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孩均為公民 無證華人媽媽自述:每天在恐懼中

京港台:2025-10-9 04:27| 來源:哥譚派 | 評論( 6 )  | 我來說幾句

3孩均為公民 無證華人媽媽自述:每天在恐懼中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哥譚派報道 每天早上,孩子們上學前,來自秘魯的33歲尋求保護者Judhe都會提醒他們記住她的電話號碼——以防孩子們遇到移民執法人員。幾個月前,她的親戚被拘留,從那以後,恐懼一直縈繞在她家。

  

  哥譚派報道截圖

  「我們沒有安寧,」Judhe用西班牙語說,「但回國的恐懼比留在這裡更可怕。」

  她是紐約市大約41.2萬名沒有永久合法身份的移民之一——在川普總統大規模驅逐威脅和移民執法人員遍布全城的陰影下生活的龐大群體。

  在接受採訪的移民中,許多人表示他們長期處於精神緊張和憂慮之中,並要求不要使用全名,因為他們擔心被驅逐。很多人說,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他們的日常生活半徑縮小了——更少坐地鐵,更少外出辦事,更少待在家外的時間。有些人說,他們的生計正在逐漸被侵蝕。

  今年早些時候,非營利機構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在全美範圍內的焦點小組調查中發現,移民中普遍存在類似的擔憂,甚至包括合法居留移民和已經入籍的公民,他們也表示更加害怕被拘留或驅逐。

  「無論移民身份如何,移民群體普遍存在恐懼,」肯尼迪家庭基金會移民健康政策主任德里什蒂·皮萊(Drishti Pillai)表示。「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化加劇了其中一些擔憂。」

  根據哥譚派分析的政府數據,紐約市的移民逮捕人數比去年增加了56%。從1月20日川普開始第二任期到7月29日,紐約市官員在全市拘留了3300多人。

  一些移民表示,他們在自己社區看到過ICE探員,或得知親友被捕。另一些人則表示,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瀏覽ICE突襲的視頻。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一直在盤算著:如何才能繼續工作、照顧家人、在城市裡生活,同時又能搶在可能被探員奪走一切的危險前一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

  自從川普重返白宮以來,來自中國福建省的40歲林女士說,她的世界已經縮小到布魯克林公寓周圍的幾個街區。她不再乘坐地鐵,也不再帶孩子去博物館、動物園、公園或任何人流密集的地方。她的目標是「儘可能少地」出門。

  林女士非法入境美國,並在紐約市生活了二十年,她說她一直在考慮如果被驅逐出境會有什麼後果。她每天都在中國的社交應用「小紅書」(RedNote)上看到ICE逮捕的視頻,讓她在深夜裡忍不住不斷思考「如果……會怎樣」。她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如果她被拘留,她的三個未成年子女——他們都是美國公民——該怎麼辦?

  幾個月前,林開始瀏覽報紙廣告和網路評論,尋找可以諮詢的律師。律師們建議她指定一名備用監護人,以便在她無法照顧孩子時可以幫忙照顧她的孩子。律師們表示,否則,如果她被捕,她的孩子最終可能會被寄養。

  林問住在另一個州的美國公民嫂子是否願意擔任這個職位。嫂子說她需要更多時間考慮。林說她很傷心,但還沒有追問答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林用普通話說,「我不想給家人帶來太多麻煩。」

  與此同時,林在布魯克林的一家中餐館加班,為孩子們攢錢,以防萬一。她的丈夫也是無證移民,在另一個州工作,因為害怕被驅逐出境,所以推遲了回布魯克林的計劃。她不願和孩子們談論自己的恐懼,說她不想讓他們也受到精神創傷。

  林說,每天早上7點,她都會向耶穌祈禱,希望有一天情況會好轉,她不用再生活在恐懼之中。她說,她每天都會對自己說:我只需要平安度過這一天。

  「所以我們忍著,忍著,忍著,忍著。」

  Judhe說,她姐夫也來自秘魯,幾個月前在長島開車時被警察攔下,隨後被移民官員拘留。Judhe說,自那以後,她保持高度警惕。儘管她是一名尋求保護者,在案件審理期間擁有合法居留美國的許可。

