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錢學森的成就與憂慮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9-11-11 13: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令中國人心悸不已的自己的國家可能被他人瓜分的時代,已成為歷史。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恐懼,他們因此在救亡與啟蒙的道路上奮鬥一生,成為這個民族的先覺者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孫英蘭

  10月31日早,著名科學家、「兩院」資深院士錢學森先生走完了他人生98個春秋,駕鶴西行。此前的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科院最年長的院士107歲的貝時璋先生辭世。

  一代科學巨擘在2009年的晚秋,離我們遠行,而此前的盛夏,我們曾傷別人文巨子季羨林先生和著名哲學家、宗教和歷史學家任繼愈先生。

  他們的生命,與中國在20世紀的苦難、奮起、曲折、跨越相伴,他們曾經的那個時代——令中國人心悸不已的自己的國家可能被他人瓜分的時代,已成為歷史。那一段不堪回首的記憶,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恐懼,他們因此在救亡與啟蒙的道路上奮鬥一生,成為這個民族的先覺者。

  他們身上,積澱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和一個古老文明經曆數千年磨難而不曾中斷的秘密。

  「卡門-錢學森公式」

  1955年9月的一天,在美國洛杉磯港口,一艘名叫「克里夫蘭總統號」的輪船即將起航,錢學森攜妻子和一雙兒女將乘此船返回中國。當船漸漸離開港口駛向大海時,錢學森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人們哪裡知道,為了這一天,他足足煎熬了5年。

  錢學森出生於辛亥革命的前夜。他的童年經歷了「五四」新文化運動,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民主與科學的精神開始在國人心中生根發芽,在錢學森幼小的心靈里也打下了科學救國的烙印。

  1929年錢學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大學畢業時他參加了清華大學「庚子賠款」留美獎學金考試,是20位獲得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航空專業的學生。1935年9月錢學森赴美留學,並成為20世紀航空時代的開創人、力學大師馮·卡門的高徒(馮的導師是現代空氣動力學之父路德維希·普朗特爾)。在馮·卡門的指導下,1939年6月錢學森獲得博士學位,成為加州理工學院一名航空學科學家,並繼續與導師合作空氣動力學研究。1947年5月,36歲的錢學森成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正教授之一。

  1943年,他與馬林納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為美國40年代研製成功地對地導彈和控空火箭奠定了理論基礎。其設計思想被用於「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導彈的實際設計中,所獲經驗直接導致了美國「中士」地對地導彈的研製成功,並成為後來美國採用複合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北極星」、「海神」等導彈和反彈道導彈的先驅。以他和馮·卡門名字命名的「卡門—錢學森公式」成為空氣動力計算上的權威公式,在此後幾十年的時間裡被世界各國的工程師們用於高亞音速飛機的氣動設計。

  由於錢學森對火箭技術理論卓有建樹,並於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設想,他在當時已被公認為火箭技術方面的權威學者,為美國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寫道:「錢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

  「錢是加州理工學院火箭小組的元老,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美國的火箭研究作出過重大貢獻,36歲時已經是一位公認的天才,他的研究工作大大推動了高速空氣動力學和噴氣推進技術的發展。有鑒於此,我舉薦他為空軍科學顧問團成員。」馮·卡門教授在寫給美國五角大樓的推薦信中如此陳述。

  「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到大洋彼岸,海外學子奔走相告,「我們還猶豫什麼?彷徨什麼?我們該馬上回去了!」「回去吧!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

  他們聽到了祖國的召喚。錢學森和許多學子一樣打好行囊,準備回國報效。然而此時,美國已掀起麥卡錫主義的反共浪潮,錢學森被無端地懷疑為共產黨。當他準備啟程時,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扣留。美國海軍次長金布爾甚至咆哮道:「錢學森無論在哪裡,都抵得上5個師,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回到中國!」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他們不願意看到一個極具軍事價值、世界著名的一流火箭專家回到「紅色」中國。經過加州理工學院的多方努力,15天後,錢學森以15000美元被保釋。此後,他和家人一直處於被軟禁狀態長達5年。

