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兩周年:加沙,20年輪迴之殤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2025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已持續兩年。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將加沙地帶幾乎夷為平地,已造成超過6.4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人是平民。據新華社10月6日報道,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當天在埃及紅海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開始進行新一輪加沙停火談判。
當地時間2023年9月27日,衛星圖片顯示加沙城和加沙北部的概況。視覺中國 圖
2005年
2005年9月12日,最後一批以色列軍人離開加沙地帶,以色列時任總理沙龍政府的撤離加沙計劃宣告完成。侵佔加沙地帶38年後,以色列軍隊和大約8000名猶太人定居者全部離開這片土地。
2005年9月8日,加沙地帶,原內夫德卡利姆定居點被拆毀的猶太定居者房屋廢墟上,一面破損的以色列國旗在飄揚。視覺中國 圖
雖然撤離,但以色列仍然掌控加沙地帶的所有對外通道,陸路口岸、海岸線及領空。2007年,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奪得加沙地帶控制權,以色列由此對加沙地帶物資和人員出入實施全面限制。十多年間,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多次與以色列發生衝突。
當地時間2005年9月12日,加沙地帶,以色列裝甲車隊從加沙地帶撤離,駛向基蘇菲姆過境點。視覺中國 圖
2005年9月11日,加沙地帶北部,巴勒斯坦警察身著新制服乘坐吉普車,等待進入前猶太定居點杜吉特。視覺中國 圖
2023年
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戰火持續,加沙地帶淪為人間煉獄。近兩年過去,以色列仍在加沙地帶進行軍事行動。每天都有人死去,或被炸死,或是病死,如今甚至是餓死。200多萬加沙人口中,大多數人都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流離失所過一次。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7日,加沙城,以色列軍隊發動空襲后,煙霧升起。視覺中國 圖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1日,加沙城發生襲擊和爆炸。(視頻截圖)視覺中國 圖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6日,加沙地帶汗尤尼斯,在親人的屍體旁,人們哀悼。視覺中國 圖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21日,加沙地帶拉法省,巴勒斯坦兒童離開家園,在拉法城避難。視覺中國 圖
2025年
目前,以軍正在人口密集的加沙城推進攻勢。儘管面對以色列國內止戰呼聲和國際社會的空前批評,以色列政府仍然一意孤行。其牢固盟友美國毫不動搖的支持令以方有恃無恐。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6日,加沙地帶中部布雷吉難民營,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兒童在一堆垃圾中尋找可用作燃料的物品。視覺中國 圖
20年困難輪迴,和平正成為加沙地帶人民的奢侈品。如今,以色列已控制加沙地帶約75%的地區,美國和以色列共謀強制遷移加沙人口的計劃。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面臨永失家園的風險。
當地時間2025年8月5日,加沙地帶中部努賽賴特,巴勒斯坦婦女在沙地中尋找豆類或大米。視覺中國 圖
當地時間2025年4月7日,在加沙地帶北部加沙,流離失所的兒童看著廢墟。新華社 圖
當地時間2025年9月30日,加沙地帶中部,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向南遷移,以躲避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視覺中國 圖
20年輪迴之殤
20年前,2005年9月12日,最後一批以色列軍人離開加沙地帶,以色列時任總理沙龍的撤離加沙計劃宣告完成。巴勒斯坦人湧上街頭,載歌載舞,相擁歡慶。
2005年9月14日,在加沙地帶南部的汗尤尼斯地區的原猶太人定居點內,巴勒斯坦總統府秘書長塔伊夫(右二)代表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出席慶祝活動。新華社記者 王昊 攝
20年後,在加沙,轟炸、飢餓和逃亡成為日常,和平成了加沙人的奢侈品。數年過去,人們不只是對重獲土地與自由的感慨,更藏著對前途的擔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面臨永失家園的風險。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6日,加沙城,以色列襲擊了謝瓦廣場的一個居民區,11歲的巴勒斯坦女孩馬拉赫·哈達德被困在廢墟下,經過近10個小時的努力,民防部隊將其救出並送往浸信會醫院接受治療。視覺中國 圖
回望過去20年,加沙既是巴勒斯坦人銘刻在心的故土,亦是巴勒斯坦自由獨立夢想的載體——痛苦與堅韌、恐懼與希望在這裡交織。
當地時間2025年7月23日,加沙城沙提難民營,納伊瑪·阿布·富爾抱著她兩歲的營養不良的孩子亞贊。視覺中國 圖
20年輪迴之殤,何解?一位巴勒斯坦人堅信,「沒有人能徹底抹去或消滅加沙。只要能有機會,任何時候我都願意回到加沙」。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7日,加沙城,走在廢墟中的巴勒斯坦人。 Suhail Nassar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