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機構高層示警 特朗普政策衝擊美科研領袖地位

京港台:2025-10-2 22:55|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諾獎機構高層示警 特朗普政策衝擊美科研領袖地位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瑞典諾貝爾獎頒發機構高層人士告訴法新社,美國總統特朗普打擊科學研究的舉措,可能威脅美國作為世界科研領頭羊的地位,並影響全球科學發展及人才版圖。與此同時,「中國正在蓬勃發展,正在投入巨額資金。」

  法新社報導,自今年1月上任以來,特朗普已削減數百萬美元的研究經費、打擊大學學術自由,並大量解僱各聯邦機構旗下科學家。

  在下周一開始於斯德哥爾摩舉行的諾貝爾科學頒獎典禮上,美國研究人員可能仍能保持領先地位:由於長期以來對基礎研究和學術自由的投入,美國擁有的科學獎獲得者數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但這種情況可能會改變。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和經濟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漢斯·埃勒格倫(Hans Ellegren)告訴法新社:「二戰後,美國取代德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學國家。如今,由於削減研究經費,這一地位受到了威脅,」

  據獨立資料庫 Grant Watch 稱,自 1 月份以來,負責監管美國醫學研究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 (NIH) 已削減了 2,100 項研究經費,總額約為 95 億美元,並終止26億美元的合約。受影響計劃包含性別、全球暖化對健康影響、阿茲海默症及癌症等領域的研究。

  埃勒格倫警告,儘管特朗普的政策主要是影響美國科研,但國際合作也受到衝擊,因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也資助在其他國家的合作計劃。

  諾貝爾醫學獎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也認為,特朗普應保護美國的學術遺產,並希望特朗普不會將美國的科研領袖地位「輕易拱手讓給中國和其他有意取而代之的國家」。

  埃勒格倫和珀爾曼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導致人才流失,並對其他國家的研究產生連鎖反應。他們認為,即使預算恢復,失去工作或資金的研究人員和科學家也可能無法恢復工作,年輕人也可能決定不再從事科學事業。

  雖然美國現任政府的政策主要影響美國國內的研究,但國際合作已經受到影響。

  普爾曼強調:「任何民族主義或沙文主義的學術活動監管都會阻礙全球思想和數據的交流。研究本質上是全球性的。研究人員一直在交流他們的知識和經驗。」

  美國的撤退將為其他國家提供取得巨大進步的機會。漢斯·埃勒格倫認為:「研究是創新和創業的重要基礎。其他國家可以更容易地與他們競爭。」

  他指出:「中國正在蓬勃發展,正在投入巨額資金。」

  如果漢斯·埃勒格倫能直接與美國總統對話,他會告訴他維持科研經費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貴國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研究人員能夠探索新知識,並從豐富的資源中受益。」 「戰後,美國在私人和聯邦政府層面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於科研。這正是貴國繁榮昌盛的原因。」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03: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