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談判陷僵局,加拿大總理考慮親赴華盛頓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據彭博社25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貿易談判仍處於停滯狀態,而且兩國政府中都出現了這樣的看法:關鍵問題將被納入明年對「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美墨加協定)的更廣泛審查之中。在此背景下,加總理卡尼考慮下周訪問華盛頓。
知情人士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10月23日叫停美加貿易談判以來,雙方一直沒有進行任何談判。而是在討論一項有限的協議,該協議可能降低美國對從加拿大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的部分關稅,這些關稅高達50%。加拿大安大略省針對美國上調關稅投放的電視廣告,促使特朗普打算對進口自加拿大的商品在現有關稅基礎上再加征10%的關稅。不過,一名美國官員表示,目前尚無計劃立即實施特朗普的這一措施。
加拿大《環球郵報》24日稱,加總理辦公室首席新聞秘書表示,卡尼正在考慮出席12月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2026年世界盃的抽籤儀式。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和卡尼有可能在抽籤儀式外單獨會面。彭博社稱,卡尼與特朗普會面的初步計劃正在推進中。不過,也有知情人士稱,卡尼可能只是出席抽籤儀式,不會就貿易問題與特朗普舉行會晤。
卡尼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二十次峰會期間告訴記者:「我期待儘快與特朗普總統通話,但目前我並沒有迫切需要與他討論的問題。如果美國願意就貿易問題展開討論,我們自然會進行這些討論。」不過,加拿大廣播公司(CBC)24日稱,卡尼上周日接受採訪時迴避了有關上次與特朗普通話的提問,他說:「誰在乎呢?我們已經討論過。我一直很忙。他還有其他事情要做,我們會在合適的時候再次接觸。」24日加拿大反對黨保守黨抓住這番話大做文章,稱卡尼輕蔑的回應讓受關稅影響的行業和工人陷入困境。保守黨領袖普瓦列夫爾稱,卡尼當選時曾表示他最適合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生存威脅」,但此後他「退縮投降」,未能達成任何關稅減免協議。
加拿大面臨的一項挑戰是,美國其他貿易夥伴已與華盛頓達成看似極具單邊性的協議。例如,歐盟同意美國對其大部分輸美產品徵收15%的關稅。有專家稱,如果接受類似不公平的條款將嚴重損害加吸引新投資的能力。
加拿大《政策》雜誌24日稱,加拿大應該向特朗普提出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條件:我們將採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訂單,並擁有一支完整的F-35機隊,但前提是美方取消對所有從加進口商品的關稅,並恢復美墨加協定的條款。
不過,由於與美國的貿易談判陷入僵局,卡尼尋求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和投資協議。彭博社提到,上周卡尼訪問阿聯酋后,阿聯酋承諾向加拿大投資500億美元。此外,加拿大和印度也重啟了長期擱置的貿易談判。
美國《華盛頓郵報》24日稱,卡尼政府設定了到2035年將非美國出口額翻一番的目標。加出口發展局表示,有跡象表明加企業正在尋求開拓新市場。該機構的網站訪問量今年增長了61%,有關貿易多元化的訪問量增長93%。加政府本月公布的預算案寫道:「幾十年來支撐加拿大繁榮的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貿易體系正在被重塑,這威脅著我們的主權、繁榮和價值觀。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加拿大的國際關係和安全關係。這不是過渡,而是與過去決裂。」
CBC稱,卡尼政府和艾伯塔省就一項能源協議的大致框架達成一致,其中包括對一條通往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海岸的新輸油管道提供政治支持,以促進對亞洲的石油出口。彭博社24日稱,隨著加拿大試圖減少對美國的出口依賴,將出口重點轉向其他市場,建設新輸油管道這一想法獲得了更廣泛的支持。目前,加拿大大部分石油都運往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