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下"格陵蘭最大稀土項目?特朗普政府磋商入股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路透社3日援引四位知情人士的話稱,特朗普政府正就入股格陵蘭島「坦布里斯」稀土項目開發商Critical Metals公司進行磋商。若交易成行,美國政府將直接持有格陵蘭島最大稀土項目的權益。
這場潛在交易背後暗藏複雜的政治博弈脈絡。早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就通過政治遊說,推動「坦布里斯」稀土礦以遠低於中國企業報價的價格,出售給總部位於紐約的Critical Metals公司。
如今特朗普政府試圖更進一步,將原計劃依據《國防生產法》提供的5000萬美元撥款轉為股權。三位消息人士透露,雙方已在過去六周內就這一方案展開多輪討論。
按照目前談判框架,5000萬美元撥款轉為股權后,美國政府將持有該公司約8%的股份,未來持股比例甚至可能進一步提升。但目前談判尚未最終敲定,交易仍存在夭折的可能性。
而關於美國政府有意入股Critical Metals的談判細節此前從未被公開報道。面對路透社的置評請求,一名特朗普政府高級官員僅回應稱,「有上百家企業主動接洽,希望政府能投資其關鍵礦產項目。目前與這家公司(Critical Metals)的合作並無任何實質性進展」。
Critical Metals公司則始終保持沉默,未對多次郵件及電話問詢作出答覆。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美國已相繼入股美洲鋰業和MP材料公司。這一系列動作凸顯出特朗普希望美國能從全球經濟中廣泛應用的礦產增產中獲益。
資源爭奪的背後是資金的密集投入。今年8月,路透社曾報道稱,美國特朗普政府正考慮從《晶元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中至少重新劃撥20億美元,用於關鍵礦產項目融資。
兩位消息人士表示,因美國政府近期正就入股美洲鋰業並持有5%股份展開談判,與Critical Metals的入股討論已被暫時擱置。
另有兩位消息人士稱,鑒於參與談判的高層人員被視為「必要政府工作人員」,即便美國政府停擺也不會影響進程。
當地時間2025年3月28日,萬斯「強登」格陵蘭島,視察美軍皮圖菲克太空基地。 CNN視頻截圖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談判的部分內容聚焦於如何通過發行「認股權證」讓美國政府獲得股權。認股權證賦予持有者以固定價格購買股票的權利。
兩位消息人士表示,此次入股計劃與美國進出口銀行(EXIM)正在考慮的1.2億美元貸款是相互獨立的。該筆貸款旨在幫助Critical Metals開發「坦布里斯」稀土礦。美國進出口銀行發言人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對格陵蘭島的覬覦絕非一時興起。特朗普在上一個任期就提出過「購島」想法,2024年再次當選總統后稱出於美國「經濟安全需要」,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格陵蘭島,但遭到丹麥及格陵蘭當地政府的強烈反對。
這片領土不僅設有美軍最北端的前哨基地,更蘊藏著令西方垂涎的戰略礦產。「坦布里斯」項目除稀土外,還富含鎵和鉭兩種關鍵金屬,其中鎵已在去年被中國納入出口管制範圍,這使得格陵蘭的資源價值愈發凸顯。
為掌控這一戰略要地,美國兩黨展現出罕見的政策連續性。拜登政府去年11月曾派官員赴格陵蘭首府努克,試圖吸引更多私人資本投資該島礦業。今年3月,特朗普也派副總統萬斯訪問格陵蘭島。
從項目本身來看,「坦布里斯」的開發需要巨額資本支撐。Critical Metals公司此前披露,「坦布里斯」項目實現商業化生產需投入2.9億美元。而美國進出口銀行的1.2億美元貸款計劃用於資助該項目的技術研發工作,並推動礦山在2026年前實現初步投產。項目全面投產後,預計每年可生產8.5萬噸稀土精礦。
儘管動作頻頻,美國構建稀土自主供應鏈的目標仍面臨多重現實阻力。從格陵蘭島本地情況看,礦業發展長期受制於投資者興趣不足、行政流程繁瑣及環保爭議等難題,目前全島僅有兩座小型礦山處於運營狀態。即便「坦布里斯」礦臨近重要航道,其偏遠的地理位置與嚴寒的氣候條件,仍給項目開發帶來了不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