  1955年6月,錢學森請求中國政府幫助他回國的求助信幾經輾轉送至周恩來手中。信中寫道:「無一日、一時、一刻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心急如火,唯恐錯過機會」。周總理立刻指示在日內瓦參加中美兩國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通知美國,以我方提前釋放11名美國飛行員戰俘的條件,並亮出錢學森來信要求協助回國這一鐵證,要求美國政府取消對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回國的無理限制。8月15日,錢學森接到美國政府的通知:可以回國了。他和妻兒終於踏上了「克里夫蘭總統號」的甲板。在乘船離開美國時,錢學森對採訪他的記者說:「今後,我將竭盡努力,和中國人民一道建設自己的國家,使我的同胞能過上有尊嚴的幸福生活。」

  中國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

  回國后的錢學森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中國科研基礎還十分薄弱的條件下,他受命組建了中科院力學所,與郭永懷、錢偉長等一起親自授課,為此後的研究工作培養人才,並直接促成了中國科技大學的誕生。

  1956年初,中共中央發出「向科學進軍」的號召,開始制定「12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錢學森、吳有訓、華羅庚、李四光、竺可楨、王淦昌等600多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參與了此項工作。在錢學森的主持下,「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議」被納入國家長遠規劃。

  此前的1955年1月,毛澤東做出自行研製原子彈的戰略決策。要想使原子彈成為真正具有威懾力的武器,還需要導彈。而此時的中國,在導彈研究方面還是一張白紙。錢學森的歸來,使研製導彈的夢想成為可能。

  1956年2月,錢學森給國務院寫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3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據此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由聶榮臻直接領導,錢學森被任命為委員,同時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在錢學森回國一周年的日子,聶榮臻元帥宣布「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四個月後,周恩來簽署國務院令,任命錢學森為五院院長。那一年,他46歲。

  在錢學森的主持參與下,1960年11月5日,中國第一顆仿製的蘇式近程導彈「東風1號」試射成功;1964年6月29日,中國第一顆自行研製的近程導彈「東風2號」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羅布泊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升起,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在酒泉導彈發射基地,一顆帶有核彈頭的中程導彈噴射著橙黃色的火焰劃破雲端,沖向藍天並精準擊中目標。「兩彈」結合取得成功。中國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外國勢力可以肆無忌憚地侵犯這個古老文明國度一切權利的時代隨之而去。

  世界為之震動,外電紛紛用「不可思議」來評論中國閃電般的進步。《紐約時報》載文:「一位20年前在美國接受教育、培養、鼓勵並成為科學名流的人負責了這次試驗,這是對冷戰歷史的嘲諷。」

  拒絕「航天之父」桂冠

  「兩彈結合」試爆成功后,因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而被擱置的人造衛星研製工作再度被提上日程。1965年9月,中科院組建了衛星研究設計院,由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任院長,開始了「東方紅1號」的研製工作。然而,很快「文革」到來,剛起步的衛星研製陷於癱瘓,作為我國人造衛星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的趙九章含冤去世。

  根據錢學森的建議,在聶榮臻的支持下,1968年2月,中央軍委責成國防科委成立空間研究院,錢學森任院長。衛星研製工作得以在「文革」風暴中堅持下來。1970年4月24日,利用「長征-1號」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取得成功。當太空中傳來「東方紅」樂曲時,全世界再一次為之震驚。

  「兩彈一星」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打下了堅實基礎。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冬季,中國第一艘無人飛船——「神舟一號」順利發射。2003年10月,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2008年9月,中國宇航員首次太空行走……

  由於錢學森等一批傑出科學家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成功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錢學森也因此被西方譽為中國的「導彈之父」。他一生致力於中國航天科技事業,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被學界譽為「中國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對於這些桂冠,錢學森並不認可。

  跟隨錢學森26年的秘書兼學術助理塗元季告訴本刊記者,錢學森曾反覆強調說,原子彈、氫彈、導彈、衛星的研究、設計、製造和試驗,是幾千名科技專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個科學家獨創。導彈、航天事業是一項大規模系統工程,這樣的大科學工程是成千上萬人的事業,不是哪一個或兩個人能完成的。

