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紅娘「圍獵」,揭秘年入23億的愛情買賣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核心提示」
當相親關聯上了直播間「打賞」和「禮物」,一場精心設計的「愛情」遊戲能撐起伊對的IPO嗎?
圍觀伊對視頻相親直播,你會看到女嘉賓倚在床頭,頭髮捲曲雜扭在一起,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聊天,另一個女嘉賓在昏暗的廚房裡包餃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隨時起身去拿東西,男嘉賓則舉著手機,背後是一片工地,他一根接著一根地抽煙,紅娘提醒「抽煙避著點鏡頭」,但對方似乎並不在乎。
創始人任喆說,視頻比文字、語音更真實。以圍觀的體驗來說,這種粗糲不加修飾的真實,有點過於接地氣而不像是普通意義上的相親,沒有多餘的打扮,沒有掩飾和矜持,有的只是「所見即所得」的真實。
這種真實,恰好吻合「找對象,上伊對」的廣告詞,暗示只要你誠心找對象,在伊對你就能很容易找到。
奔著找對象的人,在伊對上持續活躍,停留時間長,且花了不少錢,這些反映到了伊對的財報里。9月29日,伊對的母公司米連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顯示伊對活躍用戶月均使用時長8小時、7日留存率72.1%,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個月里付費用戶轉化率16.5%。
不過,這也可能說明用戶並不容易在上面找到真愛,而只是成了伊對「愛情買賣」生意中的一環,有男用戶在微博抱怨被欺騙,「錢充了不少,到頭來連微信都沒加到,更別提見面了」。
1、私聊先刷玫瑰,談感情先付錢
創立伊對之前,任喆就想好了目標受眾,性格比較內斂一些、不那麼擅長社交、收入水平中等偏下的普通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而伊對可以填補這個空缺。
與大多數社交媒體通過免費獲取流量再通過其他業務變現不同,伊對一開始就注重商業化,因為任喆認為,相親是高頻、真實的需求,而這種需求足以支撐用戶付費。
如今,婚戀市場的結構嚴重扭曲,比如,一部分收入水平偏下的男青年在相親市場不受待見,他們結婚的慾望越強烈,付費的意願也就越強烈,這便是伊對商業化的基礎。
在伊對,雖然聊天基礎功能免費,但是有各類需要付費的增值服務,這些構成收入來源,購買購買虛擬物品、互動功能,以及會員訂閱。
其中虛擬禮物的付費是收入大頭。
在伊對,刷禮物是以玫瑰為單位,在直播間連上麥需要玫瑰,給女嘉賓送禮物需要玫瑰,討好紅娘需要玫瑰,加女嘉賓好友需要玫瑰,私信視頻聊天按分鐘計費,從獲取女嘉賓關注,到示好,再到私聊,每一步都明碼標價。
伊對上一支玫瑰的價格約為0.1元至0.15元人民幣,發一條信息要扣5支玫瑰,連麥聊天每分鐘需要20支玫瑰,私信視頻聊天每分鐘80玫瑰,刷「一見鍾情」需要1001支玫瑰,刷「夢中女神」需要3999支玫瑰。
任喆曾透露,視頻相親以及把「紅娘」引入直播間,是遵循中國人的相親習慣,跟非誠勿擾有點像,紅娘從中撮合,烘托氣氛,讓相親更順利,引導男嘉賓更好地表現自己。在商業邏輯里,「紅娘」是伊對極其重要的資產。
在直播間,紅娘會頻繁鼓動男嘉賓給女嘉賓送禮物,「喜歡就刷個一見鍾情吧!」「男孩子要大方,快表示表示」,架不住勸說,男嘉賓通常會刷小額禮物,然後紅娘挑起雄競,直播間里「一見鍾情」「夢中女神」亂飛,紅娘喜上眉梢,笑得連連稱讚。
根據伊對的規則,在三方聊天室中,這些打賞的虛擬物品,主持人用戶可以獲得分成。在兩名用戶一對一互動時,接收禮物的用戶可以按照預設的比例分成。
同時,平台也從中抽成,可以說這一支支「玫瑰」撐起了米連科技的收入。
招股書顯示,米連科技營收連續創新高,從2022年的10.52億元,一路飆升到2024年的23.73億元,尤其是2024年營收同比增速達到129.5%。而2025年上半年收入規模已經達到19.17億元。
其利潤也在節節攀高,2024年扭虧后,米連科技實現1.4億元凈利潤,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利潤已經達到2.62億元。
2、18萬紅娘,「圍獵」單身漢
營收和利潤的攀升,背後是用戶的持續增長。
米連數據顯示,目前公司已經有990萬月活用戶,平均月活用戶增長率為45.8%,其中伊對貢獻了半數用戶,在社交媒體獲客越來越難的當下,這個數據相當亮眼。
