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值班,三更半夜被叫到急診室,一位老人因失血性休克,需要緊急住進重症監護病房 (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急診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發現病人右側后腹膜外,腹肌和腰肌等處有多個大於8厘米的血腫,老人的血壓和血色素一直在下降 。
這是一位86歲的老年婦女, 4天前住了一天醫院,當時的診斷是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她這次急診就醫前,正在接受抗凝藥物的治療。
早先年美國經濟好的時候,有深靜脈血栓的病人,特別是病情複雜的老年人,一般需要住院治療。治療方法主要是口服抗凝血葯,如華法令(warfarin)。由於口服藥需3天才能達到治療濃度,病人需要同時接受靜脈或皮下注射抗凝葯,這需要專業護士在醫院裡完成。如果沒有併發症,沒有出血,口服抗凝葯達到所需濃度后,病人大多住院三天可以出院,院外繼續口服抗凝藥物3-6個月。
最近幾年美國經濟衰退,各個方面受到影響,醫療方面的問題最多。政府老年醫療保險(Medicare)和私人醫療保險想盡辦法限制病人住院,並盡量減少病人住院天數。比如懷疑心肌梗塞胸口痛的病人,留院觀察不能超過23個小時;心臟搭橋開胸手術的病人,最多住院4-5天等。
很不幸,深靜脈血栓最近也被認為是可以在家中治療的疾病。上面這位老人,4天前只在醫院住了1天,就被送回家。出院前醫生給老人開了口服和皮下注射的抗凝葯。病人唯一的親人,65歲的女兒被告知需要給她母親每天兩次皮下注射抗凝葯。
很多種因素可以造成這位86歲老人的大出血,家屬打針技術的問題可能是原因之一。根據病人女兒自己的說法,她活了60多歲,從來沒有給自己和別人打過針,這次是被「逼上梁山」了,另外她視力不好,又患有嚴重的手部關節炎。
她給母親打針時,很有可能藥物過量了,或打錯了地方,應該皮下注射,也許打進了肌肉,甚至是血管內。。。。。。
女兒出於對母親的愛,硬著頭皮做這件事,結果卻使親人遭受了更大的損傷,甚至有生命危險。看著病人女兒自責,難過的樣子,真不知如何安慰她。這是她的錯嗎?誰應該負這個責?
美國未來的發展方向我不知道,但一點可以肯定:醫生為病人治病可利用的醫療資源將越來越少,而病人和家屬需要自己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逐漸和中國接軌了!)。如果你是年輕人,在美國有長期打算的話,為了自己和親人的安全,多花些時間學一些醫護知識和技術,說不準那天你用的上(DIY)。如果你暈針,怕血,那就使出渾身解數,找個護士做老婆吧!
夕陽無限好。。。。。。

goodoctor 2007年攝於美國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