  每天晚上11點,她都會在自己居住的布朗克斯避難所的電視上觀看環球電視網 (Univision),以了解有關ICE和驅逐出境的最新消息。

  孩子們上學時,她會提醒他們她的電話號碼——萬一有緊急情況,她會打「但願不會發生」的電話。孩子們上學時,她會想:「我女兒會怎麼樣?她今天會帶著什麼擔憂來找我?」

  9月開學第一天,Judhe的女兒哭了。Judhe說,她擔心母親會被移民官員拘留,留下她一個人。她還要應付學校里的惡霸,他們經常把她當成目標,還開玩笑說要打電話給ICE或川普。

  Judhe說,她曾嘗試教女兒堅強起來,但這個11歲的女孩卻不斷地在腦海里重複那些侮辱的話。

  Judhe用西班牙語說:「所以我們忍著,忍著,忍著,忍著。」

  「親愛的,我暫時不會和你在一起了」

  川普就職前一天,29歲的Hortencia和她來自哥倫比亞的家人從墨西哥越境抵達德克薩斯州伊達爾戈。五天後,她的丈夫從他們住在聖安東尼奧的教堂避難所出來買尿布和果汁,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她後來得知她的丈夫Jairo被捕了,而且很可能會被驅逐出境。

  「我當時處於一種痛苦的狀態,」後來搬到紐約的Hortencia用西班牙語說道。「我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我必須鼓起我本不該有的力量才能繼續下去。」

  今年2月,Jairo被遣返回哥倫比亞,由於害怕當地販毒集團,他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Hortencia在曼哈頓支持他,把周末編辮子和剪頭髮賺的錢的一半匯給他。

  Hortencia經常幻想,如果Jairo和她在一起,生活會輕鬆很多。他們可以輪流去工作,照看女兒們。他們不用住在收容所,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錢租公寓。

  目前,Hortencia正在攢錢辦理工作許可證——這份文件以前是免費的,但根據新的聯邦規定,現在要花550美元。之後,她希望聘請律師,爭取讓Jairo回國,或者另尋出路:回到加拿大,希望家人最終能過上安穩的生活。

  被驅逐出境后,Jairo打電話過來,試圖向他們兩歲的女兒解釋情況:「親愛的,我暫時不能和你在一起了。我不知道要多久,但我希望快點。」 他說他這樣告訴女兒。「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能來這裡,但我希望你在那裡能平安平靜。這是唯一能給予我們力量的東西。」

  「我覺得自己像個逃犯,但我什麼都沒做」

  50歲的Petra來自墨西哥,一個她已經35年沒住過的地方。幾周前,她原本計劃主動自我驅逐。她考慮過主動回去,而不是等著被驅逐。

  她想過住在妹妹家,或許幫外甥外甥女在花店或餐館打工。但在8月例行報到前三天,她決定留在美國,缺席了約見。她說,她不能把孩子們獨自留在這裡。

  她的丈夫早在2012年就被驅逐回墨西哥。如果她也走了,她的三個成年子女(都是美國公民)在美國將再無家人依靠。

  於是,Petra選擇逃亡。8月24日,她拖著一個行李箱離開布魯克林布希維克的公寓,搬到皇後區Richmond hill的一間借住房間。她睡在朋友女兒房間的充氣床墊上。「我覺得自己像個逃犯,但我什麼都沒做。」她說。

  Petra仍然是一名家庭護理員,每周要上三個12小時的班次照顧一名癌症患者。但她已經錯過了醫生的預約,包括疝氣切除手術后的複診。為了以防萬一,她把自己的銀行賬戶和最小孩子的監護權都轉移到了最大的孩子身上。

  Petra尤其擔心她最小的孩子,一個18歲、即將高中畢業的孩子,她說,最近幾個月他開始酗酒。

  「他激勵我繼續戰鬥。我知道他仍然需要我,」Petra用西班牙語說道,「我祈求上帝,讓我至少不要被發現,直到我兒子順利畢業。           

        更多華人社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21: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