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瘦20斤,那些偷偷打司美格魯肽的中年男人們

京港台:2025-10-9 21:06| 來源:每日人物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15天瘦20斤,那些偷偷打司美格魯肽的中年男人們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怎麼會不付出努力,就能減肥成功呢?他總是隱隱地擔心,擔心自己會為此付出代價,只是代價此時此刻還沒有顯現出來。以及,那是一種很無能的感覺,自己是靠打針變瘦的,「或者說,我依賴藥物,是個癮君子。」

  再之後,每次打司美格魯肽的時候,他都想著:「下次不打了,還是得靠運動來獲得結果。」但這種無痛的減肥方式,奇迹般的效果,又總是誘惑著他再來一針。驚喜、惶恐、懊悔,都摻雜在一起,於京和很多男性一樣,困在「減肥神葯」的羞恥中。

  兩個答案

  於京掌握著一個讓自己在飯局上成為話題中心的秘訣。

  這個40歲的中年男人,只要面帶微笑,平靜地說出「我15天瘦了20斤」,桌面上就會爆發出此起彼伏的「我靠」——代表著驚訝和羨慕,以及隨之而來的疑問: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關於這個問題,於京心裡有兩個答案。有一次,一個關係一般的同事問他,他很自然地回答說:「減肥最基本的兩個點,少吃,多動,很簡單。」另一次,是幾個相識多年的好哥們問起,於京這才坦白,自己是打了司美格魯肽——一種GLP-1受體激動劑,注射這種藥物后,人可以長時間保持飽腹感,不想進食,體重迅速減輕,某種程度上說,也算是「少吃」。

  之所以有兩個答案,是源於於京有一種微妙的羞恥感。

  跟女性相比,男性很少因為外表被「審判」,至少在社會語境里,「胖」並不是男人的致命缺點,因此,「減肥」對許多男性而言是陌生的。另一位正在打司美格魯肽的中年男性王朝陽總結過,男人不會說自己在「減肥」,而是喜歡使用「健身」「體重管理」這樣的字眼。男性也很少在朋友圈曬自己在減肥,「一般是偷偷摸摸去做這個事,然後瘦身出來,晃瞎別人的雙眼」。

  

  ▲ 男性很少在朋友圈曬自己在減肥。圖 / 視覺中國

  趙明利是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減重代謝外科的主治醫生,十幾年的從醫生涯里,他見證了減重從一個很小的治療需求到逐漸變得普遍。

  根據他的觀察,在數據統計上,「男性無論是超重還是肥胖的發病率,都比女性要高,但真正走到醫院,把肥胖當作病來認真治療的,還是以女性為主,男性只佔大約1/4。」如果是5年前,走進醫院治療肥胖的男性只能佔1/10。

  減肥的男性少,打司美格魯肽的男性相對更罕見。在醫學角度,司美格魯肽需要病人在醫生的專業建議下使用,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只有符合任意以下一種情況才能使用:一是BMI大於30,二是已經有肥胖相關的合併症,例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痛風、呼吸暫停、多囊卵巢等,同時BMI大於27時。

  假如沒有達到用藥指征,也沒有得到醫生的專業建議,像於京和許多私下打司美格魯肽的男性那樣,事實上屬於「濫用」。

  濫用藥物帶來羞恥和不安,在這一點上,男性比女性的感受更加強烈。

  於京還記得第一次打司美格魯肽的那天,他注射了大約0.4mg,沒有太多的作用,第二次自己加量到了1mg左右,「一下子出現了非常大的反應」。連續三天,於京嚴重拉肚子,拉到人瀕臨脫水,只能補充電解質。後面幾天,他吃不下飯,即便少吃幾口,也消化不了,腸胃似乎停止了蠕動,吃下去的食物都積蓄在胃裡,怎麼都不舒服。

  很多減肥的女性在漫長的身材焦慮期里,喝過三無減肥茶、酵素,試過催吐,或是堅持常年不吃晚飯——本質上,減肥是在傷害自己的身體,是對自己身體的不接納、不認可。沒有經歷過這些的男性,對傷害自己身體的動作更加敏感。

