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多稜鏡(十六)
退休的老人
06/01/2011
看到有網友寫了退休父母在干休所幸福的晚年生活,咱很羨慕,私下問了網友才知道,網友的父母是處級幹部。咱不敢拿北京的處級幹部說事,人北京是個大地方,北京人就是牛,您如果拿個板磚站高樓上往下扔 「衣裝革履」人的腦袋,保准您扔10個人,有8個處級以上幹部(含處級),還有一個是窮博士,另一個就是騙子了。
在地級城市,處級幹部就是各個局的局長,論級別,縣太爺也不過是個處級,所以,處級幹部退休以後自然有個好去處,不在本文探討的行列。
這年頭,退休後有個好去處的都是哪些人呢?公務員、教師、事業單位職工、高校……一句話,就是那些「吃皇糧」的行業,退休後日子過得很滋潤,和過去咱們羨慕的企業 「香餑餑」,情況正好掉個個。
家裡有個親戚,退休前是一個國有大型企業的老總,該企業曾經名列當地效益最好企業的三甲。那個年代,一切都是國家的,連自己的生命也是黨的財產,黨讓到哪裡就到哪裡,黨讓幹什麼就幹什麼。親戚從市工業局出來,到企業一干就是30年,等到退休了,和工業局領導商量:我的關係在工業局,你們看,我是從工業局退休,還是從廠里退休呢?
工業局領導也好心,對親戚道:企業效益好,你就從企業退休吧。
就這個一念之差,導致了親戚退休後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90年代中期以後,除了少數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型國有企業直屬中央管理以外,絕大部分國有企業被丟給了「市場經濟」這個大市場,親戚曾經奮鬥了數十年的企業一夜之間在市場上成了「虧損大戶」,職工下崗的下崗、內退的內退,親戚有困難的時候,去找曾經的部下、現今的廠領導,人家廠領導正自顧不暇,哪裡有時間和金錢照顧「老領導」呢。看著工業局相同資歷退休的公務員每個月拿著5000多塊錢的退休金,拿著每個月1000多塊錢的「老領導」羨慕得不行,直後悔沒有前後眼,怎麼當初沒弄個「公務員」退休?現如今慘了,得了「腸炎」也不敢看,整天到街道門診弄點抗菌素吃吃,等實在熬不過去了,到大醫院弄個「直腸癌」診斷揣回了家。
既然是直腸癌,就應該到條件好、醫術高的醫院去治療,但由於企業沒有了效益,社保不到位,窮親戚只能在當地醫院「維持生命」,等咱去年看望他的時候,曾經的「叱詫風雲」人物,現在已經是骨瘦如柴了,沒多久,一命嗚呼。
咱親戚的故事在現今的中國並不少見,除了石化、電力等極少數國有壟斷企業外,絕大多數曾經輝煌一時的國有企業都變得灰頭土臉,尤其是那些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老字號國企,留下了一堆陳舊的設備和一群「嗷嗷待哺」的退休工人。
咱一直弄不明白,作為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企業,為什麼在市場經濟中陷入如此困境?
這是一個效益非常好的大型石化企業分廠的退休活動室
牆上掛著的書法號召咱們尊敬老人
棋牌室有暖氣空調,但室內空空蕩蕩

退休的老人在乒乓室內激戰正酣

另一個乒乓室也是戰事正濃

公園裡碰到一位退休的老藝術家,正用水筆練書法

老人家68歲,叫盧士海,原名盧仕海,由於得了一場大病,差一點把命送掉,所以,看淡了一切,改了名

數十年的書法功底了得,只是沒有包裝

這位老人65歲,也是公園每天寫書法的長客

這樣的筆寫出這樣的字,年輕的時候沒少練功夫

這是一個曾經有5000多人的電子國有企業退休職工,由於退休金不能滿足家庭開支,順代做點副業(貝殼村圖章蓋住了賣的菜)

退休老人無處可去,也顧不得天氣寒冷,大多坐在村子里的小道邊嘮嗑

一旁有幾個象棋愛好者,楚河漢界正忙活著呢

這個電子企業整個廠都被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這是在該廠原址上建成的小區售房展示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