伊對到底有什麼魔力?招股書里把功勞歸於「紅娘」,在米連的定義里,「紅娘」是價值共創的主持人。
價值是從用戶身上榨取的,傳統「紅娘」介紹成功后,通常會收到紅包作為答謝。伊對的「紅娘」無論成功與否,都有「紅包」可分,據招股書披露,「紅娘」的分成比例在20%到52%之間。這也是為什麼「紅娘」們喜歡在直播間,頻繁地催促男嘉賓刷禮物。「紅娘」分走部分之外,至少有一半進了伊對的口袋,成為米連的收入。
「紅娘」因為能夠得到分成,跟平台形成綁定關係,為了獲得更多收入,他們會自發吸引更多嘉賓上直播,烘托氣氛,讓嘉賓刷出更多禮物。「紅娘」越努力,伊對的業績就越好,「紅娘」已然成為伊對的打工人,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經有18萬「紅娘」在為伊對打工。
不過,伊對跟「紅娘」並不是雇傭關係,而是通過第三方雇傭平台發放分紅,「紅娘」的處境跟當初的眾包外賣員一樣,明明是創造價值的生力軍,卻沒有來自公司的任何保障,給伊對帶來更多盈利空間。
而成為「紅娘」並不難,只需要實名認證,在平台至少有50小時的相親時長,邀請男、女嘉賓註冊可以抵時長。此外還需要「拜師」,才能通過申請。
公司在招股書中特意提示相關風險,如果未能成功轉化並留住「紅娘」,或未能維持與他們的關係,用戶參與度及黏性可能會出現下滑。
老「紅娘」帶新「紅娘」又邀請更多人註冊,新註冊的人想成為「紅娘」,既得貢獻在線時長,又得刷禮物,像傳銷遊戲一樣裂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場相親遊戲,既帶來了流量激活用戶池子,又為伊對貢獻了收入,形成完美的商業閉環。
「紅娘」成了伊對增長的秘密武器,雖然嘉賓們在直播間獲得的禮物不能直接變現,但是可以和「紅娘」們合作,藉助相親平台賺錢。此前中新經緯報道,在相親過程中,有一些女嘉賓會慫恿男嘉賓送禮物,最後藉助紅娘途徑提現。而急需找對象的人變成待宰的羔羊,被「紅娘」、相親對象以及平台合絞圍獵。
在一堆以賺錢為目的嘉賓里,找到結婚對象變得異常困難,因為那意味著嘉賓已經沒了被榨取的價值。
3、有利可圖,灰產、詐騙聞風而至
伊對的下沉市場策略,正好趕上縣城經濟的風口,三線及以下的城市,因為房價不高,物價低,蘊藏著大量有錢有閑的消費者,當相親、結婚的剛需,碰到只需要花小錢能得到滿足,普通單身者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刷出大量玫瑰。
2020年任喆曾透露,伊對90%以上收入來自於玫瑰花的購買,不到10%來自於會員收入,單個用戶的平均消費在10-20元左右,基本印證普通用戶是願意花小錢,換取一線可能的機會。
這些有付費意願的用戶,成為灰產群體眼中的「肥羊」,擦邊或動機不純的主播紛紛湧入。黑貓投訴上有男用戶投訴,他下載伊對后,每天收到很多女生邀請,後面跟幾個女生聊天很上頭,為了能夠跟她們視頻聊天,前前後後充14萬元買玫瑰,到最後連個聯繫方式都沒加到,直呼「被騙」。
有男用戶抱怨,伊對的規則是男用戶付費,女用戶聊天中獲得提成,這樣就會導致有些女生以視頻聊天為手段,引誘男生付費,導致男用戶基本不可能達到交友戀愛的目的,只能一味被女用戶「吸血」。
還有人投訴,自稱老父親79歲,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病,在伊對APP平台幾個月被誘導消費27萬。
因為伊對普通用戶註冊流程簡單,無需實名認證,騙子很容易包裝身份進行感情詐騙。裁判文書網上顯示,陳某某隱瞞自己為泥瓦工的職業,在伊對上向多名女性聲稱是寶雞市人民醫院外科大夫,中年喪偶,與多名女性建立戀愛關係,隨後又以「出差工資沒發、需要加油住宿、出車禍維修車輛、家裡老人過世」等不同理由騙取多名女性錢財,累計騙得11萬元。
伊對一直在打擊詐騙,組織反詐行動,還每月公布凈網行動成果,僅今年8月就封禁了超2萬個低俗色情賬號和44個欺詐賬號。細數之前凈網行動,幾乎每個月都有上萬低俗色情賬號被封禁,屬於越禁越多的狀態。
其實,當伊對決定通過打賞分成作為主要的商業模式后,就基本註定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因為涉黃擦邊是贏得玫瑰最快的方式。
在這個以相親為名的生意場,稀缺嘉賓、「紅娘」和伊對都是贏家,一心想找對象的用戶持續貢獻「血包」,到頭來卻落得一場空,憤然離場。
「找對象,上伊對」的廣告詞,繼續鋪進電梯間、高鐵、電影、電視劇,一波新的「血包」即將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