  

  ▲ 圖 / 《一起用餐吧》

  司美格魯肽是針劑,一根細細的針刺破皮膚,將藥物注入,於京感到驚慌、不安,甚至有負罪感:「像一個重症患者,要靠打針來讓自己的生命苟延殘喘。」

  但好處非常明顯。只用了半個月,他從208斤瘦到了182斤,從前走進商場,XXL的衣服都穿不上,現在能選到合適自己的尺碼。從前健身、運動,累死累活幾個月,才能減掉這些體重,現在,不經歷運動的痛苦,也可以瘦下來。

  瘦下來的驚喜跟複雜的情緒一起湧來。工作后的16年裡,於京一路在職場摸爬滾打,做到過大型國企的副總,如今獨立創業,有了自己的事業版圖。他不相信運氣,堅信「努力才有收穫」「付出才能成功」「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司美格魯肽的存在,打破了他的信念。

  怎麼會不付出努力,就能減肥成功呢?他總是隱隱地擔心,自己會為此付出代價,只是代價此時此刻還沒有顯現出來,以及,那是一種很無能的感覺,自己是靠打針變瘦,「或者說我依賴藥物,是個癮君子」。

  

  ▲ 需要注射使用的司美格魯肽。圖 / 視覺中國

  再之後,每次打司美格魯肽的時候,他都想著:「下次不打了,還是得靠運動來獲得結果。」但這種無痛的減肥方式,奇迹般的效果,又總是誘惑著他再來一針。驚喜、惶恐、懊悔,都摻雜在一起,於京和很多男性一樣,困在「神葯」的羞恥中。

  正因為如此,15天瘦20斤才是需要分情況袒露的事實。如果是不熟悉的人,說出去沒有必要;如果是親近的朋友,把帶著羞恥感的秘密分享出去,能迅速拉近兩個人的關係。於京深諳男性之間的心理,「就是有種,哎呀,你連這個都敢告訴我,肯定是好哥們」。

  中年男人,也有容貌焦慮

  或許正是因為羞恥,在社交媒體上,很少看到男性分享自己打司美格魯肽的經歷。但在我們的訪談中,這樣的男性數量並不少。他們有相似的畫像,大多是人到中年,中產,負擔得起每月幾百到上千塊的打針費用;在公司里是中高層,需要得體的外表參與社會活動,跟客戶社交。

  中年男性減肥的需求,也許比中年女性要高。趙明利告訴每日人物,由於激素水平以及種種生理上的差異,男性的肥胖發病率在40歲以前就會達到高峰,但女性是隨著年齡增加逐步發胖,可能到60、70歲才迎來發病率高峰。

  中年男性,往往是通過熟人介紹才開始使用司美格魯肽,比如王朝陽,是通過葯企的朋友。當時司美格魯肽還沒有獲批在中國上市,對方已經向他預言:這兩年,會有越來越多的明星莫名其妙地瘦下來。

  又或者是像於京一樣——他的妻子先是在過去的一年靠司美格魯肽瘦了幾十斤,剩下的一針司美格魯肽沒用完,害怕浪費,她提議讓於京試一試。在減肥這件事上,男人比女人更保守,也就更需要信任關係的背書。

  趙明利觀察到,女性減重,相比於健康,有時會更在意體重數值的下降,以及外形的改善,但男性減肥的驅動力,主要是肥胖帶來的併發症,「經常要到出現一些這種實質性的代謝異常,比如說高血脂、高血糖之後,才認識到原來這些是和肥胖有關」。

  

  ▲ 有時肥胖會帶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圖 / 《瘦身男女》

  張元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是一家葯企的銷售經理,身高169cm,當時已經有180斤,身體的各項指標都已經出了問題,血脂和尿酸都高,肝功能連帶著受影響。

