人類在交通運輸上能夠更為輕鬆,這當然完全是出自於「懶惰」的想法。人類之後更發明了火車、汽車、甚至飛機,大幅提升了「懶惰」的程度。

 

思維動力有些類似。因為有了問題,希望解決問題,有所發明發現,從而產生一股動力。但這種思維動力,是基於思維能力的完善。在對某一件事物的思維動力中,存在有一個思維動力系統,它系統地將人們的思維能力合理調配和綜合調控,用最佳的途徑達成思維目的。

 

所謂思維動力系統,是由潛意識層面中的潛生意識系列、潛化意識系列和顯意識層面中的需要系列、情感系列、意志系列所構成。它具有激活、維持、定向、調控等思維功能。思維動力系統的運行機制是:主體在內、外刺激下產生需要,在需要的驅動和導向下,藉助情感力的支撐和意志力的調控,使思維沿著需要的指向運行。價值評估是該系統的基本特徵,人們不會做毫無價值的思維。

 

        人們有了思維能力和思維動力,也不一定就可以進行思維,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很顯然,一個音樂系畢業的天才學生,是很難對自己沒有任何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的核物理學課題進行學術思考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動力」只是「巧婦」,而這個「米」就是「思維平台」。

 

        所謂思維平台,就是已經形成在人們自己的大腦和身體里的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它們決定了人們思維的內容和方向,也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思維結果。思維平台具有3個特徵:

 

1)思維平台是存在於思維者大腦中的東西,而不是來至於外來的東西。當然現代社會給思維者提供了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可以不斷地提供思維和分析的外在對象,但是思維平台不是思維對象本身。應該說外在工具性的的知識為思維提供了思維平台的一部分,但是不是思維平台的全部。而外在的東西一般是思維對象。思維平台是一個存在於思維者大腦內部的,被本人完全理解消化,並且已經被思維者本人固化的知識和經驗體系,它已經成為感官和大腦的綜合體。

 

2)思維平台中的東西是可以增加或者減少的。因為它是外來的知識和經驗,所以可以通過體會、實驗和學習不斷地增加思維平台的寬廣度。但是必須通過本人的分析、消化和融匯在本人大腦中,以便於隨時調用。思維平台也是因為遺忘和放棄而減小。這是很顯然的。

 

3)思維平台是有層次有地基的,它有哲學基礎、人生觀基礎、知識體系、方法體系、組織體系和經驗體系等幾個大的部分組成。每一個人的思維平台的側重點不同,實際經驗豐富的人的思維平台往往來自於客觀現實,即經驗,而它就對現實事情非常敏感,分析和直覺思維的結果很正確。但是有些人對於現實就很不敏感,最多的是大啃書本的知識分子。但是知識分子對於材料卻比較敏感,尤其對於他本人專業的,原因就是他們的思維平台就是他們的專業知識組成的。

 

小結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維本身應該分為四個部分:1,思維能力;2,思維動力;3,思維平台;4,思維對象。思維平台是一個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常規的思維基礎;思維能力是思維活動的基本保證,同時也是思維模式(或思維方式)的重要基礎,提供了思維的方法論,是創新的源泉;思維動力則是將思維能力、思維平台、思維對象聯繫在一起的有機「黏合劑」,也是思維結果的重要保證。

 

(編輯整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8 13: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