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萬人患病!不出門 0溝通‥「精神絕症」席捲法國

京港台:2025-10-1 23:35| 來源:新歐洲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75萬人患病!不出門 0溝通‥「精神絕症」席捲法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75萬法國老人,正處於『社交性死亡』。」

  2025年9月30日,這句話出現在法國各大媒體。尋常的初秋日子,街頭的咖啡館依舊熱鬧,香氣混著談笑聲飄散在石板路上。

  但這份數據的公布,卻像是一陣冷風,穿透了溫暖。

  

  這是法國慈善組織Les Petits Frères des Pauvres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簡單的統計數字背後,是那些老人長年累月的孤獨,沒有家人探望,沒有朋友陪伴,甚至連和鄰居的一句閑聊都變得稀有。

  在八年間,這個群體增長了150%。2017年,他們只有30萬人;2021年,疫情過後,他們增加到了52萬人;而到了2025年秋天,這個數字,已經攀升至75萬。

  這是一種被稱為「mort sociale」(社交性死亡)的狀態。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疾病,不是事故,卻更難治癒。

  

  什麼叫「社交性死亡」?這可不是咱們平時開玩笑說的「社死」。它的意義非常沉重,雖然並不意味著肉體的死亡,但卻代表人與社會之間所有聯繫的斷裂。

  研究者把老年人的「社會圈」劃分為四個層次:家庭、朋友、鄰里、協會。如果在這四個層次上幾乎沒有任何交流,一個人就可能落入極端孤立的狀態。

  

  Michelle S.的故事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今年83歲,年輕時在一家跨國公司做培訓師。她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年輕時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照顧父母。父母離世后,她突然發現自己像是被整個世界遺忘。

  孤獨常常讓她求助於酒精,而唯一的社交,是偶爾和一位住在外省的朋友通一次電話,或者一個月約鄰居夫婦散一次步。這樣的頻率,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對社會的連接。

  她活著,卻彷彿在社會中「消失」了。

  

  Daniel L.,77歲,也有類似的經歷。他在2021年失去了妻子。沒有孩子,只有一個同樣沒有孩子的姐姐。

  過去的朋友們,不是年老生病,就是相繼去世,他逐漸與他們失去了聯繫。

  從一個有伴侶、有朋友圈的老人,變成一個整日獨居、幾乎無人問津的人,只用了幾年時間。

  

  「社交性死亡」並不是憑空而來,它是社會問題的集中爆發和凸顯。

  從數量上看,法國是歐洲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全國有1800萬60歲以上的老人,佔比超過四分之一。

  而在疫情之前,孤獨感就已經在老年群體中蔓延。2020年的封鎖,則像是一道斷崖,讓許多老人徹底失去了原本脆弱的聯繫。

  

  一些老人曾經依靠社區的咖啡廳、周末的市場、協會的小活動維繫社交。

  可疫情讓他們封閉在家數月,等到解封,他們的朋友有的生病、有的去世,而他們自己,也失去了重新走出家門的勇氣。

  「那些最脆弱的老人,再也無法回到疫情前的生活。」協會在報告里寫道。

  

  150萬人幾乎不再見到子女和孫輩,而在2017年,這個數字還是47萬;320萬人沒有子女或孫輩,天生缺少家庭支持;在2022年,法國85到94歲的老人自殺率是每10萬人中35.2人,幾乎是全國平均值的兩倍……

  直白的數據將困苦具象化。對他們來說,生活不是延長,而是一種慢慢枯萎。

  

  在法國西南部的新阿基坦大區,這個現象更加顯著。

  Jean-Luc Brustis,Les Petits Frères des Pauvres的區域負責人說,僅在這一片區域,就有6萬人陷入「社交性死亡」,相當於整個尼奧爾市的人口。

  在這裡,許多老人住在偏遠的鄉村。年輕人早已搬到城市工作,子女和孫輩相隔數百公里。公共交通稀少,醫院、超市、郵局都需要駕車幾十分鐘才能到達。

  

  而很多老人早已無法開車。結果就是:他們待在家裡,唯一能見到的人,是送貨員,或者偶爾上門的社工。

  在利摩日,協會負責人Joëlle Pingaut每周都會組織一次小型活動,唱歌、聊天,或者只是一起喝杯茶。

  她說,很多老人來,不是為了活動內容,而只是為了「見見人」。

  

  「他們平時唯一能接觸的人,就是護理員。沒有家人,不和鄰居來往,朋友也逐漸消失。」她說。

  這就是「社交性死亡」的另一面——聲音的消失,比孤獨更令人心驚。因為人是社會動物,當一個人長時間沒有與他人交流,心理和身體都會迅速衰退。

  

  從2017年到2025年,八年間,「社交性死亡」的人數增加了150%。

  二百萬老人被完全隔絕在親密關係之外,比八年前增加了120%;35%的老人在2021年表示經常感到孤獨,其中14%每天都感到孤獨;超過一半的80歲以上老人獨居,而他們大多數經濟困難,甚至低於貧困線。

  法國人常常自豪於社會福利體系,但在這個問題上,福利並不能替代親情。金錢可能解決溫飽,卻無法替代一次真誠的問候。

  

  Michelle和Daniel的生活是社會現象的縮影,更是正在上演的普遍現實。

  他們沒有做錯什麼,只是在人生的晚年,被時間和環境剝奪了社交的可能。

  那些數字——75萬、150%、120%——背後是一個個真實的老人,他們可能就在隔壁的公寓里,在城市角落裡,在法國遼闊的鄉村裡。

  他們沒有消失,但在社會意義上,他們「死去」了。

  

  Les Petits Frères des Pauvres給出的解決方案並不複雜: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治療孤獨的醫生」,主動發現並陪伴身邊的老人。

  哪怕只是一杯茶、一局撲克,都是他們與社會重新建立聯繫的一根線。

  他們希望通過數據,讓所有人意識到:在法國,75萬名老人,活著,卻早已被社會遺忘。           

        更多生活情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19: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