  張元大學時學醫,又在醫藥行業工作,他知道,肥胖是很多基礎疾病的源頭,長期下去,心腦血管會出問題。作為家裡的經濟支柱,他覺得,不能這樣下去了,「孩子那麼小,如果我長時間地不控制,哪一天倒下了怎麼辦?」

  不過,男性的減肥動機,也更豐富。

  打司美格魯肽的男人們,似乎都有一個決定性時刻。王朝陽在工作多年後創業,他曾經在企業里工作,只負責一塊業務,接觸的人有限,體重也在工作多年裡循序漸進地增長。他170cm左右的身高,最高體重是180斤。但創業之後,他見的人變多,接觸的圈層越來越廣泛,他發現,大多數成功人士身材健康,甚至很完美,至少穿上西裝合影時,是人群中看起來很體面的一個。「邏輯是這樣的,一個連自己體重都管理不好的人,談什麼去管別人?」

  

  ▲ 有些商業場合,男性大多都穿西裝出席。圖 / 《城中之城》

  有一次,他約見一位明星,其中有一位在電視上看起來已經非常胖了,但線下見面時,他發現對方「身材保持得相當好」,至少比自己要好。那個瞬間的衝擊,讓王朝陽決定減肥。

  另一位男性豆豆的決定性瞬間,發生在職場。

  豆豆是好幾年前胖到200斤的,當時他肚子突出,彎腰系鞋帶都有點兒費勁。他遇到過一個喜歡的女孩,對方沒說別的,只是說「你太胖了,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拒絕了他。他沒有因此自卑,只是覺得,找個不介意的女孩就可以了。後來,他遇見了自己的愛人。

  再後來,恰逢一個重要的活動舉辦,豆豆的直屬領導選擇帶另一位同事一起參加並上台發言,而不是豆豆——他覺得那位同事的能力根本比不上他。他猜測原因:「領導肯定要帶一個相對勻稱一些的人,最起碼能代表這個公司的形象。」

  除此之外,中產及以上的階層,正在重塑一種審美。於京回想:「20年前,我們說一個人很富態是誇獎,但現在,沒有人會說這個人挺瘦的,一定很窮。」身材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扭轉到了以「瘦」「勻稱」「健美」為美的時代,大家追求的是健身房裡訓練出的精緻肌肉,沙灘上曬得微黑髮亮的皮膚,穿上衣服后看起來空蕩輕飄的氣質。「現在,反而是瘦或者體態漂亮的人,才代表他們有錢、有時間,意味著ta的生活一定是非常均衡、放鬆、舒適的。」

  而社交媒體高度發展和輿論變化,當男性也被一定程度地「觀賞」和「凝視」時,他們也終於有了一點體重和容貌焦慮。

  於京的愛人幾年前也有140斤,打司美格魯肽的同時,配合高強度運動,她的體重被控制在90斤左右。有時候一起出門,看著商場櫥窗里兩個人的倒影,愛人會調侃他,「中年油膩男」。

  這一措辭,是當下的女性們對於男性凝視、男性主導的審美的一種反擊。儘管只是一個語言上的表達,卻刺痛了很多男性的心,包括於京,「有時候自己也覺得自己挺油膩的」。在那之後,他才決定打一針。

  

  ▲ 圖 / 《瘦身男女》

  人到中年,減不起肥

  每一個最終拿起司美格魯肽給自己來一針的中年男人,都曾反覆減肥,然後反覆反彈。

  張元曾經在2020年的夏天減肥成功過。那時他狠下心來,每周去健身房三次。即便白天的工作已經非常疲憊,他還是會跟教練約時間,做力量訓練。他每天跑5公里,時間久了,10公里花1小時也能跑下來,體重從180斤逐漸往下掉,但掉到150斤的時候,他的體重不變了。

