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槽30年內出現9級大地震發生率上修"破9成"

京港台:2025-9-29 02:40| 來源:中時新聞網 | 我來說幾句

南海海槽30年內出現9級大地震發生率上修"破9成"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南海海槽位於日本南面海域,由日本駿河灣延伸至日向灘海域,長約700公里,屬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的聚合型板塊邊緣。(天文台網站圖片)

  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長、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平田直於26日公布最新修訂的長期評估,針對南海海槽沿線可能發生的巨大地震進行重新計算。結果顯示,未來30年內發生規模達芮氏8至9級地震的概率被修正為60~90%以上,高於過去約80%的估計。同時,若採用另一種計算方式,發生概率則為20~50%。

  《讀賣新聞》報導,自2013年發布《長期評估第二版》以來,這是首次對計算方法進行全面檢討。委員會強調,兩種計算方式在科學上並無優劣之分,但結果均落入發生概率最高的「Ⅲ級」分類。平田直指出,「南海海槽地震的發生概率仍然極高,這一點沒有改變。希望社會各界能在此前提下,切實推動防災對策。」

  此次修訂源於對過去地盤隆起量數據的再評估。該數據原本作為推算歷史南海海槽地震規模的依據,但近年研究發現存在數值誤差。地震調查委因此於約一年前展開檢討,引入能夠考慮誤差的新計算方式,並結合最新統計技術,推算出「約60~90%以上」的結果。

  至於「20~50%」的推估,則是排除地盤隆起量數據后得出的計算值。過去這種方法並未被視為主要依據,但由於部分專家對南海海槽地震概率計算提出不同意見,加上國會中相關質詢,委員會決定將其正式併列於長期評估的主文中,以提升透明度與多元性。

  南海海槽地震一旦發生,可能對日本西南部沿岸造成嚴重海嘯與災害,被視為最嚴峻的國家級災害風險之一。專家提醒,雖然不同方法的推算結果存在差異,但整體共識是發生概率極高,日本社會必須持續加強防災準備,並推進相關基礎建設及應變措施,以降低潛在損害。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01: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