  在物質極度匱乏、先進技術遭西方封鎖的年代,中國科學家自力更生,成功地讓中國躋身導彈及太空科技強國之列。「外國人能搞的,難道中國人不能搞?中國人比他們矮一截?」54年前錢學森的話語,今天聽來仍是擲地有聲。

  晚年的憂慮

  斯人已逝。據錢學森身邊工作人員介紹,他逝世前並未留下什麼特別遺囑。但從他與中央領導人的幾次交談中不難看出,錢學森晚年最牽掛的就是培養人才問題。

  早在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就向國家提出一個大膽的建議:第二代火箭由第二代人掛帥,目的就是要培養和鍛煉年輕人才。

  「錢老非常重視教育,他曾說,所有的事都要人去辦,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不行。『我說的人才不是一般的人才,是能解決重大問題、有重大創新的人才。』」塗元季回憶道。

  在生命旅程的最後幾年,錢學森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病榻上度過的,但他時刻不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2005年7月29日,溫家寶探望錢學森,錢學森坦誠建言:「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中國要大發展,就是要培養傑出人才」。

  他深刻反思現行的教育制度:「現在的學生對知識沒有興趣,老師教到什麼程度,學生學到什麼程度,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師。」

  在錢學森看來,中國的學校,別人說過的才說,沒說過的就不敢說,這樣是培養不出頂尖帥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創新,就看是不是敢於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的科學前沿問題。人云亦云不是科學精神」。

  當談到科學創新思維時,他提出科學工作者的藝術修養問題,並希望將二者結合起來,「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

  在此後溫家寶的三次探訪中,錢學森無一例外,都談到了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問題。2007年8月3日,錢學森當面向溫家寶提出兩條意見:一是大學要培養傑出人才;二是教育要把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結合起來,「處理好科學和藝術的關係,就能夠創新,中國人就一定能賽過外國人」。

  同年底,在「學習錢學森創新思想、培養科技領軍人才」研討會上,塗元季告訴本刊記者,錢學森整天思考的、念念不忘的、憂慮的大問題,就是中國目前缺乏拔尖的領軍人才,「為什麼現在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國為重、家為輕」

  錢學森讀大學時,研究應用力學,也就是說用數學計算來解決工程上的複雜問題,數學系搞純粹數學的人瞧不起這些應用數學家。兩個學派常常在一起辯論,各貼海報講座,結果是兩個講座都大受歡迎。

  「今天的大學,能做到這樣嗎?大家見面客客氣氣,學術討論活躍不起來。怎樣能夠培養創新人才?更不用說大師級人才了。年輕人與老師的觀點不一樣,就非常難辦了,老師甚至不會讓學生畢業。」錢學森說,「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對本刊記者說,在他看來,錢學森本人就是創新的楷模。他在領導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過程中,走過的每一步都是創新的結晶。他不僅是令人尊敬的科學家,更是科技創新的實踐者。

  2008年,中國SCI論文數排名從2002年的世界第5位躍至第3位,發明專利授權量也從世界第8位躍至第4位,但論文數量並不直接等於科研能力,眾多的發明也並沒有全部轉化成生產力。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中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科研環境和條件已發生巨大變化、科研人員的待遇也有了大幅提高的今天,在培養和造就頂尖人才方面,中國的科技界、教育界並沒有像60年前甚至是30年前那樣,湧現出錢學森、錢三強、李四光、華羅庚、吳文俊、周培源、竺可楨、鄧稼先以及朱光亞、周光召、宋健、陳景潤、袁隆平、王選等一批享譽世界的傑出科學家。

  2007年,錢學森被評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中寫道:「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這一語,道出了他和他們那一代知識分子的人生境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kusabana 2009-11-12 18:29
特喜歡他提的這三個觀點:

1.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問題
2.「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3.當談到科學創新思維時,他提出科學工作者的藝術修養問題,並希望將二者結合起來,「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科學創新思維」。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22: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