  中年男人減肥,有種孤注一擲的絕望,需要調動全部的身體機能,來對抗逐漸老化的器官和關節。每跑一次10公里,張元都要休養兩三天,這兩三天只要一走路,「膝關節嘎嘣嘎嘣響」。吃得也少,「跟兔子似的」,水煮雞胸肉,沒有一點兒油花,只加點醬油,塞進嘴裡,乾巴得像中年的生活。到了這時候,體重還不掉,「心情非常沮喪」。那次減肥,停在了在140斤,雖然沒達到預期,但也算是成功。

  

  ▲ 圖 / 《大江東去》

  最近兩年,各行各業都在卷,工作強度加大,以前,張元一個月拜訪一次客戶,如今是三四次,晚上吃飯,不僅攝入更多食物,還佔用了健身的時間。

  「我的運動不是一下停掉的,是慢慢地,工作量上來了,侵佔了運動的時間,然後工作一忙,吃飯容易不規律,也容易吃得多。」近兩年過去,他反彈了二十幾斤。

  人到中年,到了職場中相應的層級,工作已然是體力和腦力的結合,「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組織一些活動,或者會議,需要做會議支持的工作,有時候還需要跟客戶一起出差,這個時候如果是飢餓的狀態,你是沒有體力去跟蹤這些事的。要是說今天不上班,餓著沒問題。」在高強度工作中保持飢餓感是中年人的妄想。

  前段時間,張元去雲南出差,下午5點多趕到機場,飛3個小時到雲南,出機場,再打車2小時到酒店,一路顛簸,還有點兒暈車,等安頓下來,已經快12點。第二天一大早,還不到8點,合作夥伴給他發來健身房的照片,說有能訓練的地方。張元趕緊回復:「不去了,不去了,我多睡一會兒,命要緊。」

  現有的社交模版里,男性普遍在工作之外的應酬多,而增進感情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喝酒。

  

  ▲ 男性的應酬大多都是酒局。圖 / 《狂飆》

  上一段創業結束后,王朝陽進入企業工作,職位是中高層,原本保持了三年的穩定體重,在那之後像開了閘門,「沒時間健身,大量的時間要去喝酒」。孩子出生后,他還成了家裡的剩飯、剩菜、剩零食消化器,孩子吃不了的東西都讓爸爸吃。

  今年4月,他跟朋友喝了頓酒,第二天早晨量體重,飆升到168斤,「太可怕了,我又回到好幾年前的狀態了」。

  趙明利也在臨床中發覺,「在減肥這件事上,男性的自律性比女性要差一點」。

  這或許是因為,男性願意付出努力的前提是,有相應的價值激勵。於京有幾次去上海出差,看到一群男性金融從業者下了班,西裝革履地拎著健身包往健身房跑,「他們每天都累得要死了,還要健身,因為他們需要向客戶或者甲方證明自己是有控制能力、有良好生活習慣的人,他們有動力把鍛煉轉化作成果和收入。」

  相比金融從業者,他覺得自己的體重跟工作成果的聯繫沒有那麼緊密,動力就有點不足。

  無底洞

  打司美格魯肽的男人,在瘦下來之後,第一次感受到了虛榮的快樂。

  減到180斤之後,於京跟愛人去雲南旅行,走在路上,「感覺自己走路都輕了,飄著走的,自己內心的那種滿足和愉悅,從來沒有過」。豆豆瘦下來之後,再坐地鐵、公交車,終於不用一個人佔兩個位置。張元照鏡子的頻率比以前更高,有一天洗漱,抬頭看鏡子里的自己,下頜的線條清晰,連鎖骨都能看到,他盯著多看了好幾秒,再出門見朋友,對方說:「好長時間不見,怎麼瘦了這麼多?年輕了不少。」他意識到:「不管男人還是女人,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對很多中年男性而言,外表的變化帶來外界的誇讚、認可,是種新奇的人生體驗。

  王朝陽記得,自己在2016年左右購買過一個定製男士衣服的服務,那家公司根據他的身材定期寄衣服禮盒過來,家裡有一大堆衣服是那時候買的。現在,他瘦了,很多從前的衣服都穿不上。他反覆在家裡把舊衣服拿出來試穿,「當時可能要穿到30、35、36這樣的,但是現在我可以穿到30、31了。」

