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金融產品」恐有債務陷阱 州府:慎用

京港台:2025-10-7 05:58| 來源:世界日報 | 我來說幾句

「醫療金融產品」恐有債務陷阱 州府:慎用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據世界日報報道,紐約州務院消費者保護處近日發布提示,呼籲民眾在面對自費醫療或牙科治療時,謹慎使用專門為醫療費用設計的「醫療金融產品」,以免因隱藏費用與高額利息陷入長期債務。

  世界日報的文章稱,當局引述最新民調及數據,指出全美無法支付醫療帳單的人數持續上升,低收入家庭受影響尤甚;同時,全國醫療相關債務總額估計高達1950億至2200億元,其中相當部分與醫療金融產品相關。

  州務卿莫斯利(Walter T. Mosley)表示,「許多居民不得不依靠醫療金融產品來應付醫療自付開銷。雖然這些產品能帶來短期紓困,但若未充分理解條款,極易落入高額利息與費用的陷阱」。

  州衛生廳長、醫生麥克唐納(Dr. James McDonald)則強調,醫療債務不應成為病人與醫療服務之間的障礙。他提醒民眾,部分貸款或信用卡產品雖看似能立即解決問題,但往往附帶隱藏成本,可能導致家庭背負長期債務。

  據州府介紹,醫療金融產品指專為支付醫療與牙科自費費用設計的信用卡或分期貸款;金融機構透過醫療機構推廣這類產品,醫生或牙醫診所往往因獲得獎勵而推薦患者使用。根據全國消費者法律中心(National Consumer Law Center)數據,牙科診所是病人最常接觸到此類產品的場所。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接獲的投訴包括:誤導性的「延遲計息」條款、額外費用與隱藏手續費等;許多醫療信用卡一開始為「零利息」,但在優惠期結束后,利率可能高達30%。

  按紐約州法條,病人在看診或接受牙科治療時,有權獲得完整、清晰、最新的診斷與治療資訊,且醫生需在取得治療同意前,與支付事宜分開解釋治療方案。

  州府提醒民眾,患者在治療前宜提前詢問服務與收費細節,並在考慮申請醫療或牙科信用卡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簽署任何協議前,應要求取得完整的書面文件。同時,病人應定期監控帳戶、按時繳款,最好啟用自動扣款功能,以免因疏忽造成額外費用。

  一旦發現可疑情況,居民應立即向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或紐約州消費者保護處舉報。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2 01: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