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大審查!滑大博士5年未批 中國學生被卡最多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在加拿大等移民批文,如今成了一場「耐心馬拉松」。滑鐵盧一對博士夫妻等了整整5年,身份遲遲未批;越來越多中國留學生、伊朗科研人員也被卡在所謂的「安全審查」中。審查越來越慢、越來越嚴,背後或與地緣政治有關,而申請者的生活,卻被徹底按下了暫停鍵。
來自伊朗的Hesam Tajbakhsh和妻子Sara Najafi Alishah在加拿大持臨時簽證居住五年後,萬萬沒想到移民局會突然把他們的永久居民申請轉去進行「全面安全審查」,讓他們大吃一驚。
這對夫婦表示,他們理解保護加拿大國家安全的必要性,但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才被標記為「需審查對象」,更擔心這項安全審查遙遙無期,導致他們的永久居民申請被無限擱置。
被卡原因不明、期限未定
Tajbakhsh於2020年來到加拿大,在達爾豪西大學攻讀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兩年前畢業后,他一直在安省滑鐵盧從事信息技術工作。
Najafi Alishah是一名受過專業訓練的醫生,曾在醫院做科研,目前在滑鐵盧一家醫療診所擔任臨床助理。
Najafi Alishah說:「我們的生活被按下暫停鍵。」 她已通過所有資格考試,但要想在加拿大進入住院醫生培訓、正式執業,必須先成為永久居民。
「他們既不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做安全審查,也不說要花多久時間。我們就這樣被蒙在鼓裡。」
過去兩年,被渥太華移民部門標記為需進行安全審查的申請數量激增。永久居民申請被轉介審查的年度數量已超過疫情前水平。
法律專家指出,他們發現越來越多申請人——無論申請永久或臨時居留——被轉介審查,即便他們從未服兵役、未在執法部門或外國政府工作,也不屬於任何特定組織。通常,這些背景才會被視為國家安全、組織犯罪或人權風險的「警示」。
中國學生集體起訴加拿大移民局
上月就有報道稱,數十名已獲加拿大頂尖大學錄取的中國研究生,因學習許可申請長期停滯,至今無法入境就讀。他們指控加拿大移民、難民及公民部(IRCC)存在歧視,並已將案件提交聯邦法院。
多倫多律師Vakkas Bilsin正在代理中國理工科研究生的訴訟,他表示:「整個決策過程毫無透明度。」
他要求法院命令渥太華加快長期滯留的留學簽證安全審查。「人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也不知道移民局為何遲遲不批,他們感到無助和絕望。」
移民部負責進行入境資格初審,一旦發現疑點,就會將案件轉交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加拿大安全情報局(CSIS),甚至外國機構進行全面安全審查。
中國、伊朗留學生成「重點審查對象」
永居申請的年度轉介數量從2020年的9,125件上升到去年的21,835件,超過疫情前20,570件的水平。2025年1月至7月已有9,140份申請被標記。2024年被轉介最多的五個來源國分別是:中國4,250件;伊朗3,855件;印度1,620件;巴基斯坦1,175件;敘利亞1,136件。
臨時居留申請的轉介數量也在五年內從9,555件飆升至41,470件,2025年前7個月達18,425件,雖低於疫情前47,945件。去年轉介最多的國家為:中國17,115件;伊朗7,205件;加沙/約旦河西岸4,505件;印度3,705件;巴基斯坦1,030件。
近年來,加拿大公共安全部報告稱,中國、俄羅斯、印度和伊朗等國家的外國干涉活動頻率和複雜程度都在上升。
此外,入籍申請和難民申請也須接受安全審查。公民申請轉介數量從2019年的210,550件增至去年的296,125件;同期接受全面安全審查的難民申請也從45,031件暴增至145,425件。
Najafi Alishah夫婦於2023年10月入選永久居民申請,翌年4月案子被轉入安全審查,他們表示自己並無任何可疑背景。
他們曾向國會議員和移民局尋求進度更新,但得到的答覆是:安全審查沒有固定時限,因為政府依賴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
「這可能是一年、五年,甚至十年。」 31歲的Alishah說,「我有很多朋友來自其他國家,六個月就拿到永久居民。如果這不是歧視,那還能叫什麼?」
他們目前持有過渡性工作許可,等待永久居民申請結果。和其他陷入「移民停滯」的人一樣,他們擔心渥太華正在推進的新法案會導致他們的申請被「以公共利益為由批量取消」。
在另一個案例中,Darooeizadeh於2017年到蒙特利爾攻讀生物醫學與電子工程碩士,目前在溫哥華從事數據科學高級技術專員工作。她和丈夫於2023年7月獲選永久居民申請,但因等待安全審查,檔案被擱置至今。
35歲的Darooeizadeh說,「如果你要懷疑我,應該是在我第一次想來加拿大的時候。如果我真想傷害加拿大,早就做了。」
移民部拒絕透露用於篩查的具體風險指標或相關信息,僅表示所有申請人都得到公平對待。
「每份申請都會由移民官員獨立審查,依據相同標準,與申請人來源國無關,必須符合資格和入境要求。」聲明稱,「保護加拿大人的安全始終是我們的首要任務。」
批評者認為,安全審查轉介數量的激增部分與地緣政治有關,部分則是渥太華為減緩移民步伐而人為拖延。
移民律師Lev Abramovich表示,如果安全真是主要擔憂,政府應加快審查速度才對。他指出,大多數被標記的申請最終都會通過,但延誤讓申請人長期停滯,生活受困。
去年,在21,835份被標記的永久居民申請中,8,505份通過審查,75份未通過;3,330份仍在處理中;9,785份顯示為「已收到」;其餘需補資料或結果「未定」。在41,720份被轉介的臨時居留申請中,14,685份通過,225份未通過,21,920份標註為「已收到」。
「如果真的擔心安全,就應該給CBSA和CSIS提供更多資金。」 律師Abramovich說,他常處理俄羅斯申請人案件,「真正令人擔憂的是這背後的人道代價。」
申請人崩潰:人生被擱置!
軟體開發人員Aleksandr Vasin目前持工作簽證在溫哥華工作,與其他共250名滯留在加拿大安全審查流程中的俄羅斯申請人組成社交媒體群。他說,他和妻子來加拿大是為了給11歲的兒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這種延誤讓我精神快崩潰。」 40歲的Vasin說。他自2023年11月被轉入安全審查以來,一直在等待永久居民批准。
「我們每天都在問自己未來會怎樣。當我的工作簽證在 2026 年到期怎麼辦?如果我被裁員怎麼辦?我焦慮到不得不服用抗抑鬱葯。」
這些受延誤影響的申請人呼籲渥太華制定明確的安全審查時限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