  司美格魯肽誘惑著每一個想要瘦的人。跟過去幾年相比,它的價格一直在下降,購買的方式也越來越便捷。

  2021年,葯企諾和諾德公司研發的司美格魯肽僅在國內獲批為針對2型糖尿病的藥物,產品「諾和泰」2mg劑量的官方定價為1120元。2022年初,諾和泰進入醫保,2mg劑量降價為478.8元。2024年醫保續約,進一步降價為421.34元——不管是什麼價格,諾和泰都需要處方才能購買。2024年6月,諾和諾德推出了針對超重和肥胖症患者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諾和盈」,打開電商平台,不需要嚴格的處方,700塊左右就能買一支2mg劑量的注射液。也就是說,3年裡,司美格魯肽的價格不斷下降,購買的界限也在放寬。

  

  ▲ 諾和諾德推出的諾和盈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圖 / 視覺中國

  連針尖刺破皮膚的心理障礙,葯企也想到了。2025年1月,諾和諾德宣布,全球首個口服司美格魯肽片「諾和忻」在中國全面上市——不需要打針,吃下一片葯,就可以獲得一樣的效果。

  唯一的代價是,司美格魯肽可能會逐漸失效。張元最初只打0.25mg,他每天在家稱體重,App會記錄這些數據,看著下降的折線圖,他感覺非常滿足。但越往後,那種飽腹感越弱,體重又在緩慢增加,尤其是,他發現,喝酒會影響藥效,只要出門應酬一次,不管打多少劑量,都會感到飢餓,想吃東西。

  半年過去,他的劑量漲到了1mg。到這個月,他一次得打到2mg才能抑制住食慾。打針時,他不斷按動注射筆的後端,按上十幾下,在細微卻持久的疼痛里,藥液全部注射進體內。因為劑量較大,每個月,他花在打針上的錢有3000元左右。

  於京也在停葯后迅速反彈,又胖了10斤,他一直在猶豫,要不要繼續打呢?

  時代的變化,人性的弱點,共從促成了「減肥神葯」的成功。這幾年,更多的「減肥神葯」接連被研發出來,每一個都宣稱自己比上一代更有效、副作用更小。比如,替爾泊肽、貝那魯肽、利拉魯肽注射液。其中,替爾泊肽的使用門檻更低,宣稱「尤其適合對司美格魯肽減重效果不滿意的患者」,它的價格,也比司美格魯肽更昂貴。

  據醫藥自媒體賽柏藍不完全統計,僅司美格魯肽生物類似葯就有20餘家企業布局,包括九源基因、齊魯製藥、正大天晴、華潤雙鶴等,更多中國葯企也加入了這場混戰。假如「減肥神葯」們攻克了實效、副作用等問題,在未來,很可能人的胖瘦,跟階層和財富會更直接地掛鉤。

  

  

  ▲ 2024年第88屆全國藥品交易會上,所展示的跨境海外直郵「司美格魯肽」。圖 / 視覺中國

  作為專業醫生,趙利明依然持有謹慎的態度。「這些比較新的葯,都是最近幾年上市,在安全性上有3-5年的使用數據,但是10-20年的數據是沒有的,如果長期用藥,還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及定期做相應的檢查。」

  所有的減肥,都應該以飲食和運動管理為基礎,「如果說你又要減得有效,又要健康,但是不去做飲食運動管控的話,那是不現實的。」

  只是,這對中年男性來說,實在太困難了。高速運轉的社會裡,生活方式很難調整,肥胖成了一種他們的「時代病」。

  雖然不知道現在的體重還能維持多久,司美格魯肽已然是於京手裡的最後一張牌了。在自責和不安中,有時,他會開導自己:「司美格魯肽的作用機制是讓人少吃,我就想,是因為我堅持少吃了,才瘦了,而不是打針讓我瘦了。」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2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