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業風波:勸西貝閉嘴,盼綠捷張口

京港台:2025-9-27 21:19| 來源:輿論手札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食品業風波:勸西貝閉嘴,盼綠捷張口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西貝風波與綠捷風波是一對「苦命鴛鴦」似的輿論事件,前者讓上海家長的訴求得以提高能見度,那些只能往孩子書包里、茶杯里夾帶置換餐食的家長看見了依稀的希望;而後者大概是恨被捲入西貝風波,失去話事權,漸漸擺不平了。

  上海家長呼籲西貝加入上海學校團餐競爭,對西貝的熱盼之情溢於言表,以一種奇妙的角度刺中那些揶揄惡評西北的人。在綠捷風波之前,西貝說做錯多,錯多做多,跌入自證清白的漩渦,面對羅氏粉絲群體的敲打,毫無還手之力。

  綠捷每天向50萬學生(媒體2024年數據)供餐,據說占上海灘校園午餐的三分之一份額。綠捷的強勢地位,與它供餐品質卻有天壤之別。上海家長對西貝的呼喚,提供了一個旁觀西貝的參照,也提醒西貝的批判者注意收斂道德討伐。

  綠捷在風波臨頭時不出一聲,沒有對外泄露任何信息,而上海媒體的集體缺席,令這種信息黑洞愈加刺目。假如按照一些義務公關專家指導西貝的策略,緊閉嘴巴,綠捷的所作所為算得上公關模範了,那些熱心給西貝出謀劃策的「公關專家」當比心。

  勸西貝閉嘴,實際上是一種吃瓜心態的表現,隱含一種先入為主的惡毒,自然也是對事實的漠視。有人會說西北公關觀念陳舊,跟不上時代,這個觀點可以討論,但若不盯著西貝當如何,而審視綠捷襯托下那些批判者的激憤,就覺得虛偽。

  並不是說一個人關注西貝風波的預製菜問題,就必須要關注綠捷風波;也不是說,只要批判過西貝就必須有批判綠捷的義務。而是說,如果批判者真具備公共意識,就會發現征討西貝屬虛情假意,而不質疑綠捷則屬於怯懦無膽。

  綠捷之所以扛住家長們多年的質問,並在追問中固若金湯,以潛龍在淵之勢席捲最新的供餐合同,是因為它不是單純的商業公司,非有必要的政商關係不可。相較於綠捷,西貝只是單純的餐飲連鎖企業,要取悅消費者,斷無能力迫使學生「必須吃」。

  上海家長搭上西貝風波的便車,哪怕這些家長只敢做到偷帶食物的地步,可對西貝的盼望仍佐證有選擇的市場才是好市場。即使那些最真誠的批判者,眼見著卑微到極限的上海家長,也會反省對西貝的譴責在道德上是有虧欠的,過了。

  真心希望那些被老羅感染而痛罵或抵制西貝的人,也能用一樣的狂熱去罵綠捷,用一致的抵制去敲打綠捷。尤其是那些在上海的,更應該有這樣的道德自覺。這不是一種道德綁架,而是基於他們在西貝風波中的表現,需要做出的一個人的自律。

  很多時候,尤其是活在當下,都很難總是自圓其說,要求別人也很難。可在綠捷與西貝兩件事上,這種一致性要求是基本要求,除非你承認自個對西貝的批判不是出於公心,而只是粉絲對老羅的附和。如此,才能假裝看不見綠捷在滬所為。

  甚至於,老羅本身要是真想他宣揚的那樣,炮打西貝是為了公共利益,那也「應該」有義務對綠捷一事發聲。老羅是精明的人,他正在為躲避他懼怕的西貝報警釋放煙霧彈,他當然也有其他理由不去招惹綠捷——粉絲不懂分寸,老羅肯定清楚西貝與綠捷的背景差異。

  假如老羅對西貝的痛打屬於義舉,那要求他在綠捷一事上發聲,恐怕也說不上多嚴重的道德綁架,基本邏輯還是希望他在公共利益上保持義人形象。顯然,綠捷風波中的公共利益更重大、更迫切,老羅及其粉絲在西貝賈國龍身上只是插了一個假旗罷了。

  上海官方公告后,綠捷發了兩句話的聲明,也被揭批為態度不端正。可不論是西貝手足無措,應對接連失分,還是綠捷被批傲慢,根本原因都在於它們和權力的距離。對西貝的羞辱,對綠捷的忌憚,足見公關好與壞不是關鍵,關鍵是權力在場與否,以及你變形與否。

  所以,勸西貝閉嘴,盼綠捷張口,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類首鼠兩端的人,他們把勢利當義憤,把崇拜當獨立思考,把欺負人當作社會監督。這些人在別人的軟弱處逞強,展示聰明勁兒,明智地將口舌遠離權力所庇護的朋友。罵西貝罵到發燙的嘴,何以連說出綠捷二字也怕燙嘴?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3 15